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平黄巾之乱的卢植、皇甫嵩、朱儁为什么在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就消失了?

历史小官


这三个人都可以说是东汉儒臣集团的代表人物,他们以重建王朝纲纪为己任,但却因各种原因而归于失败,最终未能逃脱东汉政治崩溃所带来的厄运,丧失了参与往后群雄逐鹿的政治资本。


东汉政治背景

东汉是一个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的时代,以陶砖、水利机械为代表的农业技术突飞猛进,多元化的庄园经济相当发达。诸多东汉墓葬壁画、浮雕以及著名的《四农月令》,都反映了这种庄园经济的技术水平。但与此同时,由于建国之初的联盟性质,东汉君主相对弱势,这就造成了治理效能的低下,皇权虚悬于上,对诸多问题无所措手足。豪强、宦官、外戚、建制派四种势力此消彼长,社会矛盾相当严重。历代执政者无法解决持续已久的社会危机。


灵帝是一位极其聪明的君主,用了一系列特殊措施勉强重建了中央权威,如:对地方豪强采取“废史立牧”,进行新一轮洗牌,重用宗室亲信;对建制派,持续发动“党锢”之祸,让整个建制派官僚体系俯首听命;对外戚,则采用联姻低层家族的方式,不再与豪强联姻;对宦官,灵帝则大加重用,同时又建立“西园军”系统,吸纳各方势力充当校尉,如宦官系统的曹操、豪强系统的袁绍,均为西园校尉。


这个态势基本达成了平衡,但问题是社会危机仍然无法解决,终于在灵帝尚在世的中平元年便发生了黄巾之乱。由于宦官、外戚的名声非常臭,无法号令天下郡国,灵帝只能依赖建制派和地方豪强来平定叛乱。这就是卢植、皇甫嵩、朱儁三人的崛起,分别代表了不同的路径。这里非常关键,因为这三个人的共同点都是富有名望,天下各种势力服其号令。



三人的政治经历

卢植是著名的经学家之一,本身已经达到高级学者的水平。灵帝熹平四年刻立著名的“熹平石经”,卢植上书表达了自己的学术见解,能够辨析《周礼》、《礼记》的错讹,可知他与马融、郑玄一样,是古文学派,在古文字学上当有精湛的造诣。这与后世的学者型大臣有本质区别,他的水平已经相当之高。这种名望在东汉晚期的社会是一种极大的能量,黄巾一起,立即就有人举荐卢植,愿意在卢植的名望之下整合郡国兵力。

《后汉书·卢植》:时始立太学《石经》,以正《五经》文字,植乃上书曰:臣少从通儒故南郡太守马融受古学,颇知今之《礼记》特多回冗。臣前以《周礼》诸经,发起秕谬,敢率愚浅,为之解诂,而家乏,无力供缮写上。原得将能书生二人,共诣东观,就官财粮,专心研精,合《尚书》章句,考《礼记》失得,庶裁定圣典,刊正碑文。古文科斗,近于为实,而厌抑流俗,降在小学,中兴以来,通儒达士班固、贾逵、郑兴父子,并敦悦之。今《毛诗》、《左氏》、《周礼》各有传记,其与《春秋》共相表里,宜置博士,为立学官,以助后来,以广圣意。……中平元年,黄巾贼起,四府举植,拜比中郎将,持节,以护乌桓中郎将宗员副,将北军五校士,发天下诸郡兵征之。

皇甫嵩则是豪强出身的儒臣。从他的仕途路线可以看出,这种类型的人在东汉晚期非常注重政治站队,在追求名声的同时,谨慎地观望中枢政局,不到最有利的时刻是不会下注的。后汉书记载,皇甫嵩早年拒绝了陈蕃和窦武的征辟,这里必须看到,陈蕃是建制派集团的著名领袖,窦武是著名的外戚家族,作为地方豪强的皇甫嵩,当然要保持距离。后汉书也在皇甫嵩传里记载道,黄巾之乱实际上有宦官集团参与谋划,所以局势错综复杂,远不是小说演义想象的那么简单。

《后汉书·皇甫嵩》:皇甫嵩字义真,安定朝那人,度辽将军规之兄子也。父节,雁门太守。嵩少有文武志介,好《诗》、《书》,习弓马。初举孝廉、茂才。太尉陈蕃、大将军窦武连辟,并不到。灵帝公车征为议郎,迁北地太守。……中平元年,大方马元义等先收荆、杨数万人,期会发于鄴。元义素往来京师,以中常侍封谞、徐奉等为内应,约以三月五日内外俱起。未及作乱,而张角弟子济南唐周上书告之,于是车裂元义于洛阳。

唯一不同的是朱俊,他是典型的功名之士,还在黄巾之乱之前,就成功地平定过交趾叛乱。交趾叛乱的规模相当之大,仅投降的叛贼就有数万人之多。朱俊在黄巾之乱前就已经因战功而封都亭侯,这是完全不同于卢植、皇甫嵩的。

《后汉书·朱俊》:后太守徐珪举俊孝廉,再迁除兰陵令,政有异能,为东海相所表。会交阯部群贼并起,牧守软弱不能禁。又交阯贼梁龙等万余人,与南海太守孔芝反叛,攻破郡县。光和元年,即拜俊交阯刺史,令过本郡简募家兵及所调,合五千人,分从两道而入。既到州界,按甲不前,先遣使诣郡,观贼虚实,宣扬威德,以震动其心;既而与七郡兵俱进逼之,遂斩梁龙,降者数万人,旬月尽定。以功封都亭侯,千五百户,赐黄金五十斤,征为谏议大夫。


平定黄巾前后

在平定黄巾之乱中,三个人的行事风格和灵帝对他们的态度也各不相同。灵帝对待卢植,一直抱有怀疑,因为在灵帝的政治理解中,建制派的儒臣集团是对皇权威胁最大的。所以,卢植在与黄巾张角对峙于广宗之时,灵帝竟然派遣小黄门左丰前来监军,类似后世唐肃宗的“观军容使”。而卢植因为耿直,差点被灵帝杀了。最后还是靠地方豪强的皇甫嵩保荐,才得以官复原职。

