亙古懷念說史
最近電視劇《大明風華》熱播,讓男主角朱瞻基大火了一把,但電視劇就是電視劇,大部分內容都是杜撰的,那麼歷史上真實的朱瞻基是什麼樣呢?
朱瞻基,明朝第五位皇帝(前四位是洪武帝朱元璋、建文帝朱允炆、永樂帝朱棣、洪熙帝朱高熾),朱棣長孫、朱高熾長子,在位十年,年號宣德(這個稱呼大家就熟悉的多了吧,宣德爐是收藏界寵兒),死後廟號宣宗。
朱瞻基雖然是朱高熾之後的皇帝,但是朱高熾身體不好,做了幾個月的皇帝就一命嗚呼了(有人認為,朱高熾就是被朱瞻基害死的),因此朱瞻基可以說是直接承接的朱棣的江山。事實上朱棣對朱瞻基也是極為看重的,對其盡心培養,身體孱弱的朱高熾能夠繼承地位,不能不說裡面有朱瞻基的原因。
朱瞻基出生的那天晚上,朱棣做夢朱元璋給了他一個大圭(古代皇帝所執的玉質手板),並對他說:“傳世之孫,永世其昌”。朱棣認為這是上天的一種暗示,因此對朱瞻基極為重視。朱瞻基稍長之後,朱棣聘請名師教導,出征時並將朱瞻基帶在身邊教導軍事。永樂九年(1411年),朱瞻基十三歲,被朱棣立為皇太孫,確定了接班人的地位。
前面說了,朱瞻基的父親明仁宗朱高熾只當了幾個月皇帝就駕崩了,因此作為不多,史稱的“仁宣之治”則主要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功勞。關於盛世的描述,所有史書都是雷同的,無非是革除弊病、政治清明、任人唯賢等等,這裡不再贅述了,咱們說一說題目所說的朱瞻基為大明埋下的隱患。
首先,朱瞻基改組內閣和司禮監,使其權力大大增加,這為明朝後期皇帝被架空埋下了隱患。
一、內閣
朱元璋建立明朝,仿效元朝制度,設立設立中書省,置左、右丞相。胡惟庸案之後,廢丞相之職,皇帝直接管理六部。後又設置華蓋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諸大學士,作為皇帝顧問。
永樂年間,大學士入職文淵閣,參與政務,稱為內閣,內閣制度至此建立。但此時內閣並無實權,仍然是皇帝諮詢機構。
到了朱瞻基當皇帝,內閣人員開始由實權人物擔當,內閣成員定期上朝覲見皇帝以討論較為迫切的政府事務。
此外,朱瞻基採用了一種稱之為條旨或票擬的辦事程序,大學士們(也就是內閣成員)首先批閱群臣奏章,然後將批閱答覆附在奏章之上供皇帝預覽。
群臣奏章首先由內閣成員提出解決辦法,這就使的內閣有了實際的權力,成為了決策機構,並隔斷了皇帝和六部之間的聯繫,皇帝和其他官員的政務往來都要經過內閣。這雖然解放了皇帝(這也是嘉靖帝和萬曆帝可以幾十年不上朝的原因),但將皇權大大的削弱了。
二、司禮監
朱元璋於洪武十七年(1384年)設立司禮監作為內廷管理宦官與宮內事務的“十二監”之一。
《明太祖實錄》記載:
司禮監,掌宮廷禮儀,凡正旦、冬至等節,命婦朝賀等禮,則掌其班位儀注及糾察內官人員違犯禮法者。司禮監主要職責是:
掌宮廷禮儀。凡正旦、冬至等節,命婦朝賀等禮,則掌其班位儀注,及糾察內官人員違犯禮法者。朱元璋時期,對宦官管理嚴格,除了生活瑣事,嚴禁宦官染指朝政。朱元璋還鑄造鐵牌,懸置宮門,明令“內臣不得幹予政事,犯者斬”,並敕諸司不得與內官監有文件章奏的往來。
到了建文帝和永樂帝時期,司禮監職能有了增加。為了加強對全國的控制,宦官被派往全國,監控官員和地方。但宦官也僅僅是作為一個特務機關,並沒有參與政治決策的功能。
到了宣宗朝,司禮監的地位開始出現了變化。
宣德元年(1425年)朱瞻基在皇宮內設立內書堂,教授宦官學習。
自從內閣票擬以來,所有奏章批紅都需要皇帝一人進行,這對於管理一個大帝國的皇帝來說,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就需要有人代為處理,學習了文化知識的宦官則是最好的現成人選。
因此,從朱瞻基開始,朱元璋“內臣不得幹予政事”的祖訓被拋棄了。
內閣和司禮監的權力大大加強,一方面分擔了皇帝的負擔,但同時也弱化了皇權。如果皇帝能力強能夠駕馭群臣的話,皇權還可以保證,但是一旦出現皇帝孱弱的情況,將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就像崇禎皇帝,已經不能有效管理龐大帝國了。
其次,朱瞻基結束了持續幾十年的海洋探索
中國一直以來是農耕文明,對海洋探索較少,但是在永樂宣德年間,以鄭和七下西洋為標誌,中國的海洋探索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鄭和七下西洋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船隻和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紀末歐洲的地理大發現的航行以前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險。
鄭和七下西洋,使得明朝在東南亞甚至遠到非洲地區建立起華夷政治體系,拓展了朝貢體系,開拓了海外貿易,促進了不同文明之間的文化交流,同時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促進了國內生產發展。
如果明朝的海外探索一直持續的話,後面還有沒有西方的地理大發現肯定要打一個問號,明朝的發展歷程也是另一番景象。可是這一切在宣德八年(1433年)鄭和最後一次海外航行之後就結束了,同時,朱瞻基還施行了一定程度的海禁政策。
中國剛剛開始的海洋探索結束了。
朱瞻基為什麼要結束海洋探索呢?有一種觀點認為是鄭和下西洋勞民傷財。
鄭和下西洋以朝貢貿易為主,主要是為了宣揚明朝國威忽視經濟實利,有“厚往薄來”之說。根據歷史資料顯示,鄭和下西洋以及朱棣對這些外邦朝貢者的大量賞賜,僅耗費銀兩就達600萬兩,還不包括對兩萬官兵的嘉獎。因此朱瞻基停止了這項活動。
撤兵安南,使其獨立
永樂四年(1406年),明成祖朱棣派軍深入安南,第二年大獲全勝,將其納入明朝版圖。
永樂十六年(1418年),安南人黎利反叛,屢次打敗官軍。
到了朱瞻基時期,朱瞻基認為國中疲憊,遠征無益,於是罷徵南兵。自此,安南徹底從中國版圖丟失。
結束徵元,埋下隱患
在朱棣的數次北伐之後,北逃的殘元已經分裂成兩部分,一部是阿魯臺的東蒙古,一部是脫歡(也先的父親)的瓦剌。
此時,對明朝最有利的處理方式應該是平衡兩部實力,讓其內耗,但朱瞻基採取的策略卻是扶持此時對明朝友好的脫歡。
宣德六年(1431年)脫歡擊敗阿魯臺。宣德九年(1434年)脫歡領導下的瓦剌部徹底擊敗了阿魯臺並把他殺死。瓦剌部無可爭辯地成了蒙古的支配力量。
脫歡在世的時候,能和明朝保持友好關係,可等也先繼任後,情況完全變了,這也就有了後來的土木堡之變。
不僅如此,朱瞻基對邊防也作了一些變動。
宣德五年(1430年),朱瞻基將防務集中在戰略要地開平衛之南新建的工事內,而將開平衛之北幾百公里暴露在蒙古人面前,明朝軍隊越來越採取守勢。
別酒流年
明朝的滅亡,宣德帝朱瞻基!他應該付50%責任!!!
