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0.6排量的车在日本畅销,为何国内不行?

苏白衣


日本的0.6L排量的车名叫:K-Car,这是一种轻型自动车,它的车身规格是:长宽高不得超过3400X1480X2000mm,载客数不超过4个,载重不超过350公斤,排量不超过0.66L。

因为别看K-Car是轻型自动车,但它在日本的车型却拥有6安全气囊、电子稳定系统、坡起辅助、自动刹车、自动空调等等,高级点的还有方向盘加热,座椅加热,电动折叠后视镜等,连具有运动范的换挡拨片也会给你配上。如果这个车放在20年前,在那个QQ、奥拓等微型车畅销中国的年代被引进的话,K-Car可能还是会具有一定的市场地位。放在当下K-Car则很难受到大众的接受了,看看现在奇瑞再次推出的QQ车销量就一目了然,中国车市微型车的时代已经翻篇了。

有人会说K-Car车身小,在如今大城市越来越紧俏的停车位面前,K-Car的优势是很大的,但壹车热评认为这只是一小部分的观点而已,否则奥拓也不会被“大众”打死,奇瑞QQ也不会艰难复活。

虽然日本的道路状况和我国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我们国人的购车观念和日本还是相差很大的,壹车热评觉得我们属于是又喜欢车身大的,但又不喜欢特别费油的,所以我们在购车时经常会在意汽车油耗和空间这两个概念,而这两个概念在K-Car身上只能满足油耗一点,空间就算了。而且我们国人的购车文化又深受欧美车企的影响,对排量和体型的是有着根深蒂固的思维,但对日本追求车辆小型化的汽车文化却不是特别的感冒,再加上我们国家在这方面也没有相应的鼓励政策,这就让K-Car这种微型车很难在我国流行开来。

那么有人会说20年前为什么微型车很流行呢?

壹车热评的答案是:当时我们的购车热潮才刚刚处于起步阶段,而且那时候我们的国产车几乎处于白纸一张,而老百姓的收入水平也远不如当下,很多合资车的价格则是普通消费者很难承受的。

比如20年前,也就是1999年,北京、上海的月平均工资才1200不到,一辆普通的大众桑塔纳也要近14万,而桑塔纳2000的售价则更是高达近20万。如今北京、上海的月平均工资都已经到了8千左右,一年基本可以挣到接近10万,而现在一辆桑塔纳的价格是多少?可能有的地方打完折六七万就可以买到了。

那时候奥拓、夏利这些微型车的价格也都大概在7-8万左右,直到奇瑞QQ车在2003年上市之后,一下子把微型车的价格拉低到了4万左右,所以以当时人们的经济收入水平来说,奇瑞QQ一下子让无数人第一次圆了自己的购车梦。所以20年前之所以非常流行微型车,这是有深厚购车文化在里面的。

我们消费者现在走的购车之路,已经是欧美国家,乃至日本早已走过的道路,我们的购车观念还是更多的处于仅仅满足个人的某方面需求。这方面无论是政府还是个人,都还没有形成一种汽车与城市、汽车与人文之间今后如何紧密发展的切实规划与思路。

比如城市交通拥挤,政府想到的首先是限行,其次是修路,但他们却没有想过为什么不能像日本那样大力推广小型车辆的制造与生产?用政策来鼓励还转变消费者的购车思维,减小单个车辆所占的道路面积?同时也减小了汽车排量,降低了尾气污染。

当然,这也仅仅是壹车热评的愚见罢了,政府官员肯定有着自己的更深次的考量。

话题有点扯远了,K-Car之所以在目前无法引入中国,还是跟我们的购车观念和政策加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且K-Car小排量所带来的较低动力性,也恨不适合我们消费者的购车需求,在很多多山地区很不时候。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中国开始引进K-Car,且开始国产化,但K-Car这种小排量的车不仅要经受我国微型车市的重重考验,而且在小排量车方面,K-Car还得接受我们五菱大面包的考验。虽然五菱大面包的排量比K-Car稍微高一些,但它可是经受过无数“血与泪”的洗礼,是经受得起消费者考验的。


壹车热评


我今年买了一辆富路金骏马三轮,发动机是奇瑞272双缸,和汽车一样,算是0.6排量吧,上摩托车牌,摩托车三轮驾证。出去走了几次,还真不错,上山动力还行,自带暖风,中控锁。价格就是一辆两轮摩托车钱,在路上还挺舒服的。




骑鹤下扬州fly裸糖生


在日本会有很多的方盒子汽车,这种车子尺寸比较小,方方正正的,但是它的内部空间比较宽裕并且空间灵活多变,非常的实用 。这种车子非常受日本人欢迎的,于是很多朋友会问为什么国内也不会引进这种车子呢?实际上这种车子在国内目前来说是不可能受欢迎的。

