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如果朱棣不造反,朱允炆的王朝能撑多少年?

艾源堂养生科技


. 以史为鉴,从历史长河中探寻真知;以文会友,从文史阅读中获得乐趣

关注

明朝建文帝朱允炆的命运让人慨叹。概叹之余,不免有人会想,当初朱棣不造反,没有把朱允炆拉下来,明朝的江山会不会更好,会不会比朱棣的江山更好呢?

不过,这种假设只能想象一下,其实,我个人感觉,朱棣就算不造反,大约朱允炆的江山也是坐不长的。为什么呢?

咱们先来看看,中国古代历史上,皇帝直接绕过儿子把皇位传到孙子手里,会是什么样的结局?先看两个事例。

一是晋武帝司马炎。当时晋武帝的皇位继承人是白痴儿子司马衷,晋武帝之所以最终没有换人,还一直让这个白痴继续当太子,是因为这个白痴儿子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孙子司马遹,晋武帝的想法是,就算儿子是个白痴,但是传位到孙子辈就好的。可是结果并没有如晋武帝所愿,在他白痴儿子继位的时候,全国就爆发了主要由他的另外一些儿子参与的“八王之乱”,最终不但他聪明的孙子司马遹被杀,而且国家也乱了,最后北方少数民族趁机入侵,灭了西晋。

另一个事例是,蒙古大汗窝阔台确定的皇位继承人是二儿子阔出。后来阔出在发动对南宋的战争的时候,在战场上被打死了,窝阔台于是把皇位继承人给了阔出的儿子,也就是他的孙子失烈门。但是他去世以后,在他的六皇后脱列哥纳的强力干预下,窝阔台的大儿子贵由夺得了皇帝之位。而贵由夺位,又引发了窝阔台的侄子们的不满,最后皇位传到了他的侄子蒙哥那里。

从这两个事例可以看出,如果一个皇帝想绕过他剩余的儿子们,直接把皇位传到孙子那里,最终都是悲剧的结局。为什么都是悲剧的结局?因为儿子们不服啊!如果是传给其中任何一个儿子,可能其它儿子心里有意见,但都不会有那么大的意见。传孙子就不一样了,儿子们还年富力强呢,为什么就要传到孙子的头上呢?难道儿子中就没有一个行的吗?这边儿子们不服气,孙子为了坐稳天下之位,必然要削藩。不削藩,天下就会分裂。但是一削藩,儿子们就更加不服,因此,这必然让矛盾越来越升级,最终新的战争形成。

因此,基本上可以得出结论,就算朱棣不造反,朱元璋的其它儿子最终也会造反,战争依然是不可避免的。

那么,如果不是强势的朱棣造反,而是朱元璋一些不太厉害的儿子们造反,朱允炆能不能摆平他们呢?这个很难说,我个人认为也不容易。一是朱允炆本人的性格比较文弱,优柔寡断。二是由于朱元璋杀功臣,朱允炆身边缺少厉害的武将。这两条就决定了朱允炆很难赢得一场战争。

再退一步,就算朱允炆把所有的叔叔们都干掉,他是不是就能坐稳江山呢?我的答案也是否定的。因为有一点,他定都在南京,在中国古代冷兵器时代,在中国古代南北对抗是一对尖锐矛盾的时代,没有一个定都在南方的朝代,能够抵挡得住北方少数民族的强力侵略。所有那些定都南方的,都是在北方的大片土地被北方少数民族占去以后的无奈行为。

而明朝面临的国际形势更严峻。一是北元被撵出去了,正不服气,二是四大汗国中伊尔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的帖木儿帝国强势崛起。朱允炆的国家遭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强大入侵,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而定都在南京的朱允炆,他基本上是很难应付这种局面的。很可能就被占去大片江山,更严重的还有可能灭国。

所以,朱允炆继续干皇帝的话,明朝大约是非常难受的。






富士康一哥


朱允炆在朱棣面前显然还是太年轻了,朱允炆继承大统的时候才21岁,而燕王朱棣都已经38岁了。朱允炆作为朱元璋钦点的皇位接班人,却为何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就被皇叔朱棣推翻了政权?朱允炆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其实不然也。