朱瞻基作為一代明君,能文能武,繪畫書法,促織天子;文治武功,萬國來朝。
我家太宗皇帝永樂大帝千古一帝棣棣的好聖孫,從小就被爺爺奶奶器重無比的孩子,當了皇帝之後也任用賢明,禮賢下士,在他治下,武有武英鎮國公,天下大將軍張輔,兵部尚書鄺埜,文有大明第一內閣“三楊”——人如其名的曠世奇才楊世奇、深入虎穴的大明英雄楊榮,肚量大氣量大的楊溥。還有廉吏清官于謙,況鍾都是他一手提拔。
朱瞻基可以在寒冷的冬夜親自登門拜訪年近七旬的老臣楊世奇,並且幫他披上灰鼠褂;可以邊畫畫邊寫字邊鬥蛐蛐邊把大明帝國治理的海晏河清,蒸蒸日上,萬國來朝。高麗後宮,交趾奴隸,西洋和西域每年都要大量上貢,這就是開放、和平的太平盛世——大明帝國。
宣德爐,蛐蛐罐,青花瓷;好一個宣德大帝!
交趾奴,高麗婢,下西洋;好一個仁宣之治!!
向天再借五百年?唱給康熙?不存在的!!
這首歌應該唱給宣德大帝朱瞻基!!!
如果不是朱瞻基死的早,王振也不會獨攬大權,朝綱敗壞
如果不是朱瞻基,安南就不會丟,蒙古就不敢侵犯
如果不是朱瞻基死的早,于謙也不會被誤殺
如果不是朱瞻基死的早,也先早就被滅了,也不會有什麼土木堡了
如果不是朱瞻基死的早,明朝的瓷器就不會有成化什麼事了,宣德瓷器絕對首屈一指,還有各種宣德香爐,蟋蟀罐等等;都是傳世珍品。
中年即位繼位的朱祁鎮,也會以父親為榜樣,兢兢業業做一個好皇帝,任用賢臣,勵精圖治;成化大帝也不會貪玩好樂,明朝也不會在甲申滅亡。
然而,歷史是拒絕如果的。朱瞻基之後的皇帝基本都是昏君,朱祁鎮開了個壞頭。
所以我認為,朱瞻基責任最大!明朝滅亡,不賴崇禎,不賴天啟,不賴泰昌,不賴萬曆,不賴隆慶,不賴嘉靖,不賴武宗,不賴孝宗,不賴憲宗,不賴英宗,歸根結底,就賴宣德大帝朱瞻基!!!
孤獨的始皇
明宣宗朱瞻基(1398—1435),大明王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熾長子。朱瞻基是明朝一位頗有作為的封建帝王,其在位期間,“以德治國”積極實行仁政,同時重視國家農業生產,使國力進一步增強。
朱瞻基執政期間,重用楊士奇、楊榮、楊溥等賢臣,勵精圖治,使得國家的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實現了明朝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仁宣之治”。歷史學家谷應泰是這樣評價朱瞻基的,“明有仁宣,猶周有成康,漢有文景.......”由此可見,明宣宗朱瞻基的歷史功績是很高的。
作為世人所稱道的明君,朱瞻基其實也是有一些不足之處的,尤其是在處理宦官問題上,他出現了重大的失誤。為什麼這麼說呢?下面請聽玲讀歷史的分析。
朱瞻基允許宦官識字,提高宦官地位
早在明太祖朱元璋時期,為了防止宦官干政,便在宮中立下了“內臣不得干預政事,預者斬”的鐵牌,以此明令禁止宦官參政。建文帝在位期間,對宦官的管理也是極為嚴苛的,靖難之役爆發後,很多宦官便被朱棣所用,於是朱棣便依賴宦官“刺探宮中事,多以建文帝左右為耳目。”這些宦官為朱棣出生入死,立下大功,戰爭結束後,宦官們的地位較之前有所提升。
朱瞻基即位後,開始加強對宦官的培養,在宮中設立專門的宦官學堂——內書堂,允許宦官讀書識字,對於朱元璋“內臣不許讀書識字”的規定置若罔聞。內書堂培養了一大批有文化的宦官,而且政治地位又有所提升,於是這些有學問的宦官便開始結交外廷官員,為日後的參政打下了基礎。由此可見,內書堂的設置其實已為明朝宦官專政埋下了巨大的隱患。
宣德年間,朱瞻基還給自己的心腹太監金英、範弘等賜以免死詔。可見,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期間,宦官的地位已經得到了實質性提高。
朱瞻基重用宦官參與政事,賦予宦官權利。
明宣宗不僅提高宦官地位,甚至還重用宦官參與政事。無論從中央到地方,還是從軍事到民政,宦官們已經開始全面參與所有領域的事務,而且朱瞻基還賦予宦官更多幹政權利。
1、代行“披紅”權。宣德時期,朱瞻基確立了司禮監聯合輔政的體制。起用司禮監秉筆太監代行皇帝的批紅權,可以對內閣的票擬進行披紅。“凡每日奏文書,自御筆批數本外,皆秉筆內官遵照閣中票擬,用硃筆批行。”在這種特權下,以“披紅”束縛“票擬”,即秉筆太監權利可以凌駕於內閣之上,可想而知“秉筆太監”的權利有多麼大。
2、參與軍政權。朱瞻基在位期間,在各省和邊鎮都派有鎮守太監,主要作用是監督民事、刺探軍情、監軍、監督地方官員等,而且在軍政中也是重要角色。於是,這些宦官自侍權高,便為所欲為,甚至干擾軍政。
3、採辦貢品權。宦官還有一項重要作用就是為皇室採辦貢品,據記載,朱瞻基對蟋蟀情有獨鍾,甚至到了痴迷的地步,於是他經常派宦官到各地採購蟋蟀。《萬曆野獲編》記載:“我朝宣宗最嫻此戲,曾密詔蘇州知府況鍾進千個。”而這些採辦太監便狐假虎威,倚仗皇室,為害地方百姓,惹得民怨沸騰。
結語
