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在农村,六十多岁了,还承包了十多亩农田种地,为了什么?

老梁话三农


在农村,六十多岁啦,还承包十多亩农田种地,为什么?这话看怎么说啦,人家身体健康,种点地就当活动筋骨,锻炼身体了不行啊?有那能力,也无所谓啊,没有什么政策约束啊?另外还能有收入,挣点钱花,无可非议,再说六十岁怎么啦?还有七,八十岁老人照样地里劳动,农民也不是天生践,干点活,对老人也有好处,何必过多致疑,再说就算生活好,有钱花,多挣点也没毛病,祝天下老人都健康快乐,干点力所能及的工作,别累着,也省得让人操心!


龙龙6576


我村里有一位六十八岁的老人,承包了三十亩地,家里养了二十头牛。

这位老人是地道的农村人,种些地、原来养猪,今年养牛了。六十多岁还和年轻人一样靠力气吃饭。种了一辈子地,没有别的本事,只能种地和小养殖。

这位老人的儿子脑血栓了十多年了,儿子今年四十四了,现在只可以一只手干活,半边身子不好用,基本不可以劳动。他是独生子,他下边有两个未成年的男孩。由于他病了,所有的压力就压在他父亲的身上了。老爷子要赚钱养活一家人,一家人没有别的收入,只靠他来维持。

农村六十多岁的老人还承包地,主要是因为没有收入,没有退休、没有养老,自己不种地就没有收入。

年纪大了还要种地是为了活着。



农村里的逍遥


不为什么,因为我同样承包了一片荒山,几十亩,自己种上桂圆,二十一年了,已经投产了。当时四十五岁,现在六十六岁,承包期三十年,干满七十五岁。

农民就是干农业的,既然要干,有很多为什么,但没有考虑那么多为什么。农民有农民的活法,是自己选择了农业生产这条路,老的这批是对土地有感情,而不是想有多大的成就,几亩,十来亩,几十亩也祘不了多大个了不起,风调雨顺还好,遇上不好的年辰,还倒亏。老农民在辛勤劳作中有苦脑,有快乐,有喜悦,有担忧,希望每年有好收成,丰收了,又愁销路,减产欠收愁上加愁。最值得老农高兴的就是农产品产销对路,供不应求,客商,顾客,消费者找你说好话,才分享得到你种出来的果实那种心情,言溢于表,喜乐哀怒都刻画在老农民饱经风霜的脸上。

再者,农村养老体系仍然是短板,还很差,六十几岁还必须要干,才能养活自己,给子女减轻负担也是大多数种地老的共同语言,大多老农民都闲不住,即使身体不好,也得去干,有时侯还真是处于无奈。老了都还在干活,证明这批人不是懒汉,不是靠别人来同情养活自己。这种农民有骨气,有自尊,不向国家伸手,而是自力更生。证明了无愧于农民这个称号。不把自己看得低人一等。

农业农村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政府的支持。农村农业的兴衰关乎国家民族,社会的未来。

谢谢。纯属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人。


自在了然1


现在农村都是六十多岁人种田。其实种十多亩田和二十几亩田。都赚不了什么钱。。。像我老公常年一个人在家种二十来亩田。就够他自己用和过年。买点东西过年。今年他脚疼。我叫他去医院看脚。医生说他少做事。然后和我。我也叫他不要种田。我老公说。出去打工老了没厂里要。不种田那来的钱用。我老公说。人活着。总要花钱的。又没有儿子。女儿都出嫁了。伸手向女儿要钱不好。。女儿也有家。现在的年轻人压力大。。只有自己能动就动下。真的动不了。也没办法


用户379267663853


个人为了生活,需要承包十几亩土地种地。

在广大农村六十多岁,有劳动能力都会去干。我这边有个60岁多岁的老大爷,自己就有十三亩地,身体还可以,每次一大碗饭,每天早晨都会很早下地,到地里将小麦、玉米的草除净,同时也会种些蔬菜、自己吃,打理的井井有条,每到浇水的时候也是把自己家水渠修修补补,很快就弄好,施肥自己也是赶着毛驴车,自己施肥。后来问他,他说趁自己还能干就多干点,自己四个孩子,都分家了,就剩老两口,都需要花钱,虽然孩子给,但是自己也得挣点。

个人觉得种地理由如下:

理由一:自己还有劳动力

在农村六十多岁基本不算太大,在自己有劳动情况下,都会下地干活,农人就是不种地,那干啥,他们还有城里人的退休金,只有双手,需要劳动。需要干活。

理由二:生活压力

毕竟很多农村上了年纪的老人,在子女或者儿媳妇眼里都觉得是个累赘,好的家庭还行,要是遇到不讲理的,老人就会吃亏得。住在自己永远是最舒服的,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生病,需要用钱,买大米、面粉等需要,还有就是有个急事。

个人认为的。


尸去的陪伴


在农村60多岁了,还承包了十多亩农田种地。为了什么?

