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高一的女儿得抑郁症,相处起来特别累,怎么办?

雨儿妈妈007


抑郁症只有得过的人才能体会到那种沮丧、痛苦和绝望,细算自己抑郁的年月,快要十年了,这期间经历了太多太多的痛苦,身体从头到脚都难受,吃的很少,胃疼、便秘、肝区疼痛、前列腺疼、肾区疼痛、手脚发凉、失眠、脑袋木、思维迟钝、爱哭泣等等,在十年的时间里,我看遍了陕西、四川和青海的各大医院,检查报告都正常,大夫说没事,但身体就是各种疼,精神特别抑郁,每天活的浑浑噩噩。也许是我性格要强的原因,最难受的时候想到了自杀,但我不能出任何问题,毕竟父母健在,孩子还小,后来继续检查,医生说是重度抑郁,要吃药按疗程治疗,但吃抑郁药很痛苦,各种副作用让人难受。其实,这十年检查期间,医生也给我诊断出是抑郁,但抑郁药吃了很难受,自己就听了,最后一次,我想反正快四十岁了,抑郁药虽然副作用大,还是放开了吃吧,哪怕吃了各种不舒服,结果奇迹突然出现了,吃了一俩月的时候,身体的疼痛猛然缓解了,睡眠也好了很多,精神也振奋了不少,后来我发现治疗抑郁症一定要坚持吃药,中途不能停,时间长了自然会有效果,身体和精神会慢慢恢复。做为一个曾经的抑郁症患者,有以下几条建议,忘采纳:第一:做为父母一定要认识到抑郁症是病,不是孩子闹情绪,带去医院心理科做测试检查,然后按医生要求长期治疗,效果肯定会慢慢展现的;第二: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作为父母一定要对孩子的精神痛苦感同身受,鼓里劝导孩子配合治疗;第三:查找孩子抑郁的原因,让孩子想明白人生苦短,放下负担,开心生活,没必要太纠结身外之物;第四:加强锻炼,多参加户外锻炼,多参与群众活动,从乐观坚强的人身上汲取乐观的养分;第五:多看看道德经、佛经等哲理性的书籍,平复自己的情绪。同时,多听听静谧和安宁的音乐,如佛经累的,大自然类的等等。永远记住,孩子在抑郁期间,不要给孩子施加太大的压力,生活怎么都过的了,反过来说,父母年轻时不优秀,凭什么逼孩子优秀呢?说这么多,不知道对您有帮助没。


秋天秋声秋景秋语


我很理解,因为前一段时间我女儿也是焦虑症,加轻微的抑郁,我又心疼又气愤。心疼她年龄还那么小,却每天沉浸在无边无际的痛苦当中,把自己和外界隔绝开,花一样的年纪,却感受不到温暖阳光和快乐,明明我就在她身边,却帮不到她,她把所有的人都拒之千里,也包括她的妈妈。那段时间我整夜的失眠,她在她的房间流泪,我在我的房间流泪。同时我又气愤,爸爸妈妈那么爱她,哥哥又让着她,妹妹又给她当玩具,成绩也不错,画画又好,我们从来都不给她太大压力,那么小的孩子有什么想不开呢?人生才刚刚开始,根本没受过什么挫折,以后工作了呢,有了自己的家庭呢,谁会像父母一样包容她呢?当真受到了打击,她又怎么熬过去呢?我真的感觉特别累,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劝不得骂不得,后来去了医院,开了一些抑制类的药物,又看了中医,调理了大半年,现在是好多了,每天都很开心,就是不怎么爱学习了,我又不敢逼,唉,算了,人好好的就行了吧!如果你女儿很严重,去看看医生吧,咱们该做的努力都要做到,这个时候,除了父母,还有谁会在意她的生死呢?


确实ok


完全理解那种“要疯了”的感觉,因为我的孩子也曾经轻度抑郁。

我的孩子发生过三次危机,分别是初二、高二、和大三的时候。孩子一出生就是外婆带着,关怀无微不至,因此,我们都放心地住在外边,每周末回去与孩子团聚。谁也没有想到孩子与外婆吵架,外公外婆顶不住了,被迫把孩子交给了我们,我们安排他去奥体医院去看医生,医生说这是轻微抑郁症。

