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三國末年,魏國為什麼要先選擇滅蜀,而不是先滅東吳?

四維山人


這個問題其實要先明確一點,劉備的國號是“漢”而不是常說的“蜀”。

我們先來看看三國當時的背景。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繼任丞相、魏王。同年,受禪登基,以魏代漢,結束了漢朝四百多年的統治,建立了魏國。而劉備在曹丕篡漢建魏後,於221年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年號“章武”。而三國之中的吳國直到公元229年(黃龍元年)5月23日,孫權才開始稱帝,建都武昌,後遷建業(今江蘇南京)。


瞭解了這些,魏國為什麼先攻打蜀漢集團的原因也呼之欲出了,可以說他們兩國是天生的死敵關係。曹氏集團就是篡位於漢而建立的魏,而劉備以漢朝繼承人的身份重建了漢,矢志於光復中興漢室。甚至可以說是蜀漢集團主動進攻曹魏集團在於先,而曹魏集團反擊在後。因此出於政治原因,他們兩個集團必欲除對方之而後快。


當然曹魏集團先攻打蜀漢集團還有兩大客觀原因。

第一,蜀漢集團在當時三國集團裡屬於實力最小的一個。當時曹魏集團佔據整個中國北方,而當時整個中國的重心就在北方,因此曹魏集團實力最強。第二則是孫吳集團了,孫吳領有漢末揚州與荊州大部地區及交州全境,後分交州東北部為廣州。最弱的一方則是蜀漢集團了,僅北至武都、漢中,東抵巫峽,南包雲、貴,西達緬甸東部。從面積上看還不太明顯,從人口上看,史書記載,魏國在籍人口443萬人,吳國在籍256萬人,而蜀漢在籍僅108萬人。這就相差太多了,蜀漢只有曹魏四分之一不到人口,也不到孫吳人口的二分之一。因此柿子揀軟的捏,曹魏肯定先打蜀漢了。

第二個原因在於曹魏集團統一南方先統一蜀漢有地理上的優勢。我們都知道中國南方,長江從西向東,流向大海。蜀漢在孫吳的上游,先統一蜀漢,然後乘舟東進,水陸兩路夾攻孫吳,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中國歷史上,北方政權自西向東統一南方,多不勝數。隋滅陳、元滅宋等等很多。


總之,曹魏集團先攻打蜀漢集團,無論主觀還是客觀上都是必然的!


胡楊侃大山


事情總有個先來後到,胖子也得一口一口的吃,當然先從弱的開始,何況後面還能借助自然,順江而下。。。

我們來看看兩場戰爭的情況:


263年8月,魏國實際領袖司馬昭決定向蜀漢發動戰爭,派遣鍾會、鄧艾、諸葛緒三路攻蜀。蜀將姜維、廖化率軍以劍閣(今四川劍閣)險道為屏障,阻擊魏軍主力。

魏軍具體進軍路線是:西路鄧艾主攻沓中屯田的姜維,中路諸葛緒負責切斷姜維後路,東路鍾會軍則主攻漢中諸城。姜維在沓中與鄧艾交戰後,晃飛諸葛緒,直奔東路抵擋魏軍主力。而鍾會大軍在佔領漢中大部分據點後,前進到劍門關外時 被回援的蜀軍阻攔,僵持不下。


鄧艾則採用以迂為直的謀略,在魏蜀兩軍主力對峙於劍閣之時,自率精銳部隊繞道陰平(今甘肅文縣西北),越過700餘里荒無人煙的地區,鑿山開路,奇襲江油(今四川江油北)。又在蜀漢腹地綿竹大破諸葛瞻、攻佔涪城(今四川綿陽),進逼成都。後主劉禪因鄧艾兵臨城下,向魏軍投降。


晉滅吳之戰是公元279年十一月至次年三月,晉武帝司馬炎發兵水陸並進,直取建業(今中國江蘇省南京市),一舉滅吳國,實現統一的戰爭。

公元279年十一月,晉武帝發兵二十餘萬,分六路進軍攻打吳國,第二年二月初,攻克丹陽城(今中國中南部湖北省秭歸東)後,攻破吳軍橫斷江路之鐵鎖鐵錐,船行無阻,後來又擒獲吳西線統帥、都督孫歆。