《后汉书·卢植》:帝遣小黄门左丰诣军观贼形势,或劝植以赂送丰,植不肯。丰还言于帝曰:「广宗贼易破耳。卢中郎固垒息军,以待天诛。」帝怒,遂槛车征植,减死罪一等。及车骑将军皇甫嵩讨平黄巾,盛称植行师方略,嵩皆资用规谋,济成其功。以其年复为尚书。

皇甫嵩在平定叛乱中的主要风格是残酷杀戮,这与他的儒臣形象完全不符,后汉书记载,皇甫嵩攻杀张宝之后,杀了10万人筑京观。这与后世的曾国藩很相似,靠残酷杀戮来取得皇帝的信任。这是地方豪强的必然举措,否则必然招致皇权的猜疑而遭灭门之祸。

《后汉书·皇甫嵩》:知贼意稍懈,乃潜夜勒兵,(又鸟)鸣驰赴其阵,战至晡时,大破之,斩梁,获首三万级,赴河死者五万许人,焚烧车重三万余两,悉虏其妇子,系获甚众。角先已病死,乃剖棺戮尸,传首京师。嵩复与钜鹿太守冯翊郭典攻角弟宝于下曲阳,又斩之。首获十余万人,筑京观于城南。即拜嵩为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封槐里侯,食槐里、美阳两县,合八千户。

对朱俊这种功名之士,新兴的勋贵,灵帝非常器重,给了特殊待遇,让他“振旅还京师”,享尽了前两人不可能享受的待遇。这就是三个人的不同,代表着皇权对不同政治背景的人物的不同政策。

《后汉书·朱俊》:明年春,遣使者持节拜俊右车骑将军,振旅还京师,以为光禄大夫,增邑五千,更封钱塘侯,加位特进。以母丧去官,起家,复为将作大匠,转少府、太仆。


定乱之后,灵帝突然崩逝,三个人的命运就出现了波折。卢植为了维护纲纪而与董卓集团发生冲突,逃亡徐州,被徐州陶谦等地方建制派奉为上宾;皇甫嵩则因为灵帝早逝而逃过一劫,董卓集团因为不愿意得罪地方豪强而放过皇甫嵩一马,此人才得以善终。在此之前,汉阳令阎忠曾陈说利害,认为灵帝必然要杀掉功高震主的皇甫嵩,劝他自立为帝,可谓深明形势。朱俊则受到董卓、郭李的猜忌,在中枢无一日之安,最终被郭汜逼死。


所以,这三个人都不可能再次成为群雄逐鹿的主角了。重建国家的事业又是另一番棋局,卢植这种建制派,与刘备集团相合,但他年事已高;皇甫嵩这种人,与曹操集团相合,但曹操对黄巾是暗中养寇的,不可能接受皇甫嵩这种残酷杀戮黄巾庶民的人;朱俊则与袁绍、孙权集团类似,但他忠于皇室,没有在河北整合数十股匪寇,自立基业。所以,这三人都没有资本进入第二轮棋局了。(完)


历史咖啡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主要是年龄偏大。

卢植、皇甫嵩、朱儁三名大将,能力是很强的。

黄巾之乱时,灵帝起用卢植为北中郎将、皇甫嵩为左中郎将、朱儁为右中郎将,各持节,调发全国精兵分击黄巾军。

事实证明,这三人不但官衔很高,能力也超强。

皇甫嵩,他连续重创黄巾贼,最后同巨鹿太守郭典联手攻克下曲阳(今河北晋县西北),杀死张梁弟张宝,俘杀十余万人。

卢植也是连战连胜,连续击败张角。张角无奈,率军退守广宗县,据城死守。卢植率军包围广宗县城,并挖掘壕沟,制造攻城器械,准备攻城一举杀死张角。

卢植是阉党的政敌,反而被人陷害为同张角勾结,由此被免除兵权。

朱儁也是很厉害,他大败黄巾波才部,斩杀数万人;打破黄巾赵弘,斩杀十多万人等等。

不过,这三人岁数都不小。

虽然历史上没有说他们岁数,但远比袁绍之流要大。

他们成名很早,朱儁在178年已经担任交州刺史,曾经斩杀交趾贼寇梁龙,招降数万人。

而当时孙权还没出生(182年),孙策也就才3岁,他们父亲孙坚也才20岁。

就是因为朱儁年龄偏大,所以在三国没有作为,因为很早就死了。

这3人中朱儁、皇甫嵩死于195年,卢植死的更早,192年。

他们死时还是三国初期,董卓在192年刚刚被杀。


这三人不死,也轮不到袁绍之流。

一个人能力再强,势力再大,也还是要死的,这是自然规律。


萨沙


卢植、皇甫嵩、朱儁三人应该是30后或者40后,与曹操、刘备、孙坚等50后和60后,不是一代人,他们三人活到中平年间(184年到189年为中平年号)时,年纪都不小了,并不是凭空消灭了,而是生死有命。

卢植是30后最后一代人,东汉名士,刘备的同乡兼老师,卢植30岁左右才开始步入仕途,当过地方官九江太守、庐江太守,参与平定过地方蛮族叛乱,当过京官议郎、侍中和尚书,参与儒学经典的校勘。



卢植是个文武全才的人,黄巾起义后,被汉灵帝封为北中郎将,率领禁军中的北军五校(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营)的将士,参与平定冀州黄巾军,卢植眼看就要建功立业,却被朝廷派来监军的宦官诬陷,被免官下狱押回京城。

接替卢植继续平叛黄巾军的是董卓,可惜董卓战败,于是朝廷派遣皇甫嵩攻打冀州,皇甫嵩顺利凯旋,并上书皇帝赦免了卢植,卢植官复尚书。



汉灵帝去世后,大将军何进与宦官展开搏斗,结果蹇硕、何进先后被杀,何进的部下将宦官杀尽,一时京城大乱,军阀董卓进京控制朝政,董卓因为要废立皇帝,遭到卢植的强烈反对,准备杀卢植,卢植幸得蔡邕求情,才得以罢官保命,之后卢植返回家乡养老,在路上还躲过董卓的一次暗杀,这一年卢植已经50岁了。

