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在中国的城市中,哪个城市最接近于欧洲的城市风格和感觉?

黑敏视角


中国不少城市都有几条欧洲风格的街道,但要论整体城市文化和气质最有欧洲范的城市,中国最有资格自称接近欧洲风格的仅有如下五座:

一,"东方莫斯科"——哈尔滨

哈尔滨是一座充满异国风情的城市,有"东方莫斯科"和"东方小巴黎"的美誉。哈尔滨是座年轻的城市,但从建城之初就充满着众多的国际移民和多元文化。这里有远东最大的东正教堂圣索非亚教堂,有犹太人传奇故事的马迭尔宾馆,更多的是中央大街一带林林总总的各色欧式建筑。除了欧式的建筑美学,这座城市有着全国最与众不同的街区,比如“果戈里大街”,比如"玛克威",比如"斯大林广场",再如"埃德蒙顿路"等,单看名字就非常的欧化。哈尔滨最有名的地方美食也是俄式红肠,名唤“里道斯”,以及犹太人发明的马迭尔冰棍。就中国大陆而言,整体保留殖民特征最鲜明的城市非哈尔滨莫属,当地人也很珍惜这种欧洲风格浓郁的城市面貌。

二,"万国建筑博览苑"——天津

天津有“万国建筑博览苑”的盛誉,得益津门众多的洋楼和教堂建筑。特别是天津的“五大道”,号称我国保存最完整的洋楼群。五大道是天津欧式风情的集大成之地,这里有文艺复兴式、古典主义、折衷主义、巴洛克式等各种欧洲风情建筑,被称作“万国建筑博览苑”。除了洋楼众多,天津的教堂建筑也非常多,比如著名的西开教堂和安里甘教堂,造型都非常别致,很多摄影爱好者和新人都爱在这里拍照,就是欣赏这种独特而地道的欧洲风情。

三,"十里洋场"——上海

大上海的洋楼那个气派程度比其他中国城市的大气的多,以浦西外滩的万国建筑群为代表,至今能遥想当年纸醉金迷的十里洋场是何等风光。数十座高大华丽的百年欧式建筑非常壮观,它们代表上海骄傲的过去和海派文化的繁荣。欧式风情造就了迷人的上海滩,行走在黄浦江边,一侧尽是风格迥异的大气的欧式建筑,这是二十世纪上半叶亚洲最繁盛的城市的象征。

四,"万国建筑博览会"——青岛

中国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的城市除了天津还有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这四个词成了形容青岛的标配用语。胶东地区在近代五四运动之前是德国的势力范围,这里的城建有着鲜明的欧式特色就不足为奇了。德国人爱喝啤酒,行走在青岛,到处都是啤酒的香味,红瓦尖顶的哥特式建筑比比皆是,特别是在八大关,集中了俄、英、法、德等20多个欧洲国家风格的别墅建筑,所以青岛和天津一样,都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甚至青岛采用的德国下水道系统,非常有工匠精神,百年来都没有过严重的内涝。

五,世界文化遗产——澳门历史城区

中国的欧式风情的城区有好些,但整个历史城区评成了世界遗产的又是欧式风情为主的,只有澳门一处。众所周知,澳门被葡萄牙殖民统治了好几百年,留下的葡式遗存太多了,不仅是建筑还是美食,至今葡萄牙语仍是澳门的官方语言之一。行走在澳门,大三巴牌坊至今保留着欧式教堂的美学风范,四百年的中西文化交融,满城的欧式建筑,特别是那些精致的教堂和官府,闻着葡式蛋挞和肉松蛋卷为代表的欧式美食,整座城市透出浓浓的欧洲味。


此外,广州沙面,厦门鼓浪屿,成都桐梓林,大连中山广场等,都是欧洲范十足的街区。但就知名度和影响力以及欧式风情的范围大小而言,相比之下,上面说的五座城市仍是国内最有代表性的最具欧洲风情的城市。


