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别的士兵都戴军帽,为什么印度士兵却裹着个头巾呢?

付化东


当然不全是,裹着缠头的仅限于锡克族印度士兵。实际上,锡克教徒人数并不多,仅占印度总人口的1.9%,主要集中在印度的旁遮普省。但锡克教徒却在印度社会中很有影响力,在商业和军警中的比例也非常高,尤其是锡克人尚武,饶勇善战,对上级极度忠诚的传统,让其印度军队里非常受欢迎。

(绿色是锡克军警界钟爱的缠头颜色)锡克教徒有鲜明的识别特征,皮肤较白,高大魁梧,成年男子按照锡克族的教义,胡子头发都不能剃,要坚持裹缠头来把头发包严实,一包都是好几层(这可是热带国家啊,自行想象一下那酸爽的味道)。而且,头发万万不能在外人面前露出,否则被视为非常不雅的行为(怎么有点像穆斯林对女性的要求)。

此外,锡克男人都喜好叫“辛格”。这名字是锡克教独有的,意思是雄狮(听起来就不好惹),象征着虔诚、勇敢和牺牲精神,属于男性非常钟爱的名字,比如,印度前总理曼莫汉·辛格。

早在殖民时期,锡克人就美名远扬,经常担任英国权贵们的侍从、保镖等等。因此,几个世纪以来,在海外的印度人中,锡克人占有相当高的比例,搞得外国人觉得印度男人都带大头巾叫“辛格”。比如,咱们管印度人叫“红头阿三”,就源于锡克教的印度巡捕都喜欢裹红色头巾。

(2017年电影《维多利亚与阿卜杜勒》就描述了一个忠心耿耿侍奉维多利亚女王的印度锡克侍从形象,大赞女王和印度侍从的深厚情谊。男主锡克侍从阿卜杜勒,身材高大魁梧,性情却十分温顺,平日里比女王的儿孙们孝顺多了,可谓宗主国与殖民地人民“共荣”的典范。下图,历史原型与电影剧照)前面也说了,锡克人因为自己很强悍,素质高,虽然人口比例小,但在军警界却是主角,有话语权,在海外印度人口中的占比也很大。

比如,下图,英国皇家卫队冷溪近卫团中的锡克士兵,这个装扮别有一番风味,民族传统得到了充分尊重。

印度阅兵式,红帽和红缠头混搭,锡克教传统还是挺受尊重的。像上图这种仪仗队,帽子和头巾都是装饰用途,虽然会显得有些不整齐,但并不妨碍什么。

不过,按印度阅兵的惯例,压轴戏定是一摞摞挂在摩托车上表演杂耍的士兵,这个环节,如果不带头盔,还坚持缠头,那可是在玩命。

更危险的是,真要上了战场,包着鼓鼓囊囊的缠头,就戴不上普通的钢盔了,暴露在枪林弹雨之间,加上缠头鲜艳的颜色,分分钟就是在送死。

然而,尚武的锡克人又在军中占比又很大,裹头巾在他们看来甚至比保命还重要。结果,这个问题着实让印度军方头疼了一阵子。还好,印度费大劲设计了一款方形的钢盔,专门配给锡克教士兵,帮他们缠头,头盔两不误。
其实,即便是缠头可以戴在头盔里,但在现代战争中,缠头还是个“拖后腿”的物件。比如,锡克教的大胡子、蓄发、包头巾势必会很耽误时间,可军队偏偏是最讲求效率的地方;更严重的是,实战中,各国士兵都会尽量把头发剃短,胡子刮干净,这样受伤时方便救护,不容易引发感染。而锡克人胡子拉碴,头发一尺多长,缠头一包好几层,非常不利于战场的紧急救护。

此外,上图这种方形头盔真的能的能起到常规头盔的作用吗?当然,跟缠头比,肯定还有一定防御性的,外观弧形结构也能均匀的分散冲击力。但此头盔有两部分组成,非整体设计,很容易被打散,特别是头顶与周边的连接处是薄弱地域,防御能力将大打折扣。不过,有还是总比没有强,算是好歹给脑袋找了点防护。

本人文章一律原创,拒绝他人抄袭、任意转载,如遇到类似“白鹿野史”、“坚持不懈创作的人”这种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诉到底!


