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雷克薩斯的品質到底有多好?奧迪A6L和雷克薩斯ES相比,到底誰更勝一籌呢?

汗噠噠滴


作為豪華品牌中大型車市場的兩員健將,A6和ES兩款車型的表現都十分突出,在它們之間很難做出抉擇宿取捨的消費者並不在少數。洪建之前也聊過很多關於雷克薩斯ES和A6這兩款車型相互之間的一些比較,我們今天就趁著這個話題,再來聊一聊關於他們兩者之間的愛恨情仇。



首先品質問題,雷克薩斯不否認更到位

整個豐田集團對於車輛生產的精細化管理,是做到異常苛刻的(國內不算),這無疑能夠很好的提升車輛的品控。而作為豐田旗下的高端品牌,由於一直堅持純進口車輛,雷克薩斯在豐田的車輛生產體系中,當然就是最大的獲利者,而且本身作為一款豪華品牌,在對於質量品控方面肯定也是要求更加嚴苛。所以我們就聽到了,市面上很多關於雷克薩斯車型品質非常高的討論。


同時,雷克薩斯非常讓人滿意的一點就是能夠提供多次的免費保養,這相當於從側面在印證廠家服對於自己品牌車型的自信心。只有當一款車型儘可能不出現問題的情況下,才能實現免費保養,不會損耗太多經銷商的運營成本。

但是凡事無絕對,不是說豐田或者雷克薩斯的車型,就一定沒有問題。有人認為雷克薩斯的車子就是好,就是沒有問題,對於此類言論,向來都是嗤之以鼻的。首先雷克薩斯是純進口車型,其次市場的保有量並不大,即便現在每年的銷量都在逐漸走高,但是依然只能算是一個小眾品牌。如果雷克薩斯敢於落地國產,我相信關於品控方面的質疑,並不會比BBA好到哪裡去。


其次,A6和ES相比,誰更勝一籌?

我們都清楚,ES主要定位的市場路線,就是舒適和優雅,這一點,我想奧迪A6做的也並不差,不論其他,就單純說A6能夠這麼長時間的佔據國內高端商務用車市場,就足以展現A 6在乘坐舒適性方面的巨大優勢,否則眾多的政企精英也不會選擇奧迪A6作為自己的座駕。

嚴格意義上來說,新款的ES採用的是全新的TNGA-K平臺,在底盤的調教和乘坐舒適性的發揮上,應該是佔據著很大優勢的才對,但是如果確實做過es車型的人都知道,ES的乘坐舒適感確實很強,但是這種感覺有點過頭了,一位單純的注重,乘坐舒適性卻忽略了底盤在運動和操控性能之間的平衡。而新款A6更好的結合了兩方面的要素,注意到了底盤調教的軟硬有度,能夠保障更好的乘坐舒適性之餘,同時還均衡了底盤關於操控方面的表現。



動力方面ES更是全面被碾壓。新款奧迪a6,採用的是全系渦輪增壓的發動機,而ES則選擇的是2.0和2.5的自然吸氣發動機,雖然在加速平順性方面有利於保障車輛行駛的舒適性,但是動力輸出方面,真的實在是有點弱。即便是在豐田集團引以為傲的油電混合系統方面,在面對A6的2.0T以及3.0T的發動機時,ES也只有相形見絀的份。


內飾方面就,不過多評價。只能說,各自有各自的風格,不同的人有自己喜歡的風格,這一點確實無法說出多少可以讓人信服的依據。

綜上所述,ES在與A6進行較量時,其自身還是存在的相當大的短板,基本上不存在,能夠超越A6的實力,畢竟A6雄霸國內豪華品牌中大型車市場這麼多年,其自身能力之強,可以想象,如果說僅靠著換代產品就想超越的話,我想奔馳和寶馬早就這麼幹了。


鴻漸談車


雷克薩斯的故障率一直以來都是比較低的,特別是耐久性很好,發動機主要部件構造非常精密,一般發動機幾十萬公里都不用大修,當然很多品牌或許也可以做到,但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而雷克薩斯ES和奧迪A6L定位都是中大型豪華車,價格方面相差不大,還是很有對比性的。