可以说,朱允炆是最像父亲懿文太子朱标的皇子,朱标的长子朱英雄幼年夭折(只活了八岁),朱允炆是事实上的嫡长孙。朱元璋放弃其他几个年长的儿子而选择了年纪轻轻的朱允炆作为皇位接班人,并非只是为了遵循“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皇位继承制度,而是因为朱允炆确实有他自带的闪光点,朱允炆虽然年轻,但是他为人却非常正派,没有皇室子弟的轻浮、纨绔,而是沉稳有度,诚孝至仁,朱允炆的性格操行都很像父亲朱标。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从陕西巡视回来的太子朱标不幸染病去世,皇太孙朱允炆因为悲伤过度而日渐消瘦,朱元璋安慰他说:“而诚纯孝,故不念我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太祖朱元璋去世,同年皇太孙朱允炆即帝位,改年号为建文。这一年,他才21岁,经过皇祖父三十一年苦心经营,“洪武之治”成绩斐然,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大明天下一派繁荣昌盛气象。




如果只是做一个守成之君,朱允炆完全可以做到。不过,建文继位之初却也大行改革,比如,他一改过去皇祖父重武轻文的思想,而是提高了文官在朝廷的作用。建文朝主持“削藩”国策的齐泰,黄子澄等人都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建文帝宽刑省狱,避免了冤假错案的一再发生,洪武朝的大肆屠杀功勋之臣在建文帝时期没再发生过,建文帝抑制宦官力量,对宦官不法严惩不贷。“建文新政”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年时间,但是对明朝后世皇帝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当然,如果从严格的标准讲,朱允炆实在离他皇祖父还有不小的距离。建文帝自幼熟读儒家经书,但不懂得圆润变通。他和父亲懿文太子一样,性格温文尔雅,即长皆与宽大著称。他身边的亲近之臣,包括方孝孺、齐秦、黄子澄等人,都是怀理想主义,书生气浓厚,对时局没有大同观认识的人。建文帝在这些人的影响下,“削藩”畏畏缩缩始终放不开手脚。朱允炆是个十足的书生型皇帝,他毫无治国经验,不仅不能和他的皇祖考比,甚至他那些雄才大略,镇守一方的藩王叔父们,建文帝也远不是他们的对手。在这些儒学官员的熏陶影响下,建文帝幻想着能以儒治国,推行他所谓的理想仁政,但是这在明初,几乎都是不现实的事情。




建文帝本身就是个死读书的书呆子,加上黄子澄齐泰儒家修齐治平理论的思想灌输,所行新政皆是脱离实际,方孝孺还建议建文帝从古籍经文中去寻找治国的灵感。这三个人虽然正直勇敢,胸怀为天下苍生计的理想。但他们都是腐儒之见,缺乏实践意识,反而使建文帝在施政理念上一再脱离实际。燕王朱棣打着“倾君彻”的名义靖难起兵,目标就是直指齐泰、黄子澄。即便朱棣不造反,估计建文王朝也难以维持太久。


大国布衣


在建文的削藩之下,假设燕王朱棣不会造反,那么在其他藩王或无能力,或无勇气起兵造反的情况下,建文的确很可能完成削藩,囚废全部藩王。有些观点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以建文仁孝会造出一个不逊永乐的盛世。

然而情况可能并不那么乐观

一,眼光不好,政治经验少。建文刚继位的时候政治经验少,政治能力也不出众,但朱元璋给他留下的班底助他做个守成之君倒也不难。但是建文眼光不好,居然重用方、黄之流,形同宰辅。方黄二人过于理想化,虽然满腹经纶,但缺乏治世之才,当个教书先生尚可,用来治国的话,只会把建文带偏,腐儒用的不好可是会害死人的。方孝孺整天念叨什么上古井田和恢复上古官制这些不靠谱的玩意,关键建文就信这套。

二,北元残余实力不弱。虽然徐达等人1367年北伐成功之后,取下大都,将北元赶往大草原。蓝玉也于1388年在捕鱼儿海击破北元小朝廷,全歼其主力部队中央禁卫军,致使北元内乱不断,随着脱古思帖木儿被杀,北元正式分成鞑靼和瓦剌。但即便已经分裂,他们的实力依旧都不容小觑。1409年朱棣命令淇国公丘福率军十万进攻鞑靼大汗本雅失里,由于丘福不听劝谏一意孤行,使长途跋涉已经疲惫的大军在未经休整的情况下碰上了以逸待劳的鞑靼军,全军覆没。1449年,由于明英宗听信太监王振,导致土木堡号称五十万的大明精锐兵团被瓦剌全歼。



朱元璋雄才大略,为什么要分封?