在東線戰場,吳國丞相張悌率領三萬軍隊渡過長江迎戰,被晉朝的軍隊夾擊大敗而歸,晉軍當機立斷,揮師直指建業,吳軍驚恐怯懦,不戰而降,士卒聞訊逃散,於是吳國宣告滅亡。此戰,西晉準備周密充分,善擇戰機,兵分多路,水陸並進,發揮強大水軍作用,臨機果斷,一舉獲勝。吳主昏庸,防務鬆弛,將士離心,缺乏統一對策,招致節節失敗。晉滅吳後,東漢末年以來分裂數十年的中國復歸統一。


浪兄筆記


柿子一定先掂軟的捏,同理,對外戰爭的戰略,也一定是先從弱小的下手,三國鼎立之勢下,蜀漢最弱小。

魏國在高平陵政變後,政權已經掌握在司馬氏手中,而選擇先滅蜀的戰略決定就是司馬昭制定的,事實上,在司馬昭伐蜀之前,就已經制定了統一天下的戰略,大概的內容就是:



先定巴蜀,拿下蜀漢,三年之後,沿長江順流而下,水陸並進,再吞併東吳,繼而統一全國的戰略方針。

司馬昭之所以如此考慮,顯然有他自已的理由和合理性,司馬昭的最大理由就是伐吳實在太困難,而根本原因就是魏與吳之間,隔著一條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長江。



從我們現在的角度看長江,不過就是一條江嘛,隨便一座橋就能過去,但在一千多年前的三國時期,長江可是沒有一座橋的,想要通過長江攻打吳國,就必須有一定數量的戰船,就必須有一批熟悉江水的水軍,對於魏國這個北方國家來說,戰艦和水軍都是他的短板,那麼長江就是不可逾越的天險。

司馬昭曾經算過一筆帳,想要建造足夠的戰艦和訓練足夠的水軍,需要十萬人,建造或者訓練一百多天,才能完成,而且魏國地處北方,其軍隊都是北方人,北方氣候乾燥,如果到潮溼溫暖的南方打仗,會水土不服,十有八九會感染瘟疫,當年曹操發動赤壁之戰,不就是因為瘟疫導致大量減員,才會在赤壁之戰失敗的嗎?



如果從後來的晉滅吳來看,西晉為了滅亡吳國,從公元272年開始準備,建造戰船,訓練水軍,到公元279開始伐吳,尚且準備了7年之久,而且還是在蜀漢滅亡16年之後,挾統治蜀漢近16年之威,舉全國20萬大軍,歷經近五個月,才最終滅亡吳國。

由此就能看出,滅亡吳國是一件相當不容易的事,對比之下,蜀漢就容易得多了。



司馬昭之所以決定先滅蜀漢,再滅東吳,除了蜀漢弱小外,還有對當時蜀、吳兩國的情報採集與分析,有以下原因:

1、蜀漢姜維連年北伐,相對來說,東吳並無北伐。

蜀漢到了晚期,人才缺乏,而身為蜀漢大將軍的姜維連年北伐,不斷犯境魏國邊境,給魏國造成了一系列的麻煩,雖然戰爭有勝有負,但姜維以弱勢而採取主動進攻,對於魏國來說,蜀漢的不斷進攻造成了麻煩,豈能坐視不理,當然要解決蜀漢的威脅,而東吳並沒有連年北伐,過境相對來說比較平靜,無需大動干戈。



2、地形原因,魏與蜀交界只有八百里的秦川,而魏與吳交界有著數千公里的國界線,相對來說,滅蜀地形有利。

一般來說,國界線越長,交界處越多,戰爭的複雜程度越高,魏滅蜀只需要翻起秦嶺就能交戰,雖然路難走些,但是對於魏國來說,能夠集中優勢兵力對付蜀漢,戰爭取勝的可能性更高。



而魏與吳的交界線從最東邊的南京到最中間的荊州,到最西邊的秭歸,有著數千裡的國界線,如果發兵攻打,就需要大量的兵力,而且兵力頗為分散,無法集中優勢兵力攻打,就算沒有長江,魏滅吳把握也不是太大。