大学军事理论教师


印度曾对陆军的修饰和外观做出过规定,允许敏锐的锡克族和其他民族佩戴宗教头巾。

除此之外,锡克族士兵也可以保留他们的胡须。

自2009年以来,印度陆军收到了一些来自锡克族的要求,想要戴头巾或锡克教头巾。印度陆军部长埃里克·范宁在指令中写道,只要颜色与当天的制服相符,士兵可以佩戴头巾。

陆军发言人兰迪泰勒中校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陆军已经审查了其政策,以确保我们允许每个有资格的士兵服务的机会,无论他们的信仰背景如何。”

但是,当训练或部署要求时,士兵仍然需要戴头盔或其他防护装备。

虽然规定是士兵可以戴头巾,但士兵们必须向他们的旅指挥官提交请求并解释他们真诚的宗教信仰,以获得批准。

尽管如此,印度陆军对佩戴的头巾也有要求,例如,头巾必须戴在巡逻帽或贝雷帽下面,并由“柔和”材料制成,没有任何光泽,与制服相匹配,其中包括黑色,棕色,绿色,棕褐色或海军蓝。

围巾也必须靠近头发和下颚线,因此不要覆盖面部的任何部分,并且必须将头部塞入均匀的顶部。从下巴底部测量,胡须必须小于2英寸。

士兵们还可以穿着宗教手镯,类似于医疗警报,行动失踪,战俘或行动身份识别手镯,同时穿着制服或便服。


走进伊拉克


印度军队的头巾可不只一款,而是“五花八门”,如果对印军历史不了解的人会觉得“眼花缭乱”。其实印度军队的头巾是有讲究的,我相信读者朋友们通过阅读小兵的这篇文章以后能够对这支“奇装异服”的军队有一定的认识。



印度陆军仍保留着英印时期的联队制传统。多数历史悠久的联队仍按种族或者民族地域编制。比如:旁遮普、拉吉普特、锡克、库马盎、马德拉斯、阿萨姆、道格拉斯、郭尔喀、那加、比哈尔、马哈尔、拉加普塔和查谟-克什米尔等联队,马拉塔轻步兵联队、高尔瓦尔步枪联队等等,我们可以通过士兵所带头饰来对他们进行识别。

第一:锡克联队。(下图为锡克联队士兵传统红色头饰)锡克联队,始建于1846年。二次大战期间,锡克联队曾赴伊拉克、波斯、叙利亚、利比亚、希腊、意大利等地作战。目前拥有19个营。其中第五营于1962年藏南溃退时被掉队的庞国兴等三人临时组成的战斗小组追击近15公里。




第二:旁遮普联队。(下图为旁遮普联队传统蓝色头饰)由旁遮普人组成,有200多年的历史。印度前总统赞克尔·侯塞因称:“旁遮普联队是印度陆军享有盛名的最早的步兵联队,旁遮普联队的历史就是印度军队的历史”。二战期间,该部队曾赴缅甸、马来亚、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北非和意大利作战。目前下辖19个营。其中第四营于1962年藏南才打了三天就差点被全歼,跑得快逃脱了。