一、的确是他宠溺子孙。二、大明初定,局势尚不稳定,洪武年间叛乱偶有发生,永乐年间也有唐赛儿反叛。三、北元实力依旧很强。所以不得不分封诸王以镇之,尤其是九大塞王,实力最强,此时的分封制是利大于弊。

然而这些建文都不懂,他只是觉得诸王是他巨大威胁,必除之而后快。原因也很简单,他并不是朱标第一顺位继承人,能上位全靠朱元璋力挺,所以他才会在刚登大位,屁股还没坐热的情况下就谋划并开始削藩,一年之内连削五王,直逼燕王。其中周代齐岷四王全部被囚废关押,湘王不愿受辱,阖宫自焚,由于让建文背上杀叔之名,让爱惜羽毛的建文和其党羽大怒,建文非但没有收敛骸骨以厚葬,反而赐其谥号戾。



建文的朝廷是个文人朝廷,他主要宠信的也是文人,尤其是近臣方黄之辈。假设朱棣不反,削藩很可能会成功,论功行赏,替建文出主意的方黄之辈自然会更受宠信和重用。那么方孝孺一直积极主张的复周礼、复上古井田的建议就很可能被建文采纳通过。一旦实行复上古井田,朝局动荡,天下不安,民不聊生。此时外无藩王屏护,内有腐儒作乱,一旦在蒙古高原虎视眈眈的鞑靼瓦剌共同举兵南下,大明二世而亡也未必不可能。


龙武骁卫


这个问题非常好,因为这不仅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更是一个可以让人脑洞大开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只有谁的答案更符合逻辑。

我觉得如果朱棣不造反,朱允炆非常有可能开创一个大明盛世,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朱允炆即建文帝上位时,才21岁,是朱元璋亲自带大、培养的皇位接班人,对朱元璋时期的弊政是有深入了解的,一上台就着手实行了“新政”,改革祖制,说明他不并是一个墨守成规的皇帝,而是一个锐意进取的改革家,他的新政主要是两块,一是改革法制,二是实行消藩。建文帝认为他祖父的律令法典的某些部分过于苛严,特别是那些在诰和榜文中所定下的惩罚条款更是如此。据说,他在他祖父生前即已敦促洪武帝从他的法典中取消73条这样的条款。在他即位以后,他禁止以诰文为根据来进行审理和判案,同时停止张贴榜文,这就使他用正式遵守律令的手法,巧妙地掩盖了他事实上对他祖父的指令的否定。这些说明建文帝不仅有改革的意愿而且有改革的智慧,其次在经济上,建文朝廷也制定了一些新措施,以减轻前朝某些过重的税收,限制佛、道二教寺观所能拥有的免税土地的数量,削夺世袭封藩,可惜这些政策大部分都被朱棣废除了,如果这些政策可以得以有效执行,那大明王朝很可能迎来像大汉王朝“文景之治”一样的修养生息的局面;

2、 朱棣是最像朱元璋的一个儿子,生性残暴,嗜杀成性,经过元末战争,除山西少数地区外,中原地区已人丁稀薄,土地荒芜,加上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燕军南下时,大肆杀戮,直接导致后来不得不继续实行大移民的政策,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朱棣上台之初,全盘否定了朱允炆的所有新政,包括消藩,实际上是政治上的一种倒退;

3、 朱棣虽然是明朝历史上比较有为的皇帝,但是他连年的征战及好大喜功的性格极大的破坏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郑和下西洋虽然宣扬了明朝的国威,但是不属于正常的贸易而是一种朝贡贸易,极大的耗空大明的财库,所以后来不得不取消了;

因此我认为,如果朱棣不造反,在大明最需要休养生息的时间没有靖难之役,大明将开创一个空前盛世。


历史联盟


能撑多少年不好说,但客观的讲,能不能搞出一个“建文盛世”且不谈,但也不至于像某些答主所说的明朝会“二世而亡”,亡国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内有大乱、外有强敌,但是明初一个都不占。



