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伪孔传《尚书》的出世及东晋经学巨变


伪孔传《尚书》的出世及东晋经学巨变

唐代刘知几写了一部《史通》,被今人称作是世界上的第一部史学理论专著。

此书的《古今正史篇》云——

晋元帝时,豫章内史梅赜始以《孔传》奏上,而缺《舜典》一篇,乃取肃之《尧典》,从"慎徽"以下分为《舜典》以续之。自是欧阳、大、小夏侯家等学、马融、郑玄、王肃诸注废,而古文《孔传》独行,列于学官,永为示范。

刘知己的这段话,既讲了伪孔传《尚书》的出世,又讲了"经学"在东晋发生的一场大变化。

已写过"《尚书》稽故"一文,大致讲了《尚书》的内容和成书时间;书名含义及从《书》到《尚书》的变化;逸书的发现;《古文尚书》之由来;今文和古文经学的差异及论争等等。

本篇,则专门把伪孔传《尚书》有关情况,介绍与有兴趣的朋友。


伪孔传《尚书》的出世及东晋经学巨变

一,东晋偏安与梅赜献书。

公元266年,司马炎篡魏,从其父司马昭晋公之名,定国号为晋,都洛阳,史称西晋。

280年,西晋灭吴,实现统一。但没几年,就生八王之乱。316年,短命的西晋被匈奴灭掉了。

从西晋倾覆,长期积淀的文化,也遭受了秦皇焚书以来的又一次极大破坏。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云——

永嘉伤乱,众家之书并亡。

朝廷藏书尽毁,民间之书损失大半。

317年,西晋皇室南逃建业。司马睿仍称晋之国号,即为晋元帝。史称东晋。

但东晋已不是统一国家,不过是一个偏安江南的小朝廷。世上所谓"六朝",东晋算是其一。

司马睿这个晋元帝,不是没有光大东晋之想法。于是,有了豫章内史梅赜献孔安国作传的《古文尚书》一事;也有了朝廷增原来的经学博士五人至九人,再至十一人终及十六人一事。其中,《尚书》博士占二人。

关于梅赜献书,孔颖达《尚书正义》载——

《晋书》又云:"晋太保公郑冲以古文授扶风苏愉,愉字休预;预授天水梁柳,字洪季;季授城阳臧曹,字彦始;始授郡守子汝南梅赜,字仲真,又为豫章内史,遂于前晋奏上其书,而施行焉。"

这段话,前面讲的是古文派的传承,后面讲,在西晋的时候,梅赜已经向皇帝献了孔安国作传的《古文尚书》。

孔颖达的《尚书正义.序》还说——

晋世皇甫谧独得其书,……其后传授乃可详焉。但古文经虽然早出,晚始得施行,其辞富而备,其义弘而雅。

孔氏所说的这两段话,是晋以后的儒学经学家们深信不疑的。

不过,唐修《晋书》,为今日《二十四史》中版本。其中未有孔颖达所说内容。唐之前,各种晋书约有十八至十九家;到宋时,竟有晋书二十三家。孔颖达或凭藉了其中一种说话。

然所谓皇甫谧采用孔安国传《尚书》,一定是讹传了,孔颖达误读了《帝王世纪》所引的"桀卒于鸣条","桀"应为孟子说的"舜",版本误刻而已。

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里,是对梅赜这个人记录最多的,但是,名字写作"梅颐"。

所以,梅赜究竟如何献伪《古文尚书》,是一段未了的公案。

可以确定的是,东晋的时候,伪孔传《古文尚书》不仅广泛流传了,还成了官府正学。


伪孔传《尚书》的出世及东晋经学巨变

二,伪孔传《尚书》之概貌。

伪孔传《古文尚书》,全书共五十八篇。为何是这个篇数呢?因为西汉刘歆的爸爸刘向说过《古文尚书》有五十八篇这个话,伪造者要凑这个数。

此书的每篇,都有伪造的孔安国的"注",只有《舜典》除外,因为伪造者没有找到可依据造假的《舜典》,于是用王肃本《尧典》的后半段假造了一篇,此篇不标"孔氏注"而标"孔氏传"。