雷克薩斯ES整車都是採用進口,在品質方面有一定的保障,雷克薩斯ES雖然定位是一款中大型車,但車身尺寸相比奧迪A6L處於劣勢,整車長度不到5米,軸距野只有2870mm,基本就是凱美瑞的水平,奧迪A6L車身尺寸超過5米,軸距達到了3024mm,乘坐空間要更加的寬敞。



內飾做工用料方面,雷克薩斯ES內飾做工用料也不錯,但相比之下奧迪A6L檔次感和科技感更加強烈,雷克薩斯的車機系統一直是短板,操作便利性以及流暢程度跟奧迪A6L不在一個檔次。



動力方面雷克薩斯低配車型搭載了一臺2.0L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功率127kw(173馬力),最大扭矩208牛·米,匹配CVT無極變速箱,百公里加速時間13秒開外,日常使用雖然問題不大,但還是有點跟其價格不太匹配,混動版車型動力雖然更好,但價格也要高出不少。奧迪A6L搭載了一臺2.0T低功率版本發動機,最大功率140kw(190馬力),最大扭矩320牛·米,匹配7擋雙離合變速箱,百公里加速時間8.3秒,動力方面奧迪A6L具有明顯優勢。



底盤方面都是採用了前置前驅佈局,雷克薩斯ES搭載了前麥弗遜後多連桿獨立懸掛,懸掛系統有些普通,奧迪A6L搭載了前後多連桿獨立懸掛,在操控性以及舒適性方面更勝一籌。

而雷克薩斯在配置方面,尤其是主被動安全配置非常豐富,標配10個安全氣囊、有主動剎車、車道偏離預警、車道保持輔助、全速自適應巡航等都是標配,舒適性配置也更加全面。

總結:雷克薩斯薩斯ES和奧迪A6L兩款車都是各有特色,產品質量都很強,雷克薩斯ES的保值率在同級別裡可以說是最高的,用起來比較省心,後期保養費用更低,當然奧迪A6L的品牌影響力更強,兩款車銷量都非常不錯,都是非常值得選擇的車型。


孔夫子說車


首先,在國內你花40萬了,就買A6吧,因為奧迪在國內很多人眼裡還是很高大上存在的。

就光車子來看,很多人覺得A6和 ES不是一個級別的,其實是主觀存在的偏見,這兩車都屬於中大型了,而且都以商務、家用為主,不屬於運動型的。兩車除去動力加速,操控都差不多,都到這個價格了,車子的極限都挺高的,平常應急打個方向,支撐都夠,普通用戶使用感覺都一樣。ES的操控是很偏家用、商用的,簡單講就是完全沒什麼激情的,當然也不要以為A6有多運動,A6也一樣,稍微好一點,這是加上動力的加分。這裡3.0四驅A6不作比較,價格差太多了。

對於質量和機械品質,首先,現在車子三大件,只要是幾個大廠的都是不會壞的了,或者說很少壞的了。德系車主要存在公里數高了後各種漏的問題,日系車主要存在公里數高了後,各部件更加松挎,當然本來也沒德系那麼緊,不是壞,是松挎。各種漏是因為發動機高功率造成的,你要加速感當然要吃的好用的廢,很正常,也就換換各種墊子,這個用戶要明白,這個不屬於大修,這是正常更換,就像開的猛的油耗高,廢胎一個意思。除去三大件,那車子上最多的就是電子產品了,這個不得不承認,日系穩定的多,很多時候德系車說小毛病多,就是這方面,跳燈了,重刷更新一下又好了,日系穩定很多。

對於安全,這兩車都很安全,這以碰撞實驗會準,對於很多評車節目,量量防撞鋼量厚度,關關車門,看看鋁合金用的多少,就當一 綜藝節目看吧,別太上心。

對於ES主要的賣點混動,首先混動不是以省油為目地的,混動主要為了市區低速下加速感與控制加速所帶來的噪音,主要是為了這兩方面,然後才是帶來加速感後還不廢油,這是很多人理解有誤,以為混動就是為了省油,不然混動比普通都貴幾萬,幾年後電池換一下又是幾萬,普通用戶油錢早回來了,那為什麼要買。混動還有一個賣點,是一箱油開800-1000左右公里,那是喜歡旅行者的福音。

