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文創”視角看紫砂,它為何能走紅500年?

文創,是當下的一個市場熱點。

自“故宮”文創走紅以來,各地的文創商品如雨後春筍,各種“創意集市”、“手工達人”層出不窮,精彩者不乏其例。

“文創”視角看紫砂,它為何能走紅500年?

故宮文創商品

到日本或臺灣旅遊的朋友會發現:當地的文創商品十分豐富。有些物件讓人愛不釋手,雖然價格“小貴”,還是忍不住一次次“剁手”。這便是文創的魅力。

反觀普通商品,供給充裕乃至過剩,更新迭代越來越快。你若缺乏亮點,就會陷入價格戰;你若踏空節奏,難免迅速“失寵”。許多大名牌的落寞,彷彿是一夜之間的事。

時至今日,媒體、渠道、消費場景都發生了深刻變革。想“紅”很不容易,想要持續“走紅”更難。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文創商品掀起了一波熱潮。

什麼樣的文創商品會“紅”?

這個問題沒有簡單答案。有一個跨時代的成功案列,或許能給我們提供啟示,這便是紫砂壺。

它是典型的“文創商品”,已經走紅了500年,至今魅力依然。

“文創”視角看紫砂,它為何能走紅500年?

茶具“大明星”,並非天生高貴。

中國是茶葉的故鄉,茶文化博大精深,茶具類型極其豐富。唐宋元明清,金銀、玉石、鈞瓷、汝瓷、青花、鬥彩,都曾用於製作茶具,個個出身不凡。

如果評選“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中國茶壺”,你會選誰呢?我相信:假如紫砂壺排名第二,沒有那種茶壺敢稱第一。

看似質樸的紫砂壺,何以能成為茶具中的“明星”呢?

有人說,是因為紫砂泥料稀缺而珍貴。我認為這話只說對了一小半。

相比於普通陶土,紫砂泥料確實稀有,只產於江蘇宜興丁蜀鎮。但另外一方面,紫砂泥料在明清時代並不稀缺,當地人用來製作花盆、米罐也是常有的事。

“文創”視角看紫砂,它為何能走紅500年?

即便是現在,紫砂礦受到了限採保護,泥料成本也只佔較小比例。一把幾千元的紫砂壺,泥料成本一般不會超過其售價的十分之一。

由此看來,紫砂壺的身價,主要不在原料,而在於工藝造型之美。美的根源,便是文化創意。

紫砂壺之變:從日常用具到大雅之器。

中國國家博物館珍藏有一把供春款“樹癭壺”,被稱為紫砂壺行業的開山之作。壺的作者供春,也被認為是紫砂壺的鼻祖。

“文創”視角看紫砂,它為何能走紅500年?

▲供春款 樹癭壺

傳說供春是明代中期人,原為宜興進士吳頤山的家僮。供春陪主人在金沙寺讀書間隙,喜歡看寺中和尚用紫砂捏製陶器。他學得手藝後,用紫砂做成了“栗色暗暗如古金鐵”的供春壺,因質堅形美而名揚四方。

此說法流傳很廣,但也有人提出質疑,認為紫砂壺的創制者並非供春,而是吳頤山。吳是當地名人,與眾多文人雅士有交往。文人會友之時,少不了品茶賞壺,以“供春”為名的紫砂壺便流行開來。

供春壺是開端,時大彬則創造了紫砂壺的第一座高峰。

時大彬是明朝後期人,出生於制壺世家。正是在他手中,紫砂壺的泥料調配、成型技法、器形設計,實現了一次全面創新。

“文創”視角看紫砂,它為何能走紅500年?

▲時大彬 天香閣提樑壺

時大彬的另一個決定,深刻影響了紫砂壺發展。

他聽從文人朋友的建議,放棄製作大壺,全心致力於文化人喜歡的小壺。大彬制壺追求完美,若燒出自己不滿意的作品,當即毀掉,即使打碎十之八九,他也在所不惜。因而獲得了很高的美譽度。

時大彬喜歡與文人名士交遊,耳濡目染間得益良多。他制的壺“砂粗、質古、肌理勻”,頗具文玩雅趣;因此深受文人追捧,並流行於富貴階層。至乾隆年間,大彬壺已是公認的稀世珍品了。

時大彬之後,對紫砂壺貢獻最大的當屬清朝中期的陳曼生。

陳曼生本是科舉出身,工詩文,善書畫,精通篆刻,是“西泠八家”之一。他雖然官居溧陽縣令,卻一心痴迷於紫砂壺。算是一位誤入官場的藝術家。

陳曼生親自設計圖樣,與制壺匠人楊彭年合作,創制了眾多經典壺型。其中有秦權、漢瓦、鐘鼎等古物意向,也有石瓢、井欄、葫蘆等生活元素;並以點睛的詩文鐫刻於壺身。被贊為“曼生十八式”。

“文創”視角看紫砂,它為何能走紅500年?

