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梁启超为何告诫学生,赵孟頫、董其昌、苏东坡、李北海的书法不宜初学?

千千千里马


梁啟超是近代的改革派,是戊戌變法的代表人物,變法失敗後,東渡日本,可以說,梁啟超是為改革派,一位政治家。

論書法,他的名氣與地位卻並不高,但他提出書法初期學習誰的問題,卻還有一些道理,論楷書顏柳歐趙,只有趙孟頫偏於行楷,至於說蘇東坡,董其昌等,他們都是以行書見長,書法學習規律,一般是以楷書,隸書,行書,篆書,草書逐一加以練習,也就是說先要打好基礎,楷書應學顏柳,俗稱顏筋柳骨,隸書應學漢隸,比如勤禮碑,張遷碑,曹全碑等,行書應學二王以及蘇黃米蔡,最後融百家之長於一身,方有創新與發展。也就是梁啟超所說的趙孟頫,蘇軾,董其昌的書法不易初學者學習的原因(勤禮碑有誤,改為乙瑛碑)


李门德哈啦


谢谢。

赵孟頫、董其昌、苏轼、李北海的书法为什么不宜初学呢?本人试试回答你的问题,如有不妥欢迎批评指正,谢谢!!!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书法又分为楷、行、草、隶、篆。自从秦始皇统登基中原以后,为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先后开展了一连串的改革,统一度量衡,统一了钱币,统一了文字。文字的改革是从”金文”籀文"(大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书体,故秦文又称"秦篆\


禅悟净慧


 梁启超在《书法指导》中曾提到,学书法,不宜从赵孟頫、董其昌一派入手,不是不好,只是不容易学,易导致笔力软弱,无“丈夫气”。梁启超这番基于书法气质所下之论断颇有见地。“丈夫气”固然不是书法所有之必须,却是值得提倡的一种精神气质。

  何为“丈夫气”?即是有大丈夫的气概。孟子有言:“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丈夫气”,即是有使命、有责任、有担当、有毅力、不忸怩、不矫饰。书法的“丈夫气”,则是融书卷气、金石气、士大夫气、雄健气于一体的阳刚博大的精神气质,是书法雄健、雄强之气的一种拟人化表达。这其中,书卷气尤为重要,没有书卷气的“丈夫气”,常是一种狂怪之气、粗鄙之气和莽夫之气,去书法之本质远矣。

  “丈夫气”是书法的大格局、大气象、大境界的精神表征,不是逞强使气、矫揉造作,也不是粗鄙狂怪、哗众取宠。倡导书法的“丈夫气”,并不是说书法只能是男儿所为,也不是大男子主义,即使是女性书法,也可以具备此种气质。现代著名女书家游寿、萧娴,碑学功力深湛,浑朴雄健,其书法便深具“丈夫气”。

文中提到的赵孟頫书画尤为擅名,篆籀分隶楷草书俱佳,以楷书、行书造诣最深、影响最广。赵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响的书法家赞誉很高。据明人宋濂讲,赵氏书法早岁学"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即宋高宗赵构)书,中年学"钟繇及羲献诸家",晚年师法李北海。王世懋称:"文敏书多从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中来,其体势紧密,则得之右军;姿态朗逸,则得之大令;至书碑则酷仿李北海《岳麓》、《娑罗》体。"此外,他还临抚过元魏的定鼎碑及唐虞世南、褚遂良等人;于篆书,他学石鼓文、诅楚文;隶书学梁鹄、钟繇;行草书学羲献,能在继承传统上下苦功夫。诚如文嘉所说:"魏公于古人书法之佳者,无不仿学"。

虞集称他:"楷法深得《洛神赋》,而揽其标。行书诣《圣教序》,而入其室。至于草书,饱《十七帖》而度其形。"他是集晋、唐书法之大成的很有成就的书法家。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同时代的书家对他十分推崇,后世有人将其列入楷书四大家:"颜、柳、欧、赵"。明代书画家董其昌认为他的书法直接晋人,评价其书法"因熟而俗"。可以看出,赵孟頫与李北海的师承关系,同样董其昌的书法也是走的阴柔妍媚一路。