自此,卢植退出政权,虽然其后被袁绍拜为军师,在第二年(公元192年)就因病去世了,享年54岁。




皇甫嵩出身于将门世家,其家族为世代镇守边关的武将,皇甫嵩文武全才,而且道德品质好。

黄巾起义时,皇甫嵩与朱儁分别出任左、右中郎将,率京城禁军北军,与三河(河东、河内、河南)骑兵,及招募的新兵共计4万多人,讨伐颍川、汝南、陈国地区黄巾军,曾与曹操一起打败黄巾军波才部,平定三郡之地。

之后皇甫嵩因卢植被免,董卓战败,临危受命平定冀州黄巾军 ,黄巾军首领张角的弟弟张梁和张宝均死于皇甫嵩之手,皇甫嵩受封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并推功于卢植,上表朝廷赦免卢植。



后来朝廷因为胡人北宫伯玉和羌人起事,拥立边章、韩遂为帅,在凉州叛乱,朝廷征召皇甫嵩前往平定,皇甫嵩在前往平定的路上,因为曾经得罪过宦官赵忠和张让,受到诬陷,被免左车骑将军。

188年,凉州再次叛乱,皇甫嵩被重新起用,被任命为左将军,带领前将军董卓及四万士兵前往平定,第二年,皇甫嵩大获全胜,后率军驻扎在扶风郡。

董卓入京作乱时,征召皇甫嵩入京为官,准备乘机杀掉皇甫嵩,幸亏被皇甫嵩的儿子求情,才免于一死,之后被任命为御史中丞。



董卓被杀后,朝廷任命皇甫嵩为征西将军,负责族灭董卓家族。董卓旧部李傕、郭汜攻入长安后,杀死王允,掌控朝政,皇甫嵩仍在朝中作官,任光禄大夫、太常,于公元195年在京城病死。


朱儁是扬州会稽郡上虞县(今浙江绍兴上虞区)人,也算是江东人,出身寒门,喜好为人打抱不平,因其行为品德被本郡县征召为官,因其为官有政绩而步步高升,之后被任命为交州刺史,前往交州平叛,交州就是现在的两广地区,地处偏远,朱儁只用了几个月时间,就平定了交州的叛乱。

朱儁因功入朝任谏议大夫,黄巾起义爆发后,先是与皇甫嵩一起分为右、左中郎将,率军平定颍川、汝南、陈国地区黄巾军。之后又率军单独前往南阳地区平叛黄巾军,成功平定宛城,朱儁又因功升任右车骑将军。



董卓把持朝政时,曾上表奏请朱儁为太仆,做自己的副手,朱儁拒绝不肯接收。董卓逃回长安时,让朱儁镇守洛阳,朱儁逃往荆州,徐州牧陶谦又是借兵又是支持朱儁与董卓作战,后来朱儁被董卓部将李傕、郭汜击败。

李傕、郭汜掌控朝廷后,派人请朱儁入朝为官,朱儁入京任太仆,之后转任太尉。公元195年,李傕、郭汜内斗,自相残杀,郭汜扣留了朱儁及部分朝廷官员,朱儁由于性格不甘心受污辱而死。

卢植、皇甫嵩、朱儁三人在平定黄巾军叛乱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黄巾军之乱被镇压下去后,三人之后没有太大作为,董卓作乱时,三人不同程度的受到打击,之后就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几乎所有的答案都在说他们生早了,没有赶上群雄逐鹿的“好时代”。而我想说的是,不是所有的治世之能臣都有成为乱世奸雄的潜能。他们读了太多圣贤书,虽忠于汉室,却不能变通,于是屡次有逐鹿群雄甚至匡扶汉室的机会,结果都错过了。

  • 我们先来看最负盛名的卢植

卢植是名满天下的儒学宗师,人品才干都没得说。黄巾造反,众人一齐举荐卢植为北中郎将,率京城北军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营禁卫军,同时征调各郡县的部队,征讨黄巾叛军。一时风光无两,声势不可谓不大。卢植也不辱使命,连战连捷。

这正是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最好机会,卢植却偏偏在这个时候栽在了小黄门的手里。原因仅仅是因为不肯贿赂皇帝派来视察工作的小黄门,结果被小黄门谗言所伤,沦为阶下囚。卢植就这样失去了一生中最好的机遇,只能说真的不值。

尽管后来皇甫嵩为他求情,卢植得以官复原职,但这辈子再也没有了带兵的机会。到董卓把持朝政,卢植虽贵为三公,奈何一介文臣,没啥硬实力,和董卓几番交锋后,自知不是对手,只能选择明哲保身,隐居上谷,从此不问世事。

  • 再来说朱俊

董卓把持朝政并迁都长安,留朱俊守故都洛阳。此时的朱俊秘密联络各路诸侯准备讨董,其实是有机会和董卓扳扳手腕的。

到后来董卓被杀,只剩其部将李催、郭汜继续作乱。朱俊迎来了剿灭董卓势力的最好时机,各路诸侯也对朱俊大力支持,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战前动员和准备工作,只等朱俊一声令下,杀入关内。

然而就在此时,李催采纳谋士贾诩的计策,以皇帝名义召朱俊入朝。大家都劝朱俊不要理会,继续进兵,朱俊却说:“君主召见臣下,应当等不及备好车马就赶快去应召,何况是天子下诏书呢”,于是就屁颠屁颠去了。结果历任太仆、太尉,手上却没兵,再无和反贼扳手腕的能力。后来李催、郭汜翻脸火并,郭汜将朱俊扣作人质,个性刚烈的朱俊气不过,当天就发病死了。

  • 最后说功劳最大的皇甫嵩

皇甫嵩出身将门,文武兼备。在平定黄巾的过程中功劳最大。当时天下流传这样一句话:“天下大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赖得皇甫兮复安居”。皇甫嵩因此名震天下。

在平定黄巾后,皇甫嵩依旧一直带兵。一度作为董卓的顶头上司,在西边负责征剿边章、韩遂的叛乱。

等到汉灵帝病重,朝廷对董卓不放心,让他把军队交给皇甫嵩,去做并州牧。从军队中混起来的董卓,深知军队就是自己的命根子,因此不肯撒手,请求带兵驻守北疆。

皇甫嵩的侄子劝皇甫嵩说:”如今天下大乱,能安定天下的人只有大人您和董卓了。朝廷下诏命董卓交出军队,他却自找理由,上书抗命。又在河东踌躇观望,不臣之心昭然若揭。大人身为元帅,理应依仗国威讨伐他,为国除害。“