3、蜀漢大將軍姜維當時不在漢中,而在沓中,魏滅蜀,有機可乘。



司馬昭得到情報說姜維不在漢中防守,而在沓中屯田,姜維是當時蜀漢碩果僅存的軍事才能,只要能打敗姜維,蜀漢就能滅亡,而身為益州最重的北方的門戶,是防守魏國來襲的重要戰略要地,攻打蜀漢,必先取漢中,對魏國來說有優勢和機會。

而且當時姜維改變了漢中防守戰略,取消了在各險要地勢關口、隘道防守,收縮防線,以漢中的漢、樂二城為據點,放敵軍進入漢中,再打擊敵軍補給線,以優勢兵力聯合機動隊,消滅魏國軍隊,可惜姜維想得太簡單了,魏國的軍隊數量遠超蜀漢,此次滅蜀之戰的軍隊數量就是蜀漢的2倍多。



4、與蜀漢交戰,無需額外進行戰爭準備,現有兵員及數量完全可以勝任。

司馬昭與蜀漢開戰,不需要建造戰艦,也不用訓練水軍,只要目前軍兵,完全可以投入戰爭,無需額外的成本,也是最經濟實惠的戰爭,當然要拿蜀漢開刀了。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這個說的其實不對,曹魏不是選擇先滅蜀,幾十年時間裡,它在吳蜀兩邊都有打,只是正巧打蜀漢先成功了而已。


三國格局,曹魏最強而吳蜀皆弱。那對最強的曹魏來說,要一統天下,滅蜀吞吳都是避不過去的兩道坎,早晚都要走,哪個先走哪個後走其實就是根據局勢決定,沒有一定之規。論起來,曹魏最先選擇攻擊的也是東吳,攻打次數更多的也是東吳,尤其是曹丕在位時,對東吳的進攻近乎瘋狂。

三國時期,曹魏伐吳共有八次之多。


第一次,222年,夷陵之戰後,孫權脫離曹魏,自建年號黃武,曹丕發佈《伐吳詔》,以徵東大將軍曹休掛帥,由水路攻吳軍於洞浦,擊敗吳前將軍呂範,但被趕來的揚威將軍孫韶和建武將軍徐盛阻擋,陷入僵局,最後曹休退兵。

第二次,223年,江陵之戰。魏上軍大將軍曹真、左將軍張郃、徵南大將軍夏侯尚從襄陽攻打吳治下江陵,曹丕親臨宛城助威,連破吳將孫盛、諸葛瑾等人,但最終在吳徵北將軍朱然堅守下,平北將軍潘璋援助,大敗夏侯尚,曹真退兵。


第三次,223年,濡須口之戰,魏大司馬曹仁用疑兵之計佯攻羨溪,主力攻打濡須口,被吳濡須督朱桓擊敗,擒魏將王雙,魏軍被殺被溺死千餘人,曹仁撤軍。

第四次,224年,曹丕親率大軍十萬下廣陵,欲強渡長江,吳安東將軍徐盛在水上設疑城,讓魏軍以為吳軍有千軍萬馬,不敢渡江,只能撤兵。

第五次,225年,曹丕再次廣修戰船,十萬大軍再下廣陵,但是突然大雪,江面結冰,戰船不得下,曹丕又恐不吉利,撤兵,被吳將高壽突襲,狼狽而退。

以上五次都是曹丕在位時所為。


第六次,228年,石亭之戰。吳番陽太守周魴寫信詐降獻城,魏大司馬、揚州牧曹休輕信,率十萬大軍向宛城接應,並會同司馬懿攻江陵、賈逵攻東關,三路大軍會攻東吳。陸遜、朱桓、全琮各率兵3萬,迎擊曹休於石亭,大破之,斬俘魏軍1萬餘人,曹休倉皇敗逃,不久病死。

石亭之戰後,孫權正式稱帝。而隨後諸葛亮北伐,曹魏忙於應付蜀漢,中止了對東吳的進攻。直到諸葛亮死後,蜀漢暫停北伐。

第七次,244年,太傅司馬懿率魏軍南征至舒城,因為東吳防守嚴密,不久即退回。


第八次,252年,東興之戰。孫權去世,十歲幼主孫亮即位,魏大將軍司馬師欲乘機攻吳,以司馬昭為監軍,王昶進攻南郡,丘儉進攻武昌,胡遵、諸葛誕率七萬大軍攻打東興。三路大軍十五萬人。吳大將軍諸葛恪調度有方,大敗東路軍,殺敵、淹死數萬人。其餘兩路也隨之潰敗。

