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9 關於都江堰市青城山及玉清宮的部分題詞、題詩、碑刻等簡介

關於都江堰市青城山及玉清宮的部分題詞、題詩、碑刻等簡介

(說明:有閱讀人要筆者,再將青城山及玉清宮的題詞、題詩、碑刻等,介紹得更詳細一些?因此有下面這篇文章。筆者年已七旬古稀之歲,第一次去青城山是1964年;第一次去玉清宮是1968年,以後肯定是多次前往。

關於都江堰市青城山及玉清宮的部分題詞、題詩、碑刻等簡介

朝山問道青城境,曲徑通幽覓勝蹟。

只說玉清宮這裡,清代初期廟宇毀壞。據廟裡的碑刻文字,上世紀30年代即抗戰期間,由成都慈善會捐資恢復。因此筆者初去的時候,時間才過20多年,廟宇建築尚新。因廟宇恢復於抗戰期間,故里面的題詞、題詩等都和抗戰相關。但玉清宮以及整個青城山,真正嶄新輝煌,還是改革開放之後。文字說明一時顧不了那麼多,只能分階段略為介紹一些。)

青城山玉清宮,道教宮觀主廟之一。在丈人峰下,舊名天真觀,祀天皇真人。始建於明代,由上下兩殿組成。

天真觀的由來,與山下中興鎮上元場,過去的上元廟相關連。關於上元廟的來,據明代《中國神仙大演義》第一回載:“西北隅熊耳、龍門二山之間,有一上元夫人,眾莫知其始。生子13人,皆以天為姓……出入如風行焱吐。天穹不務興作,淡泊無為,而俗自化,人民尊之為主是為天皇氏。繼盤古以治,以木紀德,定君臣之位……是時五運始興,大化始立。”

中國古代歷史上,有三皇五帝夏商周的傳說。三皇即天皇、地皇、人皇,盤古開天闢地後,繼任統治地位的即天皇。天皇所在地灌縣中興的上元,上元廟也是祭祀天皇的地方。因此玉清宮最初也叫天真觀,應該與上元廟有關。

玉清宮古蹟有蓮花石、天然泉、燈盞窩等。宮旁山徑直通圓明宮,廟前小道可下木魚山至中興鎮。沿山道上行,可達四望觀、上清宮等。玉清宮天宇開闊景色秀美,為當年張大千居山時,畫青城十景寫生處之一。清乾隆《灌縣誌》載,天真觀古廟被毀於清初。

1938年成都慈善會,在廟宇的舊址上重建,取名玉清宮。有殿宇兩重:上殿供奉呂祖、邱祖;中殿供奉祀寧封丈人和藥王孫真人。傳說藥王孫思邈晚年曾居青城山,並在此完成著名的《千金要方》。 

殿內有于右任先生1946年,所題“玉清道院”匾額,和劉鹹滎、方旭等人的題詩。玉清宮環境幽靜,殿前平臺視野開闊,可俯視山下百里平疇。

于右任先生所題匾額尚在,劉鹹榮的詩筆者未曾注意到。

方旭詩如下:

筱然曳杖入山中,宮觀嵯峨映碧空。

綠樹為城雲作海,仙風更比大王雄。

收拾雄心來學仙,幾人長住翠薇間。

山中又有懷歸客,冷月清宵聽杜鵑。

方旭字鶴齋,安徽桐城人,清末進士。光緒三十年(1904)任夔州府代理知府,三十一年離任居成都。能詩、善書、工畫,民國初為蜀中五老七賢之一。

抗戰期間,但懋辛、陳銘樞等幾位國民黨將軍,曾來此遊覽。留下題詞、詩作等。

關於都江堰市青城山及玉清宮的部分題詞、題詩、碑刻等簡介

玉清宮前面的茶地圖片

一、但懋辛,在一石缸上題寫“天真觀”。

但懋辛早年追隨孫中山入同盟會,參加廣州“黃花岡起義”,幸運逃生沒有成為烈士。辛亥後曾在四川起兵反袁士凱,民國初熊克武主川期間,被任命為1軍軍長。後隨同熊克武,率建國川軍3萬多人,赴廣東拱衛國民政府。當時賀龍元帥所部另有近萬人,也編制在建國川軍之中。

據文史資料載:賀龍主動向熊克武要求,留守湖南四川交界處,護衛建國川軍的後方?得到熊克武的認同。賀龍所部後由吳玉章(中共黨員,國共合作北伐時,任國民黨中央常委、武漢國民政府秘書長)收編入北伐軍。這樣才有後來的南昌起義,紅二方面軍等一系列的革命活動。因孫中山先生逝世,建國川軍在廣東被蔣介石瓦解,人員大部返回四川。但懋辛為躲避蔣的暗算,與熊克武赴日本神戶閒居。

