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用十吨新酿造的酒,加一勺两千年前的酒,是不是就变成汉朝千年陈酿?

清风絮絮


用十吨新酿造酒,加一勺二千年前的酒,是不是就变成汉朝千年陈酿?

在此我先简单说说酱香酒的酿造,勾兑过程。

酱香酒有一个大曲坤沙酱香工艺,是以小麦制曲,以当地优质的红缨糯高粱为原料,端午制曲,重阳下沙,采用12987的生产流程,即全年为一个生产周期,二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这样一个复杂的生产流程酿制的。当年生产的新酒,即七次取酒的原浆酒要分别陈酿三年,进行勾兑后,再陈酿一年,才可以罐装,销售。也就是说可以作成品酒的新酒,也已经有5年的陈酿时间了。



酱香酒的勾兑绝不是随便的加水,加香精、味精、糖精之类的勾兑,酱香酒的勾兑不加入任何外来的调味剂,它完全是以酒勾酒,就是不同轮次取出的酒的勾兑,再加入一定量的年份酒的勾兑。以加入年份酒的陈酿时间和多少来确定酒的品质。究竟新酒要加多少年份酒?才能算什么品质的酒?我不是勾兑师,我说不上来。但有一点,不同品质的酒,它的勾兑比例是不同的。比如茅台年份酒里面,有80年、50年、30年、20年、15年等等,是不是80年年份酒就是新酒,加了80年前的老酒勾兑呢?这样理解就错了。这里的80年、50年、30年、20年、15年只是一个等级,与老酒的实际年份没有一点关系,只是加入的老酒的年份和老酒的数量有一点不同而已,这里只是一个酒的品质的排序,80年的年份酒好于50年的年份酒,50年的年份酒又好于30年的年份酒,以此类推。



打个比方,这里的陈年老酒就像我们煮菜时用到的味精、蚝油、香料等调味剂,使菜煮出不同的风格,在煮菜时,一大锅菜,放一两勺味精、蚝油、香料等调味是很正常的。但要说十吨新酒,加一勺二千年前的酒,就可以调出汉朝千年陈酿这当然是笑话。这就好像把一瓶茅台倒入太平洋,是不是太平洋的水全变成了茅台了?


wyp一生平安


首先请原谅我看到这个提问还是笑出声了,提问者应该就是在调侃这几天茅台关于“年份酒”的事情吧。

这个事件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律师花了6万多人民币买了“50年陈年茅台”和“30年陈年茅台”各两瓶,之后发现这4瓶酒是用15年酒龄的基酒勾兑出来的。之后这位律师以虚假宣传等理由将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和四川国酒茅台销售有限公司告上了法庭,要求“退一赔三”。题目的这个调侃很可能就是来自于茅台一方解释内容的一个说法,即茅台公司从未宣称过30年、50年的茅台储存年限达到了30年、50年,所以不存在虚假宣传一说。

对于这个说法啊,只能说实在是太牛了,简直是“逻辑”鬼才啊。茅台公司的意思简单的说就是:在包装上和售卖的时候虽然标注了这个是“30年陈年茅台”,但是我们从来没说过它真的储存了30年,你们消费者怎么理解是你们自己的事情,我们并没那么宣传!

所以题目的这个说法只要按照上述的“逻辑”,用十吨新酒加上一勺两千年前的酒,确实也可以在包装上面写“千年陈年酒”,只要不亲口说出来、不坐实宣传就行了啊,或者自己做个网站,在某个小角落加一行小字写上解释内容,如果买酒的人自己不想办法了解这个内容那就万事大吉了。

而关于这个问题消费者比较着恼的一点是什么?

就是确实在白酒行业内,可能对于所谓的“年份酒”是怎么勾兑的、怎么理解的有所共识,但是有不少消费者是不懂这些的,并且好像也没有懂这些的义务。而且更重要的是这部分消费者的“不懂”或者“误解”并不是因为自身问题,这是因为售卖方在包装上明确的写了“30年陈年”、“50年陈年”,但凡是一个受过正规中文教育但是不太深入了解白酒的人,怎么才能直接的在“30年陈年”这几个字上领悟出“并不是30年的酒,只是商家勾兑后,认为达到了30年该有的酒味。”的这个意思?

