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新发动机装备后,歼20是否有必要推出无鸭翼版本的战机?

独狼


鸭翼是歼20气动布局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不论怎么换发动机,都不会去掉鸭翼,去掉鸭翼的歼20就会变成一架全新的飞机, 整个气动架构都要重新布置。

图为歼20战机,可见其具有很大的鸭翼面积,具有较好的机头升力。

首先,歼20的鸭翼并不是对动力的弥补。鸭翼确实起到了提高歼20高速性能的作用,但是他并不是提高歼20飞行速度的设备,只是让歼20在高速飞行时,飞机的机头方向的移动更加灵活,而且飞机前后重量更加平衡,保持足够的升力。也可以产生涡流,使得机翼升力更大,这都是鸭翼在歼20气动中的作用。

图为歼20和F22战斗机的升力体布局对比,看红线可知,两种飞机都是将机体设计为一个机翼的横截面,整个飞机就是一个升力体。

在常规布局飞机中,飞机的尾翼起到配平飞机重心的作用,在飞机高速飞行中,尾翼则需要向下偏转,以此来抵消掉飞机向上的升力,此时尾翼起到的是负升力作用,在高速飞行中,对飞机的推力和升力都是一种浪费。鸭翼的出现可以让飞机的重心前移,在高速飞行时,鸭翼需要向上偏转产生正升力,以此来抵消掉飞机机头向下的力,此时飞机不会浪费升力,总的升力是提升的,因此使用鸭翼的战斗机可以有更好的高速飞行性能。

图为歼20战机大仰角飞行。大仰角飞行容易拉出涡流,利用涡流歼20可以降低机翼载荷,提高机翼升力,同时也就提高了飞机的灵活性,而这都是鸭翼的功劳。

同时,鸭翼可以拉出涡流,涡流的产生会降低飞机机翼上方的气压,将机翼上方气流可控的扰乱,从而使得飞机机翼产生的升力更大,也由此可以缩小主机翼的尺寸,缩小尺寸就意味着更加坚固、更轻,飞机也由此可以把展弦比做的更小,飞机的高速性能会进一步提升。因此鸭翼在歼20身上的主要作用是提升高速状态下的飞行性能。

图为已经量产的带编号歼20战斗机。

换发动机能改善的是歼20的最大飞行速度、最大航程、最大载重、爬升率和其他机动性能,但是不会提高飞机的高速性能。歼20选择鸭翼主要是为了取得超机动性能。也就是超音速机动能力,传统的四代机在超音速下,机动性会大幅度下降,比如苏27战斗机,在压跨音速条件下机动性最好,一旦超过音速,飞机爬升率就开始下降,而当飞机速度超过1.5马赫时,则难以进行9G机动过载以上的机动动作。

图中可见,歼20鸭翼和主翼中间的边条也可以产生涡流。

歼20这样的五代机不同,在高速度,甚至是接近2马赫的条件下,依然可以进行大过载机动,甚至是过失速机动,也就是说,歼20打四代机,就像是节奏更快、动作更灵活的拳手,对付那些只有在慢节奏下才能做出动作的拳手一般,占据绝对的性能优势。当然,这不意味着歼20就不需要换发动机了,现在歼20发动机推力不足,所以他在对比F22和苏57等战机时,推重比较低。F22的发动机单发推力是15.5吨,苏57的发动机单发推力是14.5吨,歼20是14吨。

图为歼20战机拉出涡流,因为有了鸭翼,歼20在高速飞行时,机翼承受的压力较小,飞机还是可以灵活机动,不像苏27等四代机,在高速下只能平飞。

但是换发动机不属于对气动布局的大规模改变,只是改善飞行性能,因此歼20换发动机有必要,但是没必要因为换了发动机去改气动布局,歼20的气动布局很好,非常适合大推力发动机和高速度飞行,越新、推力越大的发动机,对于歼20提升性能就越有利。


海事先锋


如果要把J-20去掉鸭翼,那么为了协调整架飞机,机长会有所缩短。成为类似幻影系列的双发双垂尾四代机版本。说实话我个人比较倾向研发第三种四代机。而不是单把鸭翼去掉的J-20。因此完全没有必要推出去掉鸭翼的J-20。

