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如果粮食价格长期过低卖不上价的话,对我国农民和农业会有什么影响?对此你怎么看?

老张谈三农


我是农民,希望我们农民能走出这个怪圈。为什么这么说,你看天底下什么行业,都有规律。你就拿卖东西说吧。一件衣服有上价,有卖价。正常情况下都要加点钱卖,可以高一点也可以低一点,但是都可以自己定价。几乎个个行业都有一定的定价权。或多或少罢了。你再看看农业,你买农资,人家说了算,一袋化肥多少钱就是多少钱,你爱买不买价格不是你说的算,所有农资都是一样,但是卖粮的时候到了。你就说的不算了,要看收粮人的价格了说多少就多少。爱卖不卖,粮库也订好了价格等着你,根本就没有定价权,还要和世界粮价接轨,人家生产成本是多少,你知道吗。你就接轨,人家化肥多少钱一袋,农药又是多少。这些都不看,就要一个结果,和世界接轨,大豆大家都知道吧,每年大量进口,国内提高补助都没多少种植的,原因产量低,价格更低,咋种咋赔。所以都种玉米水稻,玉米种植简单效益也不错。种玉米的多了。可想而知玉米高库存,降价了,又都撵到水稻上面了,水稻高库存,水稻又降价。归根结底,国家在种植调整方面做的就是不够。在对大豆上面就是没有调整合理,没有有效的分流土地面积,应该让农民种大豆玉米水稻都赚差不多的钱。合理制定价格。才会引导农民自主选择种植。才会避免一窝上高库存的局面,总之解铃还须系铃人。


清风88867231


水稻的产量1100算好的了,黑龙江省建三江地租500,加上生产资料500左右,1.2元每斤的价格,一亩地,剩下200多元,安种200亩地计算,四万多元,最少三个劳动力,每年的花销三万元不够,养老金和取暖费就占一半,你算算农民一年到头还挣钱吗,再说那个辛苦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所以说不要说黑龙江北大荒的农民挣钱了


北大荒愣愣


我作为一个80后的农村人,我想反应一下大部分农村80后的想法吧。

第一,有很多种植地都种上了杨树,因为你不种树,边上的地种树了,你的地也就不能种粮食了,即使两年后在种树,你的树也长不起来了。而且现在种树的收益以及管理,也确实比种粮食要好很多。

第二,现在打工一天也得两百多,种地的所有程序下来所用的时间还不如打工这几天挣得多,谁还愿意再去面朝黄土,背朝天。

我是一个农民,整理的也不是很全面,说的也不是很顺嘴。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还望包涵。


探险者2481


如果提高粮价就提高了民众生活成本,国家要权衡利弊,涨价很难,再说国际粮价那么低,粮价涨了,那些从事进口的商人不是赚疯了,再说现在种粮的人还有多少,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村里剩下老人在种地,越来越力不从心了,种粮低收益,很多人改栽树了,树不要吃不要喝,几年一伐,还能换点钱,也不用再受种地之苦,主要的收入是打工赚来的,粮田面积逐年萎缩,这就是真实的农村现状,粮食安全问题大部分人觉的很遥远似乎与我们无关,小农经济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发挥了重大作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大型自动化机械开始出现,小农经济已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了,如果央企能租用农民土地种粮,然后低价卖粮给国民,主动承担种粮低收益,粮食安全问题才有保障。


何处春风不暖人


粮食价格如果上涨,受冲击伤害的同样是种粮人。就像大豆一样,进口的比国内便宜。如果要让农民有种粮积极性,最好是政策加大对乡村的建设和对种粮人的补贴,就连美国都向豆农补贴。补贴对象只针对种粮食的人,谁种就补贴谁,补贴款项严格监管任何人不得挪用,把一分一厘都用在种粮人身上。而不是根据家庭土地面积发放补贴。这样也许要好一点点。


0058618


长期过底价格,回答太简单了。农民比如有20亩地,自家10亩,水稻收成24000元,除去地租3000元,再除去每亩成本500元。唉,我就不细算了,一年下来收入支出够哪样。特别说明一下小麦由于禁烧不能种。


廖圩农资


中国粮食短时间内不会有高价出现,起码要等到农田完全大型承包制实现后,等到城镇化实现以后农民等不用靠农田养活了,农田所有制改革成熟了,没有农民完全可以照样种粮了,这一天的到来就是粮价上涨的时候了。


陈宇宝13217020933


现在低迷粮食价格确实影响到了种粮人群的经济收入,有的人家到了资不低付,大部分人都出外打工,现在留在家里务农的大部分都是脱不开身的高龄人群,如果这群人老到不能生产了,恐怕粮食价格你想控制也不能了,在城里的人已经习惯了城里生活,在让他回去种地是不可能了,除非让他感到种地的收入高过务工的收入,但是他们还会不会种地了呢?种地也需要有技术的。我们是人口大国,粮食要不能自给自足那是相当的危险。个人看法,不喜勿喷。


舵手2692


尼玛稻谷1.2一斤。太特么低了[捂脸]昨天我老爸卖了几百斤


960868927


我们农村人不懂分析全球粮食怎么样?只知道付出不赚钱有的连本都回不来。只会让更多农村人放弃种地。农药,化肥,食品,肉品都涨价唯独粮价停止不前。国家应该协调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