曼生十八式

曼生壺是紫砂藝術的又一次飛躍,真正實現了實用功能、文化內涵與造型藝術的完美結合。

陳曼生之後,紫砂技藝師徒傳承,又出現過多位制壺名家,如邵大亨、陳松亭、範大生、程壽珍等人。

當代大師也有很多創新,如顧景舟的“上新橋壺”、蔣蓉的“牡丹彩蝶壺”、汪寅仙的“曲壺”、都是別開生面的經典之作。

“文創”視角看紫砂,它為何能走紅500年?

▲汪寅仙 “曲壺”

我們也能發現,很多其它材質的茶壺,或多或少都借鑑了紫砂壺的經典造型。這說明紫砂藝術具有廣泛的共識性與包容性。

高居廟堂者,退隱山林者,富家公子,或是寒門書生,都可與一把紫砂壺相伴為友。

紫砂壺的文化氣質就是如此:可居陋室,也可登大雅之堂,光華內斂,從容自得,寵辱不驚。

培育文創“長青樹”,紫砂壺帶給我們什麼啟示?

有人認為,紫砂壺材料特殊,其它文創商品想學也學不來。這個觀念需要糾正。

文創商品的成功,難道只依賴天然資源?如果靠賣原料賺錢,“文創”的意義又何在呢?

日本人早年就特別豔羨紫砂,曾煞費心機尋找同種礦料,但沒有找到。這並沒影響日本藝人的創作。反觀日本的創意陶瓷,貴過紫砂壺的不在少數。

“文創”視角看紫砂,它為何能走紅500年?

▲日本陶瓷作家 田中遼馬 作品

“拿泥料做文章,拿制壺人的職稱當噱頭”,正是紫砂壺行業令人擔憂的現象。

有人認為,紫砂壺屬於藝術收藏品。這也是一種誤解。

的確有一些名家精品紫砂壺,在拍賣市場屢創高價,被收藏者視若珍寶。但畢竟是鳳毛麟角。市場上絕大多數的紫砂壺,本質就是商品,切莫當藝術品忽悠自己。

這麼講並無貶低之意,因為文創商品與藝術品遵循不同的規律。

商品要以市場為導向、以交易獲利為目的、以批量生產為特徵。藝術品恰恰相反。它強調藝術家的個性化創作,強調非功利性動機,強調作品的稀缺性(或唯一性)。

如果一位“藝術家”熱衷於作品售價,追求量產,逢迎客戶以求利;那他絕不是真正的藝術家。

反之,如果一位文創商品的開發者,以藝術家自居,強調個性化創作,他難免會陷入曲高和寡的囧境。

紫砂壺自誕生那天起,就是一種謀生的商品。時大彬轉做文人壺,也是為尋求新的市場機會,並非藝術家的衝動。歷史上的制壺名家,大多是匠人出身,他們並沒有“藝術家”的頭銜。

紫砂壺土生土長,也沒有“皇家御窯”的光環,卻能走紅五百年,有一條歷史經驗非常重要:就是文人與匠人的互動。互動既是市場對接,也是創新創意之源泉。

從文創的視角看歷史,你會發現:宋明兩朝湧現過很多優秀的“文創商品”,宋代有汝窯瓷器、建盞,明代有硬木傢俱、宣德爐、紫砂壺。它們的興盛,都有文人的廣泛參與。

“文創”視角看紫砂,它為何能走紅500年?

宋人喜歡鬥茶,文人士大夫樂此不疲,所以建盞的工藝達到了很高境界。明代文人以聞香、品茶為休閒樂事,間接推動了香爐與紫砂壺的空前發展。

事物總是應運而生,時代背景是最基礎的因素。文創商品要成功,必須要順應市場風向,而市場風向,正是來自於特定時代的審美取向。

因為男人的變態審美,才有古代女子的“三寸金蓮”,才會有小巧玲瓏的繡花鞋。這當然是一個負面例子。正面的例子也有不少,譬如明式傢俱與紫砂壺。

早在一百年前,教育家蔡元培就大力提倡“美育”,親自在北京大學開設美育課程,甚至提到了“美育救國”的高度。蔡先生曾言:“陶養的工具,為美的對象,陶養的作用,叫做美育”¹。

從這個意義上講,文創商品就是消費者的“審美對象”,也是“陶養的工具”。高水平的文創,必將有益於大眾審美水平的提升。這也是“消費升級”的應有之義。

我們有悠久的歷史,也傳承了很多傑出的“文創”遺產。展望未來,我們有理由再創經典,

培育出新時代文創商品的“長青樹”。


注1:引自蔡元培/文《美育與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