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抑鬱症的中醫病因是什麼?

暖暖d小時光


百病始於氣,精神不健康,身體就不健康,相輔相承。人這一輩子是不順心十有八九,但也得往開了想。只要心裡頭鬱悶了,生氣了,壓抑了,著急了,上火了,想不開了,發愁了,驚嚇了,恐怖了,發怒了,必定在身體裡也會有不同的表現。只要精神上有疾病,身體上就會有病。病哪來的?自己找的。你氣誰呢?你煩誰呢?最終害的都是你自己。

抑鬱從哪兒來的?心理不健康來的,你想不開,你就會生病,問題就是這麼簡單。而且有病了,會伴隨人的一生,稍微著點急上點火,生點氣,病還會找人最薄弱的環節,還會找到老病根,所以老毛病又犯了。心裡不平衡,心態不健康,是萬病之首。怎樣給自己解心會寬,怎樣有一個好的心態?會是自己一生健康長壽的主要因素,找準心態去吧!

別什麼人什麼事兒都往自己身上攬,一個人一個事兒,一件東西,都有可能是個陷阱,是個坑。


用戶和言悅色


回答這一問題前,先講一小故事。清代有一巡按大人,患有精神抑鬱之疾,茶飯不思,家人著急,各方求醫問藥,不見療效。遂延請一位名醫前去診治,名醫一番望聞問切後,跟巡按大人說,您得的是月經不調症,調理一下就好了。巡按大人一聽就笑了,這糊塗的醫生,男女都不分了!還喝什麼藥?!待打發走名醫後,只要想起這個事,就暗自發笑,不知不覺間,有食慾了,一年以後,精神抑鬱徹底好了。一日又與這名醫遇見,名醫說,您得的這個毛病,如果能心情愉快,笑口常開,不需要吃藥就會好,您就是在一次次開懷歡笑中不藥而癒的!巡按大人恍然大悟,連忙道謝。

抑鬱症的中醫病因主要是肝氣鬱滯。

中醫理論認為,肝在五行屬木,喜條達伸展,主調暢氣機。人體五臟六腑正常運轉需要脾升胃降這一大軸帶動,更需要肝木的升發、調達、疏洩的功能來推動,一旦肝氣鬱滯住,氣機運行不暢了,整個機體代謝都會減慢。肝氣鬱滯,橫逆犯脾,會食慾不振,不思飲食;不能帶動腎水上養心火,心失所養,神無所主,出現神情淡漠,思維遲鈍,甚至水火不濟,失眠多夢,睡眠不好反過來加重抑鬱症狀。

治療抑鬱症的根本要舒肝,藥物或其他非藥物療法如音樂療法,運動療法等,將鬱滯的肝氣疏導開。象我開始講那個小故事就屬於中醫情志療法,情志療法在治療抑鬱症中常有奇效,中醫典籍中這一類記載很多。如戰國名醫文摯根據怒勝思理論,運用激怒療法,治好了齊閔王的抑鬱症,不勝枚舉。


醫生迎春


抑鬱症與中醫學“癲證”、“鬱證”、“髒躁”、“梅核氣”等密切相關。其病因主要有心理因素,七情內傷,遺傳因素,稟賦不足,飲食失節等損及肝、心、脾、肺、腎導致臟腑功能失調,進而產生氣滯、痰結、鬱火、瘀血等,矇蔽心竅或心神被擾,神明逆亂,而引起精神失常。

一、心理因素,七情內傷

早在《黃帝內經·靈樞·癲狂》中就有記載,“狂始生,先自悲也,喜忘、苦怒、善恐者得之憂飢。”中醫認為“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證治要訣》中說:“癲狂由七情所鬱。”明代《醫學正傳》首先採用鬱證這一病證名稱。《景嶽全書·鬱證》將情志之鬱稱為因鬱而病,著重論述了怒鬱、思鬱、憂鬱三種鬱證的證治。