在农村60多岁的人不能说太年轻,也不能说很老,这么多年来随着全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全国人均寿命达到77岁。

在农村,现在60多岁的人是种地的主力军。

第一现在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挣钱,农村人只要能外出打工,绝不在家里种地,60多岁的人外出打工没人要,只有留在村里种地。

第二农村外出人太多,有些家里的地就会面临没人种的情况,60多岁的人都是从苦难中走过来的人,他们对地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如果村里谁的地不想种了,他们就会承包过来,不想看着到地撂荒的事情发生,对一个60多岁的人来说,种上十几亩20来亩地是不成啥问题的,现在农村种地相比以前是省力的多,种地基本上能达到小型机械化,种地有旋耕机,机播种机,收割有收割机,拉东西一般用机动三轮车,已经不是以前牛耕、人拉犁播种,种地肩扛手提的时代已经过去。小型机械化的工作方式是种地简单省力了许多。现在种地不累人,也是农民的共识。

第三作为60多岁的农民来说,虽然说国家有一点高龄补助,但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大问题。在农民的思想观念里,无论年龄多大,只要自己身体好弄动弹,就要去劳作,就要活得有价值有意义,自己种地了有一定的收入,除过自己生活以外,还可以给儿女一些补贴。也觉得自己活得有意义,活得很实在。既能锻炼身体消磨时间,又能产生经济效益,这对他们来说是没有比这再好的事情了。

第四在农村如果老人身体好,能劳动,而不去劳动的话,子女会嫌弃老人,旁人也看不起这种老人,会认为这种人是好吃懒做的懒汉。

[我是农人潘哥,一名热爱三农的退伍军人,喜欢我的观点或文章记得点赞加关注哈!]


农人潘哥


首先很开心能回答这个问题,在农村五六十岁的老农可以说是随处可见,因为现在农村的年轻人都在城里打拼,几乎没有几个愿意随他们父辈留在家乡发展。

首先年轻人目标远大,志向在更高的更远的天空

从小在农村长大,早已厌倦农村里的平穷节俭的生活,长大后唯一脱离农村耕作的机会来了那还不飞的远远的,跑到城里打工去,渐渐的就会发现农村几乎没有几个年轻人留在农村,那么问题就来了,农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那农村里的地谁来种呢?于是就到处可以见到五六十岁的老农在地里干活,甚至可以见到一些身体比较健康的七八十岁的老人也在地里干活。

农村的荒地那么多,放着也是浪费土地资源

很多五六十岁的老人趁着自己身体也还行,没啥大毛病,想着自己的子女在城里干活也不容易,于是为了自己的后代拼命的承包田地种地,有的可能是为了子女能在城里买房子,有的可能是为了减轻子女的生活负担,表示自己不需要子女操心,有能力养活自己,子女在外照顾好自己就行了等等

机械化耕作方便

有的农村老农,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在家做农活,可能他们这一辈子就在农村做农活,没有出去过,已经习惯了农村的耕作习惯,反而让他们闲下来觉得全身不自在,于是他们就在五六十岁了,还认为自己还很年轻,能做农活,何况现在农村的发展也慢慢的跟上了时代的潮流,机械化的播种收割轻轻松松,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农随便就能在农村承包十多亩农田种地。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个人见解,希望能帮助各位网友理解我们农村老人为何这么拼命的耕作,他们具体是什么原因,这个还的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来参考,可能他们只是为了赚钱,也许是习惯了耕作,闲不下来,或许会是其他的种种原因。


农村方家



眼望光年


现在农村六十岁人,一般身体都还健康,有的上有80岁左右的老人,他们是最需要时时刻刻照顾,关心的。下面要照顾孙子,孙女(寄宿制学校学习)。

农闲时,老伴守家,还可以就近干些临时工,一年下来也能搞两三万元,比50亩地的收入都多。

农业基本都是机械化,田地里的活,完全可以干,这些年,受价格,天气 ,病害影响农业没有收入,可是一直都在种着,为的就是人,鸡,畜等等,能吃到自己种的放心粮食,如果价格好了,可以赚点日常开销。

身体欠佳的老人,更是如此的在家守着。

有的孙子,孙女面临大学,城市买房,等等那一样事,也要儿子儿媳拼命一辈子。

所以,田地种着,虽然收入微薄,但也能照顾老小,最为关键。欢迎评论!图片来源网络,2019*04*06日











花生之都陈哥


在农村,六十多岁还承包了十多亩农田,到底为了什么?为了生活,农民依靠田地吃饭穿衣。六十多岁了走出去打工不很现实,因为没人敢用也没那技能。农民只会一把好的种田手艺,可田地的收入远远支撑不了现在的经济消费,别说大富大贵最起码的吃饭穿衣买药钱得有。总不能眼睁睁的和儿女伸手要钱,在说儿女也不一定好过为了房为了孩子也是紧紧巴巴。为了不给儿女们找更多的麻烦,也想给自己攒下点生病长灾的钱。可这钱是多么的微薄,对于高药费高物价这些钱几乎为零。可农民有个信念那就是咬动豆腐就干,活的要开心总不能被生活的困难吓到。况且有了国家的大力扶持,眼看着农村在变美心理也是一种满足。总比老一辈吃糠咽菜强的多的多,不能比好的比富豪跟自己以前比还是有点欢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