綜上所述,朱瞻基在位期間,設置內書堂,允許宦官識字,提高宦官地位,賦予宦官批紅權等,使宦官的勢力得到空前提高,無意中為宦官專政留下了隱患。正統十四年,明英宗聽信宦官王振,親征瓦剌,導致“土木堡之變”。王振是朱瞻基親自安排在朱祁鎮身邊的太監,所以“土木慘敗”朱瞻基是不能脫盡干係的。明熹宗時期,魏忠賢為司禮秉筆太監,權傾朝野,使中國歷史上的宦官專權達到了頂峰。由此看見,無論是王振專權,還是魏忠賢擅權亂政,根本原因就在於明宣宗起了好頭,賦予太監“披紅權”,所以,筆者認為朱瞻基留給大明王朝最大的禍患就是過於重用太監,賦予了太監過多的權利,最終釀成了明朝宦官專政的悲劇。
玲讀歷史
明宣宗朱瞻基,是大明第五代皇帝,生於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永樂九年(1411年)被成祖立為皇太孫,鍾愛異常。其父仁宗的皇太子地位,也是因為有這麼個好兒子、“好聖孫”,才得以穩固。
洪熙元年(425年)五月,仁宗去世,皇太子朱瞻基繼位,即明宣宗;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宣宗去世,一共當了九年半的皇帝。
在位期間,宣宗基本繼承了永樂、洪熙年間的清明政治局面,重用“三楊”、蹇義、夏元吉等數朝老臣,執行與民休息的政策,使得明初社會經濟發展迅速,民間得以安居。
宣宗本人頗知民間疾苦,經常以歷史上注重民力、愛惜百姓的漢文帝、隋文帝、唐太宗等帝王勉勵自己;而以好大喜功、窮奢極欲,導致國家衰落、甚至社稷覆亡的漢武帝、隋煬帝等奢欲帝王為反面例子,以警醒自己。並因此總結出經驗:國家之興盛,在於休養生息、百姓安定;而國家衰落,必由於大興土木、妄動兵戈。
為了顯示與民休息的決心,宣宗首先從自身做起,厲行節儉。並說:“人君節儉,則戶口日繁;財賦自然充足。”日常宮中器物用度,均減少供應,夠用即可,不再多置辦。仁宗及宣宗自己的陵墓,也是按照簡樸風格,僅僅數月就完工,不再耗費極大物力人力。
宣宗執政期間,能夠約束自己,虛心納諫,做到親賢臣、遠小人,整肅綱紀、明辨是非;政治較為開明,社會也比較平穩,百姓得到一定程度的休養生息,經濟也有一定發展。宣宗本人的確可以稱為有作為的賢君。
但是人無完人,即使如同宣宗這樣相對有成就的皇帝,同樣也存在這一些缺陷,由於其施政的失誤,及政策的缺陷,總還是為後世留下一些隱患,其中有的甚至遺患無窮,具體來說,似乎可以歸納為以下兩個方面:
一、棄守交趾;
交趾,是今天的紅河流域,自漢武帝時期起,就歸屬於中華中原王朝,歷時千年之久。晚唐五代時,中原混亂,力有不逮,所以交趾趁機自立,割據獨立。
永樂四年(1406年),交趾內亂,陳朝被胡氏篡奪。明成祖先是收留陳朝王子,後來又派兵把他送回,準備冊立新王。但是胡氏途中殺害了陳朝王子,並同時對護送的明軍多有殺傷,主動挑釁。
成祖大怒,立即發兵討伐叛逆,第二年平定交趾叛亂,擒獲胡氏叛臣,並廢除王國,設立交趾布政使司,至此脫離中華四百多年的交趾重回中原版圖。
雖然重新收回交趾,但是當地人已經獨立四百年之久,對於中原認同感幾乎不存在,再加上明朝管理當地的官員對於交趾橫徵暴斂,使得當地的百姓奮起反抗,多次舉行起義,擊敗明軍。
而明軍在交趾的駐軍耗費巨大,所得卻寥寥,實在得不償失。成祖在世時,沒有人敢於提出自交趾撤兵的建議。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成祖去世,之後繼位的仁宗不過在位十個月就去世,所以,交趾這個拖累大明的攤子,最終就得由宣宗來解決。
自宣德元年(1426年)起,明軍在交趾屢屢被當地反抗勢力擊敗,喪師無數,國家耗費也愈加龐大。宣德二年(1427年),交趾人連續擊敗成山侯王通、安遠侯柳升率領的明軍,王通受傷,柳升陣亡。
當年十月,宣宗在聽取了諸輔臣的意見後,決心放棄交趾,撤回駐守官吏軍隊,以擺脫這個給予大明極大負擔的爛攤子。
宣德三年(1428年),在宣宗的決策下,明朝正式放棄交趾,撤退回國。雖然這一決策使得明朝在南方的壓力和無休止的投出得以消除。但是長遠來看,明朝棄守交趾,卻是使得當年成祖討伐胡氏、“郡縣安南”,以震懾西南諸藩國的舉措半途而廢。
明軍自交趾撤兵,無疑是對叛亂者的妥協,也大大損害了大明國威。自此,西南各藩屬不再對大明誠惶誠恐、恭順低伏。而是逐漸起了輕視之心,此後西南麓川、緬甸等地、乃至國內廣西、土司,都不再畏服,敢於主動挑釁大明,與宗主國兵戎相見。
這些後果,都是因為當年宣宗沒有深思熟慮、堅決維護威懾政策。如果宣宗一面遣派宿將駐守交趾(如英國公張輔)堅持保土,一面並以安撫懷柔之策輔助,如同安定雲南一樣,守住交趾國土,則紅河流域絕不會離開中華而自立。
宣宗考慮不周,為削減短期耗費、急於割捨“耗費巨大爛攤子”的交趾,草率撤軍,成祖辛辛苦苦所收復的故土再一次失去,實在令人遺憾,這與宣宗失誤的決斷之是分不開的。
二、開辦內書堂;
洪武十七年(1384年),明太祖在設立內官諸司衙門同時,也制定了“內臣不得干預政事,翻令者斬”的詔令,製成鐵牌,懸掛於宮門之側,已警示後世子孫。
此後,建文、永樂、洪熙諸朝都遵照太祖制度,嚴格使用宦官,並限制其職權。雖然有鄭和這樣的名垂青史太監(明制,宦官諸司衙門首領稱太監、副手稱少監),但是在宣德以前,宦官的勢力被嚴格限制,其干預政事的能力和條件都不存在。
宣德元年(1426年),宣宗在繼位當初,就改變祖制,“凡奉旨收入官人,選年十歲上下者二三百人,撥內書堂讀書,令大學士陳山等教授之”。