1、怒傷肝,《素問·病能論篇》指出:“有病怒狂者……生於陽也,……使之服以生鐵落。” 惱怒鬱憤,則肝失疏洩,氣機不暢,肝鬱化火,擾動心神而發病。

2、喜傷心,心藏神,主神志,《素問玄機原病式·火類》認為“心熱甚則多喜而癲”同時指出“心火旺則腎水衰,乃失志而狂越。”著急上火,心火上炎,心神難安。

心血虛同樣可以導致此病,如《金匱要略·五臟風寒積聚病》篇所說:“邪使魂魄不安者,血氣少也。血氣少者,屬於心,心氣虛者,其人則畏,合目欲眠,夢遠行而精神離散,魂魄妄行,陰氣衰者為癲,陽氣衰者為狂。”

《丹溪心法·癲狂》則認為:“大率多因痰結於心胸間”,治當“鎮心神,開痰結。如心經蓄熱,當清心除熱,如痰迷心竅,當下痰寧心,狂病宜大吐下則除之。”

3、思傷脾,如《類經》所說:“有曰脾憂愁而不解則傷意者,脾主中氣,中氣受抑則生意不伸,故鬱而為憂。”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思則氣結,脾胃運化功能失常則氣機壅滯,無以養神,生痰生溼,上蒙清竅而致情志異常。

4、悲憂傷肺,肺主氣一身之氣,若悲憂過度,肺的宣發肅降功能失常則可致氣鬱、水停、血瘀而發情志病。正如《難經·五十九難》所說:“癲疾始發,意不樂,直視僵仆。”

5、驚恐傷腎,正如《金匱要略·奔豚氣病脈證治》所說:“奔豚病從少腹起,上衝咽喉,發作欲死,復還止,皆從驚恐得之。此外腎藏精,為先天之本。腎精不足則精不生髓,不能充養腦竅,故神疲乏力,健忘痴呆,反應遲鈍,行為退縮,興趣減退,情緒低落。

二、遺傳因素,稟賦不足

具有家族遺傳病病史,或者胎兒在母腹中有所大驚,或出生受阻,胎氣被擾,氣機失調,陰陽失平,以致先天稟賦不足,心神虛損,生後一有所觸,則氣機逆亂,神機失常而發病。

三、飲食不當

嗜食肥甘厚味,內生痰溼,上伏於心,傷及心神;同時損傷脾胃運化功能,痰溼由生,若與氣滯相結,則阻蔽神明,若與鬱火相夾,上擾心神,若與瘀血相伍,則痺阻心竅,這些均可導致神志失常而發病。

所以清淡飲食,積極樂觀的心態才能更好地防治本病。


真醫行者


不要用中醫中藥,無效的,我抑鬱症,嚴重失眠,伴有恐懼,中醫藥治療10年用了無數,針灸,拔罐,吃藥都不管事,最後去了權威的心理科醫院,用西藥治療了1星期,症狀就消失了,現在2年了還在用藥治療,已經與正常人無異!還有被中醫治療抑鬱症捧成聖要 疏肝解鬱 膠囊的有效成分 貫葉金絲桃 也是西醫先發現並且應用的,來中國後被認為是植物藥,植物藥就是中藥[捂臉][捂臉][大笑][大笑][大笑]


自由的貓戶外探險


其實很多人都有抑鬱症的表現,只是有的人很快就調整了反之就嚴重了:

秋天是個悲涼的季節,很多人都會在秋季莫名的心情低落,常常有人會說悲秋,說的就是這個意思。然而抑鬱症也是同樣的道理,它的多發期也是在秋季,當看到秋葉凋零,綿綿的秋雨落在臉上,心中就會隨之充滿惆悵,但是此時我們一定不要就此消沉下去,做一些快樂的事情,聽一些使人向上的音樂,抑制悲觀情緒繼續下去。