曾传,汉代有今文《尚书》百篇本,孔安国为之"作序"。其实这也是讹传,史上并无其事。所谓"孔序",亦为伪造。

此伪孔传《古文尚书》,则将"孔序"改为"孔注",分插在各篇之首或篇尾。全书之前,又以孔安国口气伪造了一篇《尚书序》。后来的治经者,称此"序"为《书大序》。

《书大序》曰——

先君孔子,生于周末,……讨论文典,断自唐虞以下迄于周……典、谟、训、诰、誓、命之文,凡百篇。……至鲁共王好治官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居,于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虞、夏、商、周之书,……王又升孔子堂,闻金石丝竹之音,乃不坏宅,悉以书还孔氏。……以所闻伏生之书,考论文义,定其可知者,为隶古定,更以竹简写之。增多伏生二十五篇,伏生又以《舜典》合于《尧典》,《益稷》合于《皋陶谟》,《盘庚》三篇合为一,《康王之诰》合于《顾命》。复出此篇,并序,为五十九篇,为四十六卷。……悉上送官,……承诏为五十九篇作《传》。........《书序》,序所以为作者之意,昭然义见,宜相附近,故引之各冠其篇首,定五十八篇。既毕,会国有巫蛊事,经籍道息,用不复以闻。

西汉初年伏生口授《尚书》,弟子以汉隶记录,成书三十三篇。此伪《古文尚书》,借孔安国《大序》,讲了其比伏生本还多了二十五篇,即为五十八篇。

多出来的二十八篇伪《古文尚书》是——

【虞书】:1,《大禹谟》。

【夏书】:2,《五子之歌》;3,《胤征》。

商书】:4,《仲虺之诰》;5;《汤诰》;6,《伊训》;7-9,《太甲》三篇;10,《咸有一德》;11-13,《说命》三篇。

【周书】:14-16,《泰誓》三篇;17,《武成》;18,《旅獒》;19,《微子之命》;20,《蔡仲之命》;21,《周官》;22,《君陈》;23,《毕命》;24,《君牙》;25,《冏命》。

这二十五篇,共十九题。其中,《大禹谟》、《五子之歌》、《胤征》、《汤诰》、《伊训》、《咸有一德》、《武成》、《旅獒》、《周命》九个篇题,亦在"逸书十六篇"中;从今文《尧典》中分出的《舜典》以及《皋陶谟》分出的《益稷》,也在"逸书十六篇中"。但是,缺了十六篇的《汩作》、《九共》、《典宝》、《肆命》、《原命》五题,多了《仲虺之诰》、《太甲》、《说命》、《微子之命》、《周官》、《君陈》、《毕命》、《君牙》八题。

这也说明,造伪传《古文尚书》者,并不熟悉"逸书十六篇",只是从《书序》百篇里挑选篇目凑数而已。


伪孔传《尚书》的出世及东晋经学巨变

三,伪书立于学官当属必然。

1,伪孔传《古文尚书》,在东晋初年立于学官。

《晋书.元帝纪》——

建武元年十一月:置史官,立太学。

大兴二年六月:置博士,员五人。

当时南方望族的贺循、荀崧、车胤等人参与了此事。

《通典》卷五十三载:东晋元帝时,太常贺循上言:"尚书被《符》:经置博士一人。"

大兴(318- 321)初,欲修立学校,惟《周易》王氏,《尚书》郑氏、古文孔氏,《毛诗》、《周官》、《礼记》、《论语》、《孝经》郑氏,《春秋.左传》杜氏、服氏各置博士一人,其《仪礼》、《公羊》、《穀梁》及郑《易》皆省不立博士。

《晋书,荀崧传》:元帝践阼,征拜尚书仆射,……转太常。时方修学校,简省博士,置《周易》王氏,《尚书》郑氏,《古文尚书》孔氏,《毛诗》郑氏,《周官》、《礼记》郑氏,《春秋左传》杜氏、服氏,《论语》、《孝经》郑氏博士各一人,凡九人。其《仪礼》、《公羊》、《穀梁》皆省不置。崧以为不可,乃上疏……。

总之,东晋最初设五经博士五人;贺循谏议增加三人,皇帝增为九人;荀崧提议再增加四人,结果批准了三人;最后到了十六人。这十六个人都是主管传授今文和古文五经的太学博士。

