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0 反讽“印度软件技术比中国强”的人,有没有看到我国软件的虚胖?

网上不时有人把“印度软件技术比中国强”这句话翻出来炒作一番,结论当然是

中国软件技术胜,言者这时总要嘲笑一下印度的人才全在“硅谷”,中国的IT精英在国内创业。从账面上来看,我国软件产业数据确实比印度好看得多,但是,大家有没有深层次去分析分析我国软件的“虚胖”呢?

反讽“印度软件技术比中国强”的人,有没有看到我国软件的虚胖?

印度的软件起步比较早,在2000年前,印度的软件不管总产值还是出口值都比中国高得多。但是,2002年开始,我国软件总产值开始超越印度,到2018年,中国软件收入已是印度的5.8倍之多。

反讽“印度软件技术比中国强”的人,有没有看到我国软件的虚胖?

不光从数据我们可以得到印度软件不如中国的结论,印度全国有1832个教育性机构和理工学院,每年培养7万多软件专业人员,但是印度的这些IT人员大部分都被美国接收。如今在美国,三分之一的软件工程师是印度人,光硅谷就有25万印度人,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等,很多顶尖软件公司的高层都是印度人。这种不同于我们回国创业的IT精英状况,更是让我们认为印度国内的软件业要比我们差多得。

反讽“印度软件技术比中国强”的人,有没有看到我国软件的虚胖?

中国软件巨头BAT

然而,当我们深入分析的话,就会发现,我国的软件业存在一种虚胖的假象

为何这么说呢?

中国软件业就和我国的制造业一样,大部分属于表层的应用,比如腾讯的主要收入来自网游、网易以门户网站起家、阿里的主营业务相当于在网上开商场租门面,而支持整个IT的基础软件却非常少。这和制造业一模一样,中国大部分的核心零器件都进口自美国日本,而我们擅长的是用廉价劳动力将它们组装起来。除了基础的零器件,实验设备、高精生产设备、关键化工原材料等等都严重依赖日本。

反讽“印度软件技术比中国强”的人,有没有看到我国软件的虚胖?

在软件方面也类似,基础软件如数据库、操作系统我们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产业,ERP、CAD、EDA、仿真软件等工业软件也都需要进口,我们甚至开发浏览器内核都困难。在国内软件产值最高的华为,因美国的禁令,现在将其内部的ERP系统由orcale切换到SAP,而不选一家国内的系统,这就说明了很多问题。(《 》)

Infosys是印度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公司,成立于1981年,总部位于班加罗尔,在全球40个国家拥有超过16.5万名员工、60多家办事处,其中中国员工大约有3500名。它的主要业务是向全球客户提供咨询和软件等IT服务,与一些跨国公司结成了战略联盟和面向市场的伙伴关系,这些企业包括:微软、英特尔、SAP、3M、Arrow、Cisco等。

反讽“印度软件技术比中国强”的人,有没有看到我国软件的虚胖?

大家猜猜这位向Infosys取经的小伙是谁?

在印度,和Infosys量级相当的软件公司有5家,人员规模1000人以上的软件公司100多家,而小规模的企业数不胜数。

大家都会说印度软件工程师从事的都是低层次的码农外包工作,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是,做IT的都应该很清楚,如Infosys这样的公司,就好比我们当初为波音生产机翼和飞机外壳一样,印度人做了很多基础性的开发,这些模块和算法就好比日本人的螺母和元器件一样在很多场合不可替代。

现在印度人买电脑大部分是做为生产工具,而不像我国电脑这么普及,一旦电子产品硬件价格降到印度普通人能够拥有的程度,那印度就会和我国制造业一样,从低端走向高端,制造机翼的公司将变成生产大飞机的企业。

反讽“印度软件技术比中国强”的人,有没有看到我国软件的虚胖?

印度软件工人年轻而数量庞大

虽然这种情形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 ,但是,我们有什么理由去嘲笑三哥呢?

你说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