我们把孩子接到我们的家里,每天接送。每周去看一次心理医生,大约半年孩子恢复了状况,顺利地被保送重点高中。高二的时候,第二次闹气,被我们迅速察觉,一谈知道是文理选科,孩子认为我们一定会要它选择理科,因此心理抵触,情绪开始低落。我们还是带他去看医生,并与他交谈,由他自己选择了文科。由此渡过了第二次危机,后顺利考上一本。

上了大学,我们又松了一口气。但却没有料到,大三时孩子情绪再次低落。追问其原因,是大二时厌学,不怎么听课,课程都跟不上了。孩子要退学。我们与他讨论,决定继续上一学期,同时每周去看医生。这个学期后,终于因为课程跟不上,心理问题较重,退学了。

这次调节没有成功。不过,我们与孩子达成协议,不上学就去工作。因此,他现在在公司里上班,已经上了一年多了,还换了几次工作。挣得不多,但好在也算是正常的人生。

这段教育史说出来心里痛啊!希望对你有些帮助。孩子就是孩子,就得你去关心。亲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尽不到你该尽的心。孩子在你身边,不去时时沟通,也会出现问题。


追求一句中的


三年前吧,我上初二的孩子也将自己关进房间里一年多才慢慢打开心痱走向我们,我们才将一颗快要破了的心重新组合起来,重新走向新天地。

所以我理解你的累。也明白你“简直要疯了”的感受。当时的我无奈无助悲凉等各种的情绪都有。我希望我说的建议能对你有所帮助。

首先,你要确定孩定你的孩子是什么情况。

是双相障碍?是孤独症?是偏执?是燥狂症?还是真的抑郁……

如果真的是抑郁症,到了什么的程度呢?需要药物治疗吗?疗程多长?还是不需要吃药,去心理治疗就可以。

这些需要确定的因素,你必须带上你的女儿去当地权威的脑科医院检查,一定要专业的,千万别去什么蒲田系医院。(脑科医院里有个专门的青少年专家门诊,或大医院里的临床心理科。)

还有带孩子前去医院,必须跟孩子讲清楚。这些可能是你的情绪(脑袋)得了些病,就好像人的身体得了感冒一样,很正常的。

千万不要让孩子想象成那些精神有问题的那种人。不要自己给自己添加压力。(现在高速发展下,很多人的心理上出现问题都是正常的,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们只需正视问题,便能相对容易地解决问题。)

也不要病急乱投医,如果己经证实了,我们就正视它便是了。

其次,如果已经确定了,家长也就正视这病,并接受这样的情况。

只有正视和接受了,才可以减少家长自身的焦虑。家长自身的焦虑,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的加深。

我在很久之后才慢慢悟到这个道理。人才开始慢慢地平静下来。若我早点接受,孩子也许不用一年多才走出来。

接受之后,你先让自己快速平稳下来。也许很难,但这是必须的。因为无论你睁大眼或闭上眼,你都会感觉很难受很压抑。

当时,我要改变自己的状态我做了很多。首先,我要让自己精神充沛,我决定去跑步,心底里希望孩子也能跟我一起跑,我之前双脚曾经骨折过,但我觉得我可以,于是每天早起跑步,后来我去跑马拉松。那是两年前元旦迎新跑,我爱人带上孩子为我加油。

我边跑,边想,边哭,我心里说:“宝贝,你看妈妈能行,你也一定能行的。”我不知道是否因为孩子去了看我的这次的马拉松比赛后有所“感应”吧,几个月后,我孩子终于愿意重新上学了。

平时我也去看很多书,心理,青少年教育,沟通技巧……

有空我还会去写文,去画画,去书法。把整个人都充实起来,没有多余的时间去伤秋悲冬了。

然后随着我的改变,我和老公脸上也出现了久违的笑容,家里开始了谈笑声。夫妻俩对孩子的关心能发自内心的,没有了一前的焦躁,渐渐孩子的那条线放了下来。

也会坐在我们身边,说些话。

之后,我们开始带孩子到外边走动了,先去附近公园看看,再后来去祖国各地旅游。其间,我们没再跟他说过你将来想怎么样啊?你的前途怎么怎么办?这些类似比较沉重的话题。

我们真的很纯粹的享受生活,让孩子全身心的投入,让孩子慢慢放松慢慢地缓解。看着孩子的笑容越来越大,我们夫妻俩的心才开始变轻松。

终于,去年有一天,他说他想回去上学了。

综上:这三年的经历告诉我,家是孩子最后的依靠。

孩子出现了问题,其实是家里的系统出现了问题,所以要维系这个系统,父母就要开始去重新思考问题出现在哪里,并开始去改变。家好了,孩子自然会好的。(上面说到若医生建议吃药,也是要吃的,并必须按疗程使用。)

最后:祝你阖家幸福快乐!