  客观来讲,书法之美并无优劣之分,有阳刚雄强之美,也有阴柔妍媚之美。阳刚雄强,好比黄钟大吕、金鼓雷鸣,是一种壮美;阴柔妍媚,好比江南小调、丝竹管弦,是一种优美。这是艺术之美的两极。然而,阴柔妍媚之美虽是书法的一种气质,当代书法艺术却不能仅停留于此,因为一个伟大时代的书风,绝不能缺少昂扬的精神气度。

  磅礴浑朴的摩崖“三颂”,线条奔放的章草简牍,盘曲繁复的瓦当书法,半篆半隶、华美典雅的汉碑额书法以及朴茂直率、不事雕琢的工匠之作——汉石阙书法和汉砖书法,共同筑就了汉代开张烂漫、雄强大气的艺术风格。单就汉代草书而言,其形态丰富多样,仅简牍书上的草书形态,就有几十种之多。居延汉简和敦煌汉简中的书法,往往是篆书、隶书、章草、八分、真书等多种书体的结合与杂糅,率性而为,热烈奔放,从中能够读出书写者自由潇洒、一泻千里的情感状态。在书写者那里,似乎没有了规矩,没有了束缚。不过,这并非真没了规矩,而是精神气质上抛弃了规矩,艺术表现上逾越了规矩。我们经常会看到汉简书法、石刻书法上的长撇大捺或最末一长竖笔,犹如晴空霹雳,轰然一声,急促直下,划破长空,震撼人心!要知道,这种艺术精神,并非出自文人贵族之手,而往往出自普通书吏。可见,在汉代,任何一个阶层,只要稍识字者,包括女性和一般工匠,都不乏强烈的书法艺术表达冲动,这是其有别于其他朝代之处。故此,康有为才盛赞汉人之“分”,并在其书学名著《广艺舟双楫》中专辟“本汉”篇,阐述汉代的“八分”气象。

  汉代之后,从曹魏到西晋到十六国时期,再到北魏、北齐、北周,书法艺术几乎都表现为一种阳刚伟岸之象,可谓“丈夫气”十足。东晋书法则为之一变,开启了一种南朝风雅,其雄豪之气稍逊于汉魏八分。唐人崇尚雄强阳刚,但总体而言,已逐步走向定型化和规范化,缺少一点率性、烂漫的艺术气质。

  清代碑学促生了金石书风。书法的金石气拓宽了笔墨与宣纸的关系,将视野转向更广阔的书写材质,即两晋以前的书写载体——甲骨、碑石和竹木等硬质书写材料,使书法呈现出阳刚之美,书法审美产生巨大变革。碑学固可以救帖学妍媚之弊,然仍需以帖学之妍雅救碑学粗鄙之弊。

  书法审美总是在一种正反合的历史轨迹中前行,但不论如何发展,书法的“丈夫气”不可或缺。每个时代的精神面貌都体现在这一时代的主流书风之中。当今时代是一个社会变革的伟大时代,需要一种大丈夫的担当精神,尤应倡导阳刚大气、与时代精神相符的书风。

当然,梁启超的观点,是对当时碑学之甚的一种呼应,也是对明清以降,书坛以馆阁体为尚的一种反正,在当下艺术上百花齐放的时代,我们无法肯定他观点的正确性,因为审美的需求也是多样性的,把字写好,当要取法乎上,应该讲,赵孟頫的法帖是书法艺术史的一个高峰,学好确实很有难度,但踏实地学总比那些以丑为美的欺世盗名强得多。


麟开祥趾


关于梁启超为何告诫学主,赵孟頫、董其昌、苏东坡、李北海的书法不宜初学。这个是什么意思呢?