城市密码


第一次写回答,天津,哈尔滨,青岛,上海,武汉,其余那几个提名的城市谁提的我就当他没见过世面不说了。以上这些城市我都去过,而且都不是一次去,本人导游(就是忽悠你们买东西的),哈尔滨索菲亚大教堂是我在国内见过最漂亮的教堂,老道外等地有很多的俄式建筑。青岛的八大关那一片房子让人看着很舒服,有种到地中海城市的感觉。上海外滩那片洋房就像上海一样高端大气。但是要说风格最多,面积最大的,保存最完好的还真是天津。意大利在全亚洲唯一的租借就在天津是由211栋别墅组成,当时天津开埠比上海还要早,九个国家在天津设立租界。天津的解放北路是那时候全国的金融中心,日本横滨银行,丹麦的麦加利银行,渣打银行,法国工商银行,汇丰银行,清政府的大清邮局等数十家外资银行都汇聚于此,至今完整的保存了下来!天津还有一片法租界保存也相当完好,因为天津距离北京近,所以北京很多的达官显贵下野于各个租界,像溥仪,孙殿英,张学良,袁世凯,梁启超,曹禺等等,他们都曾在天津居住过!联合国评选中国最洋气的城市天津是实至名归的。


北派污师001


天津是中国欧洲风情最浓郁的中西合璧的洋气的大都市。

天津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美誉。天津解放北路——被誉为东方华尔街(从天津站前广场海河岸边过解放桥一直走,在津湾广场旁边的那条路),是中国第一条金融街,沿着解放北路再向前走就是泰安道。

置身天津解放北路这条百年金融街,仿若置身欧洲城市,甚至给游客的震撼力远远胜于五大道(虽然五大道已让世人嘱目震撼)。天津解放北路真的太美了,一些英法朋友甚至感觉天津比巴黎、伦敦还美;一些台湾游客也惊呼来到天津就不用再花钱去欧洲了;一个来大陆的台湾电视主播惊呼,天津解放北路和上海外滩同样都是近代金融街但这里更震撼,因为外滩的欧式建筑只集中在一侧,而天津解放北路两侧都是欧式建筑。

天津必须要努力抓住这个津门独有的旅游资源——近代洋楼。要努力抓住天津旅游资源的最大特点(特色)就是欧洲风情,欧洲范儿。天津应该把近代中囯看天津的观光理念喊响。只有坚持这个特色和这个理念上的定位,才能吸引外地观光客蜂拥而至。

近代中国看天津。因为在旅游资源方面,天津文化古迹(古代方面)旅游资源不在优势,在文化古迹方面天津无法与北京西安等城市相比。再仿建多少中国古代的楼台亭阁也成不了文化古城。但看近代到天津。近代文化旅游资源天津却是得天独厚,是北京西安等古城所无法比拟的 。如果天津旅游攻略的重点放在天津解放北路(原法租界)、泰安道(原英租界)等历史风貌建筑上,那么欧洲风情浓郁的天津近代万国建筑群,一定会令外地游客震撼。会让外地游客不出国门就仿若置身欧洲城市,会使外地游客游完了北京等中国古城后,获得一种别有洞天的惊喜感受。

所以天津应该把中国近代第一条金融街——天津解放北路、泰安道(包括已开发的五大道、意式风情街)等,这一著名的旅游资源浓墨重笔地写在天津旅游景点的名片中。这样天津旅游业才有和北京西安等城市的竞争优势。在观光旅游方面天津只有用自己的优势与其它城市的劣势去竞争,才能改变天津旅游市场萧条(与北京等相比)的局面。

然而多少年来,对天津所独有的解放北路(中国近代金融第一街)这条被誉为东方华尔街的百年老街和天津泰安道(原英租界),媒体却很少宣传,以至外地游客已经走到了海河岸边的解放桥,却还不知道再过解放桥往前走,就能领略到这条东方华尔街的独特魅力,殊不知再向前走就会瞬间步入别有洞天的天津解放北路和泰安道。(但相当一部分外地游客由于不了解情况却止步了,真得很遗憾。)