2,东晋,伪孔传《古文尚书》得立于学官,有其必然的社会原因。

不早不晚,伪孔传《古文尚书》恰好在东晋出现,有其必然的原因。

首先,从最重要的原因来说,晋世王朝败逃南方,仓皇甫定,需要寻找自己得以苟延的精神支柱。

什么最重要呢?无疑是所谓历代圣主的"政训"——《尚书》。一方面,似乎可以激励统治者自身反躬自省;另一方面,也可以靠其聚拢臣民集于大纛之下。一部从未有过的伪孔传《古文尚书》,恰好可尝其心愿。

其次,就另一个社会原因来说,西晋的失败,很关键的一点,是门阀政权的形成。

魏王朝的九品中正制,扶植发展起来的大地主的世族豪门,从上到下把掌了各级政权;而且,晋代实行的王国分封制,与汉代的衣食租税封王之爵制度相比,显然是一种历史的倒退。豪族控制了西晋各级国家机器,选拔官吏全凭门第而不重才学,改变了汉代官吏都需从儒生中挑选的常规,这使两汉确立的所谓"贤良方正"和"通经致用"的选拔人才标准彻底失灵。正如《陈书.儒林传》所说:"自两汉登贤,咸资经术,魏晋浮荡,儒教沦歇,公卿士素,罕通经业矣。"只要门第显赫,不学无术亦可任吏拜官。由此对西晋官僚政治破坏之大,可想而知。

再次,从曹魏到西晋,上层统治者在物质上的腐化享乐、骄奢淫逸是出了名的;在精神层面,则推崇玄学、导倡清谈,形成所谓"正始风流"的潮流,文人士大夫一概追求玄虚超逸,以致"清谈误国"。

鉴于以上原因,东晋政权希冀东山再起,一是要需找自己的精神支柱;二是要扭转西晋的弊政恶习,就只能求助于重振儒家经学了。

其实,自魏开始,佛教迅速在中原昌盛。这与朝廷的大力推广是分不开的,因为,这对稳定社会,维护政权,确实大有好处。

但是,南逃之后,搬出主张"出世"的佛教作为重振旗鼓的思想武器,明显南辕北辙。因此,东晋政权的唯一选择,只能是儒家经学了。

这就是东晋增立经学博士,包括伪孔传《古文尚书》成为官学的必然原因。


伪孔传《尚书》的出世及东晋经学巨变

四,东晋经学巨变面面观。

两汉,是个文化昌盛时期。

后来,经历了西晋开始的"永嘉之乱",不仅中原沦陷,且文化亦遭受巨大破坏。

比如,就两汉经学来说,以今文注释"五经"的十四家著作,亡佚严重;以古文注解《易》、《书》、《春秋》等的著作,亦损失大半。包括曾非常著名的马融、郑玄注解《书》、《易》;贾逵的《左传注》等,也散失殆尽。至今,只能从其他古籍的转引、略述,才能觑其一斑了。

当然,有学者认为,以上这些经学著作的佚失,与汉代学者思想的抱残守缺、学术上的门户之见不无关系。此话亦有道理。

东晋经学巨变,形成了官方认可的一套经学"标准教材"。主要是五部——王弼所撰的《周易注》;郑冲、孙邕、何晏等人所撰《论语集解》;杜预所撰《春秋经传集解》;范宁注《春秋穀梁传》;加上此文所说的标为《孔氏传》的《古文尚书》。

这五部"教材",都是根据当时的需要做过"修订"的。例如,王弼、何晏把汉代专讲卜筮象数的《易》,改为以老庄玄理来解释了,《十三经注疏》中的《周易注疏》,用的就是王弼注再加上《系辞》以后的韩康伯注;《论语集解》,则由何晏加入了许多玄学之说,等等。这种修订的益处是,一是突破了汉儒自我禁锢的藩篱,广纳博采,吸收各种成熟见解;二是使深受谶纬影响的神秘化今文经学转变为哲理化;三是也比汉代古文经学更为注重训注的根据,对经义的阐明更为通达。

如此便形成了魏晋经学的鲜明特色,亦可解释何以这几部重要经注流传至今。

魏晋经学中的这部伪孔传《古文尚书》,撇开伪造这一点不说,其总体上总结和承袭了两汉经学在《尚书》注解方面的几乎全部成就,尤其是进一步加强了汉代古文经学的思想,也有其突出的特色。