每年都選取幾百新入宮的小宦官,在大學士(後來是翰林清貴官員)的教導下,學習文化知識、儒家經典,經過數年的培養,其中優秀者會被補入宮內各職司任職。
宣宗培養宦官學習文化,掌握知識,其實是為了更加穩固地掌握皇權。自太祖誅殺胡惟庸,廢黜丞相制度後,皇帝便親力親為、大權獨攬,一人處理全部軍國大事。太祖那樣的勤勉之君,對於單獨處理政事倒是可以完成。
即使這樣,還是設立有殿閣大學士作為皇帝的秘書,協助其處理政務。初期的大學士品級不過五品,工作職責也只是建議、以備諮詢,職權不大,不足以威脅皇權。
永樂以後,面對諸多繁雜政務,皇帝漸漸有力不從心的感覺,身邊的秘書:諸大學士們,則開始更多地擔負起日常政務的處理,獲得了代皇帝做出決斷(即票擬)的權力,地位權勢日漸重要。明代內閣制度,由此開始成形。
雖然成祖、仁宗,乃至宣宗本人,與這些助手們關係十分融洽,平常相處也很相得,仁宗本人還是得諸內閣輔臣們的支持,最終才能繼承皇位,對於這些輔臣們的感激之情絕不虛假。但這是以皇帝本人的優秀素質為前提,能夠掌控住朝政大權,才達成的局面。
宣宗還沒有登基前,就預見了之後內閣勢力會越來越大,一定會成為皇權的制約和威脅,自己可以以充沛的精力和勤勉的執政來駕馭這些賢臣,但是不能保證日後子孫嗣皇帝也能有祖宗一般的精力和毅力,牢牢掌控皇權。
而目前的諸輔臣們也是賢臣,確實忠心無二,但是不能保證日後這個制度下,他們的後繼者也能如同先輩一樣,忠心無私,早晚會有臣子因為權力過於集中,而做出威脅皇權的事情。前代諸多權臣篡位,改朝換代,都是這個路數。
而宣宗想要破除這個局面,除非徹底廢除內閣制度,但是他自認沒有太祖那樣的天分和勤勉,一人治理天下,實在是太難。即使下決心消除隱患,對於自永樂年間起就輔佐自己祖孫三代的老臣們,他又做不出像太祖那樣全部清除掉的狠心事。
於是,宣宗有意扶持一股親近的力量,來制衡憑藉內閣制度而逐漸掌控朝政的文官集團,而且這股力量還必須受自己、以及後世子孫所控制;同時也有能力、有作為牽制文官集團。最合適的選擇,自然就是日夜隨侍身邊、作為天子家奴存在的宦官集團了。
宦官作為皇帝身邊最親近人,理所應當受皇帝信任,同時,他們身體殘缺,沒有後代,也不用擔心會形成世襲家族。作為皇室奴僕,他們的利益與皇家是一致的,忠心度不用懷疑。如果加強他的知識,賦予他們處理政事的資格,那就是制衡文官集團的天然助力。
考慮到這些,宣宗才決定培育宦官中的“知識分子”,讓他們熟知禮儀典故、儒家經典,日後好為自己分擔政務處理。另外皇帝不方便直接出面與文官發生衝突,所有代表皇權出面與文官集團激烈交鋒的事情,都可以由宦官首領代為出頭,這樣,皇權不至於被文官集團架空,而皇帝也可以減輕壓力,更好地操控朝政。
宣德以後,內官大太監們如果要進入司禮監,成為皇帝的私人秘書,替皇帝分擔政務,代行“批紅”,基本都要出於內書堂的宦官學生中。由於教授他們的基本是翰林院的文臣,所學的知識及思想也嚴格遵循儒家傳統教育。
所以有明一代,內官司禮監掌印太監、秉筆太監基本都是有學識、有見地的文化人,品德操守暫且不過,能力上基本是沒有問題,也很好地承擔了皇帝助手、秘書的工作。
但是,宣宗開辦內書堂的制度,無論出於怎樣的目的,最終制衡文官的目的也算達到,這項制度對於大明後世,確實遺禍不淺。
宦官集團依仗皇權攫取了原本不屬於他們的權力,客觀上使得大明的政治結構發生極大改變,朝政自宣宗以後不再清明,後世皇帝怠政者居多,這使得宦官能夠假借皇權操控朝堂,與文官針鋒相對,爭奪權力,國家因此施政混亂。
宦官中雖然也有正常人,但是居多的是因身體殘缺而導致心理陰暗、乖戾的險惡之輩。他們掌握權力,有確實沒有文官那樣相對高的操守,貪婪的追逐私利,結黨營私,給日後的大明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害。
王振、汪直、劉謹、魏忠賢,無一不是因此而登高位,掌握權力,肆意妄行,給國家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這都是因為宣宗重用宦官,扶持內官而造成的後果。
伯虎42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經過朱棣的幾番折騰,明朝已經內外俱疲,國家財政也出現了危機,幸好有仁宣二帝力挽狂瀾,明朝這輛馬車才得以迴歸正軌。
朱高熾和朱瞻基為了再現明朝的輝煌,改革和調整的政策接踵而來。有的成效較大,有的成效一般,但也讓明朝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得以恢復,更是出現了“仁宣致治”。
而“仁宣致治”作為永樂後的一次重要的調整,給明朝帶來了十來年的和平穩定,但是也有弊端,帶來了一些新的問題。
忽略了瓦剌部的崛起
永樂二十年(1422年)開始,朱棣不顧大臣的勸諫,一意孤行地進行北征,連續三年北征,但朱棣的注意點都在阿魯臺,韃靼的身上,完全沒有注意到瓦剌部的崛起。
宣德年間,邊防政策轉為“防守”為主,而朱瞻基在巡防方面,注意點也是韃靼。韃靼部的衰落,給明朝的邊境帶來了十幾年的穩定和平,也麻痺了明朝的將士,忽略了其他的部落的發展。
其實,在朱棣第四次北征時,韃靼部衰落的苗頭已經出現,瓦剌曾經把阿魯臺打得屁股尿流。但瓦剌與韃靼不同,瓦剌是積極地和明朝保持朝貢關係,一方面卻加緊擴張兼併北方的各個部落,成為北方部落的實際主宰者。
