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道德經》的學與問 第五十一章

✍️✍️✍️學部✍️✍️✍️

原文:(本章近似“老子言”,但間雜後世修理的痕跡,不一一指出細辨,參見“問部”釋義。

)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道德經》的學與問 第五十一章

問部

一、問古今之義

畜、蓄:象形指事會意字,“畜”是根字,原義是“拴起來放地裡(飼養)”,分化後,“畜”字承擔指向“所飼養之物”,而“蓄”本義即為“飼養”,引申為“儲蓄”等義。

《道德經》的學與問 第五十一章


《道德經》的學與問 第五十一章


物:象形指事會意字,(用)刀把東西砍下來,從所砍落的指事符號上引申為“東西”、“事物”等義,從砍的動作上引申為“尋找”等義。

《道德經》的學與問 第五十一章


形:(象形)指事會意字,兩個東西樣子類似,本義是“象、像”,引申為“體象、外觀”之義。

《道德經》的學與問 第五十一章


勢:象形指事會意字,地上之火蔓延的動態的樣子,此為本義。

《道德經》的學與問 第五十一章


莫:象形會意字,“暮”的根字,分化後原義由“暮”字承擔,從結果上引申為“沒有、不要”等義。

《道德經》的學與問 第五十一章


尊:象形會意字,雙手捧食物或美酒以示供奉之意。(補充:在文字的內容上,“義”主指根本、客觀的含義,而“意”偏指人的目的。)

《道德經》的學與問 第五十一章

敬、警:象形字,“敬”是根字,本義即是“跪聽或拜祝”。從金文開始分化,衍生出“警”字,指“嚴告”、“訓誡”等。

《道德經》的學與問 第五十一章


《道德經》的學與問 第五十一章


貴:象形會意字,雙手抓可用之物,引申為“中用”、“重要”等。

《道德經》的學與問 第五十一章


命:前章有釋義,不贅解,須參見“令”字。

《道德經》的學與問 第五十一章


常:象形指事會意字,“裳”的分化字,指“(穿衣服)的時間頻率、次數”。

《道德經》的學與問 第五十一章


自:象形字,“鼻”的本字,引申為“自己、本人”。

《道德經》的學與問 第五十一章

鼻:象形字,即是指鼻子。

《道德經》的學與問 第五十一章


然:象形會意字,原始義為“以火烤囫圇的動物”,“燃”的根字--分化後專指火燃燒的動作以及樣子。

《道德經》的學與問 第五十一章

自然:從根本上講,就是“自己烤肉”,引申代指非人為的客觀事物,聯想太陽、月亮等天體的運行,亦即主動的(反觀類比)、自動的、原動的完真客觀的事物。

社會:人的群體。大至整個人類群體,小至理論上的兩個人(現實中的三個人--依據多數決定少數的群體規則)。

國家:群體的政治概念,含蓋的人的數量--準確說是群體數量在一定的時空裡相對固定。

長:前章釋義過“長度”,引申為“生長(三聲)變長(二聲)、變大”等義。

《道德經》的學與問 第五十一章


育:象形會意字,女人生孩子的象形,本義也即是“生孩子”,引申義為“培養”等--“毓”分化為“滋養”等義。

《道德經》的學與問 第五十一章

後:象形會意字,從“育”分化衍生而來,即指“生孩子的女人”,專指帝王的正妻。

《道德經》的學與問 第五十一章

司:象形會意字,刀形武器立於聚邑,原義是“保護”,引申為“管理、掌控”等。

《道德經》的學與問 第五十一章


亭:象形指事會意字,有支撐柱和高頂之處。

《道德經》的學與問 第五十一章

高:見前章釋義。

《道德經》的學與問 第五十一章


亳:與“亭”為同一字,分化強調支撐柱,現僅用於地名,含“主要的、關鍵的”等意思,例如“亳州”(在安徽)。

《道德經》的學與問 第五十一章


毫:象形會意字,野豬的高高的鬃毛,本義即是“具有防禦或攻擊作用的毛”,可聯想“毫髮無損”。與“亳”字無瓜葛。

《道德經》的學與問 第五十一章

草:象形字。

《道德經》的學與問 第五十一章


毒:象形指事會意字,用刀把田地裡的草、苗完全割掉,單從割苗的角度引申為“邪惡的行為”以及“邪惡的、致命的東西”。

《道德經》的學與問 第五十一章


養:象形指事會意字,馴飼牛羊等,後指向一切事物。

《道德經》的學與問 第五十一章


覆:象形指事會意字,支撐物“走”了,即是“垮塌、倒塌”等義。

《道德經》的學與問 第五十一章


《道德經》的學與問 第五十一章


恃:象形指事會意字,添柴使火燃燒,加上心字旁,合起來指“心底的依賴”,偏向心理上。參見“依”、“靠”二字。

《道德經》的學與問 第五十一章

依:象形會意字,人在衣(上衣)中,本義即是“憑藉(衣服御寒)”、“依賴”等,引申為“挨”、“連”、“接”等。

《道德經》的學與問 第五十一章

靠:象形會意字,支起爐灶生火做飯,從底部支撐物引申為“憑藉”等義,偏指形式上的、外部可見的所賴。

《道德經》的學與問 第五十一章


宰:象形會意字,房屋裡的孩子,原義“主要、關鍵”,後世往“權”的方向引申為“控制”、“管理”等義。

《道德經》的學與問 第五十一章


二、問中外之論

《道德經》的學與問 第五十一章


三、問自己之知行

《道德經》的學與問 第五十一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