没有鸭翼的“J-20”大概是这样,实际上还是原版本要好,不过开发全新的四代机倒是可以考虑。
J-20无疑是我国先进战斗机能够进入世界的代表,不过说四代机就到此为止,精力用来开发五代机,我想为时尚早。且不说四代机的标杆我们可以达到,但是那是上世纪的标准,当今四代机至少还能增添一些属性。

J-20原本在四代机行列中就属于机体最大的(最长),机动能力需要鸭翼来弥补,当然也不是说拥有了更大推力的发动机就要抛弃鸭翼设计。目前J-20的气动设计已经趋于成熟,大改任何一方面再求均衡性能实际上与再开发一款四代机区别不大。单纯以减少军费开支改出无鸭翼的“威龙”,成本并不能缩减,这种理由推出无鸭翼的J-20也并不成立。

威龙无鸭翼以后具体有这些情况:没有鸭翼的J-20的飞行控制系统也会因此大改,要想超机动并且不只做“眼镜蛇机动”估计是很难了,矢量喷管可做不到完全解决控制面少机动性还好的问题。其次武器系统、武器携带量和作战半径会因为缩小的机体而缩水,到时候去掉鸭翼的四代机就真的不如三代机了。如果开发无鸭翼的新一款四代机引入新的技术不排除可以实现超过标准四代机性能指标的可能。


客矢解


历史小挖客说:题主提了个好问题,问题的根本其实是歼20后续如何改进?先讲讲个人意见:“很有必要!”特别是要把歼20改进战斗轰炸机的时候。原因慢慢道来。

鸭翼是做什么用的?去掉是否可行?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说清楚:鸭翼的作用是什么?事实上,鸭翼的根本作用是什么呢?配平!飞机的重心基本上是不变的,而在不同速度下飞行,升力中心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尤其是从亚音速到超音速,升力中心变化很大。那么要保持飞机的姿态在水平状态(目的是让阻力最小),需要一个力,这个力就是由鸭翼或者水平尾翼产生的。如下图。鸭翼形成的是一种所谓“抬式布局”,而水平尾翼形成的是所谓“挑”式布局,都是飞机俯仰姿态的重要保证。

那么,鸭翼的作用是否能够被取代呢?可以!没有水平尾翼或者鸭翼的纯无尾式布局早在二战中就已经出现了,战后更是风靡一时!比如美国的F-106、法国的幻影3、幻影2000(下图)、瑞典的“龙”式……不要更多!这些飞机没有水平尾翼或者鸭翼,它们在飞行中如何配平、俯仰呢?靠的就是机翼后缘的“升降副翼”。当“升降副翼”差动(就是两边偏转角度不一样)时,会产生通常副翼的滚转力矩,起的作用和常规副翼相同;当“升降副翼”一起向上或向下偏转时,就产生了低头或抬头力矩,起的作用和水平尾翼、鸭翼是一样的。因此,去掉歼-20的鸭翼仍然能够正常飞行,只需要修改一下主翼,和副翼的控制就可以了。

此外,鸭翼还可以增强飞机的非常规机动能力:在大迎角飞行时产生脱体涡,吹走主翼翼面上的分离乱流提供所谓“涡升力”,和苏27的边条翼作用一样。苏27能做“眼镜蛇”机动这个脱体涡的作用很大。不过,歼-20是所谓的“远距鸭翼”(歼-10是“近耦鸭翼”,注意观察下图鸭翼和主翼的距离,两者甚至有所重叠,鸭翼产生的脱体涡作用很明显),鸭翼和主翼的距离相当远,产生的脱体涡对主翼影响不大,因此去掉鸭翼对歼-20非常规机动能力的影响也是有限的。

去掉鸭翼有什么好处?

题主说了“新发动机装备以后”,也就是说有足够的推力以后,去掉鸭翼有什么好处呢?首先,去掉鸭翼后,可以扩大主翼的面积,一直沿伸到现在鸭翼的位置。所以机翼的面积能大大增加,由此带来的好处很多:机翼油箱的容量可以大增,歼-20的航程增加很多!总体升力也是大增,因此载弹量也能增加不少!

其次,无鸭翼加大主翼的歼-20更符合面积律,符合面积律的飞机跨音速阻力很小,超音速巡航能力也会增强。还有,大面积的三角翼提供了更多安排武器挂架的位置,歼-20载弹的灵活性也大大提高。到这里,很多熟悉飞机的条友应该能够明白:这样改进以后,歼-20会变成一架出色的战斗轰炸机!

