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为什么年羹尧那么跋扈?

特特的大人


先说一下这个大将军,专掌统兵打仗,为将军最高称号,《后汉书·百官志》里说,武帝以卫青数征伐有功,以为大将军,欲尊宠之,从西汉后南北朝,权臣都有加大将军之号,唐朝时设有上大将军,宋代也有大将军,只是变成了荣誉虚衔,到了明朝时,如有战争需要,皇帝会特派最高军事长官统兵,加大将军官号,或在大将军前加称号,如抚远大将军、靖远大将军、奉命大将军,清朝沿袭明制。

清御制平定青海告成太学碑,当年年羹尧平定青海叛乱时立碑于孔庙。

但清朝的大将军比明清更珍贵,首先大将军必由宗室成员担任,清朝是以武功开国,实行军政结合的制度,所在战区,大将军可节制一切军政,区域内总督、巡抚、提督、总兵等一概听令于大将军,在合规情况下,也能先斩后奏,战争结束后大将军权利回收,所以清朝大将军是个无固定品级的临时职位,在年羹尧之前的,比如奉命大将军多尔衮、定国大将军多铎、平西大将军吴三桂,个个牛气轰天人物。

年羹尧担任抚远大将军时间1年6个月。

年羹尧,其实也是个厉害人物,虽是世宗藩邸的家奴,但也是通过科举入仕,敢于在康熙见面自请总督衔,这在清代很罕见,所以康熙60年,年羹尧就已是威名赫赫的川陕总督,雍正元年,为剿灭青海叛乱,雍正正式任命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封三等公,次年3月晋升为一等公,再参云南政务,那时候雍正派往西北传圣旨的侍卫,被年羹尧当成仪仗队使用,蒙古诸王见了年大将军要下跪,年羹尧下发给正一品将军、从一品督抚不是用官员之间的咨文,而是用令谕,这是什么概念!

年羹尧被雍正清算,以92条大罪令自裁,死后归葬绵阳鹅溪村。

可以说,年羹尧的抚远大将军是无品,也可以说是超品,在战区内抚远大将军最大,至于地位如何,个人觉得,除了爱新觉罗的亲王、郡王外,谁都不放在眼里,另外在战争时期,武官职权更大,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当年的年羹尧是威镇西北,功盖天下。年羹尧以后的满清汉臣里,只有到了晚期,曾国藩,打太平天国督办四省军务,李鸿章,督办剿捻事务、左宗棠,督办新疆军务,这3个人勉强触摸到了年羹尧的高度。


图文绘历史


我非常喜欢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说说年羹尧这个人吧,年羹尧是清朝时期有名的将领!他是安徽人,进士出身,康熙雍正年间的人,我知道的他当过抚远大将军,川陕总督,四川总督还被加封了太保!他在平叛乱的时候战功赫赫,成功的平息了青海的罗卜藏丹津,最后到了京城雍正给了他特殊的待遇,特别的威风啊!从年羹尧的仕途前程看他是一个很有才华而且官运亨通的人!可谓平步青云!

那么我们就说说这位年大将军为啥这个跋扈呢?

第一我觉得权利和欲望使他失去了理智

因为功高盖世,自以为战功赫赫所以理该收到褒奖和特殊的待遇,而且这些当时雍正也没有跟他计较,都给了他!毕竟他是雍正起重的人才,也是他府里出去的包衣奴才!

第二他个人的自律意识已经丧失

因为自己的功劳再加上雍正对他的放纵,他已经收不住自己了,想干啥干啥为所欲为,连自己是谁都忘记了!

第三惹了众怒

因为他的跋扈很多人都上书建议弹劾!

最后我觉得他之所以跋扈是因为权利太大了而且仕途太顺,雍正对他太宠了,什么事都依他,而且他自己也最后膨胀的不知道自己是谁了!而且在西北用兵时自己建行园,自己想干啥干啥,把自己真当西北王了!还有就是身边的人太顺从他了,没有发表反对的意见,没有及时给雍正说,导致他觉得一切事都是理所应当的!

所以说一个人还是夹着尾巴做人好点!

收敛一点也许结果会好!

做人也不能太狂了!

谢谢您的关注交流!





兵传媒


年羹尧是清代康熙、雍正年间人,进士出身,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还被加封为太保、一等公。

年羹尧曾运筹帷幄,驰骋疆场,立下赫赫战功;雍正二年入京,深得雍正帝的特殊宠遇,位极人臣。

然而短短一年时间,惊涛骇浪迭起,92条大罪,一丈白绫,便断送了这个曾集高官显爵于一身的大清功臣。他为什么敢这么跋扈呢?