朱瞻基對瓦刺的崛起可以說毫無警惕,邊防軍隊官位空缺、儲糧不足、邊備鬆弛,這也直接導致了北京的整體防禦潛伏了危機。
宦官專權端倪出現
朱元璋時期,曾立牌“宦官不得干政”,但朱元璋也曾任用宦官進行一些活動,但宦官的權力並不大。
但是,到了朱棣時候,宦官逐漸有了出使、專征、分鎮、刺探臣民隱事等重大事權,不過朱棣駕馭宦官遊刃有餘,並沒有太大的威脅,而且因為重用,更是出現了一批有作為的宦官,比如下西洋鄭和、王景弘、侯顯等。
而到了仁宣時期,宦官得到了進一步重用,朱瞻基更是還打破了朱元璋所規定的不許宦官識字的祖訓,設立內書堂 ,培養了一批頗有文墨的宦官。
同時,司禮監的地位得到進一步的提高,成為二十四衙門之首。而在司禮監裡面,設有提督太監、掌印太監、秉筆太監和隨堂太監等職位。
提督太監分管內廷事務,而掌印、秉筆、隨堂太監分管外廷事務,就是批紅,替皇帝行駛決策權。在宣德後期,皇權幾乎都是由司禮監代行。
自此,宦官專權就有機會了,後邊的“土木堡之變”也印證了這一系列弊端,王振勢大,瓦剌崛起,皇帝被俘,明朝由盛轉衰!
【小皮】
十點烏托邦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歷史上很有作為的皇帝,在位期間,實行仁政治國,任用賢德之人,重視農業生產,出征蒙古大漠,綜合國力得到很大增強。 後世所修的《明史》高度評價明宣宗:
即位以後,吏稱其職,政得其平,綱紀修明,倉庾充羨,閭閻樂業。歲不能災。蓋明興至是歷年六十,民氣漸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若乃強藩猝起,旋即削平,掃蕩邊塵,狡寇震懾,帝之英姿睿略,庶幾克繩祖武者歟。其與父親仁宗開創出“經濟繁榮、政治清明、文化繁榮”的新氣象,史稱“仁宣之治”。不遜色歷史上“文景之治”、“貞觀之治”。然而宣宗皇帝也為後世埋下一些隱患,其中最大的隱患,首當其衝便是扶植宦官勢力。 在洪武朝,太祖朱元璋曾立有“內臣不得干預政事,預者斬”的鐵牌,嚴禁宦官干預政事。到了永樂時期,宦官多次在宮中刺探消息,“助攻”成祖朱棣奪得靖難之役的勝利,地位得以提升,開在嶄露頭角。
《明史》:在蓋明世宦官出使、專征、監軍、分鎮、刺臣民隱事諸大權,皆自永樂間始。到了宣德時期,宣宗延續祖父的做法,進一步提升宦官的地位,為更好服務政事,設立內書堂作為配套,專門的宦官教育機構,師資力量雄厚,以翰林學士教授四書五經,值得注意的是,《三國志通俗演義》據說是最受歡迎的課外讀物,從此培養出一大批知識型宦官:
用途1、輔政中央。
太祖朱元璋廢除丞相一職,獨攬大權。到了兒子成祖朱棣,精力有所不及,選拔解縉等人進入內閣,擔任皇帝的私人秘書,作為政務方面的顧問。
至宣宗時期,確立下了內閣——司禮監聯合輔政的制度。具體流程:由內閣提出適當的政務處理建議供皇帝參考,稱“票擬”;之後皇帝決策定奪,稱“批紅”。宣宗皇帝被稱為“太平天子,促織皇帝”,為了對得起這個稱號,減輕政務上的負擔,授予宦官代行”批紅” 權,行使這一權力的是司禮監秉筆太監,在其之上是掌印太監。可以看出代表皇帝的司禮監權力在內閣之上,內閣需要司禮監配合才能發揮,以此保證皇帝的大權獨攬,這一確立下的制度一直得以延續。宣宗在世時,宦官危害不太,一切在皇帝掌控之中;但宣宗去世後,大權落到了宦官之手,王振權力熏天,慫恿御駕親征,導致英宗被俘,差點滅國。明朝之後的宦官也是“人才輩出”,劉謹、魏忠賢等人皆是把持朝政一時之人物,魏忠賢,人稱“九千歲”。
用途2、監督地方。
為了更好起到控制地方,宣宗皇帝在即位之初,便派出宦官作為眼目,鎮守雲南,主要起“監督百姓、監軍、彈劾地方官”的作用。以此作為試點,逐步在全國展開。如派內管譚順協助平江伯鎮守淮安;派劉寧駐守鎮江。至宣德十年,即1435年宣宗去世時,全國撤銷十三布政使,由派出宦官代替,有些還兼著皇帝採辦之職。這些宦官所到之處,為禍一方,不僅壓制地方官,且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出現當地官吏毆打宦官的例子,欺壓程度,可見一斑。在監軍方面,存在宦官嚴重干擾了軍政,時任副總兵方政便上奏說,宦官作威作福,對於邊務諸多阻撓,還擅自調神機營出鏡。
用途3,出使外國。
比較熟悉的是鄭和下西洋,被傳是尋找建文帝下落,這個是比較正面的形象。更多的宦官藉著天朝的威望出使他國,行“獎勞賞賜”事之餘,打著皇帝的旗號,索要貢物,但不知適可而止,貪得無厭。引起了朝鮮國王的職責:
皆宦寺無識之徒,嗜慾無窮,其所經過,侵漁萬端,取人之物不厭於心。
可以說宣宗寵幸的宦官,引起了國際間的爭端,丟臉都丟到國外去了,嚴重損害了明朝的國際形象,違背了成祖朱棣派出鄭和“七下西洋”的初衷。
後記
奪取政權後的朱元璋,採取了不信任文人的姿態,取消了丞相一職。至宣宗皇帝,選擇了近水樓臺的宦官,著力培養,為其左右驅使。出於私利,於己方便,又開創了內閣+司禮監的輔政模式。就以宦官這一族群而論,身體上的殘缺只會更執著於權力的追求,宣宗給了他們機會,在以後的歲月。使得明朝成為宦官專權嚴重的又一個朝代,始於宣宗的1425。
各位看官,不知道您,怎麼看?