我认为有几个方面:

一、李北海是唐代书法家,他的书法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二王”入手,能入乎内而出乎其外。

二、李北诲提倡创新,继承和发扬古代书艺。曾说:“似我者欲俗,学我者死。”苏东坡吸取了他的一些特点,元代的赵孟頫也极力追求他的笔意,从中学到了“风度闲雅”的书法境界。董其昌,是明代书法家,以唐人颜真卿《多宝塔帖》为楷模,后来又改学魏、晋,临摹钟繇、王羲之的法帖。所以说,李北诲、赵孟頫、董其昌、苏东坡都是一脉相传的。

三、宋人写字“尚意”,讲求个性,受不了篆隶楷之类正体字的束缚。宋代书法,承唐继晋,上技五代,开创了一代新风。

四、清代时期,古代的吉书、贞石、碑版大量出土,兴起了金石学。汉、魏、南北朝碑刻不断出土,人们除了证经考史之助外,碑刻上的文字也为书法提供崭新的资料,使书法家的眼界顿为开扩。

五、梁启超正是处在清代末期,认为宋元书法帖学妍媚之弊,容易产生浮浅平滑、飘浮空怯等弊病。碑学雄强阳刚的书风重新被崇尚,碑派书风追求的是一种质朴之美、刚健之美、雄强豪放之美。

所以说,梁启超为何告诫学主,赵孟頫、董其昌、苏东坡、李北海的书法不宜初学。学了书风会容易产生浮浅平滑、飘浮空怯等弊病。

客观来讲,书法之美并无优劣之分,有阳刚雄强之美,也有阴柔妍媚之美。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大盛书法


梁启超先生这么说是很有道理,如果先从赵,董,苏,李的书体入手,作为日常通信,记帐等平素应用是非常好了,可以称为一筆秀美书风,但易流于媚俗,无法彰显个性,成为书法大家。如果能从唐代的颜,柳,欧,等正楷开始,根据个人爱好选择其一,就可确立起端端正正的骨架,按排好结构布局,每筆的骨格力道也有了,然后再学习赵孟頫的书法可能更好。其实除了二王,赵体千年第一,据说董其昌年青时看不上赵孟頫的书法,到了晚年才知道一辈子也无法超越赵体,不得不佩服起来。





f梦飞翔f


切题:初学。

1、人品不好的不学。

2、个性太强的字不学。

3、文气太重的字不学。

4、非静态书体不学。

给这4个人对号入座一下,能解释通吗?

附语:名人的观点也不一定全对……



兵骅A


总的来说,梁启超不愧为一代大家,他所说的这几个人,不是说他们书法不好 。其实他们都是才华横溢的大师级书法家。但针对初学书法的学生的建议来说,就是为他能少走弯路,笔法上避免不小心掉到坑里,是最专业的建议。

再一个强调一下,这四位皆为彪炳史册的一流大师,他们的的书法艺术举世公认,既然是针对"不可学",所以本文主要还是侧重于其书法不利于初学阶段的环节的探讨,他们的优势以后专门论述。

在分析书法家的书法经验时,我们有必要先对书法家做一个大致简要了解。

一 梁启超(1873--1920).又号饮冰室主人。

他也是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的父亲。他不但以"康梁变法"文明于世,于文,史,哲等方面著作等身,更是一位颇有成就的书法大家。其书法取法汉魏碑和唐楷法,刚柔相济,形成了健劲而俊朗的风格。

他的初衷是以过来人的学书经验,针对初学,怕形成习气毛病改不了。所以特别精准的说到了以上"赵,董,苏, 李"这几位大师的书法不可学。这并不是梁启超横空出世所独有的"奇思妙想",而是历代书法家们的共识。

我们可以看到,除了赵孟頫诸体皆能,以秀媚雅正的风格而著称以外,其他几个人都是有自己的特色。 但也有自己的套路。学书者一不留神,就会学到他们的习气,而最终没有掌握其书法的核心。导致徒有其表,不得其神采风韵。

二 赵孟頫的书法,古人褒贬不一 。

明宋濂曰"笔意流动,而神藏不露"。王世充却说"评者有奴书之诮 ,则太过,然直接王右军,吾未之敢信矣"。这就是说他的楷书有奴婢气,秀媚的有点过了头了。这是其一,更有甚者,特别是明末清初大师级书法家的傅山。