然而皇甫嵩却回答说:“董卓不遵皇命固然有罪。但我自作主张讨伐他就是自己的不是了。还是奏明朝廷,让朝廷裁决吧。”

结果朝廷只是对董卓进行了书面批评。而董卓却带兵盘桓在和京城洛阳只有一河之隔的河东。等到汉灵帝去世,京城陷入混乱,何进召诸侯入京,董卓抓住机会第一时间进入洛阳,将政权控制在了自己手中。

如果当时皇甫嵩听他侄子的话灭了董卓,也就不会有后边董卓乱政的事情了。

卢植、皇甫嵩、朱儁这三人读了太多的圣贤书,是绝对的治世能臣,却注定无法成为乱世枭雄。他们并非没有机会参加乱世的角逐,只是他们不适合罢了。


王侯录


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

回顾皇甫嵩们在乱世来临之初的表现,或许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其中缘故。

面对挟天子令诸侯的建议,皇甫嵩选择做忠臣

184年,汉阳阎忠和皇甫嵩进行了一次致命的秘谈。

阎忠说:您如此迅速地击破黄巾,这是不赏之功!您安抚百姓,又得到百姓的拥护!想一想韩信,难道您还能安心侍奉庸主吗?

皇甫嵩:“奉公守忠,有什么不安的?”(夙夜在公,心不忘忠,何故不安?)

阎忠:“1、还记得韩信吗?2、现在朝中宦官当道,不得人心,您清君侧,杀入京师,除掉宦官,把吃朝政!3、改朝换代!”

每次有人劝功臣造反,韩信都会被拎出来。

皇甫嵩答:“1、我没有那么牛:黄巾本来就是小毛贼,我平定他们的功劳,与韩信没法比!2、朝廷没那么差:人未忘主,天不佑逆;3、我已经功成名就,只要好好守忠,即使被谗言迫害,忠义之名,死而不朽!”

朱儁:意气风发讨董,以一纸诏书入朝

董卓迁往长安后,朱儁在河南开始联络关东诸侯,准备一起继续讨伐董卓。

董卓死后,陶谦等诸侯的想推举名将朱儁做主帅,一起西进迎回天子。

贾诩吃准了朱儁们的心思,一纸诏书,搞定!

凉州集团在贾诩的建议下,以天子名义招朱儁入朝。

朱儁说:“天子的诏书,怎能不听?”谢辞了陶谦等人,孤身入朝。

透过皇甫嵩和朱儁自己说的话,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在乱世到来后“消失”的原因了。

规则突变,手无兵权。

先不谈情怀,看看当时他们当时的实力。

皇甫嵩、朱儁、卢植,都曾持节,掌握重兵。

他们所率的,是北营五校为主的中央军。因此,在他们得胜后,这些军队自然都归朝了!

皇甫嵩、朱儁都有自己的部曲,但大军是朝廷的,他们无权调动。

此时的秩序还比较正常。军队归国家,一旦有事,以皇甫嵩这些良将指挥,平定战乱。战事结束,军归朝廷,将军受赏入朝。

可是,电光火石间,规则全变了。

天子为了维持外戚与宦官的权力平衡,分大将军何进的权,又让宦官组建了一支西园八校尉的军队。

曹操此时也是西园八校尉之一。

然后,电光火石之间,何进大将军的外戚势力与宦官集团同归于尽!(过程大家都知道的,就不详述了。)

董卓入京后,由于中央军的领导们都扑街。羽林、北军等中央军悉数被董卓吞并了!

因此,如果三国动乱以董卓入京为标志的话,从一开始,皇甫嵩等人就没有足够的军事力量对抗董卓了!

规则突变,人不思汉


中央军指挥不了,地方军纷纷拥兵自重!

皇甫嵩拒绝“南面称制”时,认为“人心思主,天不佑叛”,或许是符合实际的。

那时,地方州牧虽已各有重兵,但中央尚能有效运转。

因此,早期,皇甫嵩等人可以在“朝廷任命,统领各军”的规则下建功立业的。

但是,很快,规则就变了。

朱儁发起讨伐董卓的号召时,除了陶谦等,响应者寥寥。


早先那歃血为盟、意气风发的“十八路诸侯”早已在争夺地盘的游戏中爽了起来。朱儁的号召,真正有实力的军阀对朱儁的号召毫无兴趣!

此时,中央军已经归属董卓集团指挥,地方军已经各自独立,各自“名花有主”了,皇甫嵩等名将,也成了光杆司令了。

严加防范的对象,难以施展

王允、吕布杀董卓后,曾有许多官员建议,让皇甫嵩来掌管董卓旧部,被王允拒绝。


看来,皇甫嵩等人名望太高,不管是董卓还是王允,都要忌惮三分,不敢不严加防范。

因此,即使他们有心,想获得像袁绍任渤海太守,刘表入荆州一样的机遇,是不可能的了。

何况,他们不必如此。

功成名就,不必冒险

规则变化后,机遇属于那些冒险一些的年轻人。比如:袁绍、曹操等人起兵讨伐董卓,这往坏了说,不也是造反吗?


以清君侧为口号的造反还少吗?

可是,皇甫嵩是不必这么做的。

皇甫嵩说“孰若委忠本朝,守其臣节。虽云多谗,不过放废,尤有令名,死且不朽”。

这句话,就表明了心态。他已经功成名就了,了不起就失去权势吧,那又怎么样,我们不能失去忠义之名!

同样,朱儁的“天子诏书必须听”也是如此,做了一辈子尊奉朝廷的名臣,为何要在这个时候放弃呢?


乱世开始没几年,三位元老就相继离开了人世。年纪大了,功成名就了,何必再去折腾?

面对乱世的到来,皇甫嵩、朱儁、卢植,恐怕不会有什么“乱世英雄起”的豪迈之情。

他们在自己的青春岁月,为了大汉挥洒自己的热血,不幸的是,他们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亲眼见证了大汉的沦落。


或许,他们脑中更多的是自己奋勇冲杀的青春岁月,以及那些曾为了大汉洒尽热血的战友们!

