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红楼梦》中,为何林黛玉对袭人都是褒扬,而袭人对黛玉多是贬低呢?

我就是竹韵


《红楼梦》中,为何林黛玉对袭人都是褒扬,而袭人对黛玉多是贬低呢?

林黛玉对袭人的确都是褒扬。

比如说宝玉的奶妈跟袭人过不去,找袭人乱吵一气,袭人不知所措。黛玉对宝玉说:“这是你妈妈和袭人叫嚷呢。那袭人也罢了,你妈妈再要认真排场她,可见老背晦了。”

小说《红楼梦》里,“也罢了”三个字,是专用于委婉地赞美别人的话,许多人都用过。所以,脂砚斋点评黛玉的话:“袭卿能使颦卿一赞,愈见彼之为人矣。”

再比如,端午节宝玉、袭人、晴雯三个人吵架,哭的哭,闹的闹,气的气,不可开交。黛玉来了,一句玩笑话把宝玉和袭人说笑了。晴雯见黛玉来了,就出去了。黛玉对袭人说:“好嫂子,你告诉我。必定是你两个拌了嘴了。告诉妹妹,替你们和劝和劝。” 黛玉直接叫袭人是“嫂子”,并不是讽刺的话,而是表明自己认可了宝玉与袭人的这种关系。

黛玉虽然平时说话不留情面,被人们说成是尖酸刻薄。但她的敏感,她的尖刻,她的不留情面,其实是作为寄居在贾府的一个孤女,一个弱者的自我保护的手段。

但黛玉是十分尊重袭人的。黛玉对袭人的褒扬,原因其实挺简单:

她一门心思都在宝玉身上,同样,袭人也一门心思都在宝玉身上。对于这一点,黛玉看在眼里,心知肚明。

黛玉最在意的一是宝玉自己要好,一是宝玉对自己要真心。宝玉好与不好,与袭人无微不至的服侍、照看有极大关系。

宝玉身边的丫鬟使女虽然多,但没有袭人的尽心尽职,细心照料是万万不行的。 袭人的母亲去世,回家去了,黛玉就对宝玉很是不放心,问宝玉:“袭人到底多早晚回来?”宝玉道:“自然等送了殡才来呢。” 可见,黛玉对袭人的尊重和褒扬,是基于袭人对宝玉的作用。

至于袭人与宝玉曾经“初试云雨情”,黛玉是不放在心上的,因为袭人是宝玉过了明路的通房丫头,另外最好的结局也无非是个姨娘,与黛玉的地位不在一个层面上,“心较比干多一窍”的玲珑剔透的黛玉,是不可能吃袭人的醋的。

所以,黛玉对袭人多是褒扬。

那么,袭人为什么对黛玉多是贬低呢?

《红楼梦》里袭人贬低黛玉是真真存在的,而且是见缝插针。

比如湘云要劝宝玉读书,袭人马上叫湘云别说那话,说上次宝钗劝宝玉读书,宝玉大发脾气,弄得宝钗进不是退不是,附带还要说黛玉一句:“幸而是宝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闹到怎么样,哭的怎么样呢。…… 真真的宝姑娘叫人敬重,那林姑娘见你赌气不理他,你得赔多少不是呢。”

比如湘云听说黛玉铰了自己给宝玉做的扇套子,就说她铰了,就叫她做一个就是了。袭人说:“他可不作呢。饶这么着,老太太还怕他劳碌着了。大夫又说好生静养才好,谁还烦他做? 旧年好一年的工夫,做了个香袋儿,今年半年,还没拿针线呢。“

再比如众人忘了黛玉的生日,袭人说黛玉和她两人同一天生日,说完还偏加了句,她“就只不是咱家的人。”

袭人贬低黛玉有下列原因:

一是,袭人对宝玉的重黛玉,是从心里不赞同的。

宝钗和黛玉,无疑都是为宝玉着想的。宝钗一家不是为了“金玉良缘”,不会赖在贾府不走,黛玉“木石前盟”的希望破灭,马上就死于非命。宝玉是她俩心目中的未来夫君,她俩没有理由不为宝玉好。