事实上,这样的改法并非小挖客臆想,美国的F-16就曾经有去掉水平尾翼加大主翼面积的改型——F-16XL,如上图!当初曾和F-15E竞争美国空军的战斗轰炸机项目,切切实实试飞了!大改后的F-16L载弹量、航程都大幅增加!最先进的F-22,也有类似的改进计划,叫FB-22,如下图,也是出色的战斗轰炸机项目,想想都流口水啊!

去掉鸭翼,还可能会改善歼-20的前方隐身性能。鸭翼在偏转后会和翼根部的机身形成角反射器,对隐身性能影响极大,去掉它就去掉了一个很大反射源,变得更加隐身,尤其是从正前方的方向。综合这几点,去掉鸭翼后的歼-20成为隐身性能好、载弹量大、航程远、自卫空战能力也不错的“歼轰-20”,非常攻击防空力量强大的目标,成为进攻的先锋!

去掉鸭翼有什么坏处?

首先,没有鸭翼改用升降副翼去控制俯仰,力臂较短,相对来说机动性可能会变差。副翼既要负责滚转又要负责俯仰,动作容易变形,大仰角机动能力也许会变差。但是,第1,改进后歼-20变成了“歼轰-20”,对地攻击为主,机动性的下降是可以接受的。第2,上述性能的下降还能通过题主说的“新发动机装备后”来弥补,前提是新发动机装有矢量喷口,能提供额外的控制力!

其次,去掉鸭翼增大主翼面积,必然会增加飞机的结构重量,飞机的推重比、爬升率都会略微下降,但“歼轰-20”并非用于争夺制空权,而是去“踢门”,所以这些性能的略微下降完全可以接受!

小挖客结论

换新发后,歼-20去掉鸭翼改成纯三角翼改进出“歼轰-20”是个非常诱人的想法,突破敌方防空力量的能力远远大于轰-6K,面对敌机还有很强的自卫能力,能有效填补是在轰-20服役以前的空白。即使在轰-20服役以后,也能形成类似B-2和F-15E这样的搭配,而且攻击效率比B-2和F-15E强大很多!


历史小挖客


歼20最大的短板就是发动机,记得歼20刚问世的时候,一位网友用这么一句话来评论:外形很潮,心脏很嫩。歼20装备试飞的过程不幸言中网友的这句话。到现在还是AL31或太行,不管是哪一款都不是歼20的目标发动机,只能是无奈的过度。涡扇15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一些无知的军迷整天吹涡扇15,盼涡扇15好像只要涡扇15出来就可以独步天下。殊不知一款合格的发动机是有一个漫长的提高过程的,指望突然出现一款发动机立即超过美国,只能是痴人说梦。

如果有了合格的发动机歼20要不要取消鸭翼呢?可以不取消鸭翼,因为取消鸭翼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整个空气动力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程巨大,很可能得不偿失。就保留鸭翼,只是做性能的提高。

最大的可能是再设计一款不带鸭翼的战斗机,提高飞机的隐身性,鸭翼确实会破坏隐身。换装矢量发动机后,机动性还需要翼面调节,就加装尾翼,放在后面提高了隐身性,还可以遮挡发动机的红外线,有利于红外隐身。当然那就不是歼20了,是一款真正可以匹敌F22的战斗机了。

有一个问题我一直没有弄明白,歼20为什么不可以走歼10的路,先装备俄罗斯的先进发动机,如苏35上的发动机,或他们为苏57准备的30发动机。是俄罗斯人不卖,还是我们不买,按说苏35都卖了,发动机不会不卖了。不知道哪位大神可以答疑解惑。


列甲陈兵


你对飞机的气动布局一无所知。

如果像你所说,那就等于重新设计一架飞机,原先的风洞实验数据全部作废,所有飞行控制系统全部都要推倒重来。完全没有任何意义。

多读点书吧,小白。



JackZ捷


还记得在2011年1月11日那天歼20首架原型机2001号原型机首飞那天,全世界人沸腾了。因为我国继美国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二个研发装备第五代隐身战机的国家,不过在试飞照片一出后 ,美国政府和媒体对于歼20采用鸭式气动布局很不理解,因为在传统隐身战机的设计理念中普遍认为鸭翼不利于降低战机正面的雷达反射面积,其不像机身尾部的平尾一样可以被机翼遮挡,所以采用鸭翼的战机其会破坏其隐身能力,而隐身能力又是五代机与前代机型最大的区别。所以当时很多媒体还叫嚣“鸭翼最好装在敌机上”的话。

