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李躍兒育兒經歷:驚天大案驚醒夢中人,果斷讓13歲兒子休學一年


李躍兒育兒經歷:驚天大案驚醒夢中人,果斷讓13歲兒子休學一年

作為芭學園的創始人,李躍兒老師的育兒經歷,著實讓我倍感驚訝。

如果,此刻的你覺得自己孩子問題一大堆,那是因為你的樣本案例太少。

看過李躍兒老師曾經走過的彎路,你會發現,育兒路漫漫,只要你學習和不斷摸索,曙光就在前方。

在《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一書中,李躍兒記錄了她和先生曾經對孩子的種種折磨,以及後面的“拯救”之路。

其中錯誤的做法的確讓人有點膽戰心驚,但改變後的決心和方法更值得我們借鑑。

01 “所有老師、父母犯的錯我都犯了”

李躍兒說,對兒子而言,她曾經是位糟糕的母親,她把所有老師、父母能犯的錯誤都犯了。

她兢兢業業地愛孩子,但從孩子眼裡發出的,不是受到愛的光芒,而是摧殘過的黑暗。

因為不懂兒童的世界,不懂教育,她和學校的老師一起對孩子實行折磨。

孩子在幼兒園時,經常被老師告狀,比如午睡起來不穿衣服等,她覺得丟人,就衝孩子大喊大叫:“你為什麼不穿衣服,為什麼?”孩子被嚇壞了,瑟瑟發抖,兩隻眼睛瞪著她……

還有一次,幼兒園老師說孩子上課不看黑板,怎麼說也不聽,讓她帶孩子去醫院檢查腦子是不是有問題。那時她絕望得不得了,回到家就抓住孩子的胳膊邊搖邊喊:”為什麼上課不看黑板!”並打孩子一頓……

事實是那個老師不懂兒童的成長規律,給孩子糖放桌上不讓吃,孩子因為看黑板就得背靠桌子,他不想糖被其他同學拿了,所以死盯著糖不看黑板……

但李躍兒當時完全不看這些,只會對孩子動手,一頓吼叫。

李躍兒育兒經歷:驚天大案驚醒夢中人,果斷讓13歲兒子休學一年

孩子上小學以後,老師告狀更厲害,有次因為學習不好,她和先生被叫到學校去訓斥。

  • 回來後她生氣地說不要這個孩子了。夫妻倆一起把兒子趕出家門。她至今還記得當時兒子兩手死死拉著門把,那種絕望的眼神。她和先生一個人拉著孩子,另外一個把他的手往外摳,直到把他推到門外為止……
  • 她每天陪孩子寫作業,在旁邊盯著,越盯毛病越多;書包雜亂無章,沒有一個本子是好的;考試成績老是全班倒數第一。
  • 她接孩子時,班上同學經常說:阿姨,你家徐冰可又被老師打了,或者,我沒打你家徐冰可,最好的是,今天老師沒有罵徐冰可……
  • 有一次,她徹底失去了控制就喊道:"乾脆用鋼筋把你我都捅死了,我們都不要活了"……
  • 後面,看到孩子的學習狀態實在太差,就把孩子送到了熟人開的小飯館去打工,那年孩子才8歲。但孩子依然沒有想著要學習,於是又把孩子領到撿垃圾的人住的破屋子裡,說以後他就住在這裡,撿垃圾。她希望兒子知難而退,然而乖順的兒子卻問“能否帶上自己的被子,因為他們的被子太髒了”……

李躍兒說,她和天下所有的母親一樣是愛兒子的,但她的柔情卻用一種鋼鐵一樣的形式顯示出來。她以為這樣能把兒子教育得很優秀,卻沒想到把兒子折磨成小木頭人……

李躍兒育兒經歷:驚天大案驚醒夢中人,果斷讓13歲兒子休學一年

02 驚天大案“驚”了一身冷汗

李躍兒說,在對待孩子的事情上,她先生的做法更過分。

動輒打罵不說,而且他的打罵是一種典型的精神折磨。

比如讓兒子解開褲子把屁股露出來,他再用蒼蠅拍打,打得又紅又腫。所以他兒子對他一點感情也沒有,離家多少天都不想他,兩個人像仇人似的。

轉機發生在他先生調查的一個轟動全國的大案。

1999年4月20日,銀川寧夏,幾個罪犯想搶劫運鈔車,因無武器,故打110謊稱報警,把4位民警引來後炸死,其中一個沒死,也被連捅22刀。

其實主犯楊傑從小非常優秀,有天賦愛唱歌,愛寫詩,會拉小提琴。然而,最終他和他的大弟都成了殺人狂魔,兩人被判處死刑,小弟楊輝和他的父親因包庇罪也被判刑。

為什麼三個孩子變成這個樣子?