第三:阿萨姆联队。(下图为阿萨姆联队淡绿色皮帽)阿萨姆联队第五营于1962年藏南被全歼,营长被俘。



第四:杰特联队。(下图为杰特联队红色花冠头饰)杰特联队原本有22个营,其中第五营于1962年在藏南被全歼,所以现在只有21个营。



第五:近卫联队。(下图为近卫联队传统黑色加花冠头饰)近卫联队第四营于1962 年藏南被重创,跑得快,没被歼。



第六:廓尔喀联队。(下图为廓尔喀棕色皮帽)目前印军有7个郭尔喀联队39个营(原本有40个营,其中第一营在1962年藏南空降时被全歼于半空中,营长被俘)。



未完待续,请关注作者了解更多印军历史知识。


兵器知识谱


印度军队最近的这些年出镜率高,阅兵时分上演最炫民族风,五颜六色的头巾特么吸睛。人们不禁要问一句,特么头巾忒也艳丽,为何印度人特别钟爱如斯?印度身处热带,戴头巾有吸热作用,久而引以成习,看来不会改掉。尤其在锡克的教义中,终生不剔发,戴上头巾有助包裹头发,只有睡觉的时候可以除去,睁开眼睛就要裹上头巾,锡克教徒们大多集中在旁遮普邦,历史上有善战之名,英国在上海有殖民地的时候,招慕了大量的锡克雇佣兵,也都裹着红色的头巾,上海人见了锡克的警察,总是叫阿Sir,叫得时间长了便转了音,成了阿三,又饰以红头之名,这便是红头阿三的来历,积习日久,以之称呼印度。现在印度,基本上四类人喜载头巾,除了锡克教徒,在拉贾斯坦邦,噢,就是经常掉军机的那个地方,是印度的穷乡僻壤,再一个就是南部的卡纳塔克邦,以及15%的我的穆斯林教徒,其他邦或人众则无是一喜好。但在锡克教徒那,是非戴不可,大约占印度人口的1.9%,也就是3000来万的样子,却在印度军队中占了16%,所以经常可以看到印军头巾满天跑,也只是锡克的兵如此。

●头巾故事。鹰酱家统治印度之时,旁遮普是个独立的锡克王国,后来英国人找准机会终于灭了它,战至1849年总算灭了它。是有善战的名声,如今在英美等大国,都有裹着头巾的锡克兵,现在在印度国内,更是如此,特别是在印度军内,因为人员多,也就尊重他们,喜欢戴就戴着吧,这叫尊重民族传统。他们的先哲说过的话,戴头巾为得让人容易认出我们。当然也是民族自豪感使然。历史上欧洲人强行要给他们取消,造成了挺严重的地区叛乱。印度也知道戴头巾,在部队非常麻烦,裹个头巾大约半小时,非常耽误事,但又取消不得,因此发明过一种圆圆的头巾钢盔,但非常不稳固,易于脱落,可能更多时候,这些锡克兵们仍然要戴头巾才行。

●头巾有关文化。根深蒂固的锡克头巾,使人印象深刻,头巾在印度,着实也成为一种文化。不似锡克头巾的打法,我们看莫迪头巾的各式各样,非常复杂。如果他一袭西装,出现在非社交场所,被眼尖的记者给逮住,就会耻笑了去,甚至说,他像一个“来野生动物园游猎的白人”,总之民族感的头巾,不是戴不戴都可以,那是非戴不可,似乎包括莫迪在内的历届总统,都善于此道。锡克的头巾看着相对简单,大都是中间凹,两侧膨起的圆包状,易于识别,在军队中的锡克兵也大多如此。凡佩载这种头巾者,大多锡克兵无疑。

●成为一种标志。头巾已与锡克人合而为一,是锡克的运动员参加国际赛事,有一次被裁判要强行摘下,锡克运动员以为事关民族尊严,以罢赛相要挟,他们认为,摘掉了头巾,就是对神灵的大不敬。已根植于骨子里。于锡克教来说,还有一个现象,以为值得留意,男姓必饰以“辛格”之名,是以印度多辛格,女必加注考尔,所以称为考尔的也自有不少。辛格为狮子之意,辛格则为公主之义。有关锡克人不多,居然有这么多故事,可能是人们没想到的。


魂舞大漠


这个问题表达不够准确,应该说少数印度士兵裹着个头巾。这部分士兵源自印度特殊的一个教派,即锡克教。也就是说,只有锡克教士兵才裹着个头巾。

☝印度前总理曼莫汉·辛格

“锡克”(Sikh)来源于梵文,意思是“学生、弟子、“信徒”。锡克教(Sikhism)兴起较晚,15世纪末由那诺(Nanak)创立,尊崇十位上师并以上师传授的《阿底格兰特》(Adi Granth)为经典。

