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 “我的钱用于家庭开支,你们的钱用于月供,那我有什么保障?”

两个人恋爱时,眼里只有彼此,觉得全世界只要有“我爱你,你爱我”就足够了。所以都说恋爱是两给人的事。

可是当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就不再是两个人的事,反倒成了两个家庭的事。谈婚论嫁,谈的不仅仅只是情,还有钱,还有房子、车子等物质的东西。

“我的钱用于家庭开支,你们的钱用于月供,那我有什么保障?”

订婚前,准婆婆说要给买婚房,房本却没自己的名字

嘉兰和文浩,相恋于大学,毕业后都留在大城市打拼。恋爱也谈了四五年,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双方父母都知道两人的事。

于是,两人商量着回家见双方父母。嘉兰父母看着女儿满眼都是文浩,觉得只要女儿喜欢,只要对女儿好,做父母的都愿意。

两个人到了文浩家,也见到了文浩的父母,被问及嘉兰父母的职业、家庭条件时,文浩的父母不自觉地对视了一眼。确实嘉兰的家庭条件确实不如文浩家。

“我的钱用于家庭开支,你们的钱用于月供,那我有什么保障?”

双方父母都觉得孩子们喜欢,也就都同意了,也定了订婚的日子。

就在订婚前,文浩父母打来电话说,给他们在老家看了一套房子,地理位置、房子布局什么的都还不错,要他们同意的话就先回来看看。

原本文浩就想的要离开大城市,回到老家,也联系了一家公司,随时可以上班。只是一直未和嘉兰挑明。

这次回老家看房的路上,文浩和嘉兰说清楚了,自己在现在的公司也没什么发展前景,况且以两人的经济情况,根本是买不到房子的。

“我的钱用于家庭开支,你们的钱用于月供,那我有什么保障?”

嘉兰也想的结婚后,得有个稳定的居所,自己真正的家,文浩的说法她也同意了,和文浩一起回他的老家重新开始。

看了房子后,都觉得不错。准婆婆说道:“兰兰,这房子是我们买个你们的,给你们当婚房,首付我们负责。”

但是,准婆婆没说的是,购房合同上只写了文浩一个人的名字。这是后来,嘉兰无意中看到了这份购房合同,意味着这套房子的房本上也将无自己的名字。

嘉兰心里开始起了波澜,认为既然是给两个人买的房子,为什么没有自己的名字?

“我的钱用于家庭开支,你们的钱用于月供,那我有什么保障?”

她也没有和文浩明说,转念自己一想,既然要嫁给文浩,文浩的也是自己的,或许现在文浩还没注意到这件事,或许他发现后在办房本的时候,会加上自己的名字。当然,文浩也没发现嘉兰的心思。

其实,两个人要决定在一起,有些物质的东西是可以不必在意,有些又是必须在意的,这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前提是,不能够损害彼此的感情。

嘉兰觉得自己是爱文浩的,文浩也是心里只有自己的,只要有文浩,不管文浩在哪里,哪里就是家。这才是爱,这才是婚姻的前提。就像《如果芸知道》里说的那样:“你在哪,哪儿就是我的家。”

“我的钱用于家庭开支,你们的钱用于月供,那我有什么保障?”

结婚后,婆婆又提出他们负责月供,嘉兰只需负责日常开销

从买房、到一同回到文浩的老家,再到装修新房、之后的婚礼都在按照计划按部就班地完成了。

嘉兰开始了远嫁的日子,好在这里有文浩,有他们的小家。嘉兰觉得自己的幸福的婚姻生活开始了,还计划着有个自己的宝宝,希望所有的美好都可以如期而至。

一次周末在婆婆家吃饭时,婆婆提出,他们小两口生活压力也大, 以后还要养孩子,月供就他们来负责好了。嘉兰就负责日常开支就行了。

嘉兰听了原本很开心,公婆这么体谅他们,可当提到嘉兰只需要负责日常开支时,她心里又开始了波澜。

“我的钱用于家庭开支,你们的钱用于月供,那我有什么保障?”

首付是公婆负责的,月供也是公婆负责,可是所有的装修都是嘉兰把自己的积蓄和父母给的嫁妆。

如果以后一旦有了分歧,这套房子和自己一点关系也没有。她想和文浩说清楚自己的想法,可又担心文浩会多想,好长时间都对这件事情耿耿于怀。

对于房子这件事,虽说现在是自己的家,可以后万一呢?嘉兰一直在纠结,一直在犹豫要不要和文浩讲明自己的想法。当两个人相处时,嘉兰心里藏着心事,所以经常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我的钱用于家庭开支,你们的钱用于月供,那我有什么保障?”

时间一久,文浩自然也发现了,便问嘉兰怎么了,是不是出什么事了?嘉兰也一直犹豫着,正好文浩问及,便将自己心里的想法都说于文浩听了。

文浩一听,哈哈一笑:“我还以为什么事呢?原来是这呀?这本就爸妈买的房子,以后咱们一起努力,再买一套真正属于咱们自己的房子,你还不相信我呀?况且咱们这的房价还在咱们承受能力的,相信我!”

两人相视一笑,拥抱在了一起,都说到,以后一起努力,只要两个人在一起,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

“我的钱用于家庭开支,你们的钱用于月供,那我有什么保障?”

结语

其实,确实如文浩说的那样,只要两个人在一起,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

彼此都还年轻,彼此都还是社会的中流砥柱,更是家庭的支柱,只要夫妻协力,其利断金。虽说婚姻的基石是爱情,但是只有爱情。婚姻也是无法持久和圆满的,还需要有物质的支撑。

长辈可以给予的是长辈的,自己的生活终归还是要自己来创造的。婚姻的道路并没有捷径可走,唯有脚踏实地的才能走下去。虽然前方有诸多不确定因素,但是只要前行的路上有彼此携手相伴,终会迎来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