或许,他们终究没有阻止乱世的到来,但他们已经奋斗了一生,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乱世英雄”?爱谁谁来!

历史一再表明:当规则发生大变化时,把握机会的,往往不是那些在旧规则下掌握最多资源的“成功者”,而是一些胸怀大志,敢打敢拼的年轻人。

如果您已经是成功者,请保持警惕,这个时代发展迅速,风云突变;

如果您还在挣扎奋斗,不必沮丧,这个世界的发展,往往不是线性的!

祝君顺利!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卢植、皇甫嵩、朱儁三人为东汉镇压黄巾起义立下汗马功劳,特别是皇甫嵩一人在一天之内就斩杀十余万起义军。不过他们的年纪至少要比刘备、曹操大一轮,而且在195年就全部因病去世了,因此没赶上群雄逐鹿的时代。

卢植字子干,东汉末年的文武全才,官至尚书。他和刘备是老乡,同时也是刘备的老师,对刘备有知遇之恩。卢植与张角交战时遭人诬陷,后被皇甫嵩救出,官复原职。

刘备怒鞭督邮弃官而去后,曾专门去洛阳找过卢植打点关系,才得以重新出任官职。

董卓乱政时,卢植直言激怒董卓被免官,后归隐山林专心做学问。191年,袁绍请卢植为军师。192年,卢植因病去世,终年54岁。他的子孙在曹魏、西晋都是大官。

皇甫嵩字义真,其出身在将门世家,官至太尉。皇甫嵩是东汉平定黄巾起义的功勋,特别是下曲阳一战,大败起义军十余万人,并将其全部斩首,用十余万首级筑成数座“京观”,创造了世界纪录。

董卓当政时遭到陷害,因其子皇甫坚寿苦苦向董卓求情才得以免罪。董卓被诛杀后,皇甫嵩为征西将军,率军诛灭了董卓一族。195年皇甫嵩因病去世。因其残酷镇压起义军的行为,被后世统治者列在武庙之中供奉。

朱儁字公伟,东汉末年名将,官至太尉、大司农。178年,交州发生大规模叛乱,朱儁出任交州刺史,带家兵5000人平叛,显示出其出色的军事能力。后因功劳入朝为官。

黄巾起义时朱儁奉命出征,征讨豫州周边的起义军,曹操、孙坚受其节制,大获全胜。董卓乱政时,为拉拢朱儁,封他为太仆,遭到拒绝。朱儁出逃荆州,并领兵对抗董卓,但被击败。董卓被诛后,朱儁入朝为太仆,希望能趁乱击败李傕、郭汜等人,未能如愿以偿,不久便愤然离世了。


石头说历史


《三国演义》主要是描写魏、蜀、吴三国的故事,罗贯中老先生是从黄巾军起义写起的。这也是有人把黄巾军起义作为三国开始的依据。

要镇压起义,朝廷就需要招兵买马,很自然就引出了刘、关、张三兄弟来。三兄弟与黄巾军交战,很容易就遇到了三国时期另两位魏、吴的奠基者曹操和孙坚。

从刘备、曹操、孙坚的出场顺序,就清楚了罗先生的价值取向。

在一百二十回的章节小说中,刘备在第一回首先出场,曹操押尾露面,而孙坚在第二回中才出现。这个安排不是随意的,是作者精心设计的,是有明确意图的,那就是扬刘抑曹贬低吴,这是毫无疑问的。

作为平定黄巾起义的功臣卢植、皇甫嵩、朱儁,在汉末时期的历史上也是风云人物,绝不是出来走几步、打打酱油,但小说主要是描写三国的故事,他们自然而然就做为了一个铺垫,并不是小说的主角。

同时,他们年龄较大、成名较早,在平定黄巾起义后,都先后病逝,就此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在后期的诸侯争霸中,也就不见他们的踪影了。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十年。

01

卢植(?-192年),字子干。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 东汉末年经学家、将领。

光和七年(184年),冀州巨鹿人张角发动了起义,天下有八州响应,朝野震动。

汉灵帝刘宏拜卢植为北中郎将,率领北军五校(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营)的将士,前往冀州平定黄巾军。

卢植连战连捷,张角退守广宗县死守。卢植包围了县城,准备攻城。此时,刘宏派小黄门左丰到军中督察,因为卢植拒绝向左丰行贿,被进谗言。刘宏下诏解除了卢植的职务,押送洛阳,判决减死罪一等,也就是无期徒刑。

朝廷拜董卓为东中郎将,接替卢植平定冀州黄巾军,但董卓战败。

之后,左中郎将皇甫嵩平定兖州东郡,朝廷改派皇甫嵩前往冀州。皇甫嵩不负众望,最终凯旋而归。

回到洛阳后,皇甫嵩上书灵帝刘宏,将平定冀州黄巾军的功劳推给了卢植。于是,卢植官复原职,仍担任尚书。

中平六年(189年),灵帝驾崩,大将军何进掌控朝政,听信袁绍建议,欲召并州牧董卓进京铲除宦官。卢植力谏,但何进不听。

何进被杀,董卓掌政,欲废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文武百官无一人敢言,只有卢植独自一人出来反对。

董卓大怒,下令将卢植处死。蔡邕为其求情,议郎彭伯也劝谏,董卓才作罢,仅将卢植免职而已。

卢植以年老身体不适为由,请求返回家乡涿县。董卓批准后,卢植便走小道离开洛阳,以避免被董卓追杀。董卓果然派人追杀卢植,但没有追上。卢植便隐居幽州上谷郡,不问世事。

初平二年(191年),袁绍取得冀州,拜卢植为军师。次年,卢植病逝。

卢植性格刚毅,师从太尉陈球、大儒马融等,与郑玄、管宁、华歆为同门师兄弟。

不清楚卢植生年,但从郑玄与管宁、华歆相差三十岁来看,卢植应该与郑玄年龄相仿,虽然师出同门,很可能不是同一时期在一起同窗共读。

公孙瓒与刘备都曾经跟随卢植学习,而且公孙瓒还比刘备年长,因而卢植去世时年龄并不小了。

议郎彭伯认为,卢尚书(植)海内大儒,人之望也。

曹操认为,故北中郎将卢植,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也。

建安十二年(207年),丞相曹操率军北伐乌桓,途径涿县,下通告称赞卢植生平,并派人为其扫墓。

卢植去世后,范阳卢氏逐步成为豪门世族。

02

皇甫嵩(?-195年),字义真。安定郡朝那县(今宁夏彭阳)人。东汉名将。在镇压起义的战斗中屡建战功,朝廷即拜皇甫嵩为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封槐里侯。