☝印度锡克教士兵

锡克教徒被称为锡克人,戴“头巾帽”(turban)缘于第十代祖师戈宾德·辛格时期确立的“五K”教规,即留长发(Keshdhai)戴头巾帽、梳头发(kangha)戴梳子、穿短裤(kachk)、戴手镯(kara)、佩短剑(khande)五大信仰标识,它们分别象征神圣、清洁、警觉、决心和战斗。圣城阿姆利则(Amritsar),朝圣地为“神之所在”的阿姆利则金庙。

☝夸张的头巾

该教的创始者那诺公开宣称:“我的宗教既不是印度教,也不是伊斯兰教。”是试图把印度教和伊斯兰教融为一体的新宗教。锡克教曾长期对抗莫卧儿,印度共和时期,总理英迪拉·甘地由于下令攻打金庙,1984年10月31日,被她身边的锡克教卫士刺杀。“印度之父”圣雄甘地,也死于印度教狂热分子。宗教问题太复杂,一着不慎,就会酿成大祸。

☝就算戴头巾,也有军队标识

锡克教徒能征惯战,不要说在印度,就是在国外的锡克教士兵,也戴头巾。当然,这种头巾也会别上军队标识,成为军营中独特的风景。


小重山


我们每次观看电视或者网站上的印度阅兵以及军事演习视频的时候都会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每次阅兵,印度的阅兵方阵当中都会有不少不戴军帽或者头盔的士兵,反而是包着各种花花绿绿的头巾,让人感觉印度人果然是品味独特。

但是这总是有原因的,为什么印度士兵不爱军帽爱头巾呢?事实上这和宗教信仰有很大的关系,这些士兵的宗教不允许他们不包头巾,所以有军迷笑称这些包着头巾的士兵就是印度的特色。

我们知道印度存在很多的宗教和不同的民族,这些民族信奉的宗教都是不同的,而这些包着头巾的士兵,非常大的一部分都是锡克族的族人,在印度的历史上,这个民族一直是非常骁勇善战的民族。

早在印度还是英国殖民地的时候,英国人就发现了这些战士们战斗力十足,于是大量将其招收为己用,组建了不少的部队,这些士兵们也在世界各地和英军一同作战表现极为勇猛。让英国人都不得不佩服,后来印度独立,这些骁勇善战的士兵们就加入了印度军队。

但这些士兵们信奉的宗教锡克教有个规定,那就是要包头巾,每天一睁眼就要把头巾包上,除非睡觉才能把头巾摘下来,印度军方再三思量后决定还是让这些士兵继续保留包头巾的传统,一来如果禁止包头巾就会让底下这些最骁勇善战的战士们不满甚至反抗。二来如果禁了头巾,印度国内那些没参军的锡克族人不仅不会继续参军,甚至还会抗议,搞得国内乱七八糟。再加上反正只是少带一个头盔或者帽子,不会造成什么特别恶劣的影响。不用发头盔还剩下一笔装备的钱,印度高层自然也就无所谓这些士兵带不带头盔了,最多也就给这些士兵统一规定一下头巾的颜色了。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我们在看阅兵的时候才能看见大量的包着鲜艳头巾的印度士兵,事实上为了迎合这些士兵的需求,印度甚至推出了迷彩头巾。用来战斗的时候使用,阅兵上就用那些花花绿绿的头巾。


水镜晓先生


大家好我是测评先生,随时为你回答!

你们是不是想看这样的图片?



但其实战场上这个样子无异于自杀?而且在作战时,哪个士兵会这么上战场?演习检阅而已,真实的部队是这个样子的!








这种帽子既尊重了锡克族士兵的传统,又可以保证士兵的安全!