最坏的结果:蒙元反扑提前、北方边境安定时间减少、后期燕云之地又落入游牧民族之手,明朝由一个大一统王朝缩水成南方偏安政权。

朱允炆的军事、政治能力固然已经被历史证明了有多水,掌举国之力却干不赢偏安一隅的四叔,说明他的综合能力极差。自己能力差也就算了,偏偏又任用了方黄齐三人,这种即忠且庸的人,破坏力比奸臣还要大,“书生误国”放他们仨身上一点不过份。

虽然我也不看好朱允炆的治国能力,但是说因此亡国就有些偏激了~


明初繁荣昌盛属于大概率事件,改朝换代后,由于大量人口死亡,人多地少的情况下,没有战乱负担的民生是恢复很快的,任意一个守成之君都能“打造”出一个盛世来。

朱允炆这个标准的儒家弟子,即位后又继续推行轻徭薄赋的养民政策,江浙地区的赋税甚至降低到只有朱元璋时期的15%,虽然对于国家的财政收入影响很大,但是这时候并没有明朝后期那种严重的土地兼并情况,国家赋税也能正常收取,只要不去搞什么大工程或者频繁的对外战争,就不会出现严重的财政危机,而老百姓有饭吃就不会去造反。

越是王朝后期,繁荣之后的弊病出现了,才越需要英明之主。

至于军事方面,朱允炆固然没有迁都北京的眼光和魄力,不过这时候的北元,经过朱元璋在位期间几次远征,已经没有了“光复中原”的实力,内部分裂造成的内乱,最多在明初在北方边境做一些骚扰性攻击,这时候明军的战斗力还没有直线下降,挡住北方的游牧民族还不成问题。

举个简单的例子:朱棣靖难打了三年虽然几度大败南军,但始终只能在北平附近转悠,如果不是最后孤注一掷绕过大城直奔南京这种“赌命”行为,靖难的结果还真要两说,原因是李景隆虽然是个大草包,但是盛庸、铁铉、平安等南朝大将都不算太差。

总结一下就是,假如朱棣不造反,那么朱允炆做个守成之君也是绰绰有余的,不是朱允炆能力问题,而是明初的国内外环境决定了一切,即便游牧民族卷土重来,最多也就是北方局势更糜烂一些,朱允炆得个善终并不难。


疯狂的008


我们都知道,本来朱元璋是把江山让给了孙子朱允炆,可是,最后江山竟然被朱棣跟篡夺了,不知道老朱地下有知,会作何感想?

大家都清楚朱元璋打下江山来很不容易,他对待江山的继承人,也是格外的小心的。最初他是想把皇位,传给自己的长子也就是朱标。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朱标死在了老朱的前面。可以说这突来的一切,打乱了朱元璋原本的计划。

现在摆在朱元璋面前的第一个问题,当然就是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了。

太子朱标死了,是选朱标的儿子当皇帝呢?还是选自己的儿子当皇帝呢?

这个问题可能老朱想了很久。

毕竟这个问题是怠慢不得的,因为中国历史上已经出现过很多,没有选好继承人,而导致亡国的事例了。

中国汉人当皇帝的时候,一般是选择嫡出的长子当皇帝,这样的话,不大会引起皇室之间的骨肉相残。

但是,朱元璋的问题是长子死了,其他的儿子要选谁呢?

似乎选谁都会引起矛盾,于是,老朱索性绕过了儿子。直接选择了孙子朱允炆来当皇帝。他以为自己选孙子当皇帝, 儿子就没有意见了。这个天下就会太平了。

没想到朱元璋的这一做法,恰恰相反引起了公愤,最起码朱元璋的儿子是不服的。凭什么皇位要传给一个没有任何战绩可言的黄毛小子呢?

再加上朱允炆一上台就大力的削藩,导致本来对他就不满的叔叔们,更加的对他不满了。最后索性朱棣直接把朱允炆给干掉了,篡夺了皇位。

我们假设一下朱棣若是没有篡位的话,朱允炆治理大明王朝,能走多远呢?

