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笔 墨 抒 情,心 融 于 物——孙义佳花鸟画品读

中国花鸟画重一个“情”字,无情则无意境,无意境则不能感染他人。在画家孙义佳的作品中,常常能看到心融于物的境界。画中一草一木,一虫一鸟,无不倾注了作者的情感,去表达自然的灵性与意趣,以及内蕴的生生不息的活力。更需要强调的是,作者是将他在自然中所观察到、所体悟到之内容,极生动地予以贯通,从而提炼到他的画面中,使他的作品带有扑面而来的清新雅逸之气息。


笔 墨 抒 情,心 融 于 物——孙义佳花鸟画品读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这是南朝诗人沈约在一首《咏芙蓉》诗中的意境,这种意境就是他目前所追逐的中国花鸟画以物喻志、借景抒情、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贯注于作品中,追求温馨、自然的艺术效果,强调生物间的和睦相处,在构图和色彩上大胆尝试创新!


笔 墨 抒 情,心 融 于 物——孙义佳花鸟画品读

他创作的语汇基本属于半工半写,在创作风格、面貌上既有传统的笔墨,又“质以函气,气以函理”,不乏强烈的时代感;他选择的是一条温和的包容、改良之路。在艺术追求上他力图重新审视,发掘传统,以现实生活体验作为创作新的精神来源,中西融合、约取,形成了一种具有生长性的别具一格的现代花鸟画的艺术风格。


笔 墨 抒 情,心 融 于 物——孙义佳花鸟画品读

在他的画面上,色彩迷离,笔墨纷披。勾勒点画之间,生气贯注,节奏浑成。他并不想刻画那些具体的物象,而是要表达物感之情。“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喜柔条于芳春,悲落叶于劲秋”,这些皆为物感之情。因情感物,是先有了某种情感的基础,情与物接,就增添了情感强度的心理感受,使物感之情更带有了个人感受的性质。世事万物之所以能触发主体的感情,在于它的存在状态恰与艺术主体的情感活动相吻合。


笔 墨 抒 情,心 融 于 物——孙义佳花鸟画品读

从小喝胶河水长大的他,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自然美景,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就埋下了艺术的种子。他以“写”意当头,兼以准确之造型基础,写、画、双钩、勾填、敷色融合,相得益彰。他的画作,尤其是在创新方面,他的多幅作品用墨大胆,把中国写意花鸟画的以浓墨在前、淡墨衬后的画法加以倒置,把淡墨写在前面,接着后面泼以重墨,再以层层渐淡地向后衬托,直至淡到虚无飘渺为止,使画面黑白对比强烈,而且达到自然和谐统一,为自己的花鸟画探索出一条新的更广、更阔的写意花鸟画技法。他笔下的和谐、荷韵系列、芭蕉系列等作品都是采用他自身独到艺术语言来创作完成。


笔 墨 抒 情,心 融 于 物——孙义佳花鸟画品读

纵观他的花鸟画创作,总是在不断的摸索和总结中前进,用他的话来说,色彩运用上,起初找不到感觉,按照真实生活中的青枝绿叶去画,画出来之后总觉得不协调,后来发现单纯和统一的色调更能营造自己的画面氛围。


笔 墨 抒 情,心 融 于 物——孙义佳花鸟画品读

他画的荷花着重强调画面的色调统一,不能太杂,荷叶全部用淡墨染,荷花只是略施粉色,水鹬是主体,墨色加重,突出主题,这样一调整,效果非常好,不艳,不俗。他认为,抛弃一切私心杂念,心无旁鹜, 把心态完全沉下来,才能画好画。


笔 墨 抒 情,心 融 于 物——孙义佳花鸟画品读

在中国博大精深的艺术世界里,孙义佳以一种苦行僧的精神,默默地耕耘着属于他的那块艺术天地。多年来,他用自己的辛勤画笔展示了一个色彩斑斓的、中国东方式的纯美世界。


笔 墨 抒 情,心 融 于 物——孙义佳花鸟画品读

铮铮铁骨抗击疫情 作者:孙义佳 四尺整张

人物导读:

笔 墨 抒 情,心 融 于 物——孙义佳花鸟画品读

孙义佳个人简介:

孙义佳,1965年生人。现供职于青岛农商银行胶州支行,40多年来主攻中国画,师从著名画家阎中柱、刘继红老师,任清华美院培训中心书画高研班“王卫平花鸟大写意班”班主任。现为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中国金融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摄影家协会会员、北京容珍堂书画院理事、青岛风翰画院常务院长,东鲁书画院常务院长、青岛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其绘画、摄影作品在全国、省市级报刊媒体上发表上百幅。在国内、各省市内举办的书画、摄影大赛中多次获奖。2017.9月作品《风弄美人夜夜声》,入展中国美协举办的“写意中国•大美辽宁”----第二届中国画水墨大展;2017.11月.作品《荷塘雨初歇》荣获第九届全国著名花鸟画作品展铜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