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两个孩子,一个随父姓一个随母姓,这样的家庭和都随父姓的家庭有区别吗?

想胖的小人


两个孩子,一个随父姓一个随母姓,这样的家庭和都随父姓的家庭有区别吗?

在新婚姻法中,关于孩子姓氏有这样的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婚姻法第二十二条“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

但公民一般原则上随父姓或者母姓符合中华传统文化和伦理观念,符合绝大多数公民的意愿和实际做法。

所以其实孩子跟谁姓,一般情况下都是可以的,和都随父姓的家庭是没有两样的。

但是因为一直以来的传统,都是子承父姓,除了入赘的话是跟着母亲姓。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孩子跟父姓的一边倒趋势慢慢地也变得缓和了,许多家庭里也出现了孩子跟母亲姓的情况,而且是越来越多了。

孩子不管跟谁姓,都是爸爸妈妈心中的宝

不管是跟谁姓,只要自己家庭成员商量好,一般没什么问题的。孩子都是自家的血脉,都是爸爸妈妈的心头肉,不会因为跟妈妈姓了就有所偏爱。只要家里人能一碗水端平,不要因为不是自家姓而去影响孩子就好。

就拿我家来说,老二弟弟就是跟我姓的。在生了老大哥哥之后,我奶奶说起过要是生了二胎,让老二跟我姓,我也就老公面前随口说了一句。老公就砸爱公婆那里说了,如果二胎还是儿子就跟我姓,是女儿还是跟爸爸姓。公婆也很明事理,说跟谁姓都一样,都是自家的宝贝。然后我很争气的生了弟弟,跟了我的姓。现在不管在婆家,还是在娘家,都把两个孩子当宝贝一样,从没有因为姓的关系而有不和的情况。

在决定孩子跟谁姓之前,有必要先跟家里老人协商好

我们这一辈对于孩子跟谁姓是无所谓的,往往在乎这个的都是家里的老人。开明的老人,不会纠结姓的问题,思想稍稍有点古板的老人就不这么想了。他们觉得自家的血脉就应该姓自家的姓,不然就是外人,毕竟媳妇是外来人口。所以,爸爸妈妈在决定让孩子跟妈妈姓之前,要先问问家里老人的意思,提前做好思想工作,不然容易出现家庭矛盾,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就像我婆家同一个村的,双方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也跟我家一样生了两个儿子。娘家人觉得两个儿子,而且老二一直也都是外婆带的,就想让老二跟妈妈姓,这样她们家也有后了。然后小夫妻两就跟婆婆他们商量了。不说还好,一说,一场战争立马爆发。婆婆马上就翻脸了,各种的骂娘家人了。搞得最后两家人不欢而散,婆家娘家水火不容的。最后娘家人不愿意继续跟婆婆扯皮了,也就作罢了。


说在最后

不管孩子是跟谁姓,都是自己的心头肉。名字只是个代号,并不代表着我们给孩子的爱不同。如果真的纠结以后孩子跟谁姓的问题的话,不然找个同姓的另一半?O(∩_∩)O哈哈~


我是一枚战斗在育儿一线的二宝妈,欢迎关注,一起分享育儿战役中的点点滴滴!(#^.^#)

Mr菇菇话育儿


朋友家刚生了二胎,因为大宝是个男孩,随了父性,所以这夫妻俩决定二胎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会随母性。孩子生下来之后是个男孩,也就随了母姓,大家都挺高兴的,除了婆婆。

婆婆觉得她儿子又不是上门女婿,为什么孙子要跟妈妈姓?婆婆虽然极力反对,但是最后孩子还是随了妈妈姓。朋友本来以为没什么事,户口登记之后就尘埃落定了,但是没想到最大的灾难再后面。

婆婆照顾两个孩子的时候完全不是一个态度,在大宝和二宝抢玩具的时候都是在袒护大宝,甚至还当着二宝的面说大宝是自己家的人,二宝算是外人,以后自己的财产只能给大宝,二宝想都不要想。