朱允炆当皇帝的时候,只有21岁,且是一个太平天子,他是没有参加过战争的。这个年龄,再加上他本身的经验,就已经是他的短板了。

毫无疑问这一点是他比不上朱元璋其他的儿子的,最起码朱元璋的儿子都能打,威望要比他高的多。

朱允炆的眼光也不咋地,通过他用的那些讨伐朱棣的人来看,至少他用的都是错误的人。再加上他本身的仁慈,软弱,导致了他最后丢了天下。

这都是当皇帝不能有的,皇帝就要心狠手辣,就要唯我独尊。

在朱允炆当皇帝的漫长生涯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反叛他的人,即使不是朱棣,而是其他人,朱允炆也未必对付得了。

当然了我们目前所说的都是内斗上。

若是朱允炆连内斗都打不赢的话,那对付外敌上,他就更差劲了。

他能比得上晓勇善战的马背上的民族吗?他敢把都城建在距离少数民族只有几十里之遥的北京城吗?他能平衡的了臣子,兄弟,国家之间的利益吗?

可以说每一件事对他来说,都是一个灾难性的考验,我觉得若是让朱允炆当皇帝的话,明朝肯定是走不远的,至少走不了两百多年。


汉史趣闻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问:朱允文有治国才能吗?

这就需要看朱允炆即位后所实施的措施。

朱允炆即位后施行了哪些措施

1、针对洪武时期武官地位最高、事务官次之,文官地位最低的现状,朱允炆接受方孝孺等提出的文官制度改革:

A、在废除丞相后,作为文官最高职位的六部尚书仅为正二品,比五军都督府的正一品低,于是将六部尚书提升为正一品,并增设左右侍中,位在侍郎之上;

B、改督察院为御史府,改都御史为御史大夫;

C、撤销十二道,改为左右院,左院为拾遗,右院为补阙;

D、改通政司为通政寺,改大理寺为大理司——纯属无聊;

E、扩大詹事府、翰林院的编制,增强文官的质询谏诤功能。

基本上朱允炆进行的文官制度改革,除了提升六部尚书品衔为正一品、扩大翰林院编制外,基本上就没有多大意义,也不属于急务,只是方孝孺等复古理想的实施而已。

2、还是皇太孙时,朱允炆参考《礼记》和各朝刑法,向朱元璋提出修改73处过于严厉的《大明律》条文,但是没有得到回复。

3、朱允炆即位元年,就将刑部的囚犯人数减少朱元璋洪武时期人数的30%——这30%的囚犯都是被放回去了。

4、裁军措施。规定全家在兴州、营州、开平当兵的,允许一个人回家为民;全国所有卫所,凡独子当兵的,都放回家为民。

5、惠民措施。赐老人米肉棉布等生活用品,将孤寡残废生病的人收为官养。

6、减免江浙等地方的赋税。

7、即位后立马收回藩王兵权到朝廷,急切削藩,导致引起靖难之变。

朱允炆改革的影响

1、重文轻武,以文官压制武官,削减武官的利益,致使武官们没有在靖难之变中尽心尽力的支持朱允炆;

2、采纳方孝孺的复古建议,推行一些不急不痒的措施,有改革之名,无改革之实;

3、削藩太过急切,没有做好安抚和边境防守的措施。

对朱允炆个人能力、品行的推断:

1、具有儒家的仁政思想。从劝朱元璋修改大明律,即位后实行的宽政措施可以看出。

2、做事冲动、思虑不周详。从急于削藩、在靖难之变中要求班师导致明军从原本的优势变为劣势等可以看出。

3、优柔寡断。即便面对朱棣起兵,朱允炆依然没有想要处死朱棣的想法,几次下诏朱棣罢兵、议和。可以说,只要朱棣同意罢兵,朱允炆还是让朱棣继续做他的燕王。

简单说,朱允炆是一个有仁心、做事冲动、优柔寡断的人。他可以做一个守成皇帝,只要没有面临大环境。

现在回到题目,假如朱棣不反:

1、朱允炆可以稳坐他的皇位,治国国家也会风生水起;

2、朱允炆即位是21岁,假设朱棣即位22年也是朱允炆在位时间的话,由于朱允炆杀伐能力的缺乏,明朝将面临:

A、不会攻打越南,严格遵守朱元璋的不征诸夷国名的遗训,会尽早承认越南的独立。

B、北元会继续存在,而且很有可能在朱允炆即位10年后夺回燕京:原因:

朱允炆在南京,可以放弃燕京;

朱棣等藩王被削藩后不会活到当时,明朝原来的老将会老死;

即便朱棣五征漠北,蒙古还是可以迅速恢复实力——瓦刺部的崛起就是明证;

朱允炆治理下,不会大规模远征蒙古,蒙古势力很有可能在十几年后和明朝以黄河为界。

简单说:加入朱棣不反,朱允炆继续治理,明朝的历史只有两种情况:

1、北宋和契丹的兄弟联盟关系,很有可能是以黄河为界,或者是淮水为界;

2、南宋和女真的君臣藩国关系,明朝治理两淮、江南地区,北部为蒙古治理,即恢复朱元璋统一南方时和元朝的疆界。

但不管是朱允炆,还是朱棣,蒙古都是明朝灭不了敌人!问题就在于,明朝是否愿意放弃河西、山西、河北等地区。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
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如果没有靖难,朱允炆大概很有可能成为和杨广走完全相反路线的一对难兄难弟。

很多人可能会说:这怎么可能?朱允炆以仁孝著称,怎么可能和著名的、好大喜功的暴君杨广归为一类?

先别忙着喷我,听我慢慢说。

首先,之所以会这么说,主要是基于封建王朝的著名“二代定律”。一般来说,在封建王朝的第二代统治者统治时期,都会发生一些非常重大的事。如果二代贤明,或者顺势换个贤明的,王朝便可度过危险期,进入一个真正的大上升时期,基本百年国祚是稳了。反之,就是鸡飞蛋打,空欢喜一场,别管王朝的建立有多辉煌,大厦崩塌也不过是转瞬间的问题…

基于这个定理,杨广是最好的反面例子,当然此外还有秦二世、晋惠帝,以及一大批短命王朝的二代皇帝们。

而朱允炆很显然就是个废物皇帝…这个评价虽然可能带有一丝主观情绪,但也是建立在充足的客观事实基础上的。单凭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自家藩王用正面造反的收到推翻的皇帝这一殊荣,就能证明很多事。

当然,我们也能对这个皇帝仔细分析一番。

首先,朱允炆号称仁孝,然而仔细一看,其实都是装的。本质上来讲,他是个典型的偏听偏信、刚愎自用的皇帝。

他继位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废除了很多朱元璋的政策,一方面直接打脸了朱元璋,另一方面也激化了潜藏的社会矛盾,否则朱棣哪有那个人格魅力,能造反成功?

先说打脸朱元璋,这是不是孝顺暂且不提,单说一下现实层面的问题。朱元璋的总体政策有两项是朱允炆改得比较多的,一个是严酷刑法,一个是减免税制。

朱元璋的严酷刑法其实主要针对的是官员,何曾有半点对老百姓苛刻的地方?那这所谓的宽松就很有意思了,放宽的是谁的缰绳?纵容的又是谁?弹冠相庆的又是谁?

所以明白为什么某些人要为他唱赞歌了吧?这背后的逻辑简直一目了然,老百姓,老百姓能做出锦绣文章?老百姓算个卵?

再说所谓减税,乍一听减税,好像真是好东西,这个皇帝好仁慈!

但如果你学过一些经济和财政方面的知识就会明白,这只不过是表面功夫。国家税收和财政是一把不得不用的双刃剑,税收过低,国家机器的运转就要出问题,而过高,则会激起民怨,甚至民变!

明朝当时的财政具体收支情况很难进行分析了。但有一点很简单的逻辑,明朝本来就是小财政,将原本的赋税重地大规模减税,那会不会出现大规模亏空,出现了亏空又从哪里补?