東興之戰大敗後,曹魏不再攻吳,而是轉而對付蜀漢,滅蜀後,司馬炎代魏自立,之後的戰役就是晉吳之間的了。

而曹魏對蜀漢發動的軍事戰爭,就遠少於對東吳的。僅有三次。


第一次,230年,在諸葛亮三次北伐後,曹魏反擊。大司馬曹真率主力從子午道進兵;大將軍司馬懿率軍從漢水而上,欲與曹真軍會師漢中;張郃從褒斜道進兵,直指漢中。諸葛亮以李嚴守漢中。因大雨路途難行,一個月時間只走了一半,戰機已失,加上國內反對,曹真無奈撤兵。

第二次,244年,曹芳即位後,曹爽壓制司馬懿專權,不顧司馬懿反對,任命夏侯玄為徵西將軍,假節都督雍、涼州諸軍事,與其率領六、七萬大軍從駱谷入蜀,結果由於軍需運送跟不上,加上蜀大將軍費禕及時防範,曹爽被伏擊慘敗。


第三次,263年,曹魏十八萬大軍浩浩蕩蕩滅蜀。西路軍由鄧艾所率的三萬多人,出狄道向甘松、沓中直接進攻姜維;中路軍由諸葛緒率三萬多人馬,自祁山向武街、陰平之橋頭切斷姜維後路;而東路軍由鍾會率主力十餘萬人,再分三路分別從斜谷、駱谷、子午谷進軍漢中。最終,鄧艾偷渡陰平,劉禪投降,蜀漢滅亡。

所以,並不存在曹魏選擇先滅蜀漢,曹魏先打東吳,打得次數最多也是東吳,只是都沒有成功,而第三次伐蜀成功了。


伊耆角木




魏國先滅蜀,而不是先東吳,從政治角度看是諸葛亮死後蜀國人才調零,魏國沒了勁敵;從軍事角度看是地理位置問題,蜀國和吳國分別在長江上下游,魏攻吳,蜀可以順江而下支援吳,但是魏從蜀國北界攻入,吳卻相隔千里鞭長莫及無法救蜀。

魏一旦攻破蜀,就可以順江而下,從西面水路、北面陸路對吳形成兩面夾擊,吳國根本沒有還手之力。所以魏國選擇了先攻蜀國,後攻吳國。

01

諸葛亮5出祁山攻打魏國,打的魏國積極防守。諸葛亮死後蜀國人才凋零,蜀後主劉禪又沒有建樹,魏國開始不再忌憚蜀國。

諸葛亮活著的時候多次出岐山攻打魏國,司馬懿總是棋差一著敗給諸葛亮,讓諸葛亮打的怕怕的。所以諸葛亮活著的時候,魏國不敢攻打蜀國。





諸葛亮臨了,對蜀國進行了一系列部署,魏國也是幾十年沒敢攻打蜀國。

這期間的30年,魏國沒打蜀國也沒打吳國,魏國在休養生息,壯大力量,等待時機。

02

從地理位置上看,蜀、吳在正南方,蜀在長江上游,吳在長江下游,魏國在正北方。攻下蜀國可以順江而下,兩面夾擊吳國,事半功倍。

有人說魏國先攻蜀國是撿軟柿子捏,雖然蜀國實力在三國中最弱,但是有道是“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易守難攻。



魏國下手的時機可能是蜀國唯一的弱點了,蜀國人才凋零,防守人力不夠,再說蜀後主劉禪根本沒有治國之心,寵幸奸臣,客觀上削弱了蜀國實力。

從軍事角度看,魏國在攻打蜀國之前,恐怕派遣過無數間諜臥底入蜀,早已經把蜀國情況打探的七七八八了,知道蜀國軍事力量不濟,才敢選擇時機奇襲蜀國。

03

魏國在北方,以步兵和騎兵為主,過長江打吳國,赤壁之戰的教訓還擺在那裡。而魏國和蜀國陸路相接,不會削弱兵力。

赤壁之戰曹魏進攻東吳,大敗而歸的教訓擺在那裡。魏國在北方,軍隊以步兵和騎兵為主。想攻打吳國,就必須準備數量較多的大船,還得有大批訓練有素的水軍,而這些都是魏國的短板。