但是在观念上,宝钗和黛玉有本质的区别,宝钗是卫道士,黛玉则是叛逆者。

所以,宝钗累累劝宝玉走仕途经济,立身扬名之道。黛玉只要宝玉的知心、真心。紫鹃说的话其实就是黛玉的心里话: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而作为袭人,“ 她的心中亦有些痴处,她服侍谁,心里便唯有谁。”伏侍宝玉细心周到,恪尽职任,“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她一心为宝玉前途忧虑。“

如果说袭人是“钗影”,从这个方面来说最贴切。因为凭袭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她只能卫道,而绝对不能叛逆。试看晴雯,才稍有叛逆迹象,王夫人动一动小指头,晴雯就灰飞烟灭了。 所以,袭人也和宝钗、湘云一样,也是累累劝说宝玉。不过,袭人深知宝玉,她的劝说更隐晦,更艺术,易让宝玉接受:“你好歹要做个读书的样子来!”

而宝玉说宝钗的走仕途经济,立身扬名之道是“混账话”。毫不犹豫地同黛玉的观念一致。 这就让卫道的袭人迁怒与黛玉,从而贬低黛玉。

二是,袭人要保护宝玉不出事,不受牵连。

宝玉被“流荡优伶”、“淫辱母婢”等罪状遭贾政痛打,宝玉又误将自己当成黛玉,而“诉肺腑”说“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袭人心中惊恐不已。

其时“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事情一旦让别人知道,黛玉定然会身败名裂,无可避免地会牵扯到宝玉。 所以,袭人一面向王夫人进言,让宝玉搬出大观园,一方面见缝插针地贬低黛玉,希望黛玉远离宝玉。

三是,袭人的“温柔和顺”与薛宝钗的“随分从时”很相似,她在骨子里是希望宝钗做宝儿奶奶的。

袭人以为相对于黛玉的爱使小性子,说话尖酸刻薄。自己这个准姨娘,选择宝钗做主子,应该更合适些。

所以,袭人不失时机地把黛玉和宝钗对比,贬低黛玉。

袭人的这个做法,格局太小,作为一个穷苦人家出身的丫鬟,她是天真的,她也只可能有这么大的格局。她不会明白黛玉一旦做了宝儿奶奶,是不会跟她使小性子,也不会对她刻薄的。

反而是她苦心经营的未来,随着宝黛爱情悲剧的形成,立即冰消雪化了。面善心不善的歹毒之人王夫人,是不会真正顾及到她一个丫鬟的命运如何的。

袭人的所谓“堪羡优伶有福”的好的结局,不过是她无可奈何,无路可走后,王打夫人硬塞给她的一条路罢了。与宝玉已有夫妻之实的袭人,假如只是为了嫁给一个戏子,何必如此苦心孤诣,大费周章!袭人的结局,同样是一个悲剧,比晴雯并没有好到哪里去。


初晓兒


林黛玉褒扬袭人的原因如下:

袭人对贾宝玉无微不至的照顾。

林黛玉爱宝玉,所以凡是关心,爱护,伺候宝玉的人,林黛玉都喜欢。

对贾宝玉的衣食住行照顾最多的是袭人,因此林黛玉对袭人十分赞赏。



袭人与林黛玉交往最多。

贾宝玉和林黛玉曾经住在贾母房里,一个住在碧纱橱里,一个住在碧纱橱外的床上。袭人是伺候宝玉的丫头,因此袭人与林黛玉的接触很多。

林黛玉刚到贾府的晚上,黛玉因为宝玉砸玉而自责。袭人就来到碧纱橱里安慰林黛玉:

“姑娘快休如此,将来只怕比这个更奇怪的笑话儿还有呢!若为他这种行止,你多心伤感,只怕你伤感不了呢。快别多心!”黛玉道:“姐姐们说的,我记着就是了。”

袭人的话,令黛玉宽慰不少。黛玉对袭人的感情较好,因此褒扬袭人。



袭人回家奔丧,黛玉很长时间没看见袭人,怪想的,他问宝玉:“袭人到底多早晚回来?”