公子霜塵
明宣宗朱瞻基與其父朱高熾,一起開啟了明朝的第一個治世“仁宣之治”,是明朝歷史上不可多得的好皇帝。但他任用宦官的作法,給大明王朝埋下了“宦官之禍”的巨大隱患。明朝的宦官之禍是從明英宗朱祁鎮時期的宦官王振開始的。王振深得朱祁鎮的寵愛,在朝中總攬朝政,胡作非為。在瓦剌也先進兵威脅北京時,王振裹挾著英宗御駕親征,終致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俘。
英宗之後,明朝又出現了憲宗朱見深時期的宦官汪直專權,武宗時期的劉瑾干政,到後來的明熹宗時期的魏忠賢更是家喻戶曉的亂政宦官。以致於明朝後期甚至出現了人們“只知有太監,不知有天子”的局面(《明史紀事本末》)。如此嚴重的宦官干政,使得大明王朝的政治更為腐敗,社會矛盾加劇。
為什麼說“宦官之禍”是明宣宗給埋下的呢?
在大明的歷史上,明宣宗時期的宦官並未能專權,也未掀起什麼禍事,甚至於說,對於宣宗制約內閣,平衡權力還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那我們為什麼又說“宦官之禍”是明宣宗給埋下的呢?
明朝建立之初對宦官的防範
宦官,是一直生活在皇帝身邊的人。這種優勢使得皇帝容易相信他們,進而導致其專權。宦官專權,是中國封建專制時期的一大特色。在明朝之前,宦官之禍在東漢和大唐中晚期表現尤盛。
(明宣宗與宦官一起打獵)
明朝建立之初,明太祖朱元璋有感於前朝宦官之禍,對宦官控制得非常嚴,規定他們不能識文斷字,更不得干預朝政。明太祖還在宮門口放置了一個鐵牌,在上面寫下了如下規定:
內臣不得干預政事,預者斬。(《明史·宦官傳》)在如此嚴格的規定下,明初的宦官們都老老實實的在後宮中,沒有機會干預朝政。
明成祖時,宦官開始參與朝政
問題的轉機出現在明成祖朱棣奪權後。明成祖朱棣在發動“靖難之役”,從他的侄兒朱允炆手中奪取政權的過程中,鄭和(下西洋的三寶太監)、李興、馬靖等宦官立下了很大功勞。
朱棣在順利當上皇帝后,由於宦官有功,他開始放寬對宦官的管制。宦官們逐漸學習文化,參與到出使、專征、監軍等政治事務當中。
蓋明世宦官出使、專征、監軍、分鎮、刺臣民隱事諸大權,皆自永樂間始。(《明史·宦官傳》)另一方面,由於朱棣的皇位來得有點名不正言不順,民間和朝堂之上對此的非議都較多,朱棣因此對朝中大臣較多不太信任。朱棣於是設立了一個專門的特務監察機關,由其信任的宦官做為首領,以此來監視國內的民眾和官員。這個機構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東廠”。
(東廠 特務人員)
東廠做為一個具有秘密警察性質的特務機關來說,它直接對皇帝負責,對臣下有監視、輯拿等重大權力,
明宣宗時,宦官大規模參與朝政,為宦官專權埋下了巨大隱患
關於這一點,我們先從明朝的政權架構說起。
明朝初期時,依然依照前面朝代,有中書省、左右丞相做為皇帝之下的政府執行機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承擔著為皇帝輔助決策、政令執行的政府首腦職責。
但在胡惟庸案之後,為強化皇權,朱元璋廢除了中書省和丞相之職,皇帝直接管理六部。這樣的結果是,皇帝避免了丞相操弄朝政的風險,全國的大小事務卻都集中在了皇帝這兒決斷,皇帝的事情就多了起來。
特別是到了明成祖朱棣時期,朱棣多次的親征耗費了他大量精力,只得特派胡廣、解縉、楊榮等進入午門的文淵閣當值,來協助皇帝處理政務,這就是所謂的“內閣”。這個機構中的人員“不置官屬,不得專制諸司”,其任務就是為皇帝決策做出參考意見,只能算是皇帝的一個秘書機構,而非權力機構。
到了明宣宗時期,內閣成員楊士奇、楊榮等在外廷均兼有尚書等高位,內閣的權力加重。國內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會彙集到內閣處,由內閣成員提出處理意見(稱之為票擬),上報皇帝最後定奪。
一般來說,皇帝都會採納其意見,再將這些意見以詔令的方式交給相應主管部門實施,等於說,很多時候,決策就是出自內閣之手,再加上內閣的閣臣在外廷也有較高職位,他們事實上就充當了宰執之職和擁有了宰相的權力。
為了制衡內閣的權力,明宣宗開始讓宦官全面參與行政。
上面說到,內閣會將全國大大小小需要皇帝決斷的事,提出初步意見,交給皇帝批覆。這個任務是非常重的,但如果皇帝不審批內閣的意見,又極易導致內閣專權,甚至架空皇權。
為了減輕自己的工作量,明宣宗就想到了讓太監幫他批覆的辦法。具體操作流程就是,內閣所“票擬”的奏章交到皇帝那裡後,皇帝挑選軍政等重大事情親自批覆,餘下的就由司禮監秉筆太監(明朝專權的宦官基本上都做過司禮監秉筆太監)代為批覆,稱之為“批紅”,再由司禮監掌印太監完成蓋章程序後交由六部執行。
這樣做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既減輕了皇帝的工作量,又讓宦官與內閣之間互相監督、相互制約。