他说赵孟頫的字不可学,就如"与匪人游,不觉其日亲者"说学赵孟頫字的浅俗媚态,就会象"至驹王之无骨,心术坏而手随之也",

就是说学赵字体 。不但慢慢软媚俗气,也会影响到做人的人品。这真是哪里在说字,分明是在批人啊。这里对字体的评价有一定道理 ,我们可以引以为戒,但这种以人废字之论也不算是公正的评价,作为我们学书法的人,要一分为二的来对待和学习 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失为上策。

其二再说到赵孟頫的行书,

王世贞曰"惟于行书极得二王笔意,然中间逗漏处不少,不堪并观,承之可出宋人上,比之唐人,尚隔一舍"。

到底怎么看待赵孟頫的书法 ,尽管有褒有贬,他以二王笔法去写自己追求的的结字美的意态,这大抵是不算媚俗的,但研究一下赵孟頫的行书总体是美的,是可学的,但他继承传统多于创新,艺术胆略不够,笔法也比较拘谨。

比如下图。赵孟頫一生宗法二王,刻意求魏晋书法之古意,他对《兰亭序》的临摹终身不懈怠,不但形似,神韵也足以乱真。

,王羲之《兰亭序》和赵孟頫临《兰亭序》对比,

王羲之更注重尽字体之意态,如"暂,将,随,迁"字之长"。

"所,而,欣 之"字之扁。"

自,以,其"字之窄,"

向,慨,间"字之宽,皆依字之结构自然而然面目去应运而生的,而赵孟頫的了《兰亭序》虽也有意于"字之真态"但总体还是斜,方扁的笔势套路为主,并且用笔稍微拘谨,放大看 一些游丝,露锋 虚笔省略不少。这一点,正是王世充所诟病的地方。如下图 "不,将"字。我们放大看看就更明显有差距了,所以取法乎上只得其中,学二王书法直接从大王王羲之入手,要比找近路学赵孟頫更合适,取法更高得多。

其三就是针对赵孟頫柔媚流美的楷行体式來说的,所谓流美是大家们对书法技巧的高超控笔能力的熟练掌控,是厚积薄发。

但其潜藏的玄妙就是容易写得油滑甜腻。这也是针对初学阶段 ,刚开始书法还未定型,就要按部就班,踏踏实实, 采取笨办法,一笔一划的先难后易 先楷后行,先拙朴后精巧,不能一上来就楷行一体,连走带跑,急于求成,这是难免要跌跟头的。

其初衷也就是傅山反对的那"四勿"的观点。"宁拙毋巧,宁丑勿媚"。就是针对以赵孟頫为代表的馆阁体,秀媚体,因为他的书法被评为"因熟而俗"。

也就说写得太好了,太油滑了。长期学习赵体,就会比较难有自己的个性鲜明特征。当然这只是指初学,有了一定基础 事可以吸收赵孟頫的字体匀称,得其特长。

三 再说董其昌的书法,也是争议比较大。

其一是"空灵淡雅"之气难以学。有称其书法为“书家神品,往往前无古人”。有赞他“六体八法,靡所不精,本于颜,长于李(李邕)出苏,入米 ,而丰采姿神,飘飘欲仙”。

董其昌以行草书造诣最高,他学百家而融为一体,笔法飘忽使人琢磨不透。他的书法飘逸空灵 用笔精到,疏朗匀称,用墨也相当讲究。他曾说"作书与诗文 同一关类,大抵传与不传,在淡与不淡耳"。其实就是强调天然,自然而然本心流露,非人工可至。所以对于初学者既然是大多是行草,又求神取意的空灵 ,自然难以深入,刚开始入门不学也罢了。