抑鬱症的發生多由內因即七情過激所致,七情包括了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的變化。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時常會出現七情變化,這種變化是對客觀外界事物的不同反映,屬正常的精神活動,也是人體正常的生理現象,一般情況下並不會致病。只有在突然、強烈或長期持久的情志刺激下,才會影響到人體的正常生理,使臟腑氣血功能發生紊亂,導致疾病的發生,正如:“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說明,人的精神狀態反映和體現了人的精神心理活動,而精神心理活動的健康與否直接影響著精神疾病的發生發展,也可以說是產生精神疾病的關鍵。因此,中醫認為精神活動與抑鬱症的關係十分密切,把抑鬱症的病因歸結為七情所致不無道理,那麼調神養生對患有抑鬱症的朋友就有很好的幫助。

中醫治療專家,專家結合中醫辨證療法做出以下幾點抑鬱症病因的分析。

  

抑鬱症是一種精神類的疾病,隨著社會節湊越來越快,生存的壓力越來越大,很多人不堪重負,患上了抑鬱症,很多人覺得過大的壓力是抑鬱症的原因,不過抑鬱症畢竟是一種很複雜的精神類疾病,原因肯定也不過這麼簡單,壓力到底是不是造成抑鬱症的原因呢?抑鬱症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抑鬱的治療需要注意保持積極的心態:患上抑鬱症的患者,可能會認為自己為什麼那麼悲慘,患上了這種該死的疾病。要知道,這只是一種病,是可以治癒的。沒有必要為了此事而自責。要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心態,來挑戰和麵對疾病。

二、抑鬱的治療需要保持生活簡單化:患者應適當的改變自己的生活模式,不能像患病前一樣。如患病前你一天可以做很多事。但是患病後,你再次的嘗試患病前的工作量可能會感到力不從心。那麼,不妨拋棄一些做不到的,只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不用去給自己施壓,讓自己的心情不收外界壓力的影響,從而達到身心愉悅的良好狀態。

三、抑鬱的治療需要針對病因治療:臨床醫學證明,精神疾病無法徹底治癒的根本原因是在於傳統治療只停留在控制神經遞質分泌,無法有效修復神經遞質的受體機能障礙導致的受損腦細胞。中醫針對病因治療快速修復受損基因,激活腦細胞再生。有效調控神經遞質平衡,改善大腦組織供氧,迅速改變患者症狀。

四、抑鬱的治療需要合理治療:應聽從醫生的安排,定期就診,按時吃藥。讓醫生能準確的檢測和了解患者的病情。而且在患病期間不要做重大決定,這樣會使患者的病情受到影響。最好是在康復後,在做決策也不遲。

  1、生物化學因素:證據表明,腦內生化物質的紊亂是抑鬱症發病的重要因素。抑鬱症患者腦內有多種神經生物細胞出現了紊亂;抑鬱症患者的睡眠模式與正常人截然不同。

  2、心理應激和藥物反應:嚴重的喪失、失戀、人際關係緊張、經濟困難,或生活方式的巨大變化,這些都會誘發抑鬱症。有時抑鬱症的發生與軀體疾病有關,一些嚴重的軀體疾病,如腦中風,心臟病發作,激素紊亂等常常引發抑鬱症,並使原來的疾病加重。

  3、性格因素:某些性格特徵的人很容易患上抑鬱症,如遇事悲觀,自信心差,對生活事件把握性差,過分擔心。這些性格特點會使心理應激事件的刺激加重,並干擾個人對事件的處理。

  4、藥物因素:對一些人而言,長期使用某些藥物如一些高血壓藥、治療關節炎或帕金森症的藥會造成憂鬱症狀。

  5、個性:自卑、自責、悲觀等,都較易患上憂鬱症。

  6、缺乏運動:研究表明,缺乏運動會導致抑鬱症。從事體育運動可以消除抑鬱症。

  7、飲食:缺乏葉酸與維生素B12可能引起憂鬱症狀。

抑鬱症音樂療法的療效如何

抑鬱症音樂療法由來已久,我國《史記》就曾記載“音樂者所以動盪血脈,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埃及在遠古時代的古典著作中稱音樂是“靈魂之藥”。在西方,大衛就曾用豎琴彈奏優美的樂曲,治癒了所羅門王的抑鬱症。而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抑鬱症音樂療法有什麼具體功效呢?

