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3招培養時間意識,家長不用再“催催催”

因為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孩子都是父母身邊的寶貝,所以溺愛孩子已經是很常見的現象,導致很多孩子都沒有正常的時間觀念。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3招培養時間意識,家長不用再“催催催”

父母都是按照孩子的作息習慣來洗衣做飯,很多父母會在下午孩子餓了的時候,再給孩子做飯吃,正是因為父母的寵愛,讓很多孩子無法養成正常作息的習慣,這對孩子以後進入社會或者集體生活會有很多弊端。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3招培養時間意識,家長不用再“催催催”

川端康成曾說過:時間是生命的載體,荒廢時間的意義就是對生命的不尊重和不理解。

時間對於每一個人都是一樣的,不會偏袒任何人,對於每一個尊重他的人,回以同樣的尊重和理解,對於敷衍他的人,實施懲罰。生活中一般成功的人都是善於利用時間的人,時間是所有人共同擁有的共同財產,沒有人可以私自侵佔,所有人都可以極盡所能的去利用它為自己創造財富。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3招培養時間意識,家長不用再“催催催”

孩子為什麼沒有時間意識?

一、父母的寵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育者,孩子的很多動作都是源於家長。很多父母對於孩子的過度寵愛,會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不會去考慮時間問題,所以父母會成為孩子不珍惜時間的導火索,父母在生活中需要起到監督作用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3招培養時間意識,家長不用再“催催催”

、沒有自我束縛能力

很多孩子在年幼的時候都沒有自我獨立能力,所以對於自己行為的束縛能力也比較差,喜歡說風就是雨的為人處世,父母也寵愛孩子,不反駁,孩子就不會有自我束縛能力。所以如果想要改善孩子現在的處境,就要在生活中培養孩子的自我束縛能力。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3招培養時間意識,家長不用再“催催催”

三、父母的強行要求

為了增強孩子的競爭力,很多父母再給孩子安排興趣班的時候從來不過問孩子的想法。孩子對於生活中的事情提不起來興趣,不願意主動去完成,需要父母督促完成,這樣的情況下就會讓孩子有逃避的心理,消耗時間是他們的普遍做法。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3招培養時間意識,家長不用再“催催催”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意識?

一、讓孩子有時間觀念

從小讓孩子認識到什麼是時間,時間對於人生的意義,從生活中的小事中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明白時間的作用。通過鐘錶或者太陽的走向,讓孩子有時間觀念,可以更好地束縛孩子,讓孩子養成珍惜時間的習慣,從而讓孩子更好的學會利用時間。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3招培養時間意識,家長不用再“催催催”

二、父母規定固定的作息時間

作息時間對於每一個人而言,都比較重要。很多孩子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想吃就吃,想睡就睡,其實這樣是不好的行為,對於孩子而言影響也比較大。父母需要在生活中給孩子規定固定的作息時間,這樣對於孩子以後更好的融入集體生活會有很大幫助。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3招培養時間意識,家長不用再“催催催”

三、按照孩子的想法安排其他時間

很多孩子所有的時間都被父母安排的慢慢的,沒有辦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安排時間,就會讓孩子有按部就班的習慣,孩子沒有自主意識,對於時間的利用率就會提不上去,所以父母要嘗試讓孩子去安排空餘時間,父母只要在旁邊督促孩子按時遵守就可以。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3招培養時間意識,家長不用再“催催催”

時間觀念的培養對於每一階段的人都是有好處的,無論是在上學期間還是在家中,會好好利用時間的人往往都會比較成功或者自律的人,所以父母既然想要孩子變得更好,就要給孩子更多的自主權,讓他們學會自己安排自己的時間,這樣對於他們而言是一種鍛鍊,也是一種成長。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3招培養時間意識,家長不用再“催催催”

從小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小編推薦:

《德國幼兒自我管理圖畫書》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3招培養時間意識,家長不用再“催催催”

適合2-5歲寶寶的親子閱讀繪本,通過榜樣的力量給予寶寶積極的成長引導,貼近孩子的生活,懂得孩子的心,一站式生活養成,自然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塑造健全人格,培養出高情商寶寶。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3招培養時間意識,家長不用再“催催催”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3招培養時間意識,家長不用再“催催催”

★★★點擊下方鏈接購買《德國幼兒自我管理圖畫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