你所指的奇怪的头饰实际上是Patka Headgear。这些是在克什米尔作战的印度陆军士兵的本土开发的战斗头盔,比印度陆军标准的1974型头盔更轻,但不保护所需的保护,因为它可以防止各种致命的炮弹。 它专为涡轮机安全人员设计,提供重要的头部保护。它有3种不同的尺寸。在长时间使用期间,它不会对佩戴者造成疲劳,头痛等任何不良影响。 它比印度陆军标准的1974型头盔轻便舒适。它为士兵的头部提供全面保护,并且易于安装在头部。他们有一个由高密度模压模型钢制成的防弹带。缓冲材料用于Patka头盔的内衬,以提供额外的舒适感。它还具有良好的人体工程学设计,并配有下巴杯和杯子。它重量轻,重量约为1千克至1.5千克,具体取决于角色。它提供了襟翼(颈部,颊部和耳部覆盖),可防止9毫米手枪/左轮手枪/卡宾/碎片。


它还兼容现代通信设备和夜视设备。 它的设计使其在极端寒冷的条件下穿着舒适,并为穿着者提供了所需的温暖。 它可以保护头部周围的9mm FMJ。前端部分提供250x75mm印度球铅芯轮,SLR 7.62x51mm印度铅球轮以及7.62x39mm AK-47低碳钢弹药的保护,即使在近距离范围内也是如此。这对于参加COIN行动的印度士兵来说至关重要。帕特卡已经证明了自己在许多这样的例子中,帕特卡从近距离的AK-Round击中了士兵。 从10米的距离可以从25米的距离和9毫米的后方9毫米手枪射击,可以承受前方AK-47的猛烈射击。创伤效果被patka内部顶部提供的缓冲材料和创伤垫吸收。 虽然印度陆军正在采用新的现代轻型先进战斗头盔,但我们可能不会在任何时候更换它,因为锡克教士兵主要是帕特卡将成为标准的头盔。 Patka的未来版本可能会看到更好的保护和功能。帕特卡目前已被克什米尔地区的Rashtriya Rifles士兵甚至印度陆军特种部队采用。

所以兄弟们不要被网络上的消息所误导,印度虽然奇葩,但印度依然是大国,不会愚蠢到让士兵带着布上战场!

我是测评先生,希望看到各位的评论!


笑小小生


也不是所有印度士兵都会不戴军帽与头盔,而戴着五颜六色的头巾。在印度,一般只有锡克族,也就是信奉锡克教的旁遮普士兵会戴着头巾从军。

地处热带的印度终年太阳直射而炎热高温,在印度的北部还时常会有风沙,这种自然环境使得印度人为了保护头部,养成了佩戴头巾的习惯。逐渐的,这种戴头巾的习惯,成为了印度的一种文化传统。直到今天,印度男人佩戴头巾仍旧是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而在印度的宗教文化之中,佩戴头巾也是一种宗教规制,尤其是锡克教。锡克教是一种起源兴盛于印度的宗教,虽然在印度,锡克教的信徒数量与总体影响力都无法与印度教相比,甚至都比不上印度的穆斯林力量,但在印度军队之中,锡克信众是非常特殊的存在。

锡克教最早起源于16世纪初期,印度德里苏丹国与莫卧儿帝国交替时代。当时的穆斯林王朝在印度建立起绝对的权威,莫卧儿帝国阿克巴大帝采取宽容态度,大力扶持锡克教。

同时锡克教反对种姓制度、消极避世与苦修,认为应该积极工作、人人平等,吸引了大量低种姓群体加入,因而发展非常迅速。而后,锡克教成为印度西北部一个具备相当影响的宗教。

莫卧儿帝国中后期,为了显示穆斯林的特殊地位,当时的王朝要求只有穆斯林可以佩戴头巾,信奉其他宗教者不可佩戴。然而,这样的规定却引起了锡克教信徒的不满。

当时,锡克教众压根儿就不理会莫卧儿帝国的禁令,依旧佩戴着头巾,逐渐还形成了教规。锡克教徒男子成年后都要佩戴头巾,根据其地位与地区不同,其头巾的颜色也都是不一样的。