羊毛都是出在羊身上,没有统治者会冒着自身崩溃的风险去体恤老百姓,这是个基本道理。

给经济发达地区减税,千古未有的奇闻搞出来,可最终这个单会由谁来买,就是个很微妙的事了…

再来说真正的纯孝仁德。

朱允炆上台几个月,搞掉五个皇叔,其中还有一个被逼自焚,其他几个也是毫不讲理地废为庶人,并贬谪边疆蛮荒之地。说实话,这种手段即使是在皇帝当中也算是非常狠的了。

诚然,朱允炆确实面临二十几个叔叔的强势围观,形势也很微妙,但不管是于情于理,他这种做法都是很蠢的。

对亲叔叔无端,或者说因为莫须有的猜忌就频频下狠手,正常人都干不出来,孝字算是被彻底抛弃。

同时也愚不可及,那么多藩王,前面的都被他搞死或者搞得生不如死,一点活路不留,别人不造反都等死么?

这也是靖难中全国诸藩,只见半推半就帮朱棣,不见有人撑他的根本原因。

从这一点来看,朱允炆的水平真的很堪忧。

最后就是朱允炆的偏听偏信达到了一个可怕的程度。这种皇帝是最可怕的,毕竟哪怕你是真的喜怒无常,大家还有个盼头,可你作为皇帝,是个偏执狂,情况就很尴尬了。还是个具有朴素浪漫情节的幻想型偏执狂,那绝大多数人都会感到绝望…

大家都知道,朱允炆宠信方、黄、齐等人,而朱棣起兵的借口基本上和西汉七国之乱如出一辙。人汉景帝怎么做的?二话不说,一刀就把晁错砍了,这下看你怎么说?难题就回到了造反派手里。而朱允炆怎么做的?不管前线打成啥样了,始终坚持初心不改,爱得深沉。

另外,就算不是考虑给朱棣找麻烦的角度,黄子澄举荐李景隆领兵,并且谎报军情的大罪,依然荣宠不减,甚至毫无表示,怎么不让人心寒?

人心散了,队伍怎么带?

仔细梳理,其实这些个所谓的大儒们,干的好事绝不是一星半点,排斥的也不仅仅是耿炳文这种老将,不对盘的文官照样直接弄死,或者逼走,不管你有多大本事,老子有皇帝的宠信,就是能搞死你!茹常、郁新等一批实干名臣,在建文盛世被贬的被贬,辞官的辞官,正是这些大儒、良心的杰作。

至于嘴上说的大道理,说是肯定要说的。至于做嘛,化妆转进,坚持抗战难道就不是圣贤之道了么?

这简直就是教科书般的后世为官楷模,可以说是严嵩之流的真正祖师爷,怎么不让这些人推崇?

这也就解释了朱允炆在靖难中失败的根本原因,则解释了此后舆论风向始终有些诡异的原因。

再回到正题,为什么没有靖难朱允炆也长不了?

客观分析一个统治机构的稳定,不考虑所谓的历史贡献什么的长远的事,就考虑眼前。最重要的莫过于平衡!

汉朝讲的是外戚官宦门阀之间的平衡,唐朝是中央和地方的平衡,宋朝也讲究个新党旧党轮流坐庄…凡是某一股势力呈现绝对独大的时候,就是这个权利体系彻底崩溃的时候!

而朱允炆的所作所为,就是让“清流文臣”势力无限做大!(暂且叫这个名字吧,至少人家自己是这样标榜的)

大家都是成年人,不要讲什么情怀操守,毕竟圣人是极少数特例,当某一个特定势力无限做大之后,会进一步毫无节制地扩张权利,撺掇利益。这个利益不仅仅是现金,也可以是其他资源。想象一下,当这帮被皇帝给予了无线信任,却武不能御敌,文无法治国,只知道排除异己和喊口号的集团统治一个新生的帝国几十年,会发生什么事?


不知道叫啥子3


如果朱棣不造反,朱允炆可以顺利的接着当皇帝,只要朱棣不反,其他藩王吓死他们也不敢和朝廷对抗



具体朱允炆能撑多久,我觉得可以撑到死,且不论怎么死的话!只要朱允炆能把朱棣熬死的话,那大明天下永远都是朱允炆这一支,朱棣那一支除了朱棣敢反,其他人谁也不敢反。

如果有人说朱棣也有个勇猛的儿子,他可能反,这个概率是零,为何?因为燕王世子是老大,这是朱元璋钦定的,而老大比较安稳实在。那个勇猛的儿子继承不了燕王之位,在勇猛也是没实力的,同时那个皇子有勇无谋,不是当皇帝的料,朱棣曾许诺把皇位给他,不到最后还是给了朱瞻基的老爹了吗?当然能给老大皇位,也是因为朱棣有朱瞻基这个好皇孙。