天津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美誉。天津近代的2000多栋欧式洋楼遍布天津的解放北路、五大道、意大利风情区、泰安道、承德道、赤峰道、滨江道、小白楼地区等。天津人都知道天津洋楼的建筑风格和样式各具特色很少雷同,有哥特式、罗马式、罗曼式、日尔漫式、俄罗斯古典式等(都有百年历史),形成了中国壮观的万国建筑群。其中五大道和意大利凤情区的独特魅力已让世人嘱目,如果再把最令人震撼的中国第一条金融街天津解放北路(东方华尔街)和原英租界天津泰安道浓墨重彩的写入天津的旅游名片上,一定会让中国乃至世界看到一个更加蔚为壮观的万国建筑博览会。

天津应该继续深入挖掘天津的洋楼文化。近代洋楼文化是天津旅游资源的优势可谓得天独厚。其实每一栋洋楼里都蕴涵着一个历史故事,都铭记和见证着一段生动的历史。

天津的近代旅游资源是北京西安等文化古城所无法比拟的 ,就如同北京西安等城市的古代旅游资源天津无法与其比拟一样。希望天津继意大利风情区、五大道后,继续深入打造出更加令世人嘱目的法式风情街(天津解放北路)、英式风情街(泰安道、小白楼区城)、德式风情街等,让天津万国建筑博览会这张旅游名片在中国乃至世界如雷贯耳,从而振兴天津的旅游业。

天津的洋楼一方面记忆着中国近代任人宰割的历史成为爱国主义的定格了的教材;另一方面又记载着中国人民吸收外来文化的能力。建筑艺术本身没有政治属性,艺术本身没有国界,建筑艺术之美属于全人类。

相信天津一定会在振兴旅游业方面大放异彩!

天津一定会重新崛起,一定会让曾经如雷贯耳的京津沪的概念再次回归中华大地!

【注:今年我故地重游,才发现天津解放北路不知从何说起已打破了以往的宁静,堵车堵得很励害,私家轿车、公交车甚至搬家公司的卡车川流不息拥挤不堪,天津解放北路的仿欧地面也被碾轧的高低不平。在一些银行门口的道边,一群群不知办什么业务的人或站着或坐在道边熙熙攘攘……乱遭遭的令人心痛!原来天津解放北路的宁静典雅已不复存在。我初步了解了一下,可能是大沽北路修地铁(不知是否是真的),为了疏导交通,缓解相关道路的交通压力,临时把车流引入解放北路。现在的解放北路拥挤不堪没有了原来的宁静大气,甚至现场拥堵的让人不认识了。