黄巾起义爆发后,皇甫嵩与吕强上疏请求解除党禁,被授左中郎将,与朱儁率军镇压起义军。因战功拜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封槐里侯。

后因为得罪权宦赵忠、张让被罢免,改封都乡侯。

据《后汉书·皇甫嵩·朱俊传》记载:

中平五年(188年),凉州王国叛乱围困陈仓,朝廷复拜皇甫嵩为左将军,都督前将军董卓,各率二万人拒敌。

王国败退,皇甫嵩欲进兵追击,但董卓劝阻。皇甫嵩独自进击,以董卓断后,大败王国,斩首万余级。董卓十分惭愧,从此对皇甫嵩非常忌恨。

中平六年(189年),灵帝拜董卓为并州牧,让其交出兵权给皇甫嵩。董卓不从,皇甫嵩上书申明情况。灵帝妥协,但董卓迁怒于皇甫嵩。

初平元年(190年),董卓专权,征皇甫嵩为城门校尉,借机要杀掉他。主管官吏承董卓旨意,让皇甫嵩的属下诛杀他。

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还没有来得及杀掉皇甫嵩,就被王允、吕布诛杀。

朝廷拜皇甫嵩为征西将军,屠灭了董卓宗族。有人建议司徒王允派遣皇甫嵩统领董卓旧部,并留守陕县进行安抚,但王允拒绝此议。

不久,李傕、郭祀攻入长安,杀死王允,把持朝政,任命皇甫嵩为车骑将军,同年八月升任太尉。十二月,因流星出现,被策免。此后,又复拜光禄大夫、迁太常。

兴平二年(195年),皇甫嵩病逝,朝廷追赠皇甫嵩骠骑将军,拜家中一人为郎。

03

朱儁(?-195年),字公伟。会稽郡上虞县(今浙江绍兴上虞区)人。东汉末年名将。

光和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朝中公卿都举荐朱儁。于是,朝廷任命他为右中郎将、持节,与皇甫嵩共同出征。

朱儁初战黄巾军波才部,失败。后在皇甫嵩、曹操等的协助下,斩杀数万黄巾军,乘胜平定汝南、陈国等三郡之地。

皇甫嵩上表朝廷,朱儁被封为西乡侯,迁镇贼中郎将。

中平二年(185年),朱儁因镇压起义军有功,被任命为右车骑将军、光禄大夫,增食邑五千户,改封钱塘侯,加位特进。因母丧离职,后任将作大匠,转任少府、太仆。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把持朝政,因为朱儁功高望重,董卓对他格外小心。外表与他亲近交结,内心则对他颇为忌惮。

初平元年(190年),关东诸侯讨伐董卓,董卓商议迁都长安,朱儁屡次阻止。董卓厌恶朱儁与自己作对,但贪图他的高名,于是上表奏请朱儁为太仆,做自己的副手。

朱儁坚决推辞,不肯接受。

初平二年(191年),董卓进入关中,留朱儁守洛阳。朱儁便与山东诸侯通谋,想做内应,讨伐董卓。但害怕董卓袭击,就弃官逃往荆州。

董卓派遣杨懿为河南尹,驻守洛阳。朱儁带兵击败杨懿,但由于河南残破,无法作为屏障,于是引军向东,屯驻中牟,并传信各州郡,召请讨伐董卓。

徐州刺史陶谦派来精兵三千,其他州郡也派来了兵力。董卓闻知,派遣李傕、郭祀率领数万兵力,将朱儁击败。朱儁自知寡不敌众,于是停留关下,不再前进。

初平三年(192年),李傕、郭祀控制朝政。陶谦与豪杰一起推举朱儁为太师,传檄各州牧伯,共同讨伐李傕、郭祀,奉迎天子。

李傕听从太尉周忠、尚书贾诩的计策,以天子的名义征召朱儁入朝。

众将士不肯入关,但朱儁却说:“

"用天子的命令召臣子,应当不等征召就要去,何况是天子的诏命呢?而且李傕、郭汜是奸乱小人,樊稠是平庸无用的人,没有别的什么远大的谋略,又势力相等,变乱必定发生。我乘他们的不备,突然行动,那大事就可以成功了。"

朱儁辞别陶谦等人,奉诏入京任太仆。同年,朱儁接替周忠出任太尉、录尚书事。

兴平元年(194年)秋,朱儁因为日食出现而被免职。后又奉命代理骠骑将军,持节镇抚关东,但未出行。

兴平二年(195年),李傕杀死樊稠,郭祀与李傕相互攻杀,长安大乱。

朱儁留京没有出行,任大司农。李傕劫持献帝到自己营中,献帝命朱儁和太尉杨彪等十多人去说服郭祀,让他与李傕和解。

郭祀不肯,扣留了朱儁、杨彪等为人质。朱儁性格刚猛,当日便过于愤怒,发病而死。

总之,卢植、皇甫嵩、朱儁等人都是汉末名将,都以残酷镇压黄巾军起义而闻名,并得到朝廷的厚赏,这是他们共同的历史污点。

但他们在董卓及以后李傕、郭祀作乱时期,都保持了气节,不予合作,而且一定程度上抵制董卓等的倒行逆施。特别是朱儁,不阿附董卓,抵制迁都,曲表其愤。欲乘李傕、郭祀之乱,匡扶汉室,足见其深谋远虑。

但是,大厦将倾非人力可为。皇甫嵩因流星出现被策免,朱儁因日食产生也罢免,岂非天意?