其二行笔难以学。董其昌书法贬者也很多,包世臣、康有为最为激烈。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讽刺道:“香光(董其昌)虽负盛名,然如休粮道士,神气寒俭。若遇大将整军厉武,壁垒摩天,旌旗变色者,必裹足不敢下山矣!包世臣云:“行笔不免空怯”。”

就是认为他的书法还是偏于秀润,俊狭,不大气的意思。这是不可学之处。而梁启超本身和康有为的师生关系的,是提倡北碑雄壮阳刚的气概,所以自然也不赞成学董其昌秀逸一路的行书。

其三是董其昌临写经帖的路子没法学。

据史料记载,董其昌经眼的法帖汗牛充栋 ,如果不是他超越常人的精敏清醒,这些脚踩多只船的学法,是初学之大忌,足以使人眼花缭乱。

他学过颜真卿,又学米芾,虞世南,又沉迷于钟王 李北海。如下图他临写得王羲之,还有颜真卿《争座位帖》愣把一个遒劲雄浑 充满篆籀感的殿堂级杰作,写得秀逸俊俏,自称得颜鲁公篆籀内韵笔法,这明显感觉颜鲁公是被董其昌先生"争座位"了嘛。

他的临习方法是强调"如骤遇异人"。注重第一眼的新鲜感,认为"不必相其耳目,手足,头面,避免感官的分散琐碎"。恰如溺水三千我只取一瓢"。正如他所言追求"观其举止,笑话,精神流露处"。以求扑捉书帖里那灵光一闪的精神气,活动者的人格,董其昌的最终目的,就是采撷到适合自己的性情的笔法精彩。

比如,董其昌学褚遂良体,扑捉的是褚遂良"如一佳士"的俊朗潇洒;如下图欧阳询+褚遂良《枯木赋》

他学钟繇,只能说是董其昌意向笔法的钟繇,钟繇结体严谨平正如楷隶,董其昌的意临是呈左低右高斜上势。

学颜真卿 取其宽博而舍去恢宏;

学王羲之《兰亭序》《奉橘帖》如下图,

他说;"皆以意背临,未尝对古刻,一似抚无琴者"弦外之音,就是"未成曲调先有情",而不是亦步亦趋,按照传统学书模式,先求形似,后来神似,他是如禅宗悟道般直通风神的内核。没有一定的悟性和基础,一上手自命只求神似, 必然会误人子弟如坠五里云雾而不自知。

所以如果以他的方法。初学书法,朝三暮四,今天颜体, 明天欧体,后天汉碑……没有专精的先深入掌握一家书法的特点,再旁通别体的风格,最后什么也学不到。也就是常说的成功的路不可复制。

三 李邕李北海,字太和。唐代书法大家。

据传他擅长楷行,一生写碑达八百多通。既有王羲之笔法,又有碑刻一样的气势。

李北海书法的个性非常明显,字形左低高右,笔力舒展遒劲,给人以险峭爽朗的感觉。他提倡创新,继承和发扬古代书艺。他的书法萧肃凝重,富于金石气,但同时又姿态万千。 可以说在凝重之中又含流美飞扬的气韵。比如下图他的行书双壁——《麓山寺碑》和《李思训碑》

笔势雄健,如不可撼动的高山,所以书史上把他和王羲之对比曰"右军如龙 北海似象"。可见其书法难学之处,地位之高。

李北海书法从“二王”入手,能入乎内而出乎其外。李后主说:“李邕得右将军之气而失于体格。” 就是说李北海吸收了王羲之的笔法特点 但在结构上大刀阔斧的变革,没有了王羲之的秀逸气。但气势太重,如果是初学者,就容易落入那种虚张声势的张扬虚夸之结体,以后纠正起来就难

甚至他自己说:“似我者俗,学我者死"。也把不少人吓回去了,话说的有点狠了,但语重心长, 犹恐后来者学他的架势而没有领会精神的谆谆教诲,良苦用心却跃然纸上,令人受益匪浅。

如图《李思训碑》李邕作书法

有一个特点,就是字势左低右高,有的字右耸得很厉害,如"秦"呈左转之势,还有上下两个部件间隙很大,

"昭"左斜还带左低右高倾侧,

"碑"字左右过度拉伸的欹侧跌宕,都是书法家艺高人胆大,在险绝之中求平衡,显得格外出彩有神。

对初学者,第一步"务求平正"还没做到,就"力追险绝",舍近求远,为以后学习埋下了故作险奇的隐患。这是历来书法家特别担心的笔法陋习。应引起初学者的重视。

但是历代书法家为啥学他?