难不成所有的消费者买个什么酒类饮料或者别的食物,还得专门去学习一下这个行业内的“潜规则”、“共识”?不学就买酒受到了误导就是自己的问题?或者是一定得自己想办法,多花时间和精力绕个大弯去了解这个“30年陈年”背后的意义?这明显是不符合基本逻辑的事情。

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可以说是一个小事,但是对于白酒行业来讲确实引起了“震动”,那就是乱象丛生的所谓“年份酒”一直没有固定的标准,从而鱼龙混杂。毕竟没有确定的标准的话,消费怎么知道这个酒是不是“30年陈年”的口味呢?如果商家上嘴唇碰下嘴唇一说就是定论的话,那么题目所说的“新酒兑出千年陈年”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反正也没有固定的标准,也没几个人真的知道千年前的酒什么样子,只要咬死了说“就是这样”不松口,再问就“商业机密”,好像还真谁也没什么办法。

所以这次的事情可能是一个契机,说不定有机会整理一下白酒市场的乱象。

那么对于这个所谓的“年份酒”的问题,大家是怎么看的呢?

对于美食、健康饮食和美食趣闻轶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和赞支持一下,以后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关内容!


哑巴美食家


有人解释说:比如茅台年份酒里面,有80年、50年、30年、20年、15年等等,是不是80年年份酒就是新酒,加了80年前的老酒勾兑呢?这样理解就错了。这里的80年、50年、30年、20年、15年只是一个等级,与老酒的实际年份没有一点关系,只是加入的老酒的年份和老酒的数量有一点不同而已,这里只是一个酒的品质的排序,80年的年份酒好于50年的年份酒,50年的年份酒又好于30年的年份酒,以此类推。

其实现在争议的就是这个年份的点上,这是个关键点。实际上的茅台酒,就是说是用新酒勾兑老酒,然后在勾兑老酒的多少比例上来证明这个酒的品质。而你这个多少老酒成分的比例,为什么要用年份来表示呢?为什么不用百分比来表示呢?

因此,实际上是没有这么长的年份,仅仅是勾兑老酒的比例不同。但是你却要用80年、50年、30年、20年、15年这么一个等级排序是不真实的,其实就是一种虚假行为,也可以说是一种诈骗行为。


rym616


哈哈哈,这个话题好像最近挺火呀,应该源自最近比较火的一片报道"质疑年份酒不全是陈酒 律师起诉茅台要求“退一赔三”。

针对年份酒各执己见,概念虚假

意思就是说茅台酒厂推出的年份酒 50 年、30年、15 年的年份酒,不是真的 50 年、30 年、15 年的年份酒,而是用几十年的老酒加一定年年份的基酒勾调出来的就叫做年份酒,比如讲 12 年的老酒加一勺 50 年的老酒,那这瓶酒就是 50 年的年份酒了。

这位题主很有心意,一下就搞了一瓶 2000 年份的老酒出来,若真的有这样的酒的话,我估计要应该可以买一条街。

说到这里我们必须要对酒的年份有一个认识:什么是年份酒

其实一开始中国是没有年份酒这一说的,是在 90 年的时候才引入这个概念的。一开始年份酒这个概念是在外国才有的,但是外国的年份酒相关部门都有非常严格的检测标准,比如说:

洋酒:储存了两年以上才能叫做 VO,我们熟悉的 XO 是什么概念呢,至少要窖藏 8 年半以上才能就做 XO;像路易十三这种天价酒,一般来说都是四十年上下的储存才能叫做路易十三,像我们经常在电视里面看到大富豪点餐的时候常说:"给我来瓶 82 年的拉菲",这都是有严格的年份标签的。

当然,外国也允许不同年份的酒勾兑在一起,但是不同的是,99 年的酒和 10 年的酒勾兑在一起就只能叫做 10 年的,而不能叫是 99 年的,如果按 10 年,那就是 10 年,如果按照 99 年,那就是 20 年,所以这中间的差别还是蛮大的。