奧迪現在產品用了新的quattro四驅,這個還沒有時間與公里數的驗證,這還是要注意的,至少保時捷的好像存在壞的。這裡很多人說奧迪是新技術用的多,雷克薩斯是老久,這也就是廣告推銷而已,對於普通用戶,安全,看著喜歡,用起來方便,不會壞,壞了修修便宜,就行了,現在國內賣個手機還吹鋼板切割技術,後蓋顏色染色技術,真受不了。

最後總結,A6國內認可度高,動力微強,銷量大,副廠件多,油漆硬,油耗一般,要加95,內飾看著有科技感,開出去能文能武。

ES,油混動力微弱,城區內動力不差,2.5還可以,2.0不談動力,呵呵,也能用。維修貴,進口車都貴,但基本上不會壞,油漆薄,油耗混動低,2.5與2.0就是日系正常表現,都加92,內飾是真好看,至少我很喜歡,開出去感覺30多萬,認可度低。

這兩年,奧迪、寶馬定價營銷都有問題,新車沒多久就降價,而且一降都是大幾萬,這個,雷克薩斯,甚至整個日系都是有點強的,還能很多車型搞出加價,調侃一下,凱迪拉克,這樣搞,我是受不了。

以上都是個人意見,有人願意送我的,A6也好,ES也好,我都喜歡。


吉吉木一


這個問題裡面其實包含了兩個問題,第一是雷克薩斯的品質如何,第二是A6L和ES這兩臺車到底哪個更勝一籌。今天我們就這兩個問題來分析一下。

雷克薩斯的品質究竟有多好

作為一個堅持旗下所有車型都進口的品牌,雷克薩斯的品質在眾多的汽車品牌當中還是排名前列的,而且得益於整個豐田集團的“精細化管理”,雷克薩斯在質量這一塊的把控也非常到位,你在市場上幾乎聽不到關於雷克薩斯車型小問題的聲音。

另一方面,雷克薩斯也是市場上較少的有多次免費售後保養的品牌,這其實本身也是對於自家車輛質量的信心,對於車企來說只有各類小毛病很少免費的售後保養才不會過多的增加自身的成本,特別是在“精細化管理”的要求下,豐田以及雷克薩斯對成本的極度把控也要求提升品質降低出現各類小毛病的概率才有可能進一步降低成本。

但是我需要特別說明的一點是,品質好不代表沒有任何問題,我也曾親眼見到ES車型在馬路上拋錨,其實這對於一臺車來說都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只要我們不刻意神話一些概念就可以。

奧迪A6L和雷克薩斯ES比究竟誰更勝一籌呢

動力方面,其實奧迪A6L擁有毋庸置疑的優勢,全系渦輪增壓的全新A6L在動力方面我們根本無需操心,但是從2.0L自然吸氣動力起步的ES在這一塊可能就顯得讓人不那麼省心了,有不少時候這臺ES200在路上超車都比較費力,而即便是高配車型的2.5L自然吸氣動力系統和2.0L油電混合動力系統也很能在動力輸出上和A6L的2.0T以及3.0T發動機相媲美。

在外觀內飾方面,A6L和ES其實是各有千秋的,全新A6L的包豪斯設計風格讓這臺A6L渾身上下充滿了工業美學,而ES則完全是另外一種風格,東方美學在這臺ES上體現得淋漓盡致,我認為與其用“豪華”倒不如用“典雅”來形容這臺ES。當然造型這種主觀的方面我們無法說誰更好看,只能說兩臺車在這方面互不相讓。

在乘坐舒適性和底盤質感上,其實這一代採用了全新TNGA平臺的ES車型實力也非常強勁,但是在更有產品力的全新A6L面前,ES的底盤還是顯得舒適有餘,韌性不足,乘坐舒適性上ES的表現非常好,但是A6L也不是省油的等,因此綜合來說,這一塊A6L的實力稍勝一籌。

因此,從整體來看,ES還並不存在完全超越A6L的實力,可能這一代的A6L確實是有些姍姍來遲,但是如今全新一代的A6L已經用實力證明了自己的強大,雷克薩斯想要憑著ES在這一塊完成對奧迪的超越可能還略有難度。


