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胃脘疼痛的中醫藥治療(上)

一、概述

胃脘疼痛是指以上腹部胃脘部近心窩處疼痛為主症或伴有脘脹、納呆、泛酸、嘈雜、噁心嘔吐等兼症,俗稱“胃痛”。是臨床上常見的症狀,包括飯後飽脹、噯氣、泛酸、嘈雜,甚至噁心、嘔吐等。《素問》稱:“胃脘當心而痛,”《壽世保元》稱“心胃痛”。歷代醫家又有“心腹痛”、“心痛”、“心下痛”等。其主要病機是胃氣壅滯,不通則痛。臨床上常見西醫多見於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粘膜脫垂等。

二、中醫有關胃的生理病理

胃脘疼痛的中醫藥治療(上)

胃為水穀之海,喜潤惡燥,以降為順,主受納飲食和腐熟水谷。因此,胃的功能失調,主要表現為受納和腐熟功能異常,以及胃失和降而胃氣上逆等。

三、病機

胃脘疼痛的中醫藥治療(上)


胃脘疼痛的中醫藥治療(上)

5、胃脘疼痛的實證與虛證病機

胃脘疼痛的中醫藥治療(上)

胃是五臟六腑之大源,主要是受納腐熟水谷,以上各種原因都能引起胃受納腐熟功能失常,胃失和降而發生胃脘疼痛。 肝與胃是木土乘克關係,若怒或憂惱,則氣鬱傷肝,肝氣橫行勢必克脾犯胃以致氣機阻滯,胃失和降而痛。

四、診斷

胃脘疼痛的中醫藥治療(上)


胃脘疼痛的中醫藥治療(上)

上表所說的真心痛繫心經病變所引起的心痛證,在《靈樞.厥論》篇指出:“真心痛手足青至節,心痛甚,旦發夕死,夕發旦死。”

六、辨證要點:

1、胃痛虛實辨別表

胃脘疼痛的中醫藥治療(上)

2、胃痛寒熱辨別表

胃脘疼痛的中醫藥治療(上)

3、胃痛氣滯血瘀辨別表

胃脘疼痛的中醫藥治療(上)

七、治則

胃脘疼痛的中醫藥治療(上)

辨證分型:

胃脘疼痛的中醫藥治療(上)

(以上為上篇,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