但是在歼20后续机型的试飞中行,我们看到过歼20为了能够让地面的试飞站发现自己,还特意加装了能够增大战机雷达反射截面的龙勃透镜来破坏自身的隐身能力。所以从这点来说,歼20采用鸭翼气动布局并没有像外界传的那样破坏了自身的隐身能力。对于歼20不同于其他的五代机,特立独行的设计有鸭翼而言,其也成为了目前气动布局最复杂的战机,就是因为其采用了鸭翼+边条翼+升力体+综合气动布局的复杂气动控制,所以歼20的机动性也是很优秀的,而机动性优势也是鸭式气动布局最大的优势。从鸭翼的作用来说,采用鸭翼的战机除了机动性出色外,鸭翼产生的正升力还可以增加一部分战机的最大起飞重量和缩短起降距离以及高速气动稳定性等优势外,由于五代机对于超机动能力的要求,所以像F22这类采用传统气动布局的五代机为了保证自身的过失速机动能力,其机身长度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再加上现代战机对于发动机推力的要求越来越大后,发动机的重量也在不断攀升,特别是对于采用双发的传统气动布局战机而言,质量更大的发动机也造成战机的重心大幅度后移,但是在整机机身长度的限制下,平尾和重心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短,所以其机身俯仰的力矩就变得比较小,所以在这个时候要想提高战机的机动性,就要装备具备矢量推力的发动机来弥补平尾力矩不足的缺点。
但是对于采用鸭翼的战机来说,由于控制机身俯仰的气动翼面放在了机身前面,距离重心力矩更长,所以拥有更大的控制力矩,所以其机动性也是最优秀的,在不装备矢量发动机的情况下其机动性依然很优秀。再一个通过鸭翼上反可以很好的避开鸭翼与机翼之间的偏转角度而提高鸭翼的隐身能力,而且这个上反的鸭翼产生的涡流在流过主翼上表面的时候,能够为主翼提供更多的气流来增加机翼的升力,并且能够推迟主翼前缘气流分离时间,提高战机在大迎角状态下的飞行品质,而且这个鸭翼还可以采用透波材料制造来消除雷达反射问题。所以对于采用鸭翼的隐身战机来说,其就算不装备矢量发动机也能够有更为优秀的超机动飞行能力,而且其气动控制舵面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工况上,也要比只有一定寿命和某些机动状态下矢量作用力下降的隐身战机更为高效可靠。再一个从采用鸭翼的隐身战机的隐身能力来说,鸭翼的确会增加雷达波反射面积,但是随着隐身战机的日益发展,双方在装备隐身战机的情况下,相对作战距离也从早期的狗斗变成了超视距作战,所以拥有更高效的机动性的战机在躲避敌方的导弹追踪时更为游刃有余。就算是在隐身能力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双方在远距离时都没能发现对方而进入近距离狗斗时,采用鸭翼的隐身战机拥有更为出色的机动飞行能力,所以其在狗斗过程中的胜算更大。所以鸭翼虽然会破坏一定的隐身能力这是事实,但是相比破坏一定的隐身能力而言,拥有更为出色的机动飞行能力是值得的。毕竟在真正空战中,相比隐身能力可能因为某些原因被破坏被发现而言,拥有实打实的过失速机动飞行能力才是最好的护身符。
而歼20未来肯定是要装备我国自主研制的推力更大、推比更高的发动机的,再结合去年珠海航展期间,我国自主研制的歼10B战机在装备我国自主研制的涡扇10B矢量发动机后做出的各种能够体现出战机优秀的过失速能力的动作后,再结合歼20总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答歼20何时装备矢量发动机时的回答,我们有理由相信歼20在装备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战机超机动飞行能力的矢量发动机后,在整机的飞行表现上将更为优秀,也将我国的战机性能提升到一个更高的高度。
所以在鸭翼并不会对隐身能力产生一定影响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取消鸭翼呢?毕竟我们当初设计鸭翼并不单单是为了弥补缺先进矢量发动机,而是在设计之初,就为以后鸭翼和矢量发动机的配合提前奠定了基础。