不得不说,虽然两个都是自家的孩子,但是在老一辈心里不随自己姓的孩子地位就是不一样。很容易会疼惜跟随自家姓的孩子,而对另外一个孩子情感疏离,对于两个孩子的成长来说都是不利的。而且虽然孩子是亲兄弟或者亲姐弟,但是受到了家人的区别对待,在一起相处肯定会有更多的矛盾。

虽然法律上没有规定孩子必须要跟随谁姓,但是在考虑孩子分别随父母姓的时候要先考虑一下自己是否真的能做到一碗水端平,没有偏心、没有比较。如果两个孩子都能受到平等的对待,在相亲相爱的环境下长大,那么姓氏不同也不会心有芥蒂。如果不能保证自己做到,那么还是不要为了一个姓氏而增加孩子成长的风险了。


宝妈阿梅姐


我女儿随父姓。儿子跟我姓。老公家里三代单传。谁反对都无效。因为孩子都是我娘家人从生下来就带大的。户口也随我。她们从不过问我孩子。不出钱不出力。所以我的孩子叫外公外婆喊爷爷奶奶。不打电话不联系。不存在一样。直到我儿子生下来。她们非要取名字。老公也跟我吵。我立马签好离婚协议书。让他赶紧离。我的儿子。还要外人插手。也太搞笑了。我直接告诉他。有能耐自己生去。我的孩子不占别人便宜。不好意思麻烦外人取名。我把离婚协议书发到他家里人微信上面。你弟弟马上单身了。你们家赶紧庆贺一下。没有我们娘家姐姐弟弟强大的经济支持。好日子也不会这么快有的。那是我最决绝的一次。我不后悔。我花了半条命生下的孩子。他的父亲都没有资格做他的主。只有我才有这个资格。绝不允许外人干涉。谁都不要试着挑战我。你们做初一。我就做十五。跟你们学。


十一与9


真事。

有个女同学,叫梅程程,后来才知道她有个姐姐,叫程梅梅。她爸姓程,她妈姓梅。

平时在家,她爸妈都是梅梅、程程地喊。

在我们那个年代,这事还是很罕见的。只能说明她们家,思想很开明。

事实上,姐妹俩跟正常家庭的姐妹也没什么两样,打打闹闹,一起玩乐。

所以关键并不是跟谁姓,也不是怕老人家有什么样的偏见。关键是孩子父母自己的态度,是不是一视同仁地看2个孩子,不会因为孩子的姓氏不同,而心有芥蒂。

假如父母从小灌输的是,你俩是亲生姐妹(兄弟),因为你们是爸妈爱的延续,爸妈之间的爱情是相互尊重,相互平等,所以希望把这种尊重延续下去,因此你俩分别继承爸妈的姓氏。


树熊妈妈


这是正常现象,小孩随父亲的姓或者随母亲的姓,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与正常的家庭没有什么两样。

原来我就一个同学,他哥哥随父亲的姓,他自己随母亲的姓,后来他哥哥改成随他母亲的姓了,而他又改成随他父亲的姓了。一家人幸幸福福,没有什么不正常的。


按照《婚姻法》的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这就是说随父姓和随母姓,法律都是允许的。这也是当事人的自由和权利,只要办理了正常的户籍登户口登记,法律都是予以保护的。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的子女都是随父亲的姓。但是也有些家庭,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让小孩随母亲的姓。既然他们愿意让小孩随母亲的姓,那么就说明他们乐意这样做,并且小孩随母亲的姓或者随父亲的姓与家庭生活是没有关联的。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认为随父亲的姓是天经地义的,而随母亲的姓认为是不正常。实际上这是一种偏见,他们爱随谁的姓随谁的姓,你管那么多干什么?