1931年9月“九.一八事變”後,但懋辛回國抗日,由蔣介石任命為軍事參議院上將參議。1949年12月,但協助中共地下組織,策動國民黨軍政人員起義。曾任四川省政協副主席,1965年在成都病逝,終年79歲。

二、陳銘樞題詩。

1、虎踞龍蟠毒霧封,迢遙寄恨上高峰。

蜀中子弟新仍銳,東下貔貅怒發衝。

登青城第一峰,東望有感賦此詩,贈川中弟子。合浦陳銘樞。

2、朝陽幾度出東門,今向重巒挹翠雲;

陵寢驚收匡復淚,洞天亦自穩春魂。

民國二十七年六月四日,遊青城山經朝陽洞,愴然有感口占一絕。玉清宮道人,學書揮毫以贈,合浦陳銘樞真如。

陳銘樞(1889~1965),字真如,廣東合浦曲樟(今屬廣西)客家人。民主革命家,北伐將領,從軍而信佛。任民國政府軍事委員、廣東省政府主席、代理行政院院長。系民國時代國民黨上將,鐵四軍的元老,民革的創始人之一。1932年上海“1.28”抗擊日寇,1933年11月“福建事變”,成立中華共和國。兩次重大事變,陳銘樞都是主要領導人之一。

新中國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1965年去世。

三、呂超題詩:

別於玉壘陵贈外,來向青城紀殿遊。

十二山巒明月底,玉清應比上清幽。

呂超二十七年八月題於玉清宮

(筆者注:詩中的十二為虛數,在古文學中十二為吉祥數。其來源是古蹟載:黃帝曾修十二高樓,接待天上的神仙。)

呂超(1890.3.9—1951.7.20),名平林,字漢群,四川宜賓人。國民黨川軍高級將領,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加上將銜。同盟會會員,曾任京津同盟會軍事部長。就讀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後任川軍第五師師長。曾自任川軍總司令,兼任川滇黔聯軍副總司令。川爭中兵敗後,個人退至廣州。

1923年呂任廣州孫中山大元帥府參軍長。1945年辭國民政府參軍長,任軍事參議院上將參議,國民政府監察院檢查委員。1949年留居大陸,策動西南將領起義,促進成都和平解放。建國後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1951年7月20日在重慶病故。

四、陳鼎勳題詩。

玉清宮落成,適逢抗戰滷旗(張揚旗幟)賦此紀念。

抗戰歸來署屐遊,山光水色一天秋。

邂秦只作藏身計,復漢須為保種謀。

中外烽煙猶未已,古今桑海總堪愁。

登臨徒灑憂時淚,且到高峰最上頭。

戊寅初秋,簡陽陳鼎勳題。

(筆者注:四川古稱巴蜀,屬秦國。故詩中作者,有“邂秦”的字樣。)

陳鼎勳(1893—1973)字書農,四川簡陽人。陸軍中將,保定軍校第二期、陸軍大學將官班甲級第一期畢業,川軍將領。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率部出川抗戰。1948年10月兼徐州剿總副總司令。1948年9月後,赴臺灣、香港等地居住。1956年返回大陸,定居成都,後遷居上海。歷任四川省政協委員、上海市政協委員,1973年8月在上海病逝。

五、薛晉賢:青城玉清宮落成,敬賦一律以紀斯盛。

小遮蓬萊現宰官,仙山縹緲望中看。

一空色象談玄易,萬劫沙蟲守白難。

清福幾人能到此,紅塵數我若何遠。

青城舊主時相約,神武門前欲掛冠。

戊寅年夏日,薛晉賢書。

薛晉賢事績不祥,網絡載辛亥時,薛為武昌起義革命團體成員之一。後來曾參與者孫中山先生的,一系列革命活動。

六、賴心輝玉清宮落成題句:

青城環拱子孫群,慷慨登臨壓紫氛。

江灌西川平兩派,峰橫北斗奠三分。

仙人招我騎黃鶴,隱士留賓渾白雲。

欲射天驕奈奇數,山南虎笑故將軍。

戊寅仲夏,三臺賴心輝。

賴心輝(1886~1942年),曾任川軍22軍長,外號“賴大炮”。畢業於雲南講武堂炮兵科,在川軍中是使用炮兵作戰的佼佼者。

賴題寫這首詩之時,已經年邁體弱,不能上陣殺日寇。古人稱70歲為奇數,意思是已經老了。詩中的山南虎應指日寇,故將軍則來自西漢李廣的故事。

傳說李廣閒暇在家之時,酷愛打獵。唐代詩人盧綸《塞下曲》:“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故事原出自《史記李將軍列傳》。說是有一次,李廣見到草叢中的石頭;以為是老虎,於是引弓去射。結果發現是塊石頭,而箭頭已經沒入石塊。再發箭去射,卻再也射不進去了。

