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中國古代四大古都,哪個地理位置最好?

up00zc


我們中國的四大古都分別為西安、南京、洛陽和北京。古代很多帝王建都都喜歡在這四個地方,而在古代建都是一件很嚴格是事,這些地方具有什麼優勢成為首都呢?

1、西安:歷史上先後有西周、秦國、秦朝、西漢、新莽、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十多個王朝在此建都;

為都時間長達千年以上,特別是強盛的周、秦、漢、隋、唐以此為都,更增加了其濃厚的文化氛圍,號稱“十三朝古都。

西安在古代又稱長安。它的地理位置很有特點,北臨渭河和黃土高原,南鄰秦嶺,東有華嶽,西據太白,同時,西安境內密集了54條河流。有“關山帶河之險,沃野千里之富”的特點。具有較強的獨立性和封閉性,在軍事戰略上的重要性極大。

由於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讓它成為了歷史上建都最多,影響力最大的城市。公元十世紀之前,曾有“西羅馬,東長安”的美譽。同時,它的命名和規劃對東亞各國建都都具有很大影響。

南京

南京:(歷史上東吳、東晉及南朝的宋、齊、梁、陳等六個王朝曾在這裡建都(所以一般南京稱“六朝古都”)南唐、明(洪武年)、太平天國以及國民黨政府也曾建都於此。)

南京位於長江下游中部地區,東接富饒的長江三角洲,南靠寧鎮丘陵,西倚皖贛山區,北連江淮平原,素有“東南門戶,南北咽喉”之稱。

由於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曾多次遭受破壞,也多次從戰火荒煙中重現繁華。朱偰先生曾這樣讚美南京“此四都之中,文學之昌盛,人物之俊彥,山川之靈秀,氣象之宏偉,以及與民族患難相共,休慼相關之密切,尤以金陵為最。”

北京

北京:春秋戰國時期分別是西周王朝北方諸侯薊國與燕國的統治中心。歷史北京曾為遼的陪都(當時稱南京,又叫燕京)、金朝首都。

北京西部為西山屬太行山脈;北部和東北部為軍都山屬燕山山脈。同時,北京地處北溫帶半溼潤地帶,這讓地方的氣候非常適合居住生活。

到現在為止,北京還保留著歷史上有名的都城北京故宮(古稱紫荊城),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規模之宏大,很多人都慕名前來一睹風采,其中不乏外國朋友。從此,北京取代了長安、洛陽、汴梁等古都的地位,成為中國的政治中心,並延續到明、清兩代,一直是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洛陽

洛陽:從公元前二十一世紀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的建立起,先後有13個大小朝代在此建都,一般稱之“九朝古都”。

在古代曾有十三個王朝再次建都,故被稱為“十三朝古都。”在地理位置上處九州腹地,周圍多山脈,境內河渠密佈。有山有水有物讓它成為建都的優選之地。

作為隋唐大運河的中心樞紐,是中國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在中國的歷史上產生過巨大的作用。同時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流域地區是華夏文明的重要核心發祥地。中國古代伏羲、女媧、黃帝、堯、舜、禹等神話傳說多傳於此。

自古以來,這裡墨客騷人云集,因此有“詩都”之稱,牡丹香氣四溢,又有“花都”的美譽。洛陽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搖籃,以“河圖洛書”為代表的河洛文化是華夏文明的源頭。


弘宗起名


西安軍事地理最好,四塞之地,依靠幾個關口就能守住獨立王國。在古代,中國南方沒有大規模開發時,人口不多,全國幾千萬人口,依靠肥沃的關中平原,養活幾百萬人口,足以平定天下。但是,隨著經濟發展,中國人口越來越多,南方大規模開發,關中平原已經無法承擔帝國首都了。僅靠關中的幾百萬人口,是沒法控制全國上億人口的地盤的。於是,唐朝時,長安就開始衰落了。武則天都跑到洛陽去了。

洛陽位於中原,在商周時被認為是中國,所以地理上屬於中心,四通八達,戰略要地,緊靠黃河,又有大運河,是個比較好的政治中心。但是缺陷也明顯,它的軍事地理並不好,容易四面受敵,需要很強的軍事力量才能守住這裡。

南京和北京的優勢首先都是軍事地理位置。南京還有長三角這個最強大的經濟腹地的支撐,並且在過去一千多年裡也是文化中心。北京還是處於中國遊牧與農業分界線的位置,是二元民族文化的交匯點之一。所以中國擴張到不再滿足農業文明時,要兼顧農業文明和遊牧民族,就只能把都城定在北京。它並非經濟中心,但是卻是過去一千多年裡中華文明最重要的政治中心。