我们再来看看中国的年份酒

中国的年份酒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可能就像题主说的一样,可以出厂的酒加一勺 20 年的,三十年的酒就变成了 20 年份酒和 30 年份。这更像是在推一款品牌,只是给这个酒取了一个 50 年的名字,而不是真的就是整瓶酒真的放了 50 年酒龄的年份酒。还有一种就是取个名字,157 几,194 几,200几,197 几等这种名字,一是觉得名字有年份纪念,甚至和大事记联系起来,一是可能会给人有年份的心理暗示。

所以我们看到有很多酒厂都在打年份酒的名号,大多都难逃这种嫌疑。有些甚至连酒厂都才几年,就开始打 10 年 20 年年份这种品牌,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

没有统一标准,草木皆兵,大家都是年份酒

其实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还有一个因素,国家对年份酒没有像生产工艺一样出统一的执行标准,比如说基酒酒龄必须多久才算年份酒,老酒比例多少才称得上是年份酒,没有一个标准,更多的解释权都是在商家自己手里,但是这种自主解释权往往会给人不信服的感觉,又有"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嫌疑。

所以才出了律师状告茅台酒年份酒的事情。

说实话,像我们这种做酒的人来说,其实也很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检测流程,这样大家就有了一个统一执行的标准,市场也不会出现这种乱象,更有利于白酒行业长久可持续的发展。

综上,如果真的按照目前的现状来说"用十吨新酿造的酒,加一勺二千年前的酒,是不是就变成汉朝千年陈酿"这样的说法我还是不太赞同的,但是要强加这个概念,我觉得也能说得通,所以我还是更希望相关部门出统一执行标准,这样就避免"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情况了。


茅酒小六


用十吨新酒,加兑一勺两千年老酒,变成汉朝千年陈酿。这话是调侃,但也透露出喝酒人的愤怒和无奈,鲁迅的话,已经出离愤怒了。


但是这种做法有一定的道理,还不能说奸商完全的不是。白酒的品质鉴定,千百年来主要靠口感,喝酒人喝着顺溜舒服,不辣喉,不冲头,酒后头不痛,口不干,胃不翻腾,就是好酒。即便是如今有色谱仪什么仪器,也无法代替口感,否则那么多的品酒师早都下岗了。

但是就这样的酒质鉴别的伟大进步,有了科学手段,并没有帮助做出更好的美酒,反而催生出一个新的庞大的利益行业,这就是三精一水勾兑酒。使得假酒制造者名正言顺,登堂入室,披上政策法规外衣,摇身一变,成了“液态法工艺”的执行者,完全甩脱了造假的马甲。为什么这样定性?是因为他们只是借用液态法生产工艺的外壳,却在模仿粮食酒口感和味道上下足了功夫,大量使用各种香精糖精添加剂,早已脱离了“液态法”本质。所以说,酒精酒对人体的伤害并不是酒精,也不是水,正是那么多的添加剂,各种化学物质。

形成目前这样的市场业态,是因为三精一水勾兑酒制造行业抓住了调酒核心部位。这个部位就是酒体里的微量元素,它们决定着酒的味道和口感。


我们都知道白酒有三大部分组成:酒精、水和微量元素,其中所有微量元素不到酒体的5%,恰恰就是这个极少数物质,决定着白酒的口感和味道。

不说造假者,但说粮食酒的酒酒勾调,年份老酒兑入新酒,然后就有了年份老酒的味道和口感,就成了年份酒。道理就在这儿,白酒生产行业也就这规矩,这样做。至于多少新酒,兑入多少老酒,有规矩是不少于三分之一,也就是一瓶勾兑好的年份酒里,老酒不能少于三分之一,否则就涉嫌造假。可是如今有了仪器,甚至有了各种完全能够以假乱真的添加剂,老酒用量可以不那么多,可以更少,只要符合年份酒的味道和口感。至于兑多少老酒,三分之一?十分之一?还是一吨兑一勺?对不起,这是行业最高机密,一家酒厂知道的不能超过三人,打死也不能往外说。

至于这次怎么会爆出来,还是天字一号的绝密?不得而知,感到就是个乱,各种利益的博弈白热化,于是有人就祭出大杀器,想着先整倒再说。


所以说,多少吨新酒兑多少点老酒,不必纠结,只要是真酒,只要是那口感和味道,就没有根本问题,一样是好酒。但是,老酒兑的太少,毕竟有偷工减料之嫌,让人很不舒服。况且老酒兑的多些就是好喝,不服不行。


普济


用十吨新酿造的酒,加一勺两千年前的酒,是不是就变成汉朝千年陈酿?