卢植、皇甫嵩、朱儁等都是汉室庭柱、肱骨大臣,国之栋梁,但由于汉室衰微,权臣专政而得不到信任,致使他们含愤离世,不仅是个人的悲哀,也是国家、朝廷的悲哀。

革命尚未成功,卢植、皇甫嵩、朱儁等老一辈斗士倒下了,曹操、刘备、孙权等后辈枭雄们,前赴后继。三分天下的大幕徐徐拉开,一场更加混乱的局势开始了。


豹眼看历史


起步太早也是麻烦事啊。

这里重点介绍一下卢植。

卢植是幽州涿郡人,跟刘备是老乡,但他的条件应该比刘备好多,祖上曾经是五经博士。那刘备祖上还是中山靖王呢,为什么后人拉开了差距呢?

这是因为以权势传家,势不过三代,以学问传家,远的可以达数千年,比如山东孔府就是啊。

且说卢植年轻的时候也拜了很多有名的老师,比如太尉陈球,大儒马融,这些师傅不但学问高,而且都是显贵,能跟他们读书,等于进了现在的私立贵族学校。

比如马融是皇亲,他开办学校,喜欢上课的时候在旁边安排一堆美女跳舞,以考验学生的定力如何。结果教了那么多学生,只有卢植一个人从来没有看一眼美女。

说明,卢植这个人确实品德高尚,而且外貌也好,身材高大,声音哄亮,又会喝酒,简直就是按照帅哥这个模板定做的。

毕业以后,还在当老百姓的时候他就出名了,当时有一个外戚叫窦武,他因为策立了汉灵帝,汉灵帝对他大加封赏。卢植就觉得不对,认为他的功劳配不上那么高的奖赏,让他不要接受,但窦武没听。结果没两年,窦武开始膨胀,想一下杀光太监,但谋事不密反被太监杀死。

这样一来,卢植就出名了,先后出任了九江、庐江的太守。而且他当这个太守,不是纯粹的办政务,而是救时太守。皆是因为当地出现了蛮族叛乱,没办法了,请他过去平叛的。

这说明,卢植这个人不但才学出众,还会打仗,是个全才。

这期间,刘备跟他读了书,这是刘备第一人贵人,刘备跟卢植读了书,才走上了社会,才能认识公孙瓒,才能在以后的争霸路上捞到第一桶金。

到了黄巾之乱,他又立功了,负责攻打黄巾的总部,已经把黄巾围了起来。这时候,皇帝派的太监来了,看到他马上就要立大功,皇帝肯定就要大赏,所以提早打他的秋风,要他送点钱。

如果是混官场的,那肯定就送了,但卢植一分钱也不想给,不是没钱,而是丢不起人。这样一来,被太监告了一状,说他拖延。汉灵帝一生气,就把他的将职给撤了。

到了董卓乱京的时候,董卓要废刘辩,当时大家都不敢说话,只有卢植站出来,表示这完全没有道理,气得董卓要杀他,还多亏了蔡邕为他求情,这才逃过一劫。

看到天下大乱,卢植就此逃出京师,回到老家涿郡隐居了起来,据说袁绍还拜过他为军师,估计也是扯卢植的大旗而已。

卢植一直隐居到去世,后面曹操亲自给他扫过墓。纵观其一生,武能为帅,文能入文庙,一生没有污点,可谓三国第一完人。

而且卢植的后代还特别有名,卢植这一脉称为范阳卢氏,原是姜姓,是齐国的公族,因为封到了卢地而改姓卢。后面迁到了涿郡,涿郡也称范阳郡,所以叫范阳卢氏。那范阳卢氏的大佬就是卢植啦,卢植以儒学传家,出了很多有名的后代,比如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就是范阳卢氏,唐代有八个宰相出自范阳卢氏,在正史有名的就有四百多人。

可以说,长期以来,范阳卢氏是大北京地区甚至是北方第一高姓,乾隆皇帝就说:自古幽燕无双地,天下范阳第一州。

有意思的是,这一脉到了国外,还有当总统的,这就是韩国的总统卢泰愚跟卢武铉。

像卢泰愚的家谱记载是很清楚的,他们这一脉是在唐朝的时候迁过去的,始祖叫卢穗,是唐朝的翰林学士,为避兵祸远渡重洋,来到了朝鲜,从此生根发芽,现在韩国的卢氏人有三十多万,基本是这一脉的后人,而卢穗就是范阳卢氏的后人。

这些人对中国还是很有认同感的,两位总统都回到中国认过根。

这是三国第一完人卢植及后人的故事。

其实还有很多没有赶上三国的英雄。比如下面这三位。

1.傅燮

此人是宁夏人,属于边地之人,为人十分的豪迈,而且是名人之后,其祖可以追溯到宴斩楼兰王的西汉猛人傅介子。因为有身世,所以年轻时被举为孝廉。不过,听说举荐他的去世了,他马上辞官回家。

到了黄巾起义,皇帝征召各地勇士,傅燮到洛阳,跟随皇甫嵩出征,他的战绩是相当高的,生擒了三个渠帅,所谓渠帅就是黄巾军的高级将领,黄巾军三十六方,大概也就三十六个渠帅。所以,以部属论,他的功劳第一,这个比曹操的功劳要高,刘备更是望尘莫及,以战功封个杂号将军是没问题的,可是,最后他只得了一个安定都尉,就是太守的军事副官。这个明显不匹配啊,为什么呢?