李廣某次外出,打獵、飲酒回家已經晚上。還至霸陵亭,霸陵尉(亭長)醉,呵止廣不讓他走。廣騎曰:“故李將軍。”尉曰:“今將軍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廣宿亭下。李廣回不了家,被迫在野外一夜。

後來朝庭招李廣再任將軍,拜廣為右北平太守,去塞外和匈奴打仗。李廣特意奏請皇帝,帶上這位霸陵尉;然後自己找藉口,在軍中將這人殺之。

……。

筆者最早到玉清宮是1968年,這時候20多年前的廟宇建築,仍然保持原樣。廟前大片茶地約20畝面積,聽當地人說是1949年平整的。臨近解放時四川省主席王陵基,派兵丁在這裡勞作。本想在玉清宮和圓寶山,為蔣介石修建行宮。人民解放軍進展神速,此事沒有幹成。

聽玉清宮道家講,宮觀前面不遠的元寶山頂上,至今還留下當年的一大堆瓦片瓦礫。改革開放後玉清宮這裡,有些農家樂新建築,遠近遊人不少。“5.12”特大地震後,災後重建,農家樂及山上住戶,都搬遷下山了。現在的玉清宮,金碧輝煌一派華麗,新建了山門、殿堂、茶室、飯廳等。

關於都江堰市青城山及玉清宮的部分題詞、題詩、碑刻等簡介

無人機拍攝都江堰市伏龍觀、玉壘山圖片

另外青城山天師洞,祖師殿、上清宮、二王廟等地,尚有抗戰期間留下的文字遺蹟:

之一1942年國民黨中央軍校,一群熱血青年的石刻題詞:河山信美,當以熱血保衛之。

之二,馮玉祥抗戰期間題寫的《青城頌》一詩,刻石留贈青城山:“真雄奇,實寶地,子子孫孫保守你!誠幽秀,要固守,不使強盜搶了走!”

之三、蔣介石題寫的:“無極而生太極”。原先石刻已經被毀,但紙寫的墨跡仍然保存著。

之四、蔣介石題寫的“上清宮”山門石刻。都江堰市地方書法家王維西說過,這字為蔣的秘書陳布雷代筆。於佑任先生在山門兩邊,書寫有龍飛鳳舞石刻對聯:於今百草承元化,自古名山待聖人。

史載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蔣介石兼理四川省主席,這年4月25日蔣和夫人宋美齡到青城山。為躲避日本軍機轟炸,四川省建設廳在青城山天師洞後面的朝陽洞,為蔣興建琅環仙館別墅。其時剛完工還不能居住,蔣宋夫妻二人只是看了看。幾個月後1940年7月的一天,蔣介石得知自己在青城山的別墅,已經完成和完善。蔣攜夫人宋美齡帶上隨從和衛兵,直上青城山朝陽洞。當晚即住進琅環仙館,小息一晚第二天下山。故能在青城山天師洞、上清宮等地留下蔣自己的墨跡。

之五、二王廟內山門,上嵌馮玉祥民國三十年所書“二王廟”的隸書大字。青城山還有馮玉祥題寫祖師殿石刻“聞勝亭碑記”:“三十四年八月初予來青城山,下榻真武宮。十一日晨,日本接洽投降消息傳來,同志鼓掌歡呼。時予方在灶間取火,聞悉不禁喜極淚流。八載艱苦,竟獲全勝;積年大恥,終免盡雪,予能不為吾民族國家慶乎!乃築亭以為紀念,名曰聞勝亭雲。馮玉祥敬志。”

之六、抗戰期間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為了躲避日軍飛機的轟炸,辦公居住在青城山建福宮。他在這裡留下防空洞,還在去天師洞的山道邊遇仙岩,留下“雲巢”的石刻。

之七、藝術大師張大千,抗戰期間曾兩次共4年,寓居青城山上清宮。他在這裡創作大量繪畫藝術作品,也留下好幾件精美石刻。現在旅遊人能見到的,有麻姑仙子、花蕊夫人、絳厥仙翁、鴛鴦井題詞等等。(文廟山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