黛玉经常为袭人说话。

李嬷嬷骂袭人,黛玉对宝玉说:“这是你妈妈和袭人叫嚷呢。那袭人也罢了,你妈妈再要认真排场她,可见老背晦了。”

袭人贬低黛玉的原因如下:



1.袭人怕黛玉当宝二奶奶,容不下她。

袭人虽然跟黛玉接触多,但是她并不了解黛玉,她认为黛玉小性子,会嫉妒宝玉对她的爱。因此袭人先下手为强,贬低黛玉,免得黛玉嫁给宝玉。

2.袭人与宝钗的观念相似,反对林黛玉的观念。

宝钗劝宝玉读书,走仕途经济。袭人是赞同的,袭人也经常宝玉读书。



黛玉从来不劝宝玉读书上进,这让袭人反感,认为黛玉把宝玉引上了歧路,“她一心为宝玉前途忧虑。“

无论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宝玉的未来,袭人都反对林黛玉,所以,袭人常常夸赞宝钗,贬低黛玉。

我是润杨,欢迎关注:润杨的红楼笔记!


润杨的红楼笔记


人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黛玉在大观园,有名的尖酸刻薄,大概是性子再好的丫头婆孑,背地里也不会说他好!黛玉从小长在贾府,有意无意间肯定得罪到袭人。袭人虽不说,心里肯定也记恨。袭人是喜欢宝钗一型的,喜欢讲究经济文章,很反感黛玉净领着宝玉离经叛道,有悖于自己和宝钗的教导。袭人肯定也对其不满。宝玉闲着没事就去找黛玉,袭人虽是地位低下,但到底也是女人。看到与自己有肌肤之亲的男人老往别的女人身边靠。她多少也会心生嫉妒!

既恨又不满且嫉妒,故而袭人对黛玉肯定没有什么好情感!言有贬低也是常情!

反观黛玉之对袭人,袭人对自己心爱的人倍加照顾,任劳任怨。所以黛玉对其肯定心存感激。而且袭人的身份比较特殊,如同凤姐有时候要对平儿低声下气一个道理,黛玉对袭人某种意义上也是礼敬有加!再者袭人的表面人际关系搞得极好,就连湘云这样的小姐,都愿意与之以姐妹相待。明面里袭人还是很照顾黛玉的,黛玉没有理由不记其好。

综上所述,黛玉对袭人多方褒扬很正常。

古人言,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是至理也!黛玉宝玉姻缘之破,虽非袭人之祸,但其推波助澜的恶意是难逃其咎的!







国风1974


林黛玉对袭人先入为主,林黛玉初入贾府时,因为自己没有玉,却惹得贾宝玉摔了玉,正在感到孤独寂寞和痛苦时,是袭人像林黛玉伸出了橄榄枝,对林黛玉进行安抚宽慰,并建议把宝玉的玉拿来给她看看,让她宽心。这让六七岁的小林黛玉对袭人产生了一种雏鸟心理,从此以后,在林黛玉心里,袭人就是个好的,无论袭人与谁有了矛盾,林黛玉第一要护的就是袭人。



但是袭人不一样,袭人对林黛玉的态度却是渐渐有暖转冷,由密转疏。而这个态度转变的过程是随着贾宝玉对待林黛玉的态度逐渐亲密而造成的。袭人是贾宝玉的第一个女人,对贾宝玉有着强烈的占有欲,虽然也知道她不过是一个小丫头,并不能独占贾宝玉,但是感情的事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她作为贾宝玉的第一个女人,当然希望贾宝玉只爱她一个,并因此而对贾宝玉喜欢的女人产生强烈的嫉妒心理。林黛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成为了袭人时长编排的对象。



袭人第一次表现出对林黛玉有意见是因为史湘云。第二十一回,湘云来贾府,住在黛玉那里,宝玉一起床就去探望,又让湘云给自己梳头。跑去潇湘馆,准备伺侯宝玉洗漱的袭人知道后醋意大发,和跑去怡红院的宝钗抱怨,说姐妹们在一起玩闹没有分寸。并且因为与史湘云的关系比较好,就把主要的责任推到了林黛玉身上。而贾宝玉对林黛玉的亲近关怀,时时刻刻为林黛玉着想的行为更让袭人有些受不了,因此,袭人会对林黛玉的竞争者薛宝衩 抱怨林黛玉,对林黛玉的反感者,史湘云编排林黛玉。