我是沐沐,关注 ,与你一起探讨孩子成长的教育之道。


沐沐教育芝道


你需要的是了解什么是抑郁症。没得过抑郁症的人。体会不大。但得过抑郁症,你就知道了,什么叫生不如死,什么叫绝望无助。每天早上起来,都是情绪低落,好像再也不会开心起来,全世界开心的事情都消失了。你突然觉得朋友不再那么好了。父母不再爱自己了。你突然觉得全世界都在和你作对。我也是从那时走过来的。你需要多看看心理学方面的书。多去了解抑郁症是什么。这样你也就了解了你的孩子正在经历什么。这时候你也就明白了,你的这些感受都不算啥。孩子才正真处在地狱里面。你需要扮演的就是超级英雄,去慢慢的理解,体谅孩子,和孩子一起走出来。你是成年人,认知是健全的,可以自己调节自己的情绪。孩子还小,你要时刻注意。防止他做出伤害自己的事情。






接纳是最强大的力量


对患有抑郁症的孩子,必须耐心陪伴,细心守候,做到不批评,不指责,不指导,不胁迫,而是接纳、理解、共情,陪伴、倾听、支持,了解病情,遵从规律,让一切顺其自然。

一、你不要对孩子进行批评、训斥、指导,因为抑郁症患者的情绪是不受孩子的意志控制的,所以批评、训斥还有开导都不能帮助患者恢复,反而会起反作用。家人的冷淡、生气、责难与过多干涉也会使患者的症状越来越重。家人需要做到的是接纳她的状况,理解她的痛苦。

二、你也不能对患者过度保护。不能因为她状况不好,就事事包办,她能做的事情还是让她做,有事做,她就能体会到价值感,有利于她恢复。根据她的情况可以让她适当在家中尽一些义务和责任,也会帮他很好地恢复自己的自尊,前提是她愿意做,你不能逼迫。

三、抑郁症患者常常没有精神,严重时会失眠,所以不能强迫孩子按正常的生活节奏来安排作息,可以提出希望,但不要逼迫。更不要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事情,而要设身处地站在患者角度看事情。

四、如果孩子发展严重,沉默寡言,懒得说话,应避免勉强与患者强制交流,可以告诉孩子,妈妈陪在你身边呢,需要交流时找妈妈,这样会让孩子始终有一种安全感。

五、要警惕跟孩子太过激的硬碰硬,会有导致她产生不好念头的危险。青春期孩子本来就情绪不稳,加上抑郁,情绪会非常容易达到过激的状态,冲动之下危险发生的可能性非常大,要警惕。

六、孩子的情绪会时好时坏,你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做好耐心的陪伴。

七、你也要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抽时间多用心照顾好自己,这是照顾孩子的前提。一般而言,抑郁症患者恢复期比较长,照顾的人慢慢也会感到筋疲力尽,也有可能由此身心受困,同时在照顾抑郁症患者的过程中 ,没有轻松平静的心情,和良好的身体状态,也无法平静地接纳回应患者,所以家人应特别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注意休息,尤其注意情绪的调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尽可能让自己的生活空间开阔,让自己身心愉悦。

八、家人是抑郁症患者康复所不可缺少的力量。你一定要与全家人沟通好,让大家都理解她,这样形成合力,一起陪伴她,更有利于孩子快速走出。大家一定要充分理解孩子,创造理想的、有利于孩子的养生环境 ,对孩子的恢复是至关重要的。

必要时建议寻求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帮助。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有需要,继续交流。


耐得寒霜女人成长屋


孩子不会无缘无故抑郁症的,都是一个长期积累过程。首先内在原因,很多父母怕孩子营养不够,水果、牛奶、酸奶拼命给孩子吃。

但是很多孩子先天阳气并不是很足,再加后天太多寒凉饮食,导致孩子寒湿瘀堵严重。

她的体内寒湿瘀堵了,性情自然不会开心快乐。


艾灸坚持者


与抑郁症患者交往是非常累的,因为她跟你的心理完全不同,你感受到的她完全感受不到,你感受不到的她却能感受到。如果你想继续与她交往下去,那么你必须调整你的心态,并且控制好你想与她沟通的渴望,倾听才是最正确的交流方式。因为抑郁症患者一般是对任何事物都没什么兴趣,并且极度自我封闭的。因此,少问她问题,不重要的问题一个都不要问最好。尽量默默陪伴,如果实在想说,就说一些不需要她回应的话,比如发表感慨。当然,你要是说了,就要做好不被回应的准备。因为抑郁症患者自己都照顾不好,更不会想着照顾你的感受的。