《宣和书谱》说:“邕精于翰墨,行草之名由着。初学右将军行法,既得其妙,乃复摆脱旧习,笔力一新。”

我们观察一下,基本可以说苏东坡,米元章都吸取了他的一些特点,元代的赵孟頫也极力追求他的笔意,从中学到了“风度闲雅”的书法境界。

他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这些大家都是已有自己的成熟笔路,有了自己鲜明风格后,才在晚年学习李邕的,这点应该值得我们深思。

如现代"南沈北吴"的帖学大师吴玉如老先生,到了晚年,书风为之一变,又突破自我原有风格,行草更上一层楼,就是因为晚年临习李北海书法后,受到的巨大启示和影响,我们可以看看下面他书法早期和晚年的微妙变化。

四 最后再说苏东坡。

苏轼擅长写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曾经遍学晋、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长。但那是他的天份和自身努力, 别人难以复制。对于苏东坡的书法历程和特点,苏门学士中的翘楚黄庭坚概括的很全面:

"东坡道人少学兰亭,书姿媚似徐季好,至酒酣放浪 意忘工拙,廋劲如柳公权,中岁喜学颜鲁公,杨风子,其合处不减李北海,至于笔圆而韵胜,本朝善书者自当推公第一"

这么伟大的书法家,为何初学不可学?原因有三:

首先执笔方法不能学, 苏轼执笔方法有很大的个人色彩。基本是类似于我们写钢笔字的执笔方法 。就是用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指头夹住笔,被称为"側握笔"拨灯法"。毛笔侧握于虎口之间,捉笔近下,腕部不悬而笔卧 容易造成"力不足而无神气"。

以至于当时的书法家们都将其执笔法视为异数,认为不合古法,造成了苏东坡的字体里,偏,掩漏笔不少,古人言此为"多成病笔"。

康有为曰:"古今书法家以东坡为最劣,不知用笔 若从我学书,当先责手心四十大板"

明代丰坊《书诀》曰"子瞻(东坡)反此,故其遗迹扁阔肥拙,不惟自娱,抑且误人"。他的书法不可学,唯恐误人子弟,

清代冯班在其《钝吟书要》曰:"东坡书有病,唐人无此法"。

这些话完全是一家之言,厚此薄彼 ,未免过于偏激。特别是康有为康大人,竟然提出要打手,这样让众多作为两位大师的粉丝们,情何以堪!

苏东坡的书法更不可能是"误人子弟"还能流芳百世。然而,针对初学者,这些观点还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参考。

其次苏东坡虽然书法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但他笔法法也一样有个弊病,被黄庭坚称为"石压蛤蟆",后人称为"墨猪"。所以学不好就会误入歧途。

杜甫有句名言:"书贵廋硬始通神,"苏轼对此完全不是赞同,他说 "杜陵评书贵廋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

艺术特色是追求风格多样性的,有各自的不完美是其个人魅力的另一种展现,但作为初学者,就不能东施效颦,以免走成弯路。这是学习书法的大原则。

其三就是他主张的的"通其意"的书学思想博大精深,对初学书法者不太合适。

比如他曾自称:“我书造意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他还特别谈自己书法体会说:"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

就是说只要是明白领会书法精神意象,即使不学习也行。尽管他说的"书意"。也许是蕴藏在各种书体里的共同规律 。 当一个初学者没有相当的苦苦探寻和临习,他怎敢就不学就会写得出一手好字哪?所以即使是大师级的经典话语,学书法的人也要为我所用, 分阶段领悟 ,不可茫然不知的不从自身实际出发去效仿。