原来出征前,傅燮上了一个书,表示之所以有黄巾之乱,就是因为太监乱国,这一下得罪了太监团队,在论功行赏的时候,自然就把他降级了。

傅燮一生气,干脆这个都尉都不干了,后面汉灵帝召他当议郎,他是个喜欢论时务的人,所以就去了。接下来韩遂、边章在凉州造反,皇甫嵩的兵马几乎全军覆没,倒是董卓鸡贼,保全了部队,这时候,司徒崔烈提议干脆放弃凉州,听到这个言论,傅燮立马站出来,表示应该马上将司徒斩首以安定天下。

这个态度就太牛了,毕竟司徒跟议郎的级别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从此,傅燮就出名了,很多人想推荐他当大官,连太监也想跟他合好,但他压根不理会,我行我索,最后被排挤出京,当凉州下面的一个太守。

这就是把他火坑上推啦,凉州正战乱,他一去,数千胡骑就围了过来,知道守城的是傅燮后,数千人跪在城外,求傅燮投降,并保证护送傅燮回家乡。

傅燮的儿子也劝,说天下大乱,皇帝是王八蛋皇帝,还有一群没蛋的王八蛋,我们没必要死撑,干脆回家然后招募勇士,等有道的人出来,我们再来救天下。

如果按这个计策,以傅燮在北地的威望,至少也是一个马超吧。

但傅燮拒绝了,带着兵马出战,慷慨赴死。

2.盖勋

这位也是凉州人,也是官宦世家,也被举过孝廉,威望也极重,边章等人叛乱,把冀县围了起来,他带兵援救,一顿喝斥就让边章退了兵。

跟羌人交战,他身中三创,倒在树边动不了,已经交待后事了,说我死了,你们把我埋在这个树下,结果羌人还不肯杀他,说这个人是贤人,杀了他我们会倒霉的。

盖勋一点也不领情,反而大骂,斥他们为反贼,让他们赶紧上前杀了他,搞得羌人相当无奈,只好把他绑起来送了回去。

到了后面,盖勋进京,当时的汉灵帝对这些北地将领还是很好的,这些人出身士家,能文能武,个个都很有才,又不像中原士族一样喜欢权力,所以汉灵帝很喜欢跟他们聊天。

而到了董卓进京,唯一敢不鸟董卓的就是盖勋,别人见了董卓是下跪,只有他只是拱拱手。

盖勋曾经想联合皇甫嵩起兵讨董卓,但皇甫嵩胆量太小了,没敢动,因为这,盖勋总是郁郁寡欢,没多久就死了,死前还跟家人交待,董卓送来的东西不收。

如果盖勋不是死得这么早,那应该也比吕布的成就大吧。

前面两位虽然死得早,但毕竟名气已经很大了,而下面这位,论能力应该很突出,但在三国里,竟然下落不明。

这个人叫郭典。

在黄巾起义时,此人是钜鹿太守,跟着董卓一起打黄巾。董卓攻打张宝的曲阳,打了两个月有没打下来,为什么呢?三国志集解里讲:卓不从鉅鹿太守郭典计,故败。

就是说,没听郭典的,所以失败。

董卓这个人,打仗其实很一般的,见识也一般,曾经跟皇甫嵩一起打仗,将比将,董卓得拿去当肥料,什么事都落在了皇甫嵩的后面,他能成事,只有一个,敢干,见牌就梭哈,成功了皇宫过夜,失败了躺倒点灯。

那郭典提了什么意见呢?郭典建议董卓做围堑,把张宝围起来再说。但董卓不肯。于是,郭典只好日夜进攻,吓得张宝不敢出来,当时就有人说:郭君围堑,董将不许。几令狐狸,化为豺虎。赖我郭君,不畏强御;转机之间,敌为穷虏。猗猗惠君,保完疆土。

因为攻了两个月没拿下,董卓被撤职,换了皇甫嵩上,终于拿下了曲阳,史记:嵩复与钜鹿太守冯翊郭典攻角弟宝于下曲阳,又斩之。

搞不好,这个斩张宝的功劳还是郭典的。

因为这一战,皇甫嵩拜车椅将军,领冀州牧,而郭典这个武将却完全没有了消息,不知道跑哪去了。

有人说,他化身郭嘉和典韦,依然活在三国……


脑洞历史观


三国演义一本书写的很紧凑,看的很多人的时空观有点错乱,总感觉从黄巾起义到三国鼎立中间差不了几年,但实际上中间隔了36年,一代半人的时间。

黄巾起义是184年,那年曹操29岁,刘备27岁。卢植这三位当时已经是45岁向上的年纪了,他们是比曹操刘备老一辈的人。

而汉末军阀混战的起点是关东联军讨伐董卓,发生在190年。那年曹操35岁,刘备33岁,正是壮年。而卢植等人已经是50多岁了,按古代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卢植这几位离死也没几年了,只能养老,没精力去打仗了。

从190年到220年三国鼎立,中间是三十年的军阀混战。若是卢植等人能掺和进去,他们至少得活到八十岁才能在混战前期冒个泡,先不说七八十岁的人有没能力割据一方,光活到这岁数就古代的医疗水平来说都是很勉强的事。

说白了,他们老了,没赶上那个精彩的时代。


三只脚的大大乌鸦


熟读三国的人都知道,朱儁、卢植、皇甫嵩三人都是大牛。汉末黄巾军起义,都是这三人力挽狂澜,才能让汉朝得以苟延残喘数十年。

而后来很牛的孙坚、曹操、刘备等人这时候只不过出来走个过场、跑跑龙套,主要是混个资历镀镀金而已。地位就和83版《射雕英雄传》里面周星驰演的宋兵乙一样。

可是如此牛的朱卢皇甫三人为什么后来销声匿迹了呢?眼睁睁看着军阀混战也不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其实,这真的不能怪他们,因为这时候他们早就已经不在了,恐怕坟头都早已长草了。

他们三人除了卢植死于公元192年,享年54岁有记载之外,朱儁、皇甫嵩都是死于195年,但是到底活了多大寿命,没有记载。不过按情理推断,年纪不算轻了。要知道,古人50多岁已经垂垂老矣。

可是192、195年,只是混战方兴的时候。

因此,别看从他们活跃的184年(黄巾起义)到192/195年只不过区区十年左右,可是他们的精力已经大为衰退。而征战天下向来是年富力强者们的博弈。

有人统计过,三国时期三大战役,双方主要指挥官和决策者的年龄如下:

一、赤壁之战

曹操:54岁

程昱:68岁

贾诩:62岁

刘备:48岁

诸葛亮:28岁

孙权:26岁

周瑜:34岁

二、夷陵之战

刘备:62岁

孙权:40岁

陆逊:40岁

看了吗?都是年轻的组合干掉年老的组合。

这里面没提官渡之战,一是因为官渡之战之前袁曹已经博弈了很长一段时间,总得来算不好界定;二是因为正史中没有记载袁绍的年龄。

总的来说,结论就是老人总要把舞台交给年轻一代。我们无法要求卢植等三人做出什么伟绩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