  1、改善抑鬱心情

  抑鬱症患者多情緒低落、無精打采、容易悲傷,失去了快樂的能力,整日鬱鬱寡歡。而抑鬱症音樂療法可以幫助患者放鬆心情,喚起美好的回憶,從而使患者能夠以更加明朗的心情參與社會活動。

  2、恢復生活能力

  抑鬱症患者意志活動通常很低,很難專心致志地工作,有的甚至連起床洗漱的能力都沒有。

  抑鬱症音樂療法可以幫助患者重拾對外界事物的興趣,並幫助患者恢復正常行為的能力,從而使患者能更長時間的集中精力,專心致志的工作和學習。

  3、改善睡眠狀況

  通過抑鬱症音樂療法,能夠使患者更快的進入深度睡眠狀態,可以有效緩解失眠、多夢、早醒等狀況出現的頻率,從而大大改善了抑鬱症患者的睡眠狀況。

由於精神刺激引起的一大組“心因性”抑鬱症,應該說是能有效預防的,人生在世,不可能不碰到外來刺激,不會沒有一點心理矛盾,從根本上消除刺激源不可能,那隻好增強對刺激的抗力,加強心理免疫的能力,從而大大降低心因性抑鬱症的發病率。

  即使對於“內因性抑鬱症”,醫學也不是完全無能為力的,預防工作可以從“優生優育,改善素質;敏銳發展,及早治療;鞏固康復,防止復發”這三個方面著手。

  1、加強人際交往:預防抑鬱症,首先要保持好基本的交際和社會關係,經常跟家人和朋友來往、交流。

  2、調整飲食:良好的飲食習慣是調節個人身體機能的有效方法。

  3、運動和鍛鍊:人可以通過鍛鍊來提高自身的情緒,非常有效的改善自身的抑鬱狀態。

  4、不要自責:抑鬱症是一種疾病,你沒有能力創造或選擇它。因此,不要自責我為什麼得了這種該死的病,而應明白自己急需幫助,積極踏上尋求康復的治療之路。

對症護理

  一、仔細觀察病人情況。在護理病人時,既要客觀分析可能出現的病情波動預兆,也要避免將病人的行為舉止總與抑鬱症症狀相的習慣性思維方式,否則很容易誇大病人的表現。對待病人的態度也要適當,既要關心病人,又要避免情感過分捲入。一旦發現病情有波動,應及時就診複查或進行諮詢。

  二、按醫囑要求確保病人不間斷按量服制劑。堅持服制劑是維持病情穩定、有效提高病人用製劑依從性的關鍵,家人要經常向病人講堅持服制劑的必要性,同時做好製劑品的管理,注意觀察製劑效及不良反應。

  三、提高病人對外界變化的承受力。家人要儘可能提高病人的認知能力、自控力水平,使病人對自身的理解與外界環境的關係相協調。

  四、防範病人可能出現的各種高危險行為,如自殺、自傷、走失等等。要善於挖掘病人的內心體驗,當病人流露出悲觀厭世、無望等傾向時,應引起注意或採取一定措施加以防範。

  五、家屬也要注意自身心理健康狀況,正確調節病人對自己心理等方面的影響,這樣才能更好地護理家中的病人。

  六、如果病人抑鬱症不慎復發,家人要及時送到醫院就診,爭取在最短時間內控制病情。

保持心情舒暢,有樂觀、豁達的精神、堅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過度勞累,注意勞逸結合,注意生活的規律性。

飲食應注意多服用清淡富於營養食物,注意膳食平衡。忌辛辣刺激食物。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多吃提高免疫力的食物,以提高機體抗病能力。

抑鬱症病因

1、肝氣鬱結:先從目前的時節春節辨證,大家都知道因此春養肝,春天養好肝一年健康,抑鬱症與肝氣鬱結有關,肝氣不疏發,就會精神抑鬱、胸悶脅痛,若肝氣橫逆犯脾,造成脾胃虛弱則表現腹脹噯氣、不思飲食。治療目標宜疏肝解鬱,吃些疏肝的藥物或者食物。