(明成祖)
為了能讓太監更好的參與行政,明宣宗一改太祖皇帝立下的不許宦官識字的祖訓,設立了內書堂,專供教宦官讀書,其中優秀的可以獲授秉筆太監之職,一時讓宦官讀書熱情高漲。
能識文斷字的宦官還可以出任地方鎮守太監,以及進入東廠等特務機關中,獲得更多的權力。後來的明熹宗時期的魏忠賢就曾出任司禮秉筆太監,和掌控東廠等特務機關,權傾朝野,一手遮天,被稱為“九千九百歲”,只比皇帝的“萬歲”少了一百歲,可見其弄權之嚴重。
明宣宗朱瞻基讓宦官參與行政,為何沒出現宦官專權的現象
明宣宗時期,雖然讓宦官參政,但宣宗自身是一個英明之君,他勤於政事,能夠站在較高的位置,監督和控制宦官們的行為,讓他們不能為所欲為,更好的為自己服務。
明宣宗曾很多次下令禁止宦官過多地參與採購、伐木和造船等行為。對於作奸犯科而犯有罪行的宦官他也毫不猶豫的加以嚴懲,宦官在宣宗時期基本上未有專權的現象。
(號稱“九千九百歲”的魏忠賢)
這完全靠的是明宣宗個人的能力來阻止宦官的獨大,但是,當後來的皇帝如憲宗、熹宗等懶於朝政,政治腐敗,易於聽信讒言的皇帝來說,就不足以阻止宦官權力的濫用。正如歷史學家白壽彝所言:
一般來說, 在皇帝勤於政事, 積極有為的時候, 宦官是難於插手政治的。反之, 在政治腐敗, 皇帝不理政事或難於理政的時候, 宦官則往往乘隙而入, 染指於政, 甚至左右政局。所以說,明宣宗為後來的宦官弄權埋下了一個制度上的隱患,這不失為他所主導的“仁宣之治”的一大敗筆。
您覺得是這樣嗎?
摯守靜篤
單看朱瞻基在位期間的表現,尤其是為政舉措的話,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他有能力,有想法,不昏庸,符合一個優秀的守成之君所必備的一切條件。然而,評價一個人,尤其是站在歷史拐角去看待前人之事的時候,是需要加上很多後來因素的。雖然他在生活上有點瑕疵(比如喜歡鬥蛐蛐,也因此自己還被後人稱為“蟋蟀天子”),但生活上的一些愛好不足以否定他的歷史功績。能否定一個人一定是會給後世帶來深遠影響的,但朱瞻基喜歡鬥蛐蛐不是,他讓宦官學習進而參權這件事,卻是一件足以顛覆他之前所取得的所有功績的事情。那麼朱瞻基為何要讓宦官學習呢?這還要從朱元璋說起,朱元璋當年為了加強皇權,以“胡惟庸案”為藉口取消了延續兩千多年的丞相制,大權獨攬,但取消丞相制也有弊端,那就是一切軍國大事皇帝都必須親力親為。早期朱元璋尚可以堅持,但時間久了便自覺精力不足,於是便有了殿閣大學士,大學士協助朱元璋處理政務。
到了朱棣時期內閣出現了,一開始內閣沒有決策權,但隨著皇帝的力不從心,內閣開始參與到政務的決策之中,到了朱瞻基即位後,內閣有了票擬的權力,即替皇帝處理相關國家事務,最後將處理意見呈報皇帝,皇帝做最後的決策。雖然朱瞻基深知宦官干政的後果非常嚴重,且他對宦官的監管非常嚴格的,所有大事的最終決斷依舊掌握在自己手裡。但他還是沒有意識到賦予宦官參政對大明朝意味著什麼,尤其是他沒想到自己親自選定的接班人,會差點因此而葬送了大明朝。公元1449年,朱瞻基的繼任者明英宗朱祁鎮率領的二十萬明朝精銳,在土木堡被瓦剌軍擊潰,自己也做了階下囚。土木堡之變,對於大明王朝的影響是災難性的,這自不必說。而造成土木堡之變的主謀就是一個叫王振的宦官,從王振開始,宦官開始登上明朝的政治舞臺,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而王振專權距離朱瞻基駕崩才不過七年,恐怕朱瞻基做夢都沒想到,短短七年,宦官們就已經開始影響大明王朝的歷史走向了。
歷史愛好者小何
歷來認為朱瞻基是一個優秀的守成之君開創了“仁宣之治”,但同時給大明留下了三個重大隱患。
但是內涵邏輯是,“仁宣之治”的優秀在於“三楊”內閣的輔佐;三個決策錯誤才是朱瞻基自己的決定。
“讓太監讀書”首當其衝,光這一項就被認為是給大明後來黨爭的埋下了伏筆。但是炒米認為這麼評價並不客觀。
知道朱瞻基為什麼要讓太監讀書,大家就不會覺得這事情是件愚蠢的事情了。
明朝開國以及靖難,培養出了一大批武將勳貴。雖然前期朱元璋將淮西勳貴連根拔起,但是很快靖難又產生了新的靖難勳貴。
武將勳貴在明初50年,一直都是強勢存在。朱瞻基的父親朱高熾和叔叔朱高煦之間奪嫡的紛爭,本身就是明初剛登上歷史舞臺的文官集團和武將勳貴之間的鬥爭。
歷朝歷代都是靠武將打天下,靠文官坐天下。所以歷史實際上是無法阻止文官集團的成長的,這是必然趨勢。
所以最終毫無意外地文官集團贏了,贏了的結果就是朱高熾即位,翻案、禁止大型工程、改組內閣,讓內閣大學士進入大明決策機構。
因為朱高熾死得早,改組內閣被記在了朱瞻基頭上,但實際上他即位的時候,已經時事實了。當然他默認了這個事實。因為文官集團的強大,有利於制約武將勳貴。
“三楊內閣”對朝局的把控,把朱瞻基變成了一個“促織天子”。這個朱棣的“好聖孫”是那種甘於平庸受制於人的君王嗎?
