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蘇軾最淒涼的一首《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

人生短短几十載,仿若白駒過隙,歡快也好、悲傷也罷,老來回想,人生仿若夢一場,一不小心夢醒來,卻不知今夕何夕。有時看見世界之大,不禁感嘆人之渺小,時空是無盡的,人的生命卻是有盡的,這有盡在世界的無盡之中,就如滄海一粟,一不小心逝去,連痕跡都不留。想到這些,不免讓人感到唏噓,也難怪世間之人大多愛感嘆這縹緲的人生,那是對已知的無奈和對未知的恐慌吧。

蘇軾最淒涼的一首《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

昔日莊周夢蝶,"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竟不知真實與虛幻的區別,後李白有詩云:"處世若大夢,胡為勞其生",世間萬事總是如此,迷茫之間竟不知人生的歸途。於是那年蘇軾在"烏臺詩案"被貶黃州之後,對月感懷,惆悵之餘也不禁感嘆"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悲涼",迷茫在困境之中,哪怕清明如蘇軾,也不禁產生那片刻的迷惘。樂觀積極的人生背後是一次又一次的思考與感悟,因為看透了生命的本質,才收穫一種超脫常人的理智與豁達,這大概是一種超然的境界吧!

蘇軾最淒涼的一首《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

蘇軾寫過很多首中秋詞,但由於《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太過著名與精彩,其他的反倒被人忽略了,比如這首《西江月》。同樣是寄給弟弟蘇轍的,"中秋和子由",大概蘇軾的寂寞與憤懣從來都只有蘇轍懂吧,也只有蘇轍能夠始終包容這個"任性"而真實的哥哥,人生得一知己無外如是。

蘇軾最淒涼的一首《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

西江月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北望。

世間萬物都如一場虛無的夢,人生要度過多少次這帶著涼意的秋天呢?夜晚風吹過,樹葉沙沙作響,在這長廊裡響動,詩人看著自己鬢邊生的白髮,不禁愁思爬上眉頭。喝的並非好酒,常常為客人稀少而憂愁,明月常被雲霧遮擋。中秋之夜,又有誰能和蘇軾一起欣賞這孤獨的月亮呢?答案是無人,於是詩人只有自己拿著酒盞,神情悽然的向北方遙望。

蘇軾最淒涼的一首《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

讀完這首詞,會發現這是蘇軾少有的孤寂,當初寫《水調歌頭》的時候,詩人尚在密州,也沒有犯事兒被貶,送給子由的是"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那時的蘇軾懂得"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看得開也無甚悲傷,但寫《西江月》的時候,感情就更為低沉了,難道以前懂得道理現在不懂了嗎?自然不是,不過是"人生幾度新涼",前途迷茫,不知何時才能看到出路,才能看到希望,況且此時的蘇軾也不再年輕了,鬢邊早已生白髮,不得不感嘆時間的流逝,而人生的前半段時間就如一場大夢,仿若還沒體會過什麼,就被貶到此處,虛無縹緲之間,不知前路在何方。

蘇軾最淒涼的一首《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

詩人本是愛交朋友之人,無論在哪兒總是能找到和他把酒言歡之人,然而來到黃州,朋友也越來越少,沒有好酒喝也就算了,這沒什麼可愁的,不過是物質條件差一點。但最令蘇軾難以忍受的,卻是客人稀少,這說明什麼,因為被貶,那些勢利小人避之如蛇蠍,這也無所謂了,可沒有朋友做客的詩人定是孤獨寂寞的,這才是他的愁緒所在,這種憂愁就如同被雲霧遮擋住的月光,使得整個人生似乎都黯然失色了。

蘇軾最淒涼的一首《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

中秋本是家家團圓的日子,然而在蘇軾這兒,卻連個陪他賞月的人都沒有,只能一個人賞月喝酒,悽然的望向北方,北方是國都所在,蘇軾渴望被朝廷理解,重新受到重用,所以說這"北望"實在是含義深刻,帶著蘇軾無限的落寞與渺茫的希望。然而這一望,卻將其寂寞淒涼的處境顯得更為突出了,李白詩云:"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一個人喝酒只能與影子為伴,這與蘇軾此時的境遇倒是頗為相似了。

蘇軾最淒涼的一首《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

蘇軾這首《西江月》,上闕感傷,情在景中彰顯,世事無常,人生短暫,壯志難酬的詩人在時間的流逝之中白了眉頭,然而被貶之苦遠遠超出想象,下片借景暗喻世道險惡,以此感嘆人生寥落。奸人當道、世態炎涼,蘇軾為此憤懣,奈何一人遠在他鄉,中秋之夜不免對家人朋友充滿思念,難耐的孤寂與渴望重回朝堂的願望交織,種種情感融合在一起,不禁喟嘆出對人生的吶喊,這是種宣洩,卻又蕩氣迴腸。

蘇軾最淒涼的一首《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

人生本就短暫,來到這世間,誰不想完成自己的願望,只有人生不留有遺憾才不枉走這一遭,可現實總有許多挫折遮擋住我們前行的腳步,這不免讓人無奈焦急,而在不斷與困難鬥爭的途中,人生就已經過了一大半,如夢一場,卻又淒涼難耐。但即使渺小,我們也應該在屬於我們的狹窄範圍內活出自己的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