RaymondIT


當然是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建都時間最長的洛陽。洛陽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3]。歷史的結果一定不是偶然。


三月三253978353


作為一個西安人,我首推古都西安,十三朝古都,永久平安。


行者無疆


洛陽沒什麼了不起的

不就是

華夏第一古都

世界文化名城

絲綢之路起點

隋唐大運河中心

中國唯一的神都(神州大地之都 )

東洛陽 西羅馬

不就是有

夏都二里頭遺址,,

偃師商城遺址,,,

東周王城遺址,,

西周成周城遺址,

漢魏洛陽故城遺址,,

隋唐洛陽城遺址,

等六大都城遺址,,,,

不就是當過,

大宋西京

大金中京

民國行都

不就是

除了元明清不是首都,,,

其餘都是首都,,

一座洛陽城 半部中國史

僅此而已











在路上71417


身為華夏子孫,在悠長的歷史歲月中,歷史為我們留下了無盡的物質和精神財富,而四大古都更是歷史的瑰寶,值得我們去懷念古代先祖的榮光,和品讀歷史的價值。

北京憑藉明清時期作為國都,和現代比較接近,所以歷史古蹟保存完整,而今作為首都,可謂天時地利與人和全都具備,現在早已成為國際化大都市,在全球也極富盛名,他更是中國所有城市的一個標榜,全國人民都有一個去北京的夢想,所以每年一批批人選擇北漂,只為在首都的光芒下發揮自己的價值。



而西安作為十三朝古都,建都歷史悠久,唐長安時更是繁榮於世界,至今被世界各國所稱頌,成為中國文化歷史的一個代表,更是被世界承認的一個古都,他現在的發展也日新月異,在新一線城市中也可謂領頭羊,早已成為西北地區的一個重要的政治經濟重心。 西安的地理位置優勢,也讓他成為一個全國的一個重要交通樞紐,每年南北方在西安中轉人數早就數億有餘,去過西安的朋友,都會被西安那密集的人口所震驚,這樣大的交通要塞,也奠定了西安作為西北地區第一大城市的地位。



四大古都中唯一的南方城市就是南京,在宋朝以後,隨著經濟重心向南轉移,也讓南京這座城市成為南宋的一個重要的都城,南京在近現代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而今天的發展更是欣欣向榮,在百花爭豔的南方城市中,也完全沒有遜色,成為南方的一個重要的經濟政治中心,所以南京將來的形勢更是一片大好,南北的差距,也決定了南京的地位。


但說起最後一個城市洛陽,卻讓人心中有一種別樣的滋味,洛陽作為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在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而歷史上從堯舜禹開始就有很多傳說是在洛陽興起的,雖然也稱是十三朝古都,但是夏商周以後,或作為陪都,更多的是一些小國的都城。
洛陽號稱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1500多年的建都史,對於洛陽的讚譽還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等等。可以看出洛陽是一座歷史和文化興盛的城市,可是去過洛陽的朋友都會為洛陽的發展現狀所擔憂,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古都,雖然文化遺址很多,但是全靠歷史是撐不起一個城市的,在日漸衰落中,現在已淪為一個二線城市,那麼洛陽比起其他古都到底差了什麼呢! 首先就是省內的政治地位,除了洛陽,四大古都有一個直轄市,還有兩個都是省會城市,都是作為省內的政治中心存在。而唯獨洛陽僅僅是一個地級市,在河南省不管政治資源還是經濟資源都被省會鄭州佔據,在鄭州日益發展壯大的同時,更加突顯了洛陽在省內的衰落。 其次就是地理位置,南京佔據南方,北京雄踞北方,西安在西北地區一家獨大,而唯獨洛陽處在中間的華中地區,交通樞紐比不過被西安和鄭州兩個城市佔據,歷史文化被附近的開封,西安對比削弱。 而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歷史古蹟保留不完整,旅遊價值不高,去洛陽旅遊欣賞古蹟大多會失望而歸,小編就因去洛陽的遺址公園,最後而感到遺憾,這也是洛陽旅遊業始終不能發展壯大的一個重要原因。 希望洛陽能夠找到城市正確的發展方向,像歷史上那樣繼續蓬勃發展,成為別樣的風景。


小樓一夜聽春雨


此四都之中,文學之昌盛,人物之俊彥,山川之靈秀,氣象之宏偉,以及與民族患難相共,休慼相關之密切,尤以金陵為最。


知其少可容進


四大古都哪個最好?這個問題能有最終答案嗎?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最適合的首都,總是有時過境遷的時候,我們不能用現在的目光評價古時代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