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怎樣才能讓農村大面積拋荒的土地長出豐收的糧食?

qzuser


這類的話題已討論很多。不讓地荒就種莊稼。但現在有些農民想種莊稼,沒有地。有地的寧可長草也不讓別人種。國家鼓勵土地流轉,錢少了沒人出讓土地,錢多了種地不夠夲。這個矛盾解決的根夲是怎麼讓想種地的合理的得到土地。從大局看一畝地五拾元也比長草好,但是有土地者一畝伍佰也不讓你種。怎麼辦?國家說了算。光靠種地補錢是解決不了的。唯一解決的辦法,只有改變土地政策。


清風明月14630


按毛主席指引的路走,以農業為基礎,工業為主導。各行各業支援農業,農民也應和其它行業有相等的退休金,因為農民交了公糧,就等於交了養老金。農民除種好地外,也可以搞小型企業,但國家必須給予資金幫助。只有這樣農業才能大發展。


已到夕陽


我從小在農村長大,所有我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也一直在想和在找解決這方面方法,失敗很多次也沒成功。所以我想這問題不是某個人,某個公司能解決的問題。

根據我這些年的實踐,找出一些問題供大家討論。

第一,百分之九九農業,看天的臉色吃飯。老天臉色不好看,我們農民一年等於白乾還要倒貼錢。

第二,農民跟風種植,去年張三種蒜掙了錢,今年一窩蜂跟上,造成了供大於求。

第三,技術和科技含量低,沒有多少人沉下心研究,都想賺快錢。

要解決問題,只有國家把田地收回,改成旱澇保收,適合機器化耕種的良田。然後建立耕種網絡化,那裡種了什麼,種了多少,市場需要多少,在網上都可以查到。防止菜貴傷民,菜賤傷農。然後把田地承包給,想沉下心來搞農業的,和有農業精煉和技術的去種。國家給與科研技術護持。

如果我有說得不對地方,歡迎大家一起探討


解憂農場


現在矛盾在工業上,我們一個普通人外出打工掙的是種地錢,如果把農民種的糧食給你一個高興漲到15元一斤,要餓死一大層沒錢的人,如果工業用品漲1個錢你的農業永遠跟不上,請朋友細想想?


大愛無疆283961496


近幾年來,在農村出現了一個普遍的現象,就是題者所提出的,大面積的土地被拋荒,傳統上都說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難道農民拋棄了土地,使它荒蕪,連命根子都不要了嗎?我想使土地荒蕪有這麼幾個原因。

第一:近幾年來農資價格大幅上漲,而農產品價格低迷,農民種地賺不到錢,嚴重的影響了農民種地的積極性,對土地也就不那麼重視了,荒蕪了也沒有多大關係。

第二:就是農民憑著種地,己經滿足不了生活的需要,如子兒上學、結婚、買房子、買車等,靠種地很難辦到,所以有許多農民拋棄土地,另尋它路。

第三:就是種地與打工相比,外出打工比種地更划算,打工一不用自己投資,二沒有風險,三旱澇保豐收,掙錢更多更快。我們這裡有一個人,在外打工,在家還種了五畝玉米,今年被風把玉米颳倒了,無法使用機械,只能用人工,收了五畝玉米,賣了四千元錢,去了成本和少種的工資,每畝還賠了二百多元。

第四:就是現在農村種地的大部分是老年人,年輕人都到城裡去打工,發展,很少有人願意留在農村,所以出現了農村有土地沒人種的現象。

以上是農村大面積土地被拋荒的原因,要想使被拋荒的土地長出豐收的糧食來,這不是一句空話,也不是那一個人說說就能辦到的,這需要國家的力量,優惠的政策,對農業的重視,只要辦法到位,我們相信荒原變糧田,被拋荒的土地必能長出豐收的糧食來!


李發明375


學小崗,落實責任制呀!學小崗搞流轉,開好飯館當老闆!