以上以梁启超先生的看法为话题,大致梳理一下古今书法家们对待大师书法的初学阶段的观点。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名家评述是有个人的看法,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爱好,趋向,在了解以上书法家各自的风格特点,取长补短,学习他们优点,避免出现以上的弊病,各取所长,扬长避短,就能更完善的走好各自书法之旅。


张劲逸


大圣有问,小林有答。

梁启超先生在文章《模仿与创造》中提出:

“模仿与创造,这个问题,不但在写字方面,要费讨论,就是一切美术及其他艺术的大部分,都成为一种问题。许多人排斥模仿,以为束缚天才,我反对这种说法。”又说“模仿任何事物,初入手时,最要谨慎。起初把路子走错了,以后很难挽救。”

可见梁先生在书法的学习上是支持模仿的,但模仿很难,选择要谨慎,不要走错了路,他认为“最不应该模仿”的有四派:赵子昂、董其昌(简称赵董),苏东坡,柳公权,李北海(李邕)!

为什么呢?他的理由如下:

一是赵董一派并不是不好,只是不容易学。若从这派入手,笔力软弱,其病在妩媚圆滑,无丈夫气。中了这派的毒很不容易改正。

董其昌书法

二是苏东坡一派喜欢用侧锋,东坡固然好,学他就不行。若从这一派入手,笔锋偏倚,其并在庸俗。

苏东坡书法

三是柳公权一派,干燥枯窘,本身虽好,学子不宜。他比喻柳字“像四月的腊肠,好是好吃,只是咬不动。学他的人,一点不感乐趣。”

栁公权书法

四是李北海一派,虽有“王跃龙,李虎卧”之大名,其病在偏,与苏东坡一个毛病,苏学李,也只是学到皮毛。

李北海书法

以上的理由可见梁先生的一片苦心。

当然对于天赋异禀的人,或者只当书法是一种和烟酒一样的爱好的人,以上的告诫是可以忽略的,自个儿喜欢就好,怎么舒服怎么弄,岂不快哉?

梁启超书法


小林探花


梁启超所言甚是!想赵,董,苏,李这几位大家,初学书时,必从颜,柳入手,后又把兰亭序不知摹了多少遍,既而自成一家。他们的字体,与前人相比,刚劲不足,柔美有余。今之学生初学书,宜从晋唐之体入手,熟练一定程度后,再学宋元明清诸家,如此顺序最好。若本末倒置,纵勤学苦练,难超前人。展示作品,远看象朵花,近观力道差。学书者,吸收前人之优点,自成独家之特点,似而不象,我有人无,功夫用到时,水到渠成,可期成功!唯初学者察焉?


俞远通


个人拙见

赵孟頫,董其昌,皆得二王笔韵,遒美类,赵孟頫的书体,初学,易入,但是永远达不到其柔刚相济的高度。只有形似而已。对于董其昌的书墨,柔韧有度,飘柔气象,初学容易踏入软弱之曼顿。对于学两人的书法,相比较还是学赵孟頫书体。

对于苏轼的书法,属于学问学识类,卷气情趣,标准是才子书。个性化强,对于初学更是一如爬山,甚至难于学来。其书墨尽芊芊文章气。只有欣赏其意。难得其真神。

李北海,其字更是另类,个性太强,不易学。

由此初学应该是从源头学起,入汉隶,学晋楷,隶书为各书体承上启下,属于正书,学其基础笔法,及结体,都是很容易入帖。对于唐楷法度严谨,特别是结体非常难学。因此学习遒美的鈡王楷书。比唐楷要好学一些。

当然这是每一个人学习书法的体验。事物没有绝对的,或许有的喜欢赵孟頫等书家的书体,兴趣很高,亦可以学习。

现在学习书法都是选择自己喜欢的书家,而潜心临摹。

符合欣赏习惯,属于自己的最爱,也是自己临摹的兴趣培养。会有很好的学习契机。只有好之爱之,才有入帖的轻易而来。体验古人的书墨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