第一,伪孔传《古文尚书》最突出的特点,是传承并光大了汉儒古文经学的"圣道王功"思想。

此书中,讲述了一个核心观点,即"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乃一脉相承",这一帝王脉络,就是"圣道"。书中,伪造了一篇《大禹谟》,此绝非无意之举,而是大有深意。

此篇讲,舜从尧那里所承受之道,又谆谆传授给大禹。文中的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四句话,被后来儒家称为"虞廷十六字",称颂其为尧、舜、禹"三圣传授心法"。亦成为后来儒家哲学理论的基石,宋儒的"道学",即源此"人心"、"道心"十六字"心传"推演而出。

第二,伪孔传《古文尚书》极有针对性地突出和强调了"纲常"秩序的重要性。

西汉末年的王莽,曾大肆利用《尚书》中关于尧舜禅的记载,实现自己的篡位;同样,东汉末年的曹丕以及司马氏,也都大讲《尚书》里周公践阼莅政的事迹以实现篡权。东晋儒学,显然深刻总结了上述教训,因此,在孔伪《古文尚书》中,通过上古贤王之口,反复强调了强化"纲常"维系政权的重要性。

例如,焦循《尚书补疏.序》即说——

《礼记》的《明堂位》"以周公为天子,汉儒用以说《大诰》,遂启王莽之祸,郑氏不能辨正,且用以为《尚书注》,而以周公称王。自时厥后,历曹、马以及陈隋唐宋无不沿莽之故事,而《传》特卓然以周公不自称王,而称成王之命以诰,胜郑氏远甚,此《传》之善七也。为此《传》者盖见当时曹、马所为,为之说者有如杜预之解《春秋》,束皙等之伪造《竹书》,舜可囚尧,启可杀益,太甲可杀伊尹,上下倒置,君臣异位,邪说乱经,故不惮改《益稷》,造《伊训》、《太甲》诸篇,阴与《竹书》相齮龁,又托《孔氏传》以黜郑氏,明君臣上下之义,屏僭越抗害之谈。以触当时之忌,故自隐其姓名。"

焦循这是说,汉儒按照《明堂位》解释《尚书.大诰》,结果造成王莽篡位。自那开始,曹丕、司马氏和陈隋唐宋等辈都借此说事。孔氏《传》作者,他亲眼见到了上述的僭越之事,假托孔安国之名,批驳郑玄。束皙伪造了《竹书》,说舜囚尧,启杀益,太甲诛伊尹,都属君臣异位,胡说八道。孔传《古文尚书》,就是要倡君臣必分上下,决不允许僭越抗害之事发生。

说得够明白的了。其实,焦循也知道所谓孔安国为《古文尚书》作《传》不一定是真事。

第三,伪孔传《古文尚书》构建了一整套封建道德和政治哲学的体系。

此书中所伪造的《太甲》、《仲虺之诰》、《说命》、《旅獒》、《同命》等篇,分门别类,配合紧密,既各有其中心内容,又相得益彰构成儒学封建道德的体系,成为此后千多年封建社会所需的政治哲学重要经典。如果说,两汉时期,封建君主在代秦之后,尚不明确应该建立何种适用的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的话,东晋时期的这部伪孔《古文尚书》,是一次集大成的构建过程。

到了宋代,对于伪孔传《古文尚书》的解读研究,达到了巅峰水平。宋代大儒朱熹,是极其明白此部著作为伪作的,但他看破不说破,去世前一年,还嘱咐自己的学生蔡沈进一步研究。蔡沈秉承先师遗志,写了《书集传》,但仍然是看破不说破。于是,师徒二人的思想和这部书,成为《尚书》正学。

总之,如孔颖达在《尚书正义.序》中谈到的对伪孔传《古文尚书》的评价——

其辞富而备,其义弘尔雅,故复而不厌,久而愈亮。

历代朝廷和儒生们接受这个评价,此种情形,一直延续到清代,这时才有比较多的学者站出来对此书群起而攻之。


伪孔传《尚书》的出世及东晋经学巨变




陈梦家《尚书通论》;

屈万里《尚书今注今译》;

顾潮、顾洪《顾颉刚评传》;

刘起釪《尚书学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