以上


當然,大家也可以直接點擊關注我的頭條號:@汽車三國 ,查看更多更全汽車資訊以及評測文章


汽車三國


ES是B級車,為了掩蓋價格虛高的問題,往C級車身上靠!雷克薩斯ES是豐田凱美瑞換殼,ES在國外價格和大眾帕薩特差不多,價格相當便宜,在美國銷量好是因為便宜。雷克薩斯ES減配後排座椅鋼板,採用服裝廠垃圾隔音棉、人造革座椅,大家可以關注今日頭條“小強實驗室浙江教科”,就可以看到浙江電視臺視頻報道。正規媒體報道,權威發聲。



小強實驗室浙江教科


奧迪a6與es相比,誰更勝一籌?這關鍵得看怎麼個比法,如果是比對二者之間的品質差異,那麼還是雷克薩斯要更好些,不過除了這一優勢,那麼es在其它方面的表現並不如a6,畢竟兩款車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玩意(當然es車主,是把它與五系或a6看作同級的,然而並沒有啥用),所以這es最好還和b級車比對,與c級車相比幾乎沒優勢!


這就是雷克薩斯對es的策略,將車身拉長、超過凱美瑞,營造出b、c級之間的定位;而從價格上看,把它當作c級、那麼不貴,若當作b級車、那麼很貴,所以這裡面就存在一個營銷技巧了;所以這也是很多朋友說es價格實惠的原因,作為c級車、價格算合理,不過它本質是b級車,所以價格便宜麼?一款入門2.0L自吸版本配個CVT,然後賣到三十幾萬、不加價還提不到車?這已經沒辦法證明車好了,只能說飢渴營銷玩得到位!



品質方面的對比

從品質方面來看,es的品質還是要好於奧迪a6的,這一點沒有什麼爭議;這倒不是說選擇奧迪就一定會壞、一定修不好,只是相對而言德系車對品質的控制不如日系車!至於燒機油問題,es自吸機頭、燒機油的可能性很低,即便燒也得到20萬公里(日系車同樣會燒機油、只是出現燒機油的時間更晚),而奧迪a6出現燒機油會早一些!當然三代EA888燒機油的問題已經得到控制,但這仍然是相對而言、個體上還是會存在燒機油的現象!



性能方面比較

性能方面a6全面壓制es,當然這是在同價位的範圍下;入門的2.0L自吸es,對比2.0T的a6毫無優勢,頂配的2.5L混動es、價格已經飆到接近50萬,同樣的價格購買a6的3.0T版本中高配了,所以性能還是被碾壓!所以es在這方面的表現沒有奧迪a6出色,試想一下、開著es出行卻頻頻被一些小車輕鬆超過,舒服麼?買車當然不是為了開快,但當我們想開快時、它卻快不起來,是不是很不爽、畢竟這是一款最便宜也要30幾萬的車子!

所以這兩款車您說哪個更出色?單從品質方面來看,必然是雷克薩斯es出色、這一點完全碾壓a6;不過全方位的比較綜合方面,則完全是a6碾壓es,畢竟級別上大es一個級別;從空間上、性能上、配置上、隔音上、行駛品質上來看、a6都更勝一籌;但具體選哪款車,還是在於您,如果對性能沒有需求、又對雷克薩斯特別感興趣,那麼es還是不錯的;如果您更在意空間、性能、行駛感受,那麼還是奧迪a6更適合您,總而言之這兩款車也算是各有各的特點吧,不過a6的性價比更高些!


非專業車評


這個問題我比較有發言權也算,因為我是這兩款車的車主,開過14款a6l 2.5v6和es200。

其實現在很多人說es是b級車,我認為這是不準確的,es在尺寸上與標軸56e幾乎一樣,只是沒有國產所以沒有加長,所以es確實是c級轎車。

如果非要從這兩輛中間選的話,我認為商用選a6l,踏實穩重氣場足。家用選es,省心舒適顏值高。


哥斯拉拉1


雷克薩斯是豐田的一個高端品牌,現在在國內做的可以說是風生水起,全系不僅沒有優惠,而且往往還得加價才能提車,即便這樣其近幾年的銷量還越來越高,這是其他很多品牌難以達到的。而奧迪則是國內的一線豪華汽車品牌,一直有著很高的認可度。

那麼具體到車型上,也就是問題中雷克薩斯ES和奧迪A6L相比如何呢?