这个想法真不错,看来以后我们要喝到远古时代的酒也不成问题了,最近大家关于茅台年份酒的问题也是争论不休,关键是也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毕竟法律法规也没有在“年份酒”这块有相关的明文规定,所以成都律师要想打赢这次官司还是比较有难度的。



其实酱香型白酒除了酿造工艺复杂以外,勾调也是非常重要的,茅台酒的勾调工艺也是国家机密,一般是什么比例我们是不得而知的,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前两天茅台官方回应的是“年份酒,只是为了区分口感”,那一瓶年份酒至少在里面添加了不少于30%的老酒,量少了是没办法区分出口感的,所以我们也不用说的那么夸张,毕竟在太平洋里倒两瓶茅台酒太平洋也不可能变成茅台口感。


在这件事情上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吃瓜群众,反正我是,因为我消费不起年份茅台,自然也是没有喝过,所以只需要坐等最新消息,也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在这件事情上引起重视,规范白酒的方方面面,让我们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

我是茅台小王、一名一线酿酒工人,自家也有正宗的坤沙工艺散酒,性价比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私信我!一起交流学习。


一线酱酒人


这样虚标年份酒的事情,感觉越是名酒厂家越严重,当然其他小酒企业也不排除这样虚标。这也说明了这样虚标年份是有市场需要的,没办法这个是面[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捂脸]







洋河五星陆野


这个好像是刚刚发生在前段时间的某名酒事件吧,毕竟作为一个明满全国的品牌酒,闹出这种事情的确有点不光彩,让很多人觉得这种行为无法接受,毕竟带有欺骗性的行为,而且在酒本身的注解上面没有说清楚,而是玩文字游戏,这大大的损害了这个品牌多年以来的形象,这种损失是巨大的。

对于前段时间的某酒因为实际年份和标注年份相差巨大的情况,消费者将该品牌酒年份不足为由告上法庭,而事后公司的解释为50年陈酿并不是真的五十年前的酒,而是而是通过脱酒成为50年的味道,而并不是真正的50年前的酒,这个就非常有意思了,陈酿和勾兑酿制年份和勾兑味道的区别。

当然什么叫做陈酿呢,味道勾兑出来也能叫做陈酿吗?陈酿的意思到底是不是算作年份,这个里面有很多的说法,而勾兑的酒其实不能算年份酒,年份酒是一种时间沉淀的概念,勾兑是只能通过调味相似而已,并不能真正做到年份的那种特殊的沉淀和韵味,所以假货始终是假货,只是在文字里面玩猫腻而已。

当然用一些人的解释就是所谓的陈酿其实就是味道相似,陈酿就是调味的意思了,毕竟一勺年份酒调制新酒成为陈酿,那不是调制味道就叫做陈酿叫做什么呢,用他们解释的意思就是这样,用他们的解释来在本题里面的确也算是对的,毕竟两千年的味道并不是两千年前的酒,所以用一勺汉代的酒调制出来的新酒是千年陈酿就没错了。

当然在里面都是一套一套的,我们普通人怎么能理解他们想法,主动权在一些人手中,所以怎么解释都是他们有自己的道理,如果用我们普通人的理解去看,千年陈酿千年老酒的意思肯定和那些人不一样,但是他们一口咬定陈酿只是调制味道不是年份,那我们用他们的理解去做的确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可以说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一句话一个字解释的意思有很多种,这就成就了牛角尖的出现。


无法超越的足迹


听起来确实比较搞笑,不过有个类似的例子倒是反证。黄酒放置百年以上便会生成酒膏,取很少的酒膏和老酒新酒(按特定比例)调和,即可调成特别香醇的酒体。


清风知水


那用一勺两勺千万的酒,一样是新酒加十几年的酒就可以了,人家新酒加十几年的酒就能勾兑出三十年,五十年的口感出来,勾兑出千年口感出来也不就是他说的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