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编办核准的临时工有保障吗?

愁勇丷


在编制人员之外,涉及编制、人事部门审批的人员只有一种,即派遣制人员。

这种身份的人员,叫临时工不太准确,一般情况下工作比较稳定,工资待遇虽然不高,但基本保障还不错,也有相对完善的定期增资机制。但由于这种用工是辅助服务性的,一旦所从事工作发生较大变化,岗位工作人员就有可能被压减,如窗口服务。从这个角度看,又确实存在一定的临时性,很难把它说成是有保障。

对年轻同志来说,在就业压力大的时候,不妨先做这个工作,但不建议长期从事这样的工作。


公考小助理


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我有充分的发言权。因为我从事过多年的组织人事工作,自己也曾经经手过不少的临时工聘用事宜。由于各地的政策标准不一,我想根据我个人了解的情况来回答你这个问题。

第一,关于“临时工”的核准问题。你所提到的“编办核准的临时工”,这个说法肯定是不准确的。因为只要是编办核准的,就应该是行政编制或者事业编制,那就是有编制的正式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要么就是公务员,要么就是事业编,肯定不是临时工。根据你所提出的问题分析,应该说的是“纳入财政保障的机关事业单位临时聘用人员”,这才是准确的提法。也就是说,这个“临时工”领取的收入是纳入财政预算的。我们这里的操作程序是:县区成立临时聘用人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人社局);由需要聘用临时人员的机关事业单位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聘用人员的申请;办公室统一收集各单位的申请后,报领导小组会议集体研究决定是否同意聘用;同意后,由办公室与财政部门共同下发文件,同意聘用并将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各单位与临时工签订聘用合同,临时工上岗工作并领取相应报酬。这只是我所知道的情况,估计各地情况应该是大同小异的。

第二,关于机关事业单位临时聘用人员的保障问题。这才是你所提问题的关键。上面我已经提到,临时聘用人员的基本保障是纳入财政预算的,但这个标准不高,也许仅能满足临时工的基本生活。我们这里的标准是财政按每人每年4万元左右进行预算。但是各单位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情况适当提高。而且,我们这里机关事业单位的临时工还有“五险一金”。可以说,虽然最终拿到手的不多,但好歹后续还是比较有保障的。因此,只要好好干,保证个人基本生活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当然,你如果指望这点待遇能发家致富的话,也是不太可能的。各地虽然没有这方面的统一标准,但基本保障也应该没有任何问题。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有更多关于行政事业单位的问题,尽管向我提问。也可关注“州县小吏”头条号,与您分享更多精彩内容!


州县小吏


1、编办不核定临时工编制。机关事业单位使用的临时人员,要么是由人社局统一招收,由财政部门统一供养;要么是由人社局授权,由用人单位自行招聘,由财政供养或者用人单位供养。按照管理权限,在临时工使用上,编办没有任何管理权限。

2、编办核定的自收自支、自定、自筹类编制必须撤销。党政机关使用的行政编制由省级机构编制部门管理并调剂各省、市、县使用,再由同级机构编制部门以“三定方案”的形式,正式划归各党政机关使用,各单位之间的编制动态变化,由同级编委研究调整。事业编制原来由市级及以上机构编制部门管理,分类改革后,也和行政编制一样,由省级机构编制部门调配使用,其程序和行政编制一样。

除此而外,在各地、尤其是县区、乡镇基层,因工作责任压力和人编矛盾,都存在或者曾经存在过自收自支事业编制和自定、自筹类事业编制。自收自支事业编制,是和全额、差额相对应,不同的是,全额、差额事业编制由市级以上机构编制部门划拨地方政府使用,而自收自支编制是由地方机构编制部门自行根据需要核定,报经市级以上机构编制部门备案。自定、自筹类编制和自收自支类编制一样,都是由地方政府自行核定、自行供养的编制类型,不同的是没有也不能到市级以上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备案,不被市级以上机构编制部门认可。以前这三类编制大多都供合同工、临时工使用,新一轮党政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要求,这三类地方自主核定的编制必须于2019年6月底前整改完成,全部回收后撤销,不允许再行使用,也不允许再自主核定。在此之前,按机构编制部门要求,大多数地方这三类编制都已经基本核销完成。

因此,编办不能再自行核定编制,也就和地方政府各机关、事业单位临时工使用没有了任何关系。由人社局招聘的临时工,同样受《劳动合同法》保护,必须带头按时足额缴纳“五险一金”,什么保障都不如法律保障更可靠。


职言管语


提问的人应该不清楚体制情况,问题问得有点业余,有必要作个解释。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的是,临时工没有编制,因此不在编办核准范围之内。编办只负责管理党政机关的行政编和事业单位的事业编,掌握各单位编制动态变化,对出缺情况,负责在总盘内调剂使用。如若增编,必须报请省级机构编制部门核准批复,市县两级机构编制部门只有管理权限,不具备批复编制权力。

其次,机关事业单位招聘临时聘用人员,工资列入财政预算或国有自筹资金支出目录,按照当前政策,必须报请当地人社部门批准,并向社会公开招聘。招聘程序类型公考,原则上需笔试面试政审,考试录用后由用人单位与之签订劳动合同,执行劳动合同法。合同期一般为三年,到期后没有特殊情况可续签,并依法缴纳五险一金。临时聘用人员的工资待遇参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核定,外加部分补贴,扣除五险一金后到手大约二千多,工资不高,但贵在稳定,只要不犯大的错误,基本不会下岗。

总的来说,经过机关事业单位正式招聘程序招录的临时聘用人员,虽然没有编制,稳定性还是有保障的。


80后小公


其实无所谓的,只要签合同,交五险一金就行。这样的员工和私企差不多的


987654321074347190


各地情况不一样,我这边编办核编外数。你们不了解情况的别乱答复别人。编办核过的编外财政拨款保障,不然单位自行解决经费问题。就这个区别


巨婴政客


编办不对临时工备案。人社局聘用,财政发工资,一般有五险,没一金。或许对你有帮助


青春在西部


只要不犯错,保住工作问题不大。

但编外人员工资水平都比较低,如果年轻,还是要利用业余时间努力考试。

身边很多朋友都是利用编外岗位工作时间比较充裕,而且一定的工作经验也对后面的面试有帮助。


佛魔间2019


因为机关的临时工也要领工资的,但机关没有经营收入,是财政拨款的,所以机关招临时工要向所在县市打报告,待批准后,再发布招聘公告(走个形式),走完招聘程序后,再到财政局等部门办理工资福利手续。机关的临时工相对来说较稳定,但也会裁员,有的地方一次性全部清退所有临时工或改为劳务派遣。


闲云野鹤49935


按我市现在的状况就是没有任何福利且工资是按最低的生活基准发放的。五险都是自已全额以单位的名义购买的,住房公积金和其它一切福利都不关你事,工作和纪律管理却全按公务员的要求去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