法重情深


跟随谁姓是否产生影响很大程度取决于家庭中父母和长辈的态度。

我有个同事,浙江的,独生子,在结婚的时候就约定好了,要生两个孩子,无论生男生女,都是老大跟父姓,老二跟母姓。现在老大是男孩七八岁,老二是女孩刚满两岁,一家子其乐融融,生活幸福。

由于独生子女增多,他们的婚姻、家庭关系也产生很多新的相处模式,浙江很多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都是随夫妻不同的姓。

日常生活中,如果父母和老人对待孩子做到同等关心、不偏不倚,那就不会产生影响,就像我同事家那样,双方老人都是平等对待孩子的,不会因为没有跟随自己的姓就少关心。

现在又不是旧社会,必须随父姓,把儿子看做传宗接代的唯一香火。只要夫妻约定好,长辈认可,平等对待,孩子就不会有什么影响。


一枚新叶


个人认为,要么都随父亲姓,要么都随母亲姓!最好不要“摊大饼”!!

1:小孩子虽然很坚强,但同时也很敏感,对任何一个小事,都能观察的很细微!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玩我爸的眼镜,我妈的口红这些东西!两亲兄弟姐妹姓氏不同!那么这两个孩子就会认为,两个孩子的家庭,都是一个跟爸姓,一个跟妈姓!但是当他们发现别的两个孩子都是同一个姓的时候,他们就会明白他们才是异类!那么两个孩子心理肯定有想法!至于是好的还是坏的,就不知道了!而人们都是喜欢同类,排斥异类的,而在两个孩子一个姓的社会里,两个孩子两个姓就是异类!可能就会受到别的孩子排斥!

2:外界人们也会认为,“你们俩是不是要离婚分家分孩子了?随妈姓的跟妈?随爸姓的跟爸?”当然,别人怎么想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能挺过流言蜚语!

3:孩子随父姓是大流,随母姓,第一感觉就是男人没本事,虽然只是你们两个商量的结果,但是异类就是异类!就是要被说!是很伤男人面子的,而男生在外,面子比天都重要!


水无心矣心无情


姓氏仅是一个符号,亲情才是主要的,随父随母姓都是亲兄弟姐妹,能有什么区别?!

我的家庭香火灵位上就正大光明地在正中标着“廖银阮”三姓祖宗历代灵位,我们这一代四兄妹都是做爷当奶的了,但老家的香火高台上仍然这样供奉着。这个家是银家的老祖当时入赘进廖门,后辈两代单传为银姓,我的父亲解放初期入赘银氏,我妈这辈是三姐妹,所以我父亲曾改为银氏的姓名,参加工作后又改回阮氏姓名。到了我们这一辈,四兄妹一、三姓阮,二、四姓银,再下来的子女就随父姓了,一家子人丁兴旺。有一点是肯定的,因为银氏是少数民族,所以到了下面孙子外孙那一辈,其民族一直延续银氏的少数民族。

不论跟父随母姓氏,只要知道自己出自这个家庭就行,没必要那么讲究,在我们的后辈大都是独生子女,那么第一胎随父,第二胎随母也未必不可。在福建厦门,为了“不见外”就采取没有外公外婆的称呼,一律称爷爷奶奶。


执君之手观日落月升


两孩子一个随父姓一个随母姓,这样的家庭和都随父姓的家庭有区别吗?
从普遍意义上来说,真的没有什么区别!同父同母的孩子,就一个姓而已,不影响他们在父母心中的位置。但是,对于奶奶和外婆两方来讲,可能会因为各自的“小心思”而对孩子有一点区别对待。

举个例子。


我一个小姐妹,先生了一个儿子,是随爸爸姓的,之后想追个女儿,结果第二胎又是一个儿子,夫妻俩就决定让二宝跟妈妈姓了。本来挺温馨的一个决定,结果她家婆婆有点不高兴了(估计也就那点老思想,觉得我儿子又不是入赘的,干嘛姓女方姓),但是抗议无效啊,小姐妹老公还是很“硬气”一人,不是妈宝男那种,所以两个孩子,大宝随爸爸姓,二宝姓妈妈姓。


大宝从小是奶奶带的,二宝出生后,奶奶就说了“两个我是管不好的,太累了”,大家想想也是的,正在商量怎么办时,外婆跳出来说,我辞职吧提前退休回来带二宝,总不能让奶奶太辛苦了。本来问题解决了,白天俩老人分别带孩子,晚上夫妻俩把孩子接回小家,晚饭是在轮着两老人家吃的,一家四口吃完回小家就睡个觉也是其乐融融的。