吳國依靠長江天險,水軍是最強大的,魏國不會再拿著自己的短板去對抗吳國。而蜀國有一半的國土在長江以北,與魏國陸路相接,步兵和騎兵都可用。

在戰術上,先進攻蜀國的成本和風險要小於進攻吳國。只要攻佔了蜀國,從北方和蜀國兩個方向進攻吳國,猶如探囊之物,這也是蜀、吳一直互為犄角的原因。

04

結束語。

有人說諸葛亮6出岐山耗盡了蜀國財力,後來姜維又接著十幾次攻魏掏空了國力,我卻不這樣看。

諸葛亮攻打曹魏有兩個作用,一是想北定中原,在中原搞點肥沃的土地和增加人口,畢竟巴蜀山多地少,人口也少。



如果不成,對曹魏也是一種威懾力,讓他們不敢對蜀漢輕舉妄動。諸葛亮這是以攻為守,事實上雖然出岐山效果不大,但在以後的幾十年裡,魏國確實沒敢攻打蜀國。

就蜀後主劉禪寵奸臣不務正業的樣,蜀國國力早晚得衰弱,蜀國的滅亡最大原因應該在劉禪身上。無論大臣們怎麼努力,君主昏庸國將不國。


妖百慧1


三國末年,魏國為什麼要先選擇滅蜀,而不是先滅東吳?

主要原因有三:

一、蜀國在諸葛亮與姜維的連年用兵北伐之下,使蜀漢國力損耗過度,造成兵疲民困的局面,而且收效甚微,從而導致域內民眾信心普遍喪失。

二、蜀國人才凋零,青黃不接;朝中奸臣當道,後主寵信宦官黃浩,群臣人人只求自保。又有派系之爭,後期蜀漢政權內部政治矛盾非常激烈,當時朝中大臣大都開始反對姜維北伐,而姜維深感壓力巨大,不敢回成都,就在沓中屯田,以此避禍,同時儲備軍資,打算繼續北伐。

而司馬昭正是瞭解到姜維避禍沓中,故起兵伐蜀,以一兵牽制姜維,令一兵繞道直撲蜀中腹地。

三:從地理位置來說攻破蜀國更容易伐吳,四川位於長江上游,一旦據有蜀中之地可以順江而下,直取建康。而且伐蜀之戰縱使吳國想來救援,但是逆長江而上的速度,恐怕還沒到半路蜀國已經被滅。

而且魏國擁有九州之地,再加上休養生息多年,以現在的國家實力相對東吳和蜀漢來說已經是具有壓倒性的優勢了,它完全可以應付兩線作戰。


槍挑花面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也很好解釋,不外乎就以下幾個原因:

1、首先是因為三國之中,蜀漢國力最弱;

別看在《三國演義》中,從諸葛亮的六出祁山,到姜維的九伐中原,放佛蜀漢一直都在軍事上處於主動進攻的態勢,但這背後卻難掩蜀漢國力的孱弱。

據史籍統計,魏蜀吳三國中,魏國人口約443萬,吳國人口約256萬,而蜀漢的人口卻只有108萬,不到吳國的二分之一、更是不足魏國的四分之一。加之蜀地當時的開發程度有限,其經濟文化水平,也不如坐擁中原的魏國和雄踞東南的吳國發達。因此,不論哪個角度,蜀漢的國力都是三者中最弱的。

而要一統天下,最保險的戰略必定就是選擇先易後難。所以,對於魏國而言,首要消滅的目標自然就是國力最為弱小的蜀漢了。

2、其次,從地理戰略來看,先蜀後吳也是最正確的思路;

得隴望蜀這個成語,想必大家也都並不陌生。這個典故出自東漢初年,當年漢光武帝劉秀給大將岑彭說"既平隴,復望蜀",意思是就是,平定隴西后不應滿足,而是要緊接南下平定蜀地。