順林5688


這個問題很難解決,只要條件適宜,也可以通過有效整合資源,尋找到有能力的人來操作。問題是,糧食豐收了,能賺到錢嗎?農耕子在這裡按照本地實際和個人觀點來說一說如何利用拋荒土地問題。


1.拋荒土地出現的根本原因還是經濟效益低下的問題。從全國各地來看,出現拋荒土地最多的地方有兩個,一個是經濟發達地區的耕地,一個人交通不便的深山地區。

在經濟發達的沿海地區、全國各地大中型城市周邊地區和煤炭等礦山資源豐富且開發的地區,農民身份的人群有了更多的賺錢門路,土地要麼拋荒,要麼種菜,要麼變成了經濟林,也有部分地區為了防止城市擴張、重點項目施工等,栽植了園林名貴樹種,為的就是等到別人賠償,全然不顧本身的經濟效益。當地人根本就不願意種植糧食作物,因為種植糧食作物經濟效益太低,根本不合算。


在大面積貧困的地區,特別是像商洛等秦巴山區的高寒地區,易地搬遷已經成為事實,近期都在清理舊宅基地騰退遺留戶,農民失去了當地居住的權利,剩下的極少數人面對大面積的坡耕地,又沒有機械化條件,只能愛莫能助,耕地荒蕪會越來越多,無法改變現狀。

農民現在的思想觀念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他們種植的糧食作物就是商品,大部分需要出售變現,而其他糧食則需要從市場購買。比如商洛地區,很少有人種植小麥,一年只種植一季玉米,而農民需要的糧食主要是大米、麵粉。農活很重,年輕人不願意幹,中年人如果在耕地上賺不到比打工更多的收入,也不會幹的。老年人倒是很在意耕地,但是沒有勞動力,只能種植極少數耕地,也會把一年兩熟變成一年一熟,甚至於輪休耕地。


2.哪些途徑可以讓拋荒土地實現種植糧食作物?

現階段,如果想要讓荒蕪的土地重新種植糧食作物的確很難,最主要的就是農村沒有了勞動力,加上種植糧食作物週期長,自然災害多,收入低微。這主要還是小規模種植引起的效益低下,

在經濟發達地區的荒蕪土地,如果土地租金在500元以下的話,還是可以流轉土地種植糧食作物的,因為有種植者補貼可以彌補一部分費用。這些地方有灌溉條件,可以實行機械化作業,連片種植1000畝耕地,一年種植兩季農作物,每畝地也有500元的純收入的。但是,目前土地流轉費用太高,一般達到1000元以上,懂行的人都不會涉足,這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

在貧困山區的荒地,需要村委會或者村級經濟組織介紹投資人或者企業進行投資和管理,最後按照耕地入股,年底分紅的方式讓土地承包戶和流轉經營的企業獲得雙贏。但是,土地投入費用太大,成本太高,很難獲得很高的經濟收入。


3.解決拋荒土地問題的有效途徑。

前面說過,種植糧食作物不賺錢是耕地荒蕪的根本原因,想要讓土地產生效益,就不能侷限於糧食作物這一條路,完全可以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耕地條件和勞動力成本數量,還有當地最需求的的其他農產品上面思考,可以發展果樹,也可以種植中藥材、蔬菜和花卉苗木等,至於選擇哪些項目,則需要市場調研,符合當地飲食習慣,避免重複建設,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有特色”,走深加工和多渠道銷售,針對不同的目標人群來生產優質農產品,比如沒有膨大素的獼猴桃,有祝福圖案的禮品水果,晚熟蜜桃、食藥兼用的蔬菜、反季節上市的水果蔬菜等。至於市場開發,則需要提前學習,比如利用頭條號的內容創作帶貨、西瓜視頻直播帶貨等方式,也可以讓網紅出售你的特色農產品。


總的來說,一個時期,必然會有各種困難,以後的耕地會變得越來越金貴,優質農產品絕對是市場上最為搶手,yes利潤最高的行業,看你如何把控,如何掌握,就像現階段的豬肉,誰能想到呢?其實,很多聰明人就是這樣狠狠地大賺了一筆,不是嗎?


農耕子


國家應加大對農業的支持,首先考慮農民所面臨的教育,物價,看病,養老等問題,提升農業的地位,讓農民真正感受到國家的溫暖,有報孝祖國之心


用戶4042301130440


只要糧食夠吃,糧價穩定,何必偏要讓荒地長出糧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與其長更多的糧食讓糧價更低,甚至吃不完壞在倉庫裡,不如藏糧於地,讓土地休養生息,增加有機質含量,或發展其他種植,養殖業。要突破傳統思維,糧食並非越多越好,有點荒地對今後發展有利,對農民有利。


zwhyxdh50502


這個問題不是一般人能解決的,是國家層面的問題,地多的地方應提高糧食價格,不能走造不如租,租不如買的路,買外國糧看似價格低,但把錢送出去了。適當提高農民糧價,表面看是貴了,但是農民收入相應提高了。地少和山區國家應從中草藥方面入手,提高全民中醫治病的報銷比例,加大中草藥需求量。這樣拋荒的應該能解決一部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