2、氣鬱化火:氣鬱火生,自古氣與火相輔相成;治療目標宜清肝瀉火、解鬱。

3、痰氣鬱結:人體火大容易把濁氣轉化成濁水也就是痰,痰氣鬱結則咽中似有物梗阻,咳之不出、咽之不下;治療目標宜行氣、化痰、降逆,

4、久鬱傷神:鬱悶傷心傷神,長久消耗心血,造成心神失養,臨床表現精神恍惚、悲憂善哭、疲乏等;治療目標養心安神,不要多費神,多補心養神。

5、陰虛火旺:陰陽平衡則身強體健,陰虛火旺,但這不是實火,是虛火,虛火上擾人心。因此臨床表規為眩暈、心悸、心煩易怒、失眠等。治療目標滋陰降火、解鬱安神。食物或者藥物進行調理。


農村大燕


抑鬱症的中醫辨證原因,我的理解是肝鬱和心陽虛導致的。

調理的方法就是疏肝解鬱、活血化瘀、補氣行血,同時溫補心陽。

常用的中草藥有柴胡、鬱金、青皮、黃芪、丹皮、桂枝、肉桂、當歸、川芎、酸棗仁、柏子仁、遠志、菖蒲等等。

因為每個人體質、高矮胖瘦、病情程度不同,所以具體的配方和劑量,還需中醫師具體對待!


戴老師講中醫


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心理障礙。臨床特徵是以顯著而持久的情緒低落為主,患者表現為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或出現精神病症狀,甚至發生木僵或自殺。抑鬱症屬於中醫鬱證的範疇,在治療上須辨證論治,才能獲得良好效果。

肝鬱氣滯:症見精神抑鬱,情緒急躁或低落,胸脅脹痛或滿悶,暖氣,太息易生氣,不思飲食,或婦女經前乳房少腹痛、月經不調、痛經、經閉,舌苔白,脈弦。治宜疏肝開鬱、理氣行散。方用香附、當歸、白芍、茯苓、白朮、蒼朮、神曲、枳殼、陳皮、青皮各15克,梔子、川芎、鬱金、甘草各10克。水煎分 3次服,每日1劑。

梅核氣:精神抑鬱,胸部滿悶,咽中如有物堵塞,吞吐不去,或兼脅痛,情緒低落,舌苔白膩,脈弦滑。治宜行氣散滯、化痰開鬱、活血通絡。方用旋復花、生薑、茯苓、蘇梗、昆布、海藻、瓜蔞、枳殼各15克,制半夏、厚朴、川貝母、鬱金、黃連、桃仁、紅花、丹參、薄荷、遠志、海浮石、石菖蒲各10克,甘草6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

心神惑亂:症見情緒不佳,神情恍惚,心神不寧,焦慮不安,懦弱易驚,悲憂善哭,喜怒無常,舌質淡,脈沉細。治宜甘潤緩急、養血安神。方用酸棗仁,柏子仁、合歡花、龍眼肉、茯神、遠志、夜交藤、淮小麥、茯苓、大棗各15克,甘草10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

心脾兩虛:症見憂思悲傷,丟三忘四,心悸失眠,面色萎黃,肢體無力,頭暈眼花,精神不振,食少納呆,氣少懶言,唇舌淡,脈細弱。治宜補血養心、益氣安神。方用黃芪30克,熟地20克,龍眼肉、陳皮、當歸、白芍、白朮、丹參、茯神、酸棗仁、柏子仁各15 克,紅參、川芎、木香、甘草、砂仁各10克,山藥、薏苡仁各25克,大棗10枚。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