在此之前,首先确认一点,你女儿的抑郁是否是真的抑郁。如果真的是病理性的抑郁,那么去专业的咨询机构吧,别试图用自己的方法来“开导”她,因为抑郁症患者的世界是我们无法理解的。药物治疗配合心理疗法,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如果这个抑郁并没有到严重的抑郁症的程度,那么你可以带着女儿去咨询师那里寻求帮助;抑郁症不是什么随便说说的症状,这个十分严重,千万,千万要求助于专业的咨询师和医生。




冬天的绿萝


抑郁者本身就是一个情感细腻且敏感的人,加上女儿是高一,还属于青春期阶段,此时的孩子她更渴望彰显自己的独立个性,但是因为情感过分敏感,所以与人相处方面就会感受颇多,对自己不满意的程度也会不断加大,更会加重抑郁表现。

作为父母给予她最好的做法就是更多的陪伴和支持,多多认可她的优点。如果能够带动她进行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会让她得到舒展,感受到运动带给她的快感,同时也能够增强她的身体素质,这样她的抑郁表现会逐渐的改善。

最为重要的是父母的情绪状态,一定要放下自己的焦虑。因为孩子是能够感受到父母的情绪状态,平和的情绪状态让孩子在家里有更充足的安全感。

女儿此时的抑郁表现会使她的成长过程更丰富,对于成长的孩子来说,请不要认为这是一个糟糕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孩子交流,帮她找到自己喜欢的偶像,并且帮助她收集相关的信息,在成长的过程中帮助她拥有偶像所具有的特质、能力。父母正确的引导是极为重要的,但不能心急。你所做的一切即使是为她好,也要从她的角度让她能够接受才是真的好。

父母充满爱的陪伴,及时的肯定,恰当的点拨会帮助孩子成长为自己渴望的样子!



二毛细语


高一孩子,最好不要给她带上一个“抑郁症”的标签,为了孩子现在的问题的解决,为了孩子以后的成长,我们不妨把孩子现在所有的问题当成是孩子“成长中的烦恼”。

相信你的孩子现在存在着一些问题,也相信你的孩子现在存在的问题不是今天突然出现的。而是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了,孩子现在的问题可以追溯到初中、初一、甚至更早的时间。

相信你现在对于孩子的问题有一些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处理。请你相信孩子现在的问题跟爸爸妈妈的教育的理念、方式方法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请你相信罗老师的话,相信罗老师的实话实说。罗老师可以判定你的孩子的爸爸妈妈到今天还不是合格优秀的爸爸妈妈,如果你的孩子的爸爸妈妈是合格优秀的爸爸妈妈,相信你的女儿会是合格优秀的女儿,合格优秀的学生,而不是存在着现在这样比较严重程度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如果你真的爱你的女儿,请你相信罗老师的话,从现在开始,学习成长改变提高自己的智慧水平,先变成合格优秀的爸爸妈妈,然后引领引导你的女儿成长成为合格优秀的孩子,合格优秀的学生。

如果你到现在还能接受罗老师说的这些,请你自己想办法进入学习状态,学习的方式方法很多很多,可以在网络上学习,也可以通过书本上学习,尽快成为合格优秀的爸爸妈妈,先不要着急“治”“治疗”女儿,因为女儿不需要“治”不需要“治疗”,女儿需要“爱”需要“恰当的爱”,需要“恰到好处的爱”,女儿需要“鼓励”“支持”“帮助”。

如果你现在没有办法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成长改变,提高自己的智慧水平,做不到成长成为合格优秀的爸爸妈妈,建议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帮助爸爸妈妈成长成为合格优秀的爸爸妈妈,帮助女儿成长成为合格优秀的孩子、合格优秀的学生、合格优秀的人。

建议你们寻找正规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帮助,寻找水平高的心理咨询师帮助指导训练,通过学习成长改变,提高爸爸妈妈的智慧水平,成为合格优秀的爸爸妈妈。女儿通过训练学习成长可以彻底解决所有的问题,彻底解决问题以后还不复发。女儿成为合格优秀的女儿、合格优秀的学生,合格优秀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