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 我是XIAO啦,跟我一起旅行吧 」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 尋味成都 」

常年在外旅行,成都就變成了一個符號性的根據地。
然而,一回到成都,懶癌細胞就發作,常常在家窩著不願意再踏出門一步。一直想要好好拍、好好寫這座城市,卻總是覺得它在身邊就不著急。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說起成都的美食你會想到什麼呢?
是外地遊客怎麼看都差不多的麻辣燙、熱鍋串串、冷鍋串串、缽缽雞……還是老字號肥腸粉、擔擔麵、三大炮、夫妻肺片、二姐兔丁、龍抄手、鍾水餃、二醫院背後的糖油果子……還是深藏在街頭巷尾“酒香不怕巷子深”不是本地人根本不好找的真老店?
這三天時間,可是好好在成都吃吃吃,吃到爆肚皮!

「 致民路 」魚夫魚仔,300°C鵝卵石魚火鍋

致民路是怎麼來的呢?追溯到1938年,成都開闢新南門,取“致民以治”之意,有了致民路。現在你也能看到成都的“小木木”社區小公交,它從致民路的起點站開出,兜兜轉轉在成都的林蔭中又開回致民路的終點站,彷彿老成都對致民路的特殊感情。
如今的致民路,新新舊舊,多了許多家店,但在致民路吃飯,依然有種老成都鄰里街坊的感覺。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店鋪是濃濃漁家老屋風,木門、石牆、斗篷、蓑笠……柱子上懸掛著蓮藕、小南瓜,從鍋裡冒出的煙氤氳在整個環境中。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店外,能看到透明玻璃魚缸裡生龍活虎的河鮮。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服務員端著印有“石來運轉”的鍋上來,“開鍋儀式”後看到的是鍋底的鵝卵石,這是魚夫魚仔獨一無二的特色做法,鵝卵石此前在烤箱中加熱到300°C,並算準妙數端上鍋,鮮魚早早被準備成厚薄均勻的魚片待命下鍋,魚片被瞬間覆蓋在鵝卵石上,發出“呲啦呲啦”的聲音……哇……然後倒入秘製湯底,鍋蓋上有標準計時器,3分鐘,一鍋鮮嫩的魚湯和魚肉準備得妥妥。


秘製的湯底有傳統的紅鍋、酸菜鍋和清新的檸檬鍋底,我們吃的是傳統紅鍋牛蛙和檸檬鍋江團。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除了魚火鍋,佐餐小吃也五花八門,油炸小河蝦、土家小涼粉、秘製麻辣土雞腳、橘子蒸包、小煎酥肉……
▼料碟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牛蛙紅鍋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檸檬仔姜鍋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餐廳環境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 匯源北路 」醉西昌,傳說中的“小香豬”

說到“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人們常常聯想到的是東北漢子。而在天府之國的四川,說到粗礦豪爽的風格,源於彝良的西昌火盆燒烤絕對是燒烤中的“扛把子”,“肉大坨,又熱火,巴適得板!”
這天晚餐,是在匯源北路的醉西昌火盆燒烤吃的,這家店之前上過天天向上的綜藝噢。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位於3樓的餐廳除了室內,有一個大大的露臺,乍眼一看不像是粗礦的火盆燒烤的環境,竟然顯得有點兒小清新。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通過正門走過室內區域,再經過室外走廊,老遠就能看到這架巨大的烤雞爐。盯著爐上的烤雞3秒後,我的飢餓程度大概上升了5個檔次。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在這家店吃飯,推薦菜品裡有兩個是一定要嘗試一下的:小香豬和醉蝦。
▼小香豬“千里迢迢”從大涼山運過來,肉質是普通豬肉難以比擬的緊實,帶皮帶骨一起烤制,外焦裡嫩。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長竹籤也是西昌火盆燒烤的特點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除了豬肉之外,烤五花、烤牛肉、烤全茄,也值得一試。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另一個要說的就是醉蝦了,之所以叫醉蝦就是因為他們將鮮活的蝦,加上酒等調料,蓋上蓋子等蝦“醉”了之後再品嚐,醬汁宜人,蝦肉鮮美!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錫紙烤鵪鶉蛋也挺有意思,烤熟之後大部分還是流心的哦,可以加一點兒自己喜歡的調料,像辣椒麵、辣椒油或者泰式酸辣醬,吸溜一口下去,全身都暖了,什麼都不加也挺好,烤蛋的原味其實很不錯。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烤土豆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烤架上也能煮“小火鍋呢”,一個不大不小的方盤裡,裝著豐富調味料的油,在烤網上加熱煮沸後,食物就可以下鍋啦,麻辣牛肉、毛肚、黃喉……和小火鍋無異。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 龍王廟正街 」有拈頭可以叫醒裝睡的人