特别是贾宝玉把袭人错认为是林黛玉,并且对着袭人表白了自己对林黛玉的感情时,袭人直接到王夫人那里谏言,林黛玉不著痕迹的告了一状。


萍风竹雨123


林黛玉对袭人都是褒扬,而袭人对黛玉多是贬低,有两层原因

1 两人地位不同

黛玉是小姐,袭人虽然和宝玉有那层关系,也只是个下人。所以无论袭人多得宠,在黛玉这里看来都不是事,黛玉在乎的只是和自己地位相当的类似宝钗和湘云这样的小姐。袭人对宝玉照顾得非常周到,又是宝玉看得重的丫头,所以爱屋及乌,黛玉自然会多多夸赞袭人。

2两人品行不同。

黛玉看中了袭人对宝玉照顾有加,是个贴心负责任的丫头,甚至笑称嫂子足见黛玉与袭人不分彼此的亲密关系。黛玉婚后也能容下袭人,这是她的胸怀。

袭人虽有争荣夸耀之心,对宝玉是真得体贴,她也是很爱宝玉的。可是宝玉一颗心全在黛玉那里,甚至不顾礼法玩起来没个白天黑夜的。宝玉一向做小伏低,在黛玉跟前陪不是受多少委屈,袭人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出于对黛玉的嫉妒和对宝玉的疼爱,袭人背地里几次贬低黛玉也可以理解了。虽然这样贬低一个小姐是非常不对的,但是在爱情面前袭人这一刻和黛玉是平等的,难免露出了不服气的心思。可见关键时刻,袭人也会忘了礼法。忘了自己的身份,随意评论贬低一个小姐了。


红迷轻罗小扇


说起来是挺奇怪哈,一向以刻薄形象深入人心的林黛玉对袭人却从无不敬之处,然而作为一个丫环,袭人却三番四次在贾宝玉以及薛宝钗、史湘云前对林黛玉多有贬损,这是为何呢?



黛玉褒扬袭人,是她心胸宽广的表现,也是她真性情的写照,更是她在面对袭人时拥有绝对自信的正常反应;

林黛玉在人前不止一次地表达了对袭人的肯定与赞扬,在大家眼里一向小心眼的她为何会如此大度呢?

  • 黛玉心胸宽广:她在送宫花一事上当众敲打周瑞家的,是因为周瑞家的轻慢于她;她数次讥讽宝钗,是因为她将宝钗当成了爱情的假想敌;大家只看到这些,却忘了她待紫鹃情同姐妹;湘云数次对她无礼,她仍然能大度包容;香菱想拜她为师学习写诗,她当仁不让,并且将香菱教得很好;以上种种,都说明了林妹妹的原则向来都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 黛玉真性情、不作做:她不会像薛宝钗那样说违心的话,也不会为了博取别人的赞美或图个好名声,就去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但是因为她真心爱宝玉,才会对同样爱宝玉的袭人数次赞美——这样的爱屋及乌,是不是很可爱呢?


  • 黛玉在面对袭人时拥有绝对的自信:她知道贾宝玉离不开袭人的照顾,她也知道就算将来她和贾宝玉成了亲,袭人仍旧会是贾宝玉身边很重要的人。但是她不会像对待薛宝钗和史湘云那样如临大敌,因为她知道,贾宝玉的心不会在袭人身上;换句话说,贾宝玉不会给袭人以对等的爱。袭人对她来说,是绝对安全的。



袭人贬损黛玉,是她眼界逼仄的表现,也是她擅弄权术、喜欢玩弄小手段的写照,更是她从黛玉身上感受到威胁后的自然反应;

袭人眼界逼仄:袭人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无非是贾宝玉的姨娘而已。她认为林黛玉尖酸小气,如果将来她嫁给贾宝玉,那她花袭人必定不会有什么好日子过;更何况林黛玉从来不劝贾宝玉读书上进,在她看来,她不是贾宝玉的良配;所以,她总是有意无意间向别人表达她对黛玉的不满;

袭人擅弄权术、喜欢玩弄小手段:说到手段,她确实很会玩,在向王夫人进言那一晚她就有了充分的展现。她在大观园里散布对林黛玉不利的言论,甚至当着贾宝玉的面诋毁林黛玉,以达到阻止贾宝玉和林黛玉相爱的目的;

袭人感受到了来自黛玉的威胁:贾宝玉对林黛玉的感情,慢慢地由懵懂到清晰,袭人旁观者清,最为明了。也许连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她有意无意间地针对黛玉,其实是因为她在吃醋呀!