但最终朱棣反了,还成功了,历史也没法猜测,如果朱棣不反,这个世界充满了偶然性,谁也说不定会是如何


王侯将相那些事儿


这个问题问的好,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朱允炆的失败,不是败在懦弱和妇人之仁,而是失败在年轻和经验不足。毕竟,朱允炆上台时才21岁,而朱棣已38岁,且经过军事锻炼。

如果能让朱允炆活到40岁以后,大明朝的格局就不一样了。40不惑,人到40以后就开始稳重了。



明朝的问题在哪里?明朝的灭亡原因是什么?

第一个原因:吃财政饭的朱家宗室子弟繁衍太多,把朝廷吃垮了。明朝宗室俸禄问题在嘉靖年间(1522-1566年)就已经比较突出,嘉靖皇帝朱厚熜在晚年颁布了《宗藩条例》企图进行限制,但收效甚微。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明朝朱家皇室有15.7万人,加上服务人员,上百万,这些人都是吃饭不干活的,而当时全国只有5000多万人口。有的远支已经很穷了,我看《明实录》发现:明朝皇帝第一次赈济皇室子弟的时间是万历十五年(1587年),此时明朝建国已经219年,距离明朝灭亡还有57年。



第二个原因:迁都北京使得明朝缺乏战略缓冲。朱棣迁都北京后,明朝在事实上形成“天子守国门”的态势,京城距离最近的长城就是几十公里,少数民族的骑兵一旦越过长城,要不了两个小时就能杀到京城下。首都缺乏战略缓冲,准备应战时间就短,容易处于被动。满清曾经在崇祯年间(1628-1644年)五次越过长城抢掠,崇祯皇帝没有更好的抵御办法。虽然组织了抵抗,花了很大人力物力,但是面对满清快速机动的骑兵,明朝心有余力不足。



第三个原因:北方边防耗费了国家太多的钱粮。北方边防是烧钱机,修长城、驻扎大量的军队,每年要花大量的资金。《明神宗实录》记载仅仅是在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到四十八年(1620年),北方边防就花了将近2000万两白银,是明朝中央财政近5年的收入,彻底搞穷了明朝。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明军5万余人与努尔哈赤的大军在辽东萨尔浒大战失败,明军几乎全军覆没,明朝元气大伤,辽东形势急转直下。万历皇帝于第二年去世,想必与此败多少有关。



围绕上面三个问题来分析一下如果朱棣不造反明朝的发展推测:

第一个问题:朱允炆能解决藩王俸禄的问题吗?我分析认为,朱允炆不能彻底解决藩王问题,但可以延缓藩王的繁衍和俸禄的大幅增加。朱允炆上台一年内就削除了5位藩王,将他们贬为庶人,朝廷节省了一大笔开支。如果不是燕王造反,不出意外,朱允炆的削藩工作将会继续推进,这样一来,明朝藩王的数量将会大大减少,藩王俸禄对财政的压力也没有那么快形成。朱棣夺取帝位后,当起了老好人,对藩王的态度是好好花钱养着,但要削除他们对抗中央的军事力量,正是朱棣这个好好养着的做法,后来给财政造成很大压力。从第一个问题分析来看,朱允炆的做法比朱棣更有利于延续明朝的寿命。



第二个问题:迁都北京问题。朱元璋说过,北京并非都城的选项,作为朱元璋的皇太孙,朱允炆应该是知道这一点的,所以朱允炆即便迁都,也不可能会迁到北京去。不迁到北京,首都在南京或迁到西安、洛阳,少数民族的骑兵并不敢大举深入内地,明朝中央政府对付少数民族有足够的战略缓冲,更有利于稳定,至少更有利于守住基本盘,比如长江以南。有人说,明朝如果不定都北京,应该没有那么快灭亡。我认为有道理,起码可以像南宋那样南北对峙很久。

第三个原因:北方边防问题。这个问题,无论谁当皇帝都要面对,不用多说。


综合以上分析,我觉得如果朱棣不造反,按照朱允炆的路子走下去,明朝可能会延续更长的时间,但是很可能后期像南宋一样,南明会存在很长一段时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