但,随着俩孩子慢慢长大,还是出状况了,因为奶奶和外婆都留有自己的“小心思”(想让孩子更亲自己一点,特别宠爱着),而导致了两个娃在两家的状态是真的完全不同的。大宝在奶奶家自在随意,二宝在外婆家悠然自得,一旦两人在同一家出现,在争抢玩具或者仅仅就是吵架时,老人的心往往不由自主的偏向自己带大的那一个。孩子是多么敏感的小人精那,当然就更愿意亲近宠自己的那个老人咯。


现在两个孩子都上幼儿园了,一个大班,幼儿园离奶奶家近,奶奶每天下午负责接回,一个小班,幼儿园离外婆近,外婆每天下午负责接回。爸爸妈妈下班早就凑齐到一家吃晚饭,下班晚了,俩孩子就各自吃好,等爸爸妈妈晚上接回小家。在小家里,俩兄弟吵架时,爸爸妈妈都会尽可能的当好“调解员”一职,让兄弟俩明事理辨是非,不是非要大让小,也不是小的就一定不懂事。


所以说,题主这个疑问在现实社会上还是存在的,姓一边,可能这个孩子在那边某些老人心里会“重”一点,但是偏心这个事情啊,有时还真跟姓不姓的没多大关系,多关注的当然多一点爱了!也不能全怪老人。


你看啊,十个手指都有长短啊,我们作为爸爸妈妈有时也会存在偏爱的情况,比如某个孩子乖啦不闹事情啦,某个孩子成绩要好点啦,某个孩子长得更像我一点。。。。。。只是,我们在拼命告诉自己“要公平要公平要公平!孩子们都是亲生的!要公平对待!”


综上所述,希望爸爸妈妈们做好自己的心理工作,尽量公平的呵护好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吧!至于上一辈,该劝导时要劝导,实在无能为力时就放下吧。毕竟,要陪伴孩子健康成长的,不是上一辈的事,而是当爸爸妈妈的责任啊!


-----------------------

更多真实的育儿体验,欢迎点击我的头像,关注我的头条号(育儿路上遇见你),漫漫育儿路,苦与乐的坚持,让我们一起分享交流吧!


育儿路上遇见你


我觉得这样的家庭一般更加尊重女性,不过也有特例。

二胎政策放开后,一般关于孩子的姓氏,很多家庭会在结婚前就协商好,一个姓父亲姓,一个姓母亲姓这种情况,一般是结婚前就定好生两个孩子了。

拿我堂姐为例吧,她结婚时,她爸爸和亲家谈的是生男孩姓男方姓,女孩姓女方姓(我妈觉得我大伯这样分性别没有意义,不如直接第一个跟谁姓,第二个跟谁这样更好)。婚后第一个孩子出生后,是男孩,姓男方姓,堂姐家离学校比较近,想把孩子户口落在我们这,她公公不同意,在她月子里就找媒人,说明明说好男孩都随男方家,怎么现在变了。我堂姐觉得很没面子,月子里差点得了产后抑郁症。她爸爸就是我大伯比较没用,所以堂姐那会就一直想再生个孩子姓女方姓,户口也落女方,算是对她爸爸的尊重吧。然后她老大出生没几个月的时候就怀了二胎,还好头胎是顺产,两孩子就差一岁多,二胎是个女儿,姓的女方姓,户口落女方。

其实我们那很多人都不理解她的做法,觉得两个孩子生的时间靠的太近,我堂姐觉得这样是出了口气,让他公公没话说。其实我要是他公公,二胎女儿姓谁的姓我也不介意,倒是她自己,这些年净是生孩子带孩子了。

我表妹家就是头胎跟女方姓,二胎跟男方姓,男女不限,家庭也挺和睦的。

我想起我高中那会有个老师的孩子,没有姓,叫亦然,意思是姓谁的姓都一样,我觉得姓真的没那么重要,只要一家人和和睦睦,即使没有姓也无所谓。

最后,劝大家想开点,劝大家开放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