这种车子能够在日本受欢迎,还是有几个方面的原因的,咱们简要的分析一下。第1点,日本国土面积狭小,这种车的占用空间会更小一些。第二点, 这种车子车身非常的小,非常的灵活好用。第3点,这种车子受当地政府的扶持和鼓励,享受很多优惠政策。第4点,日本人把车子就当做是工具,产品本质得到回归。第5点,日本的公共交通更为发达。


这种车子在日本能够有不错的销量,非常受欢迎,但是到了国内它是没有市场的。第1点,中国家庭人口比较多,会对汽车的空间要求比较大,这种小车它的空间相对会小一些。第2点,中国人喜欢大汽车与国人的审美格格不入。第3点,在国内它没有日本的优惠政策,得不到扶持和鼓励。第4点这种车子给国人带不来什么面子。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日本的方盒子车子能够受欢迎还是与日本的国情、政策、经济发展水平、用车理念等的有关系。但是在国内的话,这种车子与国人的用车需求、审美观点等都是存在较大差异的,所以说在日本它受欢迎,在国内就不受欢迎。或许等到中国的经济发展到日本那种程度,这种方盒子汽车才受欢迎。

CMC车友会,悦之心、悦之行,交友、自驾、摄影、越野、漂移,活出精彩,中国汽车俱乐部旗下组织!欢迎加入CMC车友会大家庭!


CMC车主俱乐部


日本确实是超小排量车型生长最旺盛的地区。

K-car(轻自动车)作为日本汽车文化的标致之一,它有着排量小、底盘低、很能装的特点。严格定义上,K-car的排量不超过0.66L。然而就是这种超小排量车型,常年可以在日本汽车销量榜前十中占到一半以上。

2018年年度日本本土销量冠军就是本田N-Box。N-BOX作为一款K-car,仅仅比飞度短了10mm,达到2520mm,要知道飞度车长接近4米,足足比N-BOX长了600mm。

那为什么K-car在日本畅销,在国内却不行呢?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

1. 生活环境使然

K-car动力虽然不够好,但在城市内够用。日本国土面积小,这种小方盒子车更适合在城市内穿梭。加上K-car号称空间魔术师,大家也不用担心车子不能装(上面聊到的本田N-Box就是典型)。除此外,日本铁路系统发达,到周边城市依靠铁路反而更加方便。

相比之下,国内城市道路虽然也日渐拥挤,但国土面积很大、城市发展快(道路质量较差)、经常有需要长途驾驶的情况(如新城市居民返乡等),等等原因,使得这种小排量的车型优势发挥不出来。

除此外,虽然国内高速只要求车型最高车速超过70km/h即可放行,但K-car通常最高车速不会超过100km/h,所以跑起高速来会很难受,这种只能限制在城市内使用的车型,会让不少人望而却步。

2. 政府是否支持

日本政府为了推进K-car的发展,颁布的很多优惠政策以及限制法规。比如买正常尺寸的车辆,必须有相应的停车位证明。虽然不管是自家建造的车位,还是租用的车位都行,但要求租用的车位离家不能超过两公里,否则车子无法上牌。但购买K-car不会受此限制。

3. 买车用车文化

国内对大尺寸、大空间的需求极为旺盛,像SUV能够在世界范围内火起来,国内没少提供支援。

五菱宏光作为国民神车,它的出现就很符合国人的胃口。皮实耐操、能跑高速也能走非铺装路面,能拉人也能拉货,油耗也在接受范围内。可以说这类车型进一步挤压了K-car在国内的生存空间。

总之,我们不要神化了K-car的作用。K-car的盛行其实也是日本经济大环境滑坡的一个典型佐证,在经济好的时候谁不想买大车呢。国内之所以超小排量车型不流行,原因很复杂,能看到这和本土文化有关、和政府支持有关、和五菱宏光等车型的出现也有关。


东拉西车


0.6L在日本流行,主要是日本盛行K-car。

K-car的排量不超过0.66L,并且在日本本土销量极佳,经常能霸占销量榜前十多个位置。

而国内显然是没有K-car的土壤。

在1.0L排量都被唾弃的汽车市场,很难说0.6L排量能生存下去。

其实日本政府为了推行K-car做了很多努力,涉及到买车用车的方方面面,比如我们说停车位,买K-car就不需要有相应的停车位证明。

就国内的市场环境以及城市情况,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确实是大趋势,不过这仅限于1.0~1.5T排量,如果更小,显然是不符合国情的。


七号宋


铃木北斗星在日本都8代了,在国内才2代。 不引进有什么办法



大侠啊007


它的热销0.6排量并非决定性因素,而是这个搭载0.6排量发动机的车型可以从功能上替代排量更大、价格更高、尺寸更大的车种,而且它还享受着来自国家政策的各种红利,它属于日本国情产物。

