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6 又紅又正,《紅海行動》曾創主旋律電影36億票房,盤點5大亮點

又紅又正的主旋律電影,也可以這麼燃

評——《紅海行動》

1987年,時任廣電部電影局局長的騰進賢正式對全國電影創作團隊 提出了主旋律電影的發展方向,1989年出片的《開國大典》成為主旋律電影的標誌性作品。在以往,觀眾視域裡的主旋律是就是又紅又正的,主流意識形態、主流價值觀、國之興衰崛起加之對人性的謳歌構成了主旋律電影的固定模版,多年來的固定框架從未打破,這類型電影被看做是國家潛移默化薰染大眾的一種手段,大眾對主旋律電影總是興致不高。

又紅又正,《紅海行動》曾創主旋律電影36億票房,盤點5大亮點

但近年來主旋律電影可觀賞性變得越來越高,簡單的《戰狼》試水後,主旋律電影似乎找到了新的風口,有了一套自己的遊戲方式,緊隨其後的《紅海行動》徹底打開了主旋律電影的新紀元。不論是場面、情節還是表達的深化,都進行了全方位的升級,《紅海行動》最終拿下近36億票房。

又紅又正,《紅海行動》曾創主旋律電影36億票房,盤點5大亮點

這部林超賢執導,由杜江、張譯、黃景瑜、海清共同主演的現代化海軍題材影片在國內大獲稱讚。該片講述了中國海軍"蛟龍突擊隊"8人小組奉命執行撤僑任務,突擊隊兵分兩路進行救援,但不幸遭到伏擊,同時,掌握核戰原材料的恐怖分子首領還在密謀不法行動,突擊隊必須儘快行動的故事。

亮點1:不同於《戰狼2》所傳遞的個人英雄主義,《紅海行動》向觀眾展示的是一支軍隊的集體英雄主義,這樣的價值觀不僅更加符合中國語境中的英雄主義,還為我們帶來了更加真實的戰爭現場。戰爭與"殘缺"是更古不變的標配,紅海行動則是用獨到的戰爭暴力美學向我們還原了人的"殘缺",戰爭中四周屋落的殘垣斷壁凸顯了戰爭傷痕。高幀率畫面將槍戰中的血腥場面的細節呈現出來,每一顆子彈在慢鏡頭的飛射下都顯得殘酷、堅定、目標感十足。

又紅又正,《紅海行動》曾創主旋律電影36億票房,盤點5大亮點

亮點2:戰爭軍事題材影片一般都會有一個漫長的背景鋪墊,相比而言《紅海行動》則更傾向於一種開門見山的講述方式,上來沒有幾分鐘直接開打,吸足了目光,平時一進電影院就睡覺的媽媽,這回不知道是被嚇到了還是突然間熱血湧動了,竟沒合過眼。整場觀影下來,對影片情節也非常明瞭,不會因為少了"課前預告"而困惑。

亮點3:時至今日,看過熒幕上對於女性兵種描述最多的便是文藝兵,這不免讓人產生一種錯覺,是不是女兵都是才華橫溢、氣質俱佳、身姿妙曼的?NO!真正的女兵,在戰場上和男人沒什麼兩樣,也是摸爬滾打過來的。導演在選角上絕對下了功夫,飾演佟莉的這位平頭女演員本就是體育運動員。

又紅又正,《紅海行動》曾創主旋律電影36億票房,盤點5大亮點

亮點4:沒有揉捏造作的愛情看著真舒服!影片裡也是存在感情線的,佟莉和一個男同事之前有愛情,但影片沒有對這個點作特別描寫,戰爭面前,生離死別偷偷哭泣的話格局實在太小。

亮點5:敵方少年狙擊手是個特別引人的點,面對這位少年時我們冒出一種糾結,雖互為對立面,敵人有時候也不是那麼格殺勿論的,決心打死他的時候竟會有那麼一絲糾結,這不僅是對和平民族人性光輝的高度讚揚,也是對戰爭傷痕的默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