魑魅涅磐


歼-20作为我国首款第四代隐形战机,是我军当前最先进的战机;虽已入列并初步形成作战能力,但受到配套涡扇-15发动机研制进度影响,歼-20并未投入批量生产;有关心脏病问题是歼-20受质疑最多的方面。

有网络消息称,歼-20已换装涡扇-15发动机进行测试,目前还尚未得到实锤;未来一旦新型发动机成熟,将彻底了解歼-20心脏问题,外界的质疑也将烟消云散;对于换装新发动机后,是否有必要推出无鸭翼版本,这个问题就好比一个完好无损的苹果你非要去学乔布斯所谓的上帝之吻,偏偏咬上一口,有点强迫症的倾向。

首先,去鸭翼就意味着大幅度修改气动布局,不亚于重新设计。歼-20装备部队意味着其各项技术验证测试工作全面完成,综合公开渠道信息来看,无论是设计团队还是解放军空军对于歼-20的气动布局设计极为满意,仅此一点就足够了,什么是先进,空军飞行员觉得好,那才是真正的先进。

歼-20气动布局设计基本定型,去鸭翼设计,虽然可以大幅度缩短机身长度,但这同时意味着将要推翻原来设计,对歼-20的气动布局进行重新设计,相当于重新设计一型战机;去掉鸭翼设计,需要从机身、机翼以及边条在内的等诸多外形重新修改、优化,此外后续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气动布局测试等工作,整个工作量不亚于全新设计。

重新设计后将带来什么影响,可以缩减机身长度,降低外形几何隐身设计难度,在带来这些优点的同时,内置弹仓尺寸最先受到影响,此外内载油量将很难得到保障,而这一点恰恰决定战机的作战半径,尤其是隐形战机需要超音速巡航,这对内部载油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其次,歼-20最大的优势在于气动布局。歼-20采用小展弦比升力体边条鸭翼式气动布局设计,很好的兼顾了超音速巡航和隐身性能,成功的克服了鸭翼式布局与隐身性设计之间的矛盾,成为歼-20最显著的特点,也是我国隐形战机设计的独到之处。

鸭翼式气动布局,能赋予战机优异的机动性能,这一点在我国空军组织的“金头盔”比武竞赛中得到充分验证,由于我国歼-20设计之初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压制美国F-22,因此歼-20对于机动性、敏捷性需求远超于现有所有四代隐形战机;歼-20较大的机身长宽比,结合全动型鸭翼、垂尾设计,使得歼-20具备优异的超音速巡航能力和超敏捷性能,其中飞行速度将是现有隐形战机中最快的,这一点是传统气动布局难以达到的,未来新发动机列装,将真正是“进入超音速就是歼-20的天下”。

最后,解放军空军对四代机的作战定位。我国空军对歼-20的作战定位,压制F-22是首要任务,这就需要优于F-22的机载雷达、超机动性能以及制空作战武器;其次歼-20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打击空中预警机、加油机等特种作战飞机,这对歼-20的作战航程有较高要求,毕竟各类特种作战飞机通常位于空中兵力部署后方,距离前线战机集群约150-300公里左右,采用传统布局,机身长宽比降低,很难在内置弹仓与内部载油量之间取得平衡,现有歼-20设计刚好满足这一点。

总结

综合上述,无论从歼-20后续改进性价比,还是解放军作战定位来看,歼-20鸭翼式布局是其设计最成功之处,有效中和了内置弹仓尺寸和内部载油量最大化设计,突出超机动、超敏捷作战性能指标,满足空军未来作战需求,没必要再东施效颦,非要改装出一款类似美国F-22的传统布局,歼-20采用鸭翼设计,更多的是突出超机动性能,并非简单地获取超音速巡航。


鹰鸽分析


不可能。歼20的鸭翼不可能去掉,也完全没有必要去掉。

战斗机的布局非常复杂,是经过大量风洞吹计算机算,许多的调整才得到的。而且还和飞控等软件紧密联系。 牵一发而动全身。 去掉鸭翼或增加尾翼或无尾已经涉及战斗机的根本气动布局了! 等于一切都要推倒重来,差不多相当重新设计研发一款新的飞机了! 就等于是完全放弃现在的歼20重新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资金研发一款无鸭翼的战斗机了! 可以说是愚蠢透顶的!

