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因性格、文化、认知等不同,时间长了会有矛盾,您会抱团养老吗?

服佑服务


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文化水平不同,性格不同,家庭背景不同,个人经历不同,这是自然现象。人与人之间必然有矛盾存在。要想抱团养老,就必须相互理解原谅,相互体贴呵护。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莫不如各行其道。互不往来,就不会有矛盾发生。


于兆太


  • 在我家附近,有两个老人报团养老,听我妈妈讲过她们的故事,还觉得挺好的。
  • 有一次跟我妈去买菜,在路上看到两个老人,她们弯着腰,手拉着手,其中有一个人住着拐杖,走路一扭一拐的。走了一会,其中一个人停了下来,伸手为另一个人整理帽子,整理完后继续手拉着手走路。
  • 我妈说他们俩是儿女亲家,一个老人的儿子因为意外去世了,儿子走了以后,家里没有了顶梁柱,儿媳妇又要工作,又要照顾孩子,根本没空管她。
  • 两个亲家母关系特别好,老伴也都不在了,于是两个人商量住在一起了。两个老太太既是亲家,又是闺蜜,生活习惯性格也差不多。而且都这么老了,对生活也没有什么要求了。能在一起搭伙过日子,不会那么孤独,相互照顾相互关心也挺好。
  • 有的时候我就想,人老了,真的是件麻烦事,如果身边没有一个子女陪伴,身体的各项机能又都在衰退,导致自己照顾自己都难。想到这里我都不敢让自己变老,但是自然规律谁也摆脱不了。
  • 所以中国的传统观念里,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等等也是因为老了以后,确实需要一个人来照顾。也希望所有的老人都能够开心快乐。

小宝妈妈日记


抱团养老很不错,但一定要保持距离!

我所说的抱团儿养老,可能跟你说的有些差距。

你说的抱团儿养老,可能是说两个或几个家庭的老年人聚在一起,大家成为一个互助组,互相帮助,相互扶持着过好晚年生活。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这种方式,理论上可行,但实行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我说的抱团儿养老,是说关系不错的两家或几家的老年人,经过协商,去同一家养老院养老。

这是很好的。既有养老院的专业照护,几家人之间还可以互相关照,交流也方便,不会感到孤独。

但是一定要注意保持距离,俗话说“距离产生美”!如果几家人太过于亲密,不仅不利于养老院的管理,而且也容易引起矛盾和纠纷。毕竟人们的性格、文化、认知等各个方面是有差异的!


老谷聊天


这些问题客观存在啊!我是不想抱团养老,毕竟自己住在自己家,想吃个什么可口的想干什么都方便,可是话说回来,我们有办法吗?

到老了之后,更明白有些事可为、有些事不可为的道理,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方式,抱团养老也有它的好处。可以选择你的好友闺蜜一起,三五成群,十人一行的。提前考虑好性格因素、文化方面的差异。不然能怎么办呢?

我有一次去公立养老院做义工,看到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不停的叹气,交谈中得知,她同屋九十多岁的老人去世了,她恐惧的不得了,但是养老院就是这样的分配制度,年轻的和老的住一起方便照顾,那怎么办呢?

只能想法活着了!尽量不给孩子增加负担

老了很惨!

首要问题是活着!



老胖与小民


个人还是挺认同的,应该会代表80后一部分人的观念吧!因为80后大多是追求自由的一代,隔代人的观念、饮食、生活起居等大不相同,如果生活在一起也会产生诸多矛盾,距离产生美,跟要好的朋友兴趣爱好一致,报团养老,也会有益于身心健康。

《圆桌派》曾经讨论过一个类似的问题,嘉宾有周迅、陈坤、蒋方舟等,对于养老的话题,每一代人都会有着不同的观点,像周迅、陈坤这样追求自我的人,其实对于以后朋友一起居住这样的形式还是很认同的,但对于大多注重家庭情感的人来说,这种形式还是有矛盾点和现实问题存在的。

其实任何关系如果太亲近反而会产生矛盾,拿夫妻两人来说,是再亲近不过的关系了,可是难免会有摩擦,所以,任何关系以保持距离为前提,减少利益冲突,抱团养老也要考虑好利益支配的问题,比如一起住养老院这样,也是不错的选择。




雪中路


首先我直观的回答这个问题,我不会。

其一:一个人性格最大的问题就是受环境和遗传而确定的。除非进入社会上接触以后慢慢会改变一点点,要改变我感觉很难

其二:文化的差异就直接会影响到认知的问题了。如果谈到认知的问题,那就非常可怕了。就打比喻,今年的这次疫情来讲吧,人只有两种东西面前才能不把钱当回事,一是健康,二是自由,可今年面临两个大挑战,同时摆在我们面前,大家终于才发现免疫力才是一个最大的竞争力!过去我们一直认为赚钱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今天才发现健康的活着才是最重要的,这就是一个演变认知的过程改变!因为我觉得认知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如果一件事情对方他都认知不到,你怎么跟他去沟通?请问怎么抱团养老?



方子情感


愿意的前提就是大体上合得来,经济独立,确定好彼此的界限。

如果不是熟识的朋友,也不会有抱团的想法吧。

说到矛盾,我和自己都有数不清的矛盾,和别人有也很正常,重点是怎样看待问题。

如果实在不合适再分开就是了。


小七向前冲


抱团养老的人员较多的话,存在这样的差别问题不大,平日单独或少许人员的相处时,可选择有共同语言的人。大家只要共同遵守约定的规则,尽应尽的义务就OK了。抱团养老的人员很少的话,就得选择文化、观念差异不要太大的人了,否则,不容易避免直接接触,时间长了相互都不轻松,甚至发生矛盾。在一起受气,还不如自已单过。


陈燎原776


那是通往天堂,最好的高速路,不去不行别的路走不通,独生子养老时代来临,不是逼你,居家养老,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当然也不是绝对的,我们讲的是大多数。


l朝前的浪


老实讲,性格、文化、认知等不同,年轻时冲突会大些,老了会趋于小,而磨合时间稍长,包容性大了,养老目的明确,抱团养老是可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