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 张爱玲《半生缘》:翠芝对叔惠的感情,得不到的最好

《半生缘》写于1951年,张爱玲用了另一个笔名梁京在《亦报》连载这个长篇。换笔名是可以理解的,彼时的张爱玲已经历了孤岛时期的大红大紫,又因与胡兰成的关系受到牵连,虽然她的作品一如既往地受到读者的欢迎,但是换个笔名,应该可以减少一些与作品无关的议论。

张爱玲《半生缘》:翠芝对叔惠的感情,得不到的最好

张爱玲


《半生缘》里的感情,细腻又深沉,有着浓得化不开的惆怅哀愁。男女主角沈世钧和顾曼桢之间的悲欢离合自不必说,就连配角之间的感情,也很让人感慨。

比如石翠芝和许叔惠。

读者看这部小说时,对翠芝的印象不会特别好。她不是拆散世钧和曼桢的人,但她最后嫁给了世钧,而这个位置原本应属于曼桢。当然,这对翠芝来讲是不公平的。即便没有翠芝,也会有其他人嫁给世钧,比如在那段时间常跟世钧打球的丁小姐。跟曼桢分开了,世钧跟谁结婚,区别都不大。

对翠芝的印象不佳,也是因为她是个典型的娇小 姐,小姐脾气很重。世钧小时候就认识她,特别讨厌她,结果却跟她结婚,只能说命运弄人。

世钧不喜翠芝的原因,是因为她自幼说话就很不客气,直接表达了对沈家家世的轻视。那时她还极小,这些话显然不是出自她的思想,而是来自周围人的影响。这个情节,一方面说明翠芝的母亲非常势利,家庭氛围很市侩,另一方面也说明翠芝的脾气性格很直接。

直接,或者说直爽,多数时候是褒义词,但在这里非褒非贬。因为小 姐脾气其实就包含了“直接”这个特点。千金小 姐没有生活压力,周围人都捧着她,说话做事便不会有太多顾虑,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翠芝就是这样一个人,她的脾气性格也是如此。

张爱玲《半生缘》:翠芝对叔惠的感情,得不到的最好

《半生缘》剧照 翠芝和叔惠


翠芝怎么会爱上叔惠呢?

翠芝长得很漂亮,性格可说是耿直、简单,心里有什么,面上就会露出来。她周围的男士就是世钧、一鹏这些人,对她来讲,既熟悉,有没有新鲜感。忽然来了一个叔惠,对她可算是一种冲击。

叔惠是颇有魅力的一名男子。他长得很帅,性格很活泼,很擅长交际。世钧和曼桢就是因为叔惠而经常在一起聊天,三人在一起时,总是叔惠和曼桢聊天,世钧在边上听着就觉得很好。少了叔惠,就仿佛少了灵魂人物。叔惠这样的人,往往是人群的焦点,惹人注目。像翠芝这样性格的女孩,自然会注意到叔惠。

张爱玲《半生缘》:翠芝对叔惠的感情,得不到的最好

《半生缘》剧照 叔惠 曼桢 世钧


翠芝是没什么幽默感的,这一点,世钧体会最深,相信这也确实是翠芝的特点。但是没有幽默感的人,不代表她很严肃,并且排斥幽默感。翠芝其实也是比较外向的人,她的幽默感欠缺,很多时候是旁人不了解她当时的心情和想法,哪壶不开提哪壶。而叔惠是特别聪明、活络的一个人,他很容易就会看出翠芝的心情,他的幽默感,才会戳中翠芝的心。

翠芝对叔惠可说是一见钟情,偏偏她母亲极其势利,言谈举止中羞辱了家境贫寒的叔惠。翠芝岂有不了解她母亲的道理?所以她立刻就会明白,她和叔惠之间没有可能性,同时她也对叔惠白白受到的羞辱而痛苦。双重压力之下,她哭了。

越是有阻碍,感情的浓度越浓这句话,不适合世钧这种性格的人,却适合翠芝。

翠芝对叔惠采取了主动,她给叔惠去信,叔惠并没有怎样的表示,时间长了,这件事也就告一段落。

然而还是没完。翠芝跟一鹏订婚,而这一鹏跟叔惠是同学,彼此关系不佳,一鹏很看不上叔惠的家境。翠芝会跟一鹏订婚,简直有逆反的意思,故意用这件事来强行纠正她对叔惠的感情。得不到你,是因为你跟我是两个世界的人。

结果她再次见到了叔惠,众人一起游玩时,世钧觉得叔惠的活泼太过分了些,翠芝则心里有数,也就明白她在叔惠心里还是有一定的分量,当天就跟一鹏解除了婚约。

然而她还是没办法和叔惠相恋。两人之间有着太多的阻碍:一个在南京,一个在上海;一个是大学尚未毕业的富家小姐,一个是想干出一番事业的清贫人家的子弟;一个想着恋爱、婚姻、家庭,一个不想被任何人和事所绊住。

翠芝为这段感情做出的最后努力是,她要去上海找事做。不过,她最后被家人在火车站截住了。幸好如此,否则的话,叔惠真拿她没办法。

叔惠也喜欢翠芝,但他脑子却很清楚。得知世钧和翠芝要结婚的消息。他说:“跟翠芝结婚,那你就完全泥足了,只好一辈子安分守己,做个阔少奶奶的丈夫。”

张爱玲《半生缘》:翠芝对叔惠的感情,得不到的最好

《半生缘》剧照


叔惠是不会安分守己的。他一向有女朋友,虽然口头理论大于实际经验,但他确实不是安定得下来的人。

叔惠跟翠芝没有机会发展,并非憾事,反而是他俩的幸运。留着那点情意,在漫漫人生中,是一种安慰。

翠芝和叔惠的感情很有意思,仿佛很深情,但也不过如此。得不到的最好,大概可以用在此处吧?

参考书目:《半生缘》(张爱玲)

书看完了容易忘,做点笔记记得牢。书里书外,都是人生。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本账号持续更新读书笔记,欢迎收藏、转发、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