我们先来看看他究竟有多跋扈嚣张。

雍正继位以后,接管抚远大将军允禵军务,《雍正王朝》里面有好几处剧情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有去西北送粮的,有送不够数量的或者延误时日的,轻则挨板子,重则杀头。寻平定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回京的时候在雍正面前,拒马相迎,不下跪,不下马。在朝上,他手下的将士没有他的命令不脱盔甲,即使皇上说话了,也得听他的命令。事定,封一等公。骄纵揽权,屡干涉朝中及地方事务,军中及川陕用人自专,称为“年选”。奴视同僚,督抚跪道迎送。

据雍正三年十二月朝廷议政大臣和刑部向雍正皇帝提交的年羹尧罪状,总共有92款大罪,包括大逆罪5条,欺罔罪9条,僭越罪16条,狂悖罪13条,专擅罪6条,贪渎罪18条,侵蚀罪15条,忌刻罪6条,残忍罪4条。

这些罪状中,欺罔罪多有官员提拔任用方面的腐败问题。比如将秘书、参谋(当时称幕宾)张泰基父子、赵士河的弟弟赵淇,以及自己的哥哥年法尧等,共18案,冒入军功;在西宁军前效力有功的实际上只有62人,年羹尧上报109人;将退役的王治奇冒入军功,选授安徽广德州州判。此外,贪黩罪中第一条是“题补官员,受谢仪四十余万两”,即收钱帮别人升官,明显属于买官卖官,40万两银子不是小数目,按米价折算,将近现在2亿元人民币。

贪黩罪、侵蚀罪多为贪污受贿实例,贪黩罪中明确提及收受的银子有近百万两,还有珠宝、玉器等贵重物品。侵蚀罪状更为惊人,包括冒销四川军需160余万两,又加派银56万两;冒销西宁军需47万两;运米4万石至军前,冒销脚价(即运费)40余万两;侵用康熙六十年起至雍正三年俸工银14.9万余两……如果这些指控都属实,则贪污的钱有几百万两银子。其贪污手段多样,上述虚报滥支军费,只是其中一部分。

那么他究竟为什么敢这么跋扈嚣张。

第一,雍正继位是历尽千辛万苦的。他的兄弟们各个虎视眈眈的窥探着皇位。他的十四弟也是其中的一个,虽然老十四和他一母同胞,但是老十四生来就站在老八那里,雍正继位后不得不防,不得不把老十四调回来。然后朝中大将当时能征善战的很少,岳钟琪当时还不够格,老十三又有病在身,所以不得不派年羹尧去西北担任抚远大将军。二来当时平定了罗布藏丹津,雍正十分高兴,从三等公一直封到一等公。这也是雍正对年羹尧太宽纵了。所以导致他这么飞扬跋扈。


用户59136541794


自古以来最忌讳功高盖主。历朝历代,开国需要骁勇善战的能臣,但治天下就需要就得守规矩。往往开国功臣都不拘一格,有的功劳大,有意无意的范圣怒。

年羹尧佣兵自重,手下将领唯年羹尧命是从,皇帝都不好使。

再加上年羹尧南征北战功劳显赫,目中无人也得罪了朝中文官武将。年羹尧本人也傲慢专横,排场很大。

所以皇上不放心、朝臣多有不满,酿成了他悲惨的结局。

古人云伴君如伴虎,功成身退。


100渡


纵观历史,雍正皇帝刚刚继位,政局不稳、国库空虚、西北叛乱,八爷党窥视皇权已久,处处暗地作梗,加上雍正继位前马上能武,马能文的能吏近身之少,只能用潛邸奴才,封为大将军,相当于现在的上将,领授军务后,我行我素,少全局观念,未将自己纳入雍正局中,致使走向反面而被杀。其原因还是受三观局限。没有忠诚的能力,将一纹不值!


已亥天蓬


他不是因为跋扈死的,而是功高盖主赏无可赏。虽无不臣之心,却有不臣的能力。不懂得急流勇退。又知道了皇帝太多的秘密。雍正肯定是容不下他了。当然了,像李善长那样的,遇到了狠人朱洪武,就算李善长急流勇退了,最后也未得善终。以上拙论还望诸君海涵。


禦甪賢亽


功高震主,赏无可赏,威胁皇权,终成磨刀石。曲高和寡,无人应和,曲终人散,功成身亡是早晚的事。


我是谁126720248


是他的性格所决定的


用户8198109057798


年羹尧不是跋扈,他要打赢西北那一仗,肯定要得罪很多人了,再说了,卸磨杀驴是帝王一贯的做法,明知要死,还不如死的轰轰烈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