心肝陰虛:症見心悸健忘,失眠多夢,潮熱盜汗,口燥咽乾,五心煩熱,或眩暈耳鳴,視物昏花,肢體麻木,雙目乾澀,急躁易怒,舌紅少津,脈細數。治宜滋陰養肝、補血寧心。方用生地、熟地各 20克,元參、茯苓、百合、白芍、當歸、酸棗仁、柏子仁、天冬、枸杞、菊花、山茱萸、遠志、柴胡各15 克,黃連10克。水煎分3 次服,每日1劑。

氣血兩虛:症見心悸失眠,氣短懶言,頭暈眼花,四肢麻木,倦怠自汗,面無華,唇舌淡,多思善疑,精神不振,苔薄白,脈弱無力。治宜滋補氣血,養心安神。方用黃芪、黨參各 30克,白朮、茯苓、當歸、遠志、龍眼、陳皮、三仙各 15克,半夏、五味子、木香各10克,龍骨、牡蠣(先煎)各30克

僅供參考[祈禱][祈禱][祈禱][祈禱]


國粹古醫論壇1


  給抑鬱症患者號脈時會發現左右的“關”不正常,肝(木)、脾(土)在打架,按“正氣足則正克,邪氣盛則反乘”推理,可知是脾出了問題,連累了肝。

  所以,抑鬱症患者在精神、意識層面的主要表現是:想得多、邏輯較差、事理不明,而且在:內向、自閉、冷漠、膽小、綜合能力差、包容能力弱、行動力差、暴發力弱、容易扭傷、手易發抖、傷口愈口慢、食慾差等方面,會佔一項以上。

  治療抑鬱症的前期,要疏通經絡,不把脾經、肝經搞通暢,患者很有可能在後續治療階段出高血壓、心慌、心動過速等症狀。膽經、胃經、心包經是第二梯隊。經絡疏通好了,患者感覺好、有信心,還能把治療週期縮短至原來的25%~30%。

  抑鬱症患者必須要補充微量元素鋅和硒,按耐受上限(UL)的50%服用。白參補脾,桑葚、石斛養肝。如果穴位認得準,貼比吃來得快。桑葚、石斛只貼肝經,白參(淘寶上有白參貼)、傷溼止痛膏之類的不能貼在肝經上。穴位選脾、肝、膽、胃、心包的井、原、經、合、絡,原穴跟絡穴最重要,偶爾要用滎穴。

  酒和咖啡一定要停。


六氣往來


抑鬱症在中醫的病因病理上是由情志不舒思想壓抑,氣機鬱滯所引起的一類病證。

大多以由於情志所傷,肝氣鬱結,逐漸引起五臟氣機不和所致。但主要以肝,脾,心三髒功能及氣血失調而成。

茲述其病因病機如下:

一.鬱怒不暢,使肝失條達,氣失疏洩,而致肝氣鬱結。若氣鬱抑制化火則兼見肝火的證候。或氣鬱日久,血瘀不行。若肝鬱及脾,或思慮不解,勞倦傷脾,均能使脾失健運,蘊溼生痰,導致氣滯痰鬱。若溼濁停留,或食滯不消,或痰溼化熱,則發展為溼鬱,食鬱,熱鬱等證。

二.由於情志不遂,肝鬱抑脾,耗傷心氣,營血漸耗,心失所養,神失所藏,即所謂憂鬱傷神,而致心神不安。正如《靈機.口問》中說:悲哀愁憂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若久抑鬱傷脾,飲食減少,生化無源,則氣血不足,心脾兩虛,鬱久化火易傷陰血,累及於腎,陰虛火旺,由此發展成為種種虛損之候。








梓州杏林


中醫認為抑鬱症,就是指人的情緒長期處於一種不興奮的抑鬱寡歡的狀態。調節人體氣機是靠五臟五大系統的功能正常化,最主要是肝的疏洩功能,對人體氣機的調節和疏理有直接的作用。肝的疏洩功能太過了,人會表現得興奮,嚴重的則發狂;肝的疏洩功能不及了,人會表現得抑鬱不興奮,情緒壓抑,人也沒有精神;稍嚴重的則抑鬱寡歡,更嚴重的則癲症,人顯得木呆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