之所以会有黛玉褒扬袭人、袭人贬损黛玉的反差出现,其根本原因是因为二人价值观的不同。

林黛玉和袭人之间的联系,纽带人物是贾宝玉,而在对待贾宝玉时,林黛玉和花袭人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表现。

花袭人希望贾宝玉飞黄腾达,她爱他的方式是我希望你好,所以你必须要听我的,才是好;

花袭人视贾宝玉为终身所靠,如果说她希望她的下半辈子能过安稳些、幸福些,那么贾宝玉是关键。

贾宝玉若是如她所愿走上经济仕途,将来为官做宰,她必定也能跟着人前风光。所以她才会孜孜不倦、苦口婆心地劝贾宝玉读书上进,以图将来立身扬名,甚至不惜以赎身离开贾府来要挟。她也曾经对贾宝玉说过,如果将来贾宝玉当了贼,她是绝对不会跟着他的。

在这一点上,袭人和薛宝钗、史湘云是站在同一战线上的。很不幸的是,在当时的封建背景下,这是一条最适合贾宝玉的路;即便放在现在,这同样也是很现实的问题;

然而她似乎忘了,这正是贾宝玉最最厌恶的事情。

所以,花袭人对贾宝玉的爱,是捆绑。



林黛玉和贾宝玉真正达到了心灵相通的高度,她爱他的方式是你好,我才好,所以无论你怎样,都好;

大观园里真正懂贾宝玉的,只有林黛玉一人而已。

所以他种种为世人所不容的怪癖,她能理解,她知道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并且不以异样的眼光去看他;

他不爱读书,她也不劝,因为她知道他并非真的不想上进,只是痛恨当时官场的黑暗而已;

所以贾宝玉挨了父亲贾政的打,她会将眼睛哭肿成桃子,才会劝他说:“你改了罢!”她让他改,是为了让他不再受这种伤害。

在这一点上,林黛玉和晴雯的行为有着惊人的一致。晴雯为了使贾宝玉逃脱贾政查看功课,会为他撒谎,让他装病。

所以,林黛玉对贾宝玉的爱,是理解。



结语:细细思量之下,就会知道《红楼梦》的作者深谙人心,把书中的人物都写活了。不管是黛玉褒扬袭人,还是袭人贬损黛玉,这二人的心都系在贾宝玉一人身上。每个人对待每个人好的方式不一样。在现实生活中,父母与孩子之间,丈夫与妻子之间,又何尝没有这样的困惑呢?


醉吟扶夷


林黛玉对袭人都是褒扬,其实可以看得出黛玉对袭人的敬重。有下面几个例子:比如说李嬷嬷和袭人吵架,你看黛玉是怎么说的“这是你妈妈和袭人叫嚷呢。那袭人也罢了,你妈妈再要认真排场她,可见老背晦了。”脂砚斋在这一段话后面有批语:袭卿能使颦卿一赞,愈见彼之为人矣。再比如晴雯宝玉袭人吵架,文本上写道“晴雯在旁哭着,方欲说话,只见林黛玉进来,便出去了。林黛玉笑道:“大节下怎么好好的哭起来?难道是为争粽子吃,争恼了不成?”宝玉和袭人嗤的一笑。黛玉道:“二哥哥不告诉我,我问你就知道了。”一面说,一面拍着袭人的肩,笑道:“好嫂子,你告诉我。必定是你两个拌了嘴了。告诉妹妹,替你们和劝和劝。”

至于林黛玉为什么敬重袭人,其实原因也很简单,这是因为袭人对宝玉生活起居的照顾,无人能及。在林黛玉心目中,袭人的确是一个体贴、周到的好女孩,对贾宝玉也是真心真意的,因此,林黛玉对于袭人有一种本能上的亲近感。袭人作为贾宝玉的“妾”的身份,其实大家都已经知晓的事情。而自认为是未来“宝二奶奶”的待遇自然也敬重这位在宝玉心目中也有分量的袭人了。

反过来,大家觉得袭人对林黛玉好像并没有那么友好,甚至颇有微词。比如说有次次史湘云来来贾府,还没有起床,贾宝玉就跑到了林黛玉和史湘云房里来,还用湘云的洗脸水洗脸。袭人看了非常不高兴,叹道:“姊妹们和气,也有个分寸礼节,也没个黑家白日闹的!凭人怎么劝,都是耳旁风。”而且袭人还经常将宝钗和黛玉比较:“到底是宝姑娘心地宽大,若是林姑娘,还不知哭得怎么样了呢!”