目前的歼20非常优秀,而它的优秀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鸭翼布局! 如果再有好的发动机的情况下,它会更加厉害,完全能对抗老美的F22并战而胜之。

如果放弃歼20重新研发设计新的话,不仅浪费巨大资金精力时间,也未必能超越老美的F22。 因为F22做到了常规布局的极致,我国跟着老美屁股后也搞同样的常规布局,是很难超越的。 老美的科技制造水平,发动机水平,我国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追赶。 即便我国装备了新的更好的发动机,也难以超过老美,能够追平已经是奢望了。

歼20所以敢和F22叫板,是凭着更优越的鸭翼气动设计。 不过发动机稍微好点,居然还要放弃这优势,脑残之极。 是对鸭翼的极端过敏不信任我国歼20天才设计的无知体现。

这是严重的鸭翼过敏症是病。 这些人曾经就常常大喊,不装鸭翼会死?的反对国产战机装鸭翼。 结果歼10装了鸭翼,歼20还是装了鸭翼,于是他们就一片哀嚎,于是各种黑鸭翼不好。

但是随着20的越来越成功。 他们反对20无效了,于是造谣,20不过是因为发动机不行,无奈之下才装鸭翼的“饮鸩止渴”罢了。

所以就有了,如果发动机“行了”的时候,20会再取消鸭翼的“不切实际的期盼”了。 其实是非常无知的。

就目前,还没有找到比20鸭翼更好的气动布局设计。

当然现在又开始了更新的下一代战机的研发竞争,中美俄欧等国都在想研发新的战机,可以想到会有更多新技术高科技应用。 但气动布局方面,有没有新的更好的气动布局,还需要拭目以待。从零星的消息看,扁平化无垂尾似乎是个趋势。 但是否有某些人讨厌的“鸭翼”,是很难说的。在于各国的设计理念取舍技术条件等等的多种情况制约。

我想,如果老美的下代战机如果有了鸭翼,我国的鸭翼过敏症的人恐怕会立刻好了吧? 如果老美还是没有鸭翼,他们的过敏症怕还得继续下去!


文宇1239


一看,提问题的朋友是个外行。鸭式结构布局的战机,比较传统布局的战机(F22)和无尾翼三角翼战机(幻影2000)来讲,操纵性更加敏捷,机动性更加灵活,战机的超、亚音速飞行品质优异,特别是转弯半径小,舜间调头时间短,在战时更容易占据主动权。

既然优点多多,为什么世界各国采用鸭式布局的战机相对少呢?因为鸭式布局的战机,需要先进的飞控操纵系统作支撑,电传系统程序编码非常复杂,研制难度很大,而研制活动鸭翼比固定式鸭翼的难度更是呈几何倍数增长。所以,在模拟电传操纵时代,各主要航空大国,不轻易涉足鸭式布局,是因为研制的风险高。

现在,美国的第六代战机,都准备采用鸭式布局,其验证机都在进行各种试验和论证,可见鸭式布局的未来可谓前途无量。

有人说鸭翼影响隐身性,这种观点也不完全正确,鸭翼在制造时采用的是高性能的复合材料,电磁波不仅可以穿透,而且还会汲收部分电磁波,因而,电磁波的反射量很小很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将鸭式布局战机的鸭翼弃掉,严重地破坏了飞机的结构和重心,气动外形的破坏,整个战机将无法上天飞行了!


江山64466859


不管有没有新发动机,歼20都不能去掉鸭翼,去掉就不是歼20了。可以这么说,在新发动机后,成飞会不会设计一款新的双发重型常规气动布局的隐身战机?可能性很小,第一,没人投钱;第二,最有可能是用于中国航母舰载机,但只能要一百来架,而且成飞沈飞还在竞争,沈飞已经有了J31,国家为了平衡照顾,给沈飞一碗饭吃的可能性很大。另,沙特有💰,但中国还不够格收保护费,美国一旦知道消息立马卖F35给沙特,又隔屁了。巴铁想要,可没钱!双发重型隐身战机最便宜都不可能低于一亿美元一架,正常要一亿伍左右,两台发动机再加上航电、设计费,怎么都便宜不下来。所以,成飞不会再设计五代机了,也不会修改歼二十身边,只会换发(本来就是用涡扇十五)和航电升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