虽说印度锡克族人数远不如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但锡克人天生身材高大而且勇猛好武,战斗力在整个南亚次大陆都是数一数二的。英殖民时代,印度军队之中除了廓尔喀人之外,就属锡克士兵的战斗力最强。直到今天,2500万左右的锡克人,却是印度主要的兵源,而印度很多上流尤其军中人都出于锡克教,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名字里的“辛格”与头上的头巾。


直到英国将整个印度融为一体之前,上千年岁月中,印度都如同古希腊一般诸邦林立,宗教、文化等纷繁复杂,印度对于宗教问题也是向来小心翼翼。当年,英国人用猪油跟牛油润滑枪膛并涂抹弹药,结果激起了印度人的强烈反应。所以,印度军队中锡克士兵们佩戴头巾作为一种宗教仪式与文化传统,印度也是无可奈何不敢轻易约束。

不要以为印度锡克士兵只是平日里佩戴头巾,看过当年印巴战争旧照就会发现,印度很多锡克士兵在战场上依旧是戴着头巾而非钢盔。

相对于钢盔,头巾透气也更加轻便,自然戴着更加舒服,然而戴头巾非常费时间,而且头巾再如何也比不上钢盔安全。可即便如此,锡克士兵们还是固守着自己的传统,这种执念实在是有些让人不知说什么好。


澹奕


通常而言,世界各国的军队基本都是佩戴统一的军帽,但在以“奇葩”著称的印度军队中,军帽不仅颜色种类繁多,样式也都十分别致:布裹帽、“鸡冠”帽、鸭舌帽、贝雷帽等等。

在本该尽可能装备高度统一的部队中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这与印度军队复杂的构成属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教派的国家,这也导致印度军队的兵员构成十分复杂。

其中,我们最常见的裹着各色头巾的印度士兵就是信奉锡克教的旁遮普人(锡克族),因为历史原因锡克族人自古就带有浓重的军事色彩,所以该族人十分骁勇善战;所以锡克族人现在也是印度武装部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日常生活中,锡克族人用来包裹头部的布巾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相应的颜色;而印度政府出于对该族的尊重,也允许服役的锡克族士兵可以不佩戴统一的制式军帽,但毕竟是部队,所以在头巾颜色上还是尽可能的采取统一。

其实,根据相关历史记载,锡克族人包头的传统本身就带有浓烈的反抗色彩:当年穆斯林统治印度时期就有裹头的习惯;为了彰显自己统治者的身份,那时的穆斯林不允许被统治的异教徒裹头巾。但向来刚毅的锡克族人偏偏反其道而行,不仅包裹头巾还将其延续成了一种传统。

但是相比锡克族士兵,信奉印度教的士兵虽然也有裹头巾的传统,但已经被逐渐取消。另外最有趣的是,所有印度的锡克族男子都有一个统一的姓氏:辛格,翻译过来就是“雄狮”的意思;从这一点上也可以间接的看出锡克族深藏于骨子里的尚武好战性格。

除此以外,我们在印度阅兵式上还会经常看到头顶“折扇”类似鸡冠子的帽子,那其实也是印度传统装饰的一种;所以,印度军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注重传统、最包容民族特性的军事组织。

我是军武最前哨!


军武最前哨


印度是一个宗教国家,锡克教教义中就有明文规定“凡是信奉锡克教的教徒都必须在头顶包裹头巾以示尊敬和虔诚”。



印度第二大教锡克教拥有众多的信徒,而在印度军队里也有不少的基数。在锡克教教徒心中,头顶包裹头巾不但是传统更代表了对信仰的虔诚,不包裹头巾反而成为异类。而印度军队是支持军人拥有不同信仰的,也允许锡克教士兵包裹头巾。因此在我们看来这种传统成为代表和标志。



另外印度很多富人和有地位的人都是锡克教信徒,包裹不同颜色头巾也代表了不同的社会地位,越来越多的非锡克教信徒也以包裹头巾作为对自己社会地位的肯定,就像背LV包包一样,成为身份的象征。同样这种情况也显现在军队中,所以我们才看到印度士兵不带军帽而都包裹头巾的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