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7 洛阳民间博物馆——无篱园

无篱园位于洛阳佃庄,博物馆藏品以石刻、拓片为主,上至东汉,下至民国,石刻种类丰富,可以说居洛阳民间博物馆之首。

洛阳民间博物馆——无篱园

洛阳民间博物馆——无篱园

博物馆设计别具匠心,水池、假山、连廊构成了一幅江南园林景色。

洛阳民间博物馆——无篱园

洛阳民间博物馆——无篱园

连廊下摆放着各类大件石刻作品,以碑帽、经幢、墓门、佛像、石兽为主,数量众多,每件保存基本完好。

唐代石柱构件

洛阳民间博物馆——无篱园

宋代武士俑,与洛阳石人村玉皇庙的石俑风格接近。

洛阳民间博物馆——无篱园

汉代石墓门

洛阳民间博物馆——无篱园

石造像,类似石刻在偃师商城博物馆较多。

洛阳民间博物馆——无篱园

明清时期石牌坊构件,不知出处在哪。

洛阳民间博物馆——无篱园

清代石麒麟构件,图案风格与偃师黄大王庙遗留的石构件类似)。

洛阳民间博物馆——无篱园

清代祥云纹碑帽,清代碑帽多以盘龙纹居多,祥云等其他图案较少,在汝阳观音寺有几块碑帽图案同样十分独特。

洛阳民间博物馆——无篱园

民国石牌坊构件,同样不知出自哪里。

洛阳民间博物馆——无篱园

石匾额,题跋处记载年代的地方损坏。

洛阳民间博物馆——无篱园

在连廊对面有唐代经幢一根和数根拴马桩。可惜唐代经幢已无文字可以辨认。

洛阳民间博物馆——无篱园

洛阳民间博物馆——无篱园

院落深处是一栋二层楼,一层主要展出陶器、石刻类。陶器无特别之物,有唐三彩俑、陶罐、陶猪圈等陪葬类器皿。

洛阳民间博物馆——无篱园

石刻类品种较为丰富,石造像类:

唐代佛塔残件,整体应为释迦牟尼居中,左右各站有二弟子。

洛阳民间博物馆——无篱园

唐代胡人俑头,这类胡人像以唐三彩的形式出土较多,有奏乐、脚夫、仆人、商人等职业形象。

洛阳民间博物馆——无篱园

唐代罗汉造像,和胡人像的石质一致,颜色发红,在偃师南部山区有这类石材。

洛阳民间博物馆——无篱园

唐代乐俑,卷云舒袖,婀娜多姿。

洛阳民间博物馆——无篱园

唐代普贤菩萨造像,菩萨的坐骑大象是亮点,憨态可掬。

洛阳民间博物馆——无篱园

汉砖类:

汉砖不仅体积大,表面还有精美纹饰,有几何图形、神兽、人物、马车等不同题材。在邙岭附近的村里,现在偶尔也能见到散落的汉砖。

洛阳民间博物馆——无篱园

洛阳民间博物馆——无篱园

洛阳民间博物馆——无篱园

洛阳民间博物馆——无篱园

洛阳民间博物馆——无篱园

洛阳民间博物馆——无篱园

洛阳民间博物馆——无篱园

洛阳民间博物馆——无篱园

(汉砖拓片)

洛阳民间博物馆——无篱园

东汉刑徒砖:

刑徒砖,就是当时苦役的墓志铭。目前发现的刑徒砖有两种,一种刻在天然石材上,一种刻在人工烧制的砖上,在洛阳西大郊村出土的是后者。

砖上的文字记载了逝者的姓名、籍贯、逝世年月等信息。当年这些苦役为建造汉代城邦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可能他的亲人至死也不知道他的下场。

洛阳民间博物馆——无篱园

洛阳民间博物馆——无篱园

洛阳民间博物馆——无篱园

洛阳民间博物馆——无篱园

洛阳民间博物馆——无篱园

刑徒砖拓片

洛阳民间博物馆——无篱园

洛阳民间博物馆——无篱园

博物馆二楼的主要藏品是各类墓志铭石刻及碑刻拓片。

比较珍贵的有颜真卿《郭虚已墓志》,原碑在偃师首阳山镇一砖厂内出土,现藏于偃师商城博物馆。   

洛阳民间博物馆——无篱园

宋朝明相富弼墓志,2008年在洛阳史家屯村发现,碑文7000多字,是中原地区迄今出土的一方尺寸最大、志文最多的墓志。此墓志的志盖“宋开府仪同三司守司徒致仕韩国公赠太尉谥文忠富公墓铭”为司马光亲笔篆书。

洛阳民间博物馆——无篱园

洛阳民间博物馆——无篱园

辟雍碑,全国重点文物,原碑现保存在佃庄镇东大郊村,该村是东汉时期的大学——太学所在地,该碑讲述了晋武帝司马炎及皇太子司马哀亲临太学辟雍视察的事迹,碑文为晋隶书法的典范。

洛阳民间博物馆——无篱园

洛阳民间博物馆——无篱园

作为镇馆之宝的应该是武则天亲书的《升仙太子碑》。

洛阳民间博物馆——无篱园

武则天的飞白体:升仙太子之碑。

洛阳民间博物馆——无篱园

洛阳民间博物馆——无篱园

洛阳民间博物馆——无篱园

洛阳民间博物馆——无篱园

辟雍碑和升仙太子碑目前原碑均封闭保存,非一般人物难得一见,但在无篱园可以尽情欣赏。

无篱园藏品丰富,在此仅能展现其之一二,唯有置身于内,才能体验众多藏品的魅力,走进无篱园,方感学识疏浅,还是各位亲自前往无篱园畅游古迹之海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