至于袭人为什么对黛玉多是贬低,其实我们这么想,袭人只是个丫头,是个普通人,她跟其他人一样,没办法走进林黛玉的精神世界,没办法理解她的精神诉求。袭人本来认为林黛玉的会和她一起约束贾宝玉,引导贾宝玉走上“正途”,结果两人背道而驰的做法让袭人大失所望!另外,袭人也是有自己打算的,自己作为妾是铁板上钉钉的事情,那么选谁来做宝二奶奶,对自己以后能不能过得好也很重要。在她看来,薛宝钗要比林黛玉更适合跟自己搭伙过日子。


小陵野叟


这不正是恰恰说明黛玉品格之高洁、人格之尊贵,而袭人跟她根本不能相提交论吗?

作者虽然从来没有正面写黛玉的管理能力、管理水平,而且从表面看起来黛玉还有些小性子,让初看《红楼梦》的人很是不喜欢她,可是,我们如果细看,会发现,黛玉在很多方面都是别人无法比的。作者笔下的林妹妹,是当之无愧的十二金钗之首。

抄捡大观园的时候,很多姑娘屋子里的丫头婆子都出事了,但是,潇湘馆却安然无事。平常看起来对下人很严厉的宝钗,身边的丫头莺儿居然那么跋扈。

也许有人会说我说走题了,明明问的是这什么黛玉对袭人是褒扬,而袭人对黛玉却是贬低呢?

道理一个人样啊。我们平常不是常说“静坐常思己之过,闲谈莫论他人非”么?黛玉就是那个从来不在背后论他人是非的人,她不但自己如此,同时也约束自己屋子里的丫头婆子们如此。所以,我们看不到黛玉屋子里的丫头婆子们有任何不 良举动。

反过来,我们再来看袭人为何对黛玉如此。有几大原因。

一、宝玉对黛玉太一往情深了,袭人打心底里嫉妒吃醋。第二十一回,史湘云来了之后,宝玉一大早就往黛玉屋里跑,袭人见到宝钗,就说了一通抱怨的话。这是她作为丫头不应该说的,而且是背后说就更不应该。后来跟史湘云讲到做针线,袭人又抱怨了一通黛玉,说她可不做呢,这二年也就做了一两件。这话也不是她当丫头该说的话。二是袭人自从跟宝玉关系进了一步以后,时时处处以一位小妻子的身份在制约宝玉。宝玉大概也觉得自己做的事成了袭人要挟他的软肋,对此也无可奈何。三是黛玉和袭人在本质上她们的价值观是不一样的。袭人为什么明显把她的倾向性倒向了宝钗,就是因为袭人跟宝钗在某些方面的价值观是一样的。而黛玉显然不会自己放低身段去跟一个丫头计较。

当然,黛玉和袭人根本就是两类人,她们俩的境界压根儿就不能放在一起比。把她俩放在一起比,本身就是对黛玉的一种亵渎,对袭人也没啥好处。不过,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黛玉的大度和容人。如果宝玉娶的是黛玉,大概最后袭人不会被赶出去哦。从这一点上来说,是袭人自己算计错了。


苏小妮


红楼梦很现实很残酷的,表面上看袭人是丫鬟,黛玉是姑娘

可是黛玉这姑娘只是寄养在贾府,而且只有贾母对她好,照顾她,宝玉只是关心黛玉确是银样蜡枪头,中看不中用,府里有钱却不归他使唤,所以贾府上下都冷落黛玉

袭人,虽是丫鬟,却是贾母赐给宝玉的,宝玉房里连钱带物一切都是袭人打理,连王夫人都为了靠住宝玉拉拢袭人

黛玉极其聪敏,知道袭人和宝玉关系非同一般,见面都喊嫂子的,所以黛玉聪明,知道对袭人好

袭人对黛玉也不差,因为她也善良,却也怕因为黛玉万一哪天进了宝玉房里对自己地位不利,所以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俩人的地位也决定了平时俩人也基本没什么交集


山石道人评红楼


黛玉可能喜欢袭人对宝玉那么精心的照顾,袭人除可能和黛玉的性情不和外,不排除袭人对于宝玉对黛玉的倾心爱恋的嫉妒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