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中華民族的瑰寶

具有數千年曆史的傳統醫藥學是中國珍貴的民族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同疾病作鬥爭的經驗總結,是人類在長期的養生、預防、醫療實踐中逐漸形成特色的醫療理論體系,她對中華民族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具有文字記載的第一部醫學專著《內經》,產生於兩千多年前。這部書以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辯證法思想為指導,對人體的生理、病理以及診斷,防治等方面作了比較全面的闡述,奠定了中國醫藥學的理論基礎;幾千年來,始終有效的指導著臨床實踐,並在實踐中得到充實和提高。

東漢末期著名醫學家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以六經辨證、臟腑辨證的方法對傷寒和雜證進行診治,並提出了包括理、法、方、藥的一整套診病治病的原則,創立了辨證施治的理論體系,為臨床醫學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中醫藥——中華民族的瑰寶

華佗是與張仲景同時期的另一個有代表性的醫學家,他在外科應用麻沸散對人體進行全身麻醉、實施擴創、剖腹等外科手術方面,開創了人類醫學界的先河。

中醫藥——中華民族的瑰寶

在隋末時期,當時的醫家在《傷寒雜病論》的基礎上,巢元方等人著的《諸病源候論》對許多疾病的病因、證候,都作了比較詳細的分析和描述,其中對天花和麻疹的鑑別,以及麻風的病症具有傳染性等,都作了明確的記載。

在唐代,醫學家孫思邈著的《備急千金要方》首創以臟腑病症分類,有理論,有方藥,治療多樣化,把婦女、少兒、幼兒疾病列具首位。

在宋元時期,醫學理論和臨證各科都取得了一些新的成就,在當時的醫學領域內出現了醫學學術爭鳴的活躍氣氛,各個醫學學派都有一些獨創的見解,豐富了醫學內容,推動醫學的發展。其代表人物有“滋陰派”的朱震享;“補脾派”的李杲;“寒涼派”的劉憲素;“攻下派”的張從正等。

在各種醫學專著逐漸增多的情況,醫學理論和治療技術也相對的提高,中國的傳統醫學也逐漸細化,逐漸的向專科方面發展,具體分為大方脈、雜醫、小方脈、婦產、正骨、眼科、口齒等十三種。在外科方面、辯證論治的法則體現在重視局部與整體的關係;元代危亦林的《世醫得效方》中記載了關於麻醉藥的使用,脊柱骨折採用懸吊復位法在傷科史上有很突出的貢獻。

在明朝時期,傑出的醫家李時珍,以科學認真的態度,虛心學習、求教,加以刻苦鑽研,嚴謹認真的總結了在他以前藥物知識和用藥經驗,消耗了近三十年的時間,編纂了《本草綱目》。該書繪圖一千多幅,載藥1892種,收錄方劑一萬多個,且把藥物做了科學的分類,為後世藥物研究和臨床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對世界醫學科學也有很大的貢獻。

很值得一提的是在明末清初時的兩位醫學“明家”,一位是葉天士,他對溫熱病的病因,傳染、病變,及診斷治療等進行了系統的總結,確立了衛、氣、營、血、三焦辯證的一整套辨證論治體系,與傷寒六經辨證相輔相成,成為中醫治療外感病的兩大內容。

中醫藥——中華民族的瑰寶

另一位則是王清任,在數百年前未曾有任何現代儀器的情況下,將胃所處的位置和形態描繪的與現代儀器所查驗的完全相符。並描述道“……胃出精汁水液之道路。……精汁由胃岀津門,生精出血;水液由瓏管,出水道,入膀胱為尿;……”詳細地描繪了食物在人體內的化生吸取的過程,在此,為胃病、肝病、白血病患者成病的原因和治療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實際王清任前輩的醫林改錯之著實為中國的人體基因學說,早於西方的基因學)。

王老前輩另一偉大的貢獻的把經脈的本質和作用做了詳細的記載,他寫道“氣府存氣,血府存血。衛總管由氣府行周身之氣,故名衛總管。榮總管由血府行周身之血,故名榮總管。衛總管體厚形粗……與脊柱骨相連,散佈頭面四肢,……有出有入……氣管近筋骨生,內臟難見,氣管行氣,氣行則動;血管近皮肉長,外露易見,血管盛血,靜而不動……”把經絡是氣的通道,而不是血管描述的清清楚楚。

西醫前些年不承認人體經絡學說,他們是以死人為解剖對象,人死了、氣散了、當然找不到人的經絡了。近年來,西方科學家在中醫的配合下,用多普勒儀器在人體上找到了經絡,始為承認。

中醫藥——中華民族的瑰寶

到了清代,中醫的地位進展到前所未有的鼎盛時期。乾隆七年(1742),乾隆下令由御醫吳謙、劉裕鐸等人編纂了《醫宗金鑑》一書。該書是有史以來第一部由政府編纂的教科書,醫學叢書。

該書包括《訂正仲景全書傷寒論著、金匱要略注》、《刪補名醫方論》、《四診心法要訣》、《運氣要訣》、《傷寒心法要訣》、《雜病心法要訣》、《婦科心法要訣》、《幼科雜病心法要訣》、《痘疹心法要訣》、《幼科種痘心法要旨》、《外科心法要訣》、《眼科心法要訣》、《刺灸心法要訣》、《正骨心法要旨》等14個部分。以歌訣的體裁寫成,便於記憶和朗讀。

中醫針灸的方法早在石器時代就有萌芽,當時有砭石、石針之說。

晉代的皇甫謐在總結了前朝針灸學的成就,結合自己的經驗,寫成《針灸甲乙經》,該書是有文字記載以來最早的針灸專著,對後世針灸學的傳承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宋代王維按人體穴位經絡鑄造了銅人,供練習針灸所用,並著《銅人俞穴針穴圖經》一書,供教學和考試之用,沿襲至今。

看完此文如覺得好,請點關注,並請提寶貴建議,鼓勵作者發佈更多的好文章。

你的手指動一動,可以救人,亦可為中華民族瑰寶發揚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