對於雷克薩斯而言,無論是ES還是其他車型的介紹,往往有著“品質好”這三個字,其實這是對一款車的整體描述,品質兩個字包含了很多方面,比如質量、用料、做工等,首先雷克薩斯的質量是一大優勢,豐田本來就是一個主打可靠性的汽車品牌,旗下高端品牌更是首先得保證質量,就可靠性而言雷克薩斯優於豐田,是故障率最低的汽車品牌,而做工用料方面,比起豐田確實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與同為豪華品牌的奧迪相比並沒有什麼優勢。

其實雷克薩斯ES和奧迪A6L相比,兩者並不在一個級別上,ES準確來說是B+級別,而A6L則是C級車,跨級別的車型放在一起對比並不太合適,畢竟廠家對於整車的定位、打造有很大區別,如果非要對比的話,ES比起A6L的優勢在於質量可靠,雖然有著不錯的做工品質和隔音舒適性等,但是A6L的表現同樣出色並且還有一定優勢,畢竟高出了半個級別。


當然雷克薩斯ES一個很大的不足就是性能表現,現在新款的低配車型採用了2.0L+CVT的組合,百公里加速在12秒左右,這確實不太像這個級別的動力總成,高配的混動版本動力好一些,百公里加速在9秒左右,而奧迪則是2.0T和3.0T加雙離合的組合,再加上調校紮實的底盤,在整車的行駛品質、駕駛感受上都更加出色。

綜上所述,雷克薩斯如果與豪華品牌相比,其優勢在於質量可靠,用起來省心,但是性能方面並沒有什麼優勢,ES和A6L如果比故障率,那ES要更勝一籌,而且混動版有著很低的油耗表現,如果比性能和檔次的話,那顯然還是奧迪A6L要更有優勢。

希望以上分析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汽車實說


這兩款車對比太勉強,對雷車ES太勉強了,它本身是不能和A6L成為競品的,把它抬高到這個高度,也沒有什麼用處,該買A6L的還是從E、5、6裡挑選,加上個ES只會拉低三者的層次感。雷克薩斯是好車,距離豪華的好車還有段距離,主要是豐田的品控質量太好了,雷克薩斯誕生之初就是定位打造一款豪華車,經過了這麼多年的發展也是處於二線豪華品牌陣營,比起BBA還弱一些,比起凱迪拉克、捷豹、DS等要強一些,正是處於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境地。


雷克薩斯ES被稱為拉皮換殼的凱美瑞,從定位上來看是比凱美瑞以及亞洲龍都要高一個級別的,ES的對標產品換成A4L更妥當一些。奧迪的動力性能強大,有quattro,渦輪增壓發動機起步快,加速性能好。而ES駕駛很平順,發動機沒有多麼先進的技術,不像奧迪那麼能燒機油,發動機老而成熟穩定,整體的調校偏向於舒適性,比較適合四五十歲的人駕駛,對於女生而言也是比較合適的,後排的感受比較舒適。

有A6L的預算如果還糾結ES,那就是產品錯位了,雷車賣得貴一直讓大家比較吐槽,有個同志的說法我很認同,車子雖然就是個車子,但是衍生出來的文化,同樣給車主帶來附加值,比如圈子文化,混在A6L圈裡的車友,能帶來更多的流量和信息交換,以前做為公務車和商務車,現在作為家用車都能帶來一些超出車子本身的價值層面的東西。比如玩路虎衛士的車友,不一定就是為了越野,他們有些人更多的是有這個身份,然後跟圈內的人更恰當的交流,車子只是個突破點而已。



這兩款車如何選擇,大部分人還是傾向於選擇A6L,如果範圍再大點,可以考慮5繫了。


小強說說車


雖然我很喜歡雷克薩斯的車,但是感覺ES不值得買。轎車裡 is gs LS這些車才值得買。上張我賣過的LS鑰匙圖吧,開過才知道真的好,太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