纵观全球,也只有日本才能将K-car发扬光大,作为资源匮乏、道路并不宽敞而且停车位紧张的国度,节约型社会是出路,所以空间、资源的极致利用理念让日本走在全世界前列。K-car是国标是长宽高不得超过3.4m、1.48m、2m,排量限制在0.66升,最大马力不得超过47kW,它还要专属牌照,并且不需要个人车位证明,税费还相当便宜。但即便是这样一台不起眼的小车,车价却不便宜,换算成人民币相当于10万元级别产品。

因为它除了小一点外,无论是安全性、功能性、空间表现以及行驶质感方面与其他车型无异。K-car中卖的最好的是方方正正外观的“面包”车种,因为方正所以空间利用率极高,甚至可以装得下一辆摩托车,还能加入侧滑门设计。K-car不仅仅只有实用,还有能带来驾驶乐趣的小型跑车,代表作诸如大发Copen和本田S660。

在没有政策的推动下,K-car进入国内的下场注定不会美丽,唯尺寸、造型论依旧成为国人买车的重要指标,换句话说同样是10万元,作为消费者的你会选K-car还是飞度这类的小型车亦或是紧凑级轿车卡罗拉呢?(亚夫)


DearAuto


以后得混动,会有双缸的,排量也就0.6l左右 ,直列双缸,和水平对置双缸

小型混动车

主要是外形和技术,

qq要是有奇瑞小蚂蚁的外形,出两座三缸0.8l汽油动力,两座车可以把价格变得更便宜

以后失业率很大,和经济下滑

两座四轮轿车肯定会有很多人买的。

价格便宜,使用成本低,


由然265


大家好我是【蓝天】


不是不行而是各种因素造成的原因。

往前推个十几年,奥拓还不是到处遍地跑。

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加上城市化进城的加速,小排量汽车其实会相应的进步与发展。

而反观我国对小排量汽车的态度,其实完全是国家政策一手造成的结果。宁可默许各种不规范的电动老年代步车隔空出世,也不愿意让利于民,在根源上鼓励厂商大力研发小排量汽车。

其实大排量汽车天生便有着它的优势,面对复杂的路况,动力,空间等等都有着先天性优势,日本难道就真的喜欢小排量吗?

答案是否定的。日本小排量汽车的热销,更多相关法律法规的强制约束。

要知道日本购买私家车必须提供相应的私家车位证明,而没有私家车位是不允许购买的,而k-car汽车便不需要提供即可购买。加上买车容易养车难。经济实惠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只要符合要求便可享受购置税,重量税,交强险,第三者保护险的优惠,同时高速收费也会有所减少。

所以这让它能在日本大行其道。

同时便宜不等于廉价。相比于国内的小排量汽车,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小排量汽车的配置有多好。

同时从汽车的质量,设计,质感,都是国内无法比拟的。

事实上国家一直对小排量汽车不重视,政策上也难有倾斜,即使有也微薄的可以。日本这种明显的政策倾斜与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有异曲同工之妙。却远比我国做的好。

而新能源汽车,我一直觉得除非解决技术瓶颈或电车分离模块化。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并且电池的处理也没有一个更好的办法,从污染角度来说反而得不偿失。不然新能源汽车始终是个笑话。加上车企所研发的电动车完全是套补贴。就更显得讽刺。

其实国家应该针对城市交通大力发展小排量汽车,出台相应的政策也无不可。这样从环保,交通拥堵,汽车发展等方面也能有促进作用。


想念天空再蓝些


从我国现在的汽车市场行情来看,虽说我国国产车大肆的崛起,但日系车和德系车依旧在我国市场中占了无比重要的位置。德系车一直都占据着我国汽车销售的巨头,日系车也一样占据着我国的大片市场。各种日系车型前仆后继地涌入我国。但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那就是,在日本横行的0.6排量车,为何国内没有?

对于日本小排量车子为何不得我国消费者的青睐这一问题,若单单觉得是我国消费者的面子思想作祟那就太肤浅了。当然也不能否定这是原因之一,但和其他因素比起来,面子问题简直就是小事。

从地域上考虑,日本的0.6升的小排量车型就不适合中国。日本地域狭小,资源匮乏,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因此对于日本来说0.6升的小排量车子对日本来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节省资源。当然也并不是说我国地大物博,就可以肆意使用大排放的车子。而是日本地域狭小,居民出行里程段,同时日本的地势平坦。因此使用0.6升的车子已然足矣。

而我国就不适合了,我们都知道,我国的地貌广阔,各种各样的地势都有。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较远,在这种情况下,要使用0.6的小排量的车子,就算在平坦路面,尚且困难。若遇到特殊路段,那就真的白瞎了。所以就我国地势这一条,就注定这种小排量车子不适合我国。并且,我国的家庭思想浓厚,一家老小加起来少说也得六七个人,若买这种小型车,逢年过节回家,也实在是不方便。

如果有汽车方面的问题也可以私信我,想了解更多汽车问题也可以点个关注互相交流,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谢谢转发点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