店鋪裡掛著一個這樣的標語:“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但有拈頭可以。”
“拈”在成都話裡的意思,就是夾菜的“夾”,火鍋燙好了,大家常常會說:“快拈噻,還坐著幹什麼呀!”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從下蓮池街走到有拈頭火鍋店,兩旁都是老成都宅子,在這裡可以感受到濃濃的市井氣息。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店鋪環境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都說鴛鴦鍋是成都人對朋友的讓步,有拈頭一開始只有秘製紅鍋,現在店鋪越開越多,自然要顧及到外地的朋友們,所以現在添加了菌湯鍋、番茄鍋等。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小吃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有拈頭主打大小套餐,菜品數量多,份量少,一個大套餐幾十種菜,特別適合什麼都想吃又“眼大肚皮小”的小夥伴們,我自己也是這樣,最喜歡來有拈頭吃火鍋“雨露均霑”的感覺。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上菜品的筲箕,也有濃濃老成都的市井味。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 致民路 」馬路邊邊,黃昏老味道

馬路邊邊是成都麻辣燙開一家火一家的代表,而重現老成都街景的獨特裝修,又可以說是馬路邊邊的代表了。
走進店鋪,彷彿走進了70-80年代的老成都,灰瓦白牆,石頭磚,石板路,收銀臺就是“小賣部”,還有街頭郵筒,天花板上掛著標語“發展才是硬道理”,服務人員穿著活力四射,具有時代感的運動服……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和前一天吃的魚夫魚仔相隔不到100米的馬路邊邊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將串串下鍋,不用手扶,用搪瓷杯蓋住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這裡的串串口味經典,冒菜也不錯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角落的我的座位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 建設路 」劉酥排,怎麼都得來一口

說起建設路小吃街,沒有哪個成都“好吃嘴兒”不知道的,尤其是電子科大的朋友們,簡直是他們的食堂一條街。這條街不知出了多少家網紅小吃店!
晚餐要在建設路吃,所以下午到這邊先轉轉,找一點小吃。
▼我點了臺式甘梅味的杏鮑菇和掌中寶的套餐,超級無敵爽口!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菜品方面,其實除了酥肉、排骨,後加入的掌中寶、鮮嫩杏鮑菇更是點睛之筆。
口味方面,它家的可選口味真的很豐富,清爽一點兒的像糖醋味、臺式甘梅味,口味重一點兒的比如糖醋麻辣味、經典蒜香味,還有獨樹一幟的獨家無二,沒辦法肚子不夠大,下次再嘗吧。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每日新鮮油炸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驚豔到我的山楂悅,酸酸甜甜就是它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當你路過建設路的時候,真的,不能不來一口。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 建設路 」得勁兒燜烤肉串,走進燜烤房

走進燜烤房,幾個巨大的燜烤爐很像是新疆大饢坑,因為有溫度計,姑且稱之為“智能版饢坑”吧。
▼鐵籤穿著滋香牛蛙、羊肉串、牛肉串、排骨、泰國虎蝦一起放入燜烤爐,220°C的高溫下燜烤5-6分鐘之後,一揭開鍋,看到烤爐裡的肉類都開始泛紅流油……拿鉤子鉗出來,就可以端上桌啦!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得勁兒是最近一兩年才開始的品牌,但是已入選了大眾點評2019必吃榜。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到食物架那邊看,食材都非常新鮮。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店面內外始終以深紅色為主題,在一面牆上有好多成都的方言,像“瓜戳戳”、“巴巴掌”、“方腦殼”、“飛飛兒”……有些我作為一個本地人都一竅不通。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蜜汁雞爪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在得勁兒的吃法裡,有梅子醬、黃豆醬、海鮮醬和成都人不能沒有的幹碟,梅子醬的酸甜可以中和肉的油膩,黃豆醬的醇香風味適合搭配羊肉、素菜、土豆片等,海鮮醬可以給素菜提鮮,幹碟香辣濃郁爽辣十足。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晾曬土豆絲也是一大特色了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出鍋上桌!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大吃特吃中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在他家,我強烈推薦這個烤蘑菇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這一家也是超級好喝的山楂悅噢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成都四街六味,這個冬天我吃爆肚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