這個成語雖然後來被引申為得寸進尺之意,但它的背後實際上卻是北方政權一統天下的一個戰略順序。事實上,古往今來,北方政權在一統天下的過程中,都會首先從平定蜀地開始。因為,蜀地位於長江的上游地區,拿下蜀地後即可對依託長江天險於北方劃江而治的南方政權形成戰略包圍,進而有效的突破和瓦解長江防線。

3、最後,蜀漢畢竟是前朝的延續,是魏國政治上的先天敵人;

“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作為漢朝的尾巴王朝,蜀漢扛出光復漢室的旗幟,時刻以正統自居,處處與曹魏作對。因此,從諸葛亮的六出祁山到姜維的九伐中原,蜀漢就從來沒怎麼消停過,總是在魏蜀邊境製造些或大或小的麻煩。

所以,綜上所說,站在曹魏的立場,必須第一個幹掉蜀漢。這樣一來,既能消除蜀漢這個政治麻煩,同時也能實現對割據東南的吳國形成戰略包圍,正可謂是一箭雙鵰、一石二鳥啊!



這些歷史要讀


不單單是三國末年,從中國古代的歷史來看,北方在平定統一南方的戰爭中絕大多數的一個進軍路線,都是先佔領巴蜀,然後再從巴蜀順長江而下,從上游向下遊發動進攻。同時呢,北方在配合南下,進行一個夾擊。絕大多數的戰略規劃部署進軍路線都是這樣定的,所以三國末年的魏國也不例外。

當然也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在於,當時的蜀國因連年的戰爭早已睏乏。無論是諸葛亮的北伐還是說姜維的北伐,都給整個國力造成了巨大的損耗。同時呢,從蜀國內部的整個政治權力架構來看,形成了以姜維為首的軍事集團駐紮在外,以黃浩為首的宦官官僚集團又把持著中央的朝政,其實是形成了一個內外分治的局面。這樣對於整個國家的戰略動員能力,組織能力都形成了很大的破壞和影響,也導致了蜀國在當時相對於吳國的情況來說,處於了一個更弱的位置。所以魏國統一戰爭,毫無意外第一個選擇滅亡的是蜀國。





大師兄翡翠原石


最重要的只有一個原因,蜀漢對曹魏的威脅更大。從劉備稱帝,到諸葛、姜維的先後多次北伐,蜀漢一直以延續漢家正統自居,並且把恢復漢室、還於舊都當成重要的基本國策來執行。所以只要蜀漢一天不亡,就會不斷的找曹魏的麻煩。

反過來看孫吳,雖然割據一方,卻從來沒有一統天下的雄心大志,其與曹魏的戰爭也是防守多、進攻少。孫權還曾名義上接受曹操的統治。之後東吳接連幾個君主也都不是什麼雄主,不是貪逸就是暴戾,所以孫吳對曹魏的威脅遠遠小於西蜀。

因此,先討東吳,則西蜀必然會趁機來搞事情。反過來,先討西蜀,則東吳一定會作壁上觀。


凱撒視界


原因很多

1 吳軍不擅長進攻戰

孫權繼位後,吳軍進攻戰只贏了一場,即背叛盟友偷襲關羽那一戰


.

2 夷陵之戰,蜀軍雖然戰敗,但損失不大

和三國演義講的不一樣,真實的夷陵之戰,蜀軍僅僅是立足不穩不得不敗退。其實傷亡不大,尤其是嫡系部隊傷亡很小。

倒是那些被劉備徵召來的少數民族附庸軍傷亡很大。

.

所以,劉備僅僅向西面略微逃跑了一點,就重整部隊不再逃跑。



而東吳方面,不但不敢追擊,反而很害怕劉備捲土重來,主動遣使請求和議。

可以想象,如果東吳追擊,在東吳軍隊不擅長的山地戰場上,以劉備的身經百戰,趁勢發動反擊,弄不好再打個永安大勝出來。

個人認為,正是因為陸遜狡猾的不追擊,不給劉備扳回一局的機會,才氣的劉備病逝的。

.

劉備這貨,打敗仗是常事。但是他最擅長的,還是打敗仗之後的敗而不潰,敗而擅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