但愿天津解放北路尽快恢复以往的宁静典雅,也希望相关部门治理一下。】











关海608


欧洲风格也是不太一样的,俄式,德式,希腊、北欧、罗马风格等都是独树一帜。

所以笼统的说哪个城市最接近欧式风格是不贴切的。比如哈尔滨是俄式建筑、青岛是德式建筑,天津则因为曾是多国租借地,风格不太统一。

从规模、知名度、影响力来说,我觉得最接近欧洲城市风格的是青岛市南老城区,也就是西起栈桥、中山路,中部信号山、小鱼山沿线,东至八大关。

青岛的欧式建筑非常集中,而且著名建筑比较多。青岛火车站、圣弥额尔大教堂、总督府、基督教堂、劈柴院、水兵俱乐部、安娜别墅、胶澳旅馆、德意志帝国邮局等等。

虽然有些建筑并不出名,却因为建在景点旁边或者外形独特而成为取景留念的主力景观。

比如这样的。

青岛站是外地人认识青岛的第一站,也是很多人喜欢留影的地方。这也是全国距离海边最近的火车站。

八大关虽然也有很多德式建筑,不过这里也被称作万国博览会,因为这里有很多个国家的建筑,比如花石楼是哥特+罗马风格,公主楼是北欧风格。

从八大关走到太平角再走到东海路边,有一种穿越感很强的体验。


城市发展报告


这个问题我绝对有信心回答,那一定是哈尔滨了,因为我就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首先来说哈尔滨的历史并不是很悠久,前身和现在的深圳一样,都是一个小渔村罢了,但是哈尔滨的地理位置却是极好的,就有了后来“火车上拉来的城市”的美称。既然说是“火车上拉来的城市”,那么又是从哪趟火车上拉来的呢?自然是中东铁路了,前苏联的老毛子不停地向他们所谓的“远东”地区迁移,从那开始后哈尔滨的建筑便向着欧式建筑风格开始倾斜。最开始的区域必然是人们所熟知的“中央大街”,街道两侧各类建筑林立,大部分都为保护建筑,从建筑物上便能了解到哈尔滨的些许历史。其次是“老道外”,由于时代的变革和城市的发展,现存的老建筑并不是很多,但是市政府为了保护历史建筑,特地重点保护了三条街,对原有的建筑物进行翻修加固,并设置为步行街经典,就是现在的“东方巴洛克”,在这条街上更能够仿佛置身于当年的普通百姓生活,并能够从建筑物上的建筑风格去区分该建筑的年份以及建筑的“出身”。哈尔滨虽然是座年轻的城市,但一定是最有“韵味”的城市,所以说哈尔滨最接近与欧洲的建筑风格是一点都没有错的。


New青年


上海我不评论挺好外滩那一片欧式建筑群的确震撼,听说什么哈尔滨,武汉,青岛,大连最像的,我真是呵呵了,我不是天津人,出差关系这些城市我都去过很多次,没过来天津的建议你们来走走,我可以负责以及肯定地说,天津绝对是最牛逼的一个国内豪无争议最像欧洲的城市


朝着梦想勇敢前进的小白


建筑像没用,人得像。大城市只是人多,深圳人多,华强北手机业务最繁忙的时候会像欧洲?

上海十里洋场,现在除了繁忙就是上海土著一根葱一头蒜叨叨叨的阿拉上海银劲头会像欧洲?

天津卫恢宏气派,但天津天天吹嘘嘎巴菜的劲头和老北京撇着嘴吹卤煮火烧的土味自豪感像欧洲?

山东城市更不想提,人多的地方生活方式太接地气,拎塑料袋买酒,坐路边马扎上对付着喝的感觉不论你怎么说那是风俗,我只想说那太像端着碗蹲门口吃面了。

哈尔滨洋气有余,但经济太不自信了。通古斯兄弟风格还是更山野。

沈阳大连基于重工业基础,虽然GDP不统计,但老百姓收入支配能力可以,人不小气,也不俗气。性格又比较直接,加上城市都有历史遗留的气质,相对更欧一点。

我在其他文章对比过,中原大省像中国,沿海大省像美国,直辖市像西欧,但辽宁像北欧。吉林小老弟有点东欧了,至于黑龙江,像俄罗斯没错了。


天涯以远


要说西方风格还得是上海,被称之为十里洋场,再是天津。至于哈尔滨还是算了吧,在东北连大连都不如,除了索菲亚教堂和中央大街靠纪念碑那一段有些味道,其他根本没什么感觉,整个一个脏、乱、差!


感悟人生159312730


中国最接近欧州的城市风格和感觉,首推就是哈尔滨。

中东铁路的修建及通车,带来哈尔滨城市化加快,受欧州及俄罗斯影响比较深,20世纪上半叶欧洲各国的侨民很多,哈尔滨欧州的风格和感觉很浓,异国情调的建筑及生活习惯,突显出哈尔滨独有的特色。

一,欧化街名一果戈里大街,霍尔瓦特大街(现中山路),比利时街(现比乐街),罗马尼亚街(现芦家街),华沙街(现安平街),哈萨克街(现高谊街),地包(俄语机车库音译,现抚顺街到地工街,地德里街周围),沙曼屯(现和兴路附近)……:等等。

二,欧化饮食一红肠,干肠,茶肠,格瓦斯饮料,大列巴,塞克(小型列巴硬壳似大饺子形状),列巴圈,苏泊汤等等。

三,欧化口语一洋钉,洋蜡,洋火。布拉及(连衣裙),喂大罗(上大下小的水桶),等等。

四,欧化建筑一中央大街商圈,果戈里大街商圈,东西大直街,红军街,哈尔滨铁路局周边,索菲亚教堂,革新街教堂,尼古拉大教堂(俗称喇嘛台,己拆),伏尔加庄园,俄罗斯风情小镇,领事馆建筑等等,20年代上半叶,哈尔滨曾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国际都市)。

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一哈尔滨欢迎您。











畅哲746


中国大陆唯一的国际大都市,也是中国第一大城市。也是最不像中国城市的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