01.16 “捕食者”无人机欺负弱者的利器!


“捕食者”无人机欺负弱者的利器!

“捕食者B”从体积上来看,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小,机长约11米、翼展20米、空重1300公斤,要比它的前型“捕食者”大30%左右。目前来说“捕食者B”无人机(也称:死神)确实是在没有制空权的国家横行,比如说:阿富汗,从2002年“阿富汗反恐战争”全面开始,美军的“捕食者”(现在捕食者B的前型)无人机就在阿富汗上空飞行,没有一架被塔利班武装击落,虽然他们手中有早期型号的“毒刺”肩扛导弹,因为“捕食者”无人机在它的射高之外,所以塔利班武装对“捕食者”毫无办法,大多数情况根本没有发现就被“捕食者”发射的导弹击毙了。

“捕食者”无人机欺负弱者的利器!

“捕食者”察–打一体无人机,它的出现使得空战和对敌攻击进入到了人工智能时代。

“捕食者”无人机欺负弱者的利器!

现在美军又换装了“捕食者B”,它空载时最高飞行高度达到15000米、满载时为6000米,这样的飞行高度对于没有防空能力的国家已经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问题了,由于“捕食者”系列无人机采用了隐身设计,就连老式雷达都发现不到它,都发现不了何谈击落?

“捕食者”无人机欺负弱者的利器!

MTS–B多频谱瞄准系统是“捕食者B”无人机的重要装备,没有这个设备也就没法发现/跟踪和瞄准了。

无制空权的国家相对于无防空能力的国家要好一些,至少还有一定的防空能力,理论上也能击落“捕食者”,但现代战争是体系化战争,掌握制空权的国家并不只有无人机在天上飞,而是各种战机在战区来回巡逻,而打击“捕食者B”这类高空无人机则需要使用具备雷达引导的导弹才行,如果使用雷达对它进行跟踪,就有可能招来反辐射导弹的攻击,真的有可能是无人机没打下来反而是自己受到了损失,并且无人机是低价值目标,不足以使用有限地空导弹去攻击它,打击有人飞机的价值更大。

比如说:目前在利比亚和也门,经常有类似“捕食者B”的无人机在空中盘旋,并且对地面目标进行攻击,但有记录的被击落只有两次,这说明无人机不但难以被发现,想击落它更需要费很大的心思。

“捕食者”无人机欺负弱者的利器!

一般性的作战要求条件下,为了增加在空中停留的时间“捕食者B”无人机携带4枚“地狱火”AGM–114反坦克导弹,这次暗杀伊朗苏莱曼尼将军就携带了改进型114R9X“刀片战斗部”型2枚和空心装药破甲战斗部型2枚,先用“刀片型”将车里的人砍成重伤,再用“爆炸型”完全消灭。

“捕食者”无人机欺负弱者的利器!

“捕食者B”无人机的地面控制仓,一名是控制飞行的操纵手,另外一名是武器操纵员。

总之,“捕食者B”无人机是体系化作战的一环,按理说:它自主智能程度很低!自身的防护/自卫措施几乎没有,理论上来说有高射炮就能把它打下来,并且作战是需要由其它装备配合才能使用...但,先进国家与落后国家交战叫做:降维打击。这就好比大刀长矛与洋枪洋炮之间的战争一样,弱势的一方发现既发现不了也打击不到,相反战场上对于强势一方却是透明的,这也就给“捕食者B”无人机提供了表演的机会,而且屡立战功!

所以说,低智能、飞行速度慢、机动能力差的武器在先进的作战体系化军队当中,反而成了欺负弱小的利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