顯然不是,在宣德一朝,鄭和開啟了第七次下西洋,也是他人生中最後一次下西洋。要知道“仁宣之治”的本質就是“全面收縮,休養生息”。鄭和在宣德朝下西洋,是和主題相違背的。
所以讓太監讀書,目的就是為了制約文官集團。因為朱瞻基明白天下太平以後,大明朝不會再有馬上天子了,只會是“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的天子。如何保障大明朝的權柄不落入他人之手,只有通過制度來實現。
正是因為這一套“票擬、批紅”制度,使得後來明朝什麼樣的“不合格”的皇帝在位,都沒影響到大明的實際運作。也正是這一套制度,嘉靖才成為逆襲的皇帝,否則嘉靖就算權謀再厲害,也回天乏術。
當然崇禎在受到文官集團洗腦後,清洗了天啟朝的宦官集團。結果又如何?文官集團拯救了大明,還是加劇了大明的消亡呢?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境遇,考慮問題更多基於自身身處的實際情況去決策而已。就像所謂朱瞻基埋下的第二個隱患。
放棄遼東和越南的實際控制,全面收縮。這是不得已而為之。這本身也被當作“仁宣之治”的政績來宣傳的。畢竟國力已竭,收縮是大方針。
而那些邊遠之地,向來是以農耕文明鞭長莫及的無用之地。這是當時的主流認知,文官集團對這種認知甚至更甚。這個責任不能歸結給朱瞻基。如果要歸結給朱瞻基,試問文官集團時反對收縮,還是力挺收縮的呢?
還有一個選嫡失誤,竟然也歸結到了朱瞻基頭上。這簡直就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了。
的確朱祁鎮是一個讓人遺憾的皇帝,因為輕信死太監王振,“土木堡”之變差點變成了“靖康之變”。使得大明精銳盡失,國威盡喪。連朝鮮都不給大明後宮進貢女人了。
但是別忘記了朱瞻基就兩個兒子,朱祁鎮和朱祁鈺,按照“嫡長子”繼承製度,這也是文官集團公認的皇儲。
難道要朱瞻基選擇“廢長立幼”才是正確?君不見萬曆想廢長立幼,文官集團時怎麼洗死相拼的?“廢長立幼,取亂之道也!”又是誰的名言?
所以這三個責任究竟是誰的呢?
炒米視角
《大明風華》裡風流倜儻、英俊瀟灑、聰明伶俐、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皇太孫,就是後來的明宣宗宣德皇帝,在位十年,就匆匆撒手而去了。宣宗性格介於他爺爺成祖和他爹仁宗之間,文韜武略都還不錯,但沒有他爺爺那麼熱衷於出擊蒙古、開疆拓土,也沒有他爹那樣一心守成、興起文治,所以總體上來說,在內外政策上都延續了他爹的取向,一方面放棄了對外擴張政策,把重點轉向內政,另一方面又沒有他爹那麼勤快,生性興趣愛好廣泛,比較愛玩,所以不如他爹那麼儉約愛民。
因為仁宗在位時間很短,只有八個多月就匆匆去世了,所以朝廷重用的主要大臣也還是永樂後期提拔起來的那些大臣,尤其是三楊和蹇義等人,都是一時之選,宣德對他們很信任,也很放手,朝廷內外的事情基本上都交給他們處理。也就是在他在位期間,內閣制度大體上成型,成為整個朝政運轉的中樞,從原來永樂時期的秘書班子變成了一個實際掌握權力的核心機構,發揮了之前宰相的功能。當然,這也是因為他興趣愛好比較廣泛,這樣他就可以把時間騰出來去玩兒了。
也是因為他的主要精力並不放在朝政處理上,而是把相當部分的精力用在各種興趣愛好上,內閣的權力開始擴大,所以他也有意識的培養內廷太監,用以制衡內閣。為了讓太監能夠更好的在朝政運轉中發揮牽制內閣的功能,他特別在內廷辦了學習班,也就是內書堂,教剛入宮供奉的小太監們識字。這樣,那些之前就有點文化、能讀會寫的太監的權力和地位就提升得比較快一些,發揮的作用比較重要。這其中最著名的,當然就是王振,王振實際上成了太子,也就是後來的英宗的首席師傅。
因為宣宗駕崩時還很年輕,所以太子繼位的時候也還在幼年,各方面都很不成熟,而明朝按照之前朱元璋留下的規矩,“母后不煩臨朝”,這樣,就給了太監更大的權力運作空間,也就讓王振成了當時的權力中心。雖然在朱元璋時期,就已經開始讓太監出使臣服於明朝的藩屬國,成祖時期更加出現了鄭和這樣著名的大太監,但整體上來說,太監干預朝政的機會還是比較小的,太監干預朝政,而且逐步形成內廷主要勢力集團,也就是在宣德時期,英宗登基後,這個趨勢更加明顯,王振凌駕於整個朝廷的文官官僚體系之上。
太監如果只是主管北鎮撫司的錦衣衛,或者是提督東廠,其實權力也還是沒有後來那麼大,因為他在整個朝廷日常政務運轉的體系之外,弄權的空間就比較小。但因為宣宗一方面放權給內閣,一方面又有意識的培植內廷太監集團的勢力,所以形成了太監干預朝政的局面,這實際上已經打破了太祖朱元璋留下的祖制,讓太監成為整個朝廷政治權力結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過分的太監干政成了明朝政治的一大特色。無論內閣首輔是否有能力有所作為,都必須在內廷有一個全力比較大的太監的支持,哪怕是張居正,離開馮保的支持,也寸步難行。
但太監和文官不同,太監的品性、見識如何,是一個沒有什麼制度性保障的變數,而這個變數也成了整個明朝政治中最大的變數。文官集團雖然也有各種奸佞小人,但整體來說,因為明朝的文官制度已經很成熟,所以哪怕是經常出現沒有什麼能力的庸人當權的情況,也不太容易出現完全一團漆黑的奸佞小人把持朝政的局面。但太監是否賢明,就完全是偶然性的,有一個比較賢明的太監,明朝的政治就比較清明一些,也比較穩定,出現一個喜歡弄權,又沒有什麼能力的太監,就容易造成混亂。所以,明朝出現了不少比較賢明的太監,但也出了很多臭名昭著的壞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