答案是:錯誤的家庭教育方式。

李躍兒育兒經歷:驚天大案驚醒夢中人,果斷讓13歲兒子休學一年

然而,他的父親並不覺得他的教育方式有問題,他很愛自己的兒子,他說他花了很多心血教育孩子,可惜全部都用錯誤的方法。比如:

  • 孩子不聽話,他就會把半盆洗腳水連同腳盆一起扣在孩子頭上;
  • 覺得游泳太危險,孩子不聽話一定要去,他就跟在後面,然後撲上去把孩子的頭摁在水裡使勁淹他;
  • 上學,孩子捱打是家常便飯,字寫不好,分數不高,通通都捱打;
  • 甚至,擀麵皮把兩張皮放在一起幹擀,也捱打……

被趕出家門的時候,面對盛夏天空中的星星,小弟楊輝都不敢看,他說那是被凍住的星星……

孩子們說小時候爸爸不在家就快樂得跟過年一樣,一聽見“爸回來了”,就像聽見“狼來了”似的……

而他們的母親,在丈夫兇爆的教育方式下,讓她的愛變了形,就像身處危境中的母雞一樣,一邊護著小雞,一邊盯著天上的老鷹,時時提心吊膽,準備最後一搏。

最後把母愛變成了溺愛、愚昧的愛,是非不分,聽任放縱。比如楊傑好吃懶做,貪圖享受,6歲還在吃奶等行為,都是媽媽慣出來的。

孩子們在慈母和兇父的夾縫中殘喘著,在火與冰的對峙中蛻變……

李躍兒育兒經歷:驚天大案驚醒夢中人,果斷讓13歲兒子休學一年

03 踏上求解、“拯救”之路

這個驚天大案驚醒了李躍兒夫婦,讓他們對孩子的態度發生了根本改變。

他們從孩子3歲開始,10年間一直在折磨他。認識到兒子心靈傷害太深,得徹底治療,李躍兒當機立斷,決定讓孩子休學一年,調整好了再上學。

具體的做法,就是讓孩子重返童年,回到3歲那個時候。

他們夫妻專門騰出時間和孩子一起交流,一起瘋玩,一起打鬧,孩子需要的都滿足他,給孩子充分的自由和尊重,孩子一下幸福得不得了。

“一個13歲的孩子,也算大半個小夥子了,竟然開始喜歡嬰兒的玩具,看幼兒的書籍,撒嬌撒得滿地亂爬,嘴裡發出奇奇怪怪的聲音,他用體覺、味覺,口訣、手的觸摸、腳的探索等自由的體驗,讓他把以前本應該經歷的敏感期全都經歷一遍,一段時間之後,他就會一點一點恢復到現在的年齡。”

不過,這個過程真的需要父母有智慧,如果父母沒有足夠力量支撐孩子表現出來的那些過於反常的行為,也有可能中斷,打回原形。幸好,李躍兒那時已經開始接觸教育了。

李躍兒育兒經歷:驚天大案驚醒夢中人,果斷讓13歲兒子休學一年

有位搞蒙氏教育的朋友告訴她,受過傷害的孩子如果重新得到愛和自由後,就會出現一個胡鬧期,比如把蛋糕砸到天花板上,把沙發拉倒,總之就是鬧到你簡直無法忍受,出現這種症狀就說明她兒子有救了。

李躍兒說,只要不殺人不放火,任何事情都可以忍受,為此她已做好準備。

但她左等右等,兒子並沒有出現這種非常強烈的破壞性行為,而只是撒嬌,沒完沒了的撒嬌,膩得讓李躍兒有點難以忍受。

比如,孩子個頭快跟她一樣高了,但兩隻手耷拉著學小狗,問他話從不用語言回答,用狗的叫聲回答,旺旺表示高興,拐幾個彎就是不滿意,要是發出”吱吱“的聲音表示心裡很難受,就像小狗捱了打一樣,到最後乾脆坐在地上爬,不用腿走路,完全退化到嬰兒的狀態。

剛開始李躍兒還強忍著,後來就有些擔心,孩子繼續這樣下去,會不會變成娘娘腔。

一天,她看到《傾聽你的孩子》中寫道,如果孩子想要吃一塊餅乾,要是他正常地說“媽媽我要吃餅乾”,這就是餓了。如果哼哼唧唧地說,就不是餓而是需要愛了。這個時候母親要抱上他一邊抖一邊說:我們來吃餅乾,我們來吃餅乾,直到他自己下地為止,這是6歲之前孩子的情況。

李躍兒恍然大悟,當年3歲的孩子往她身上貼她就把孩子推開,現在孩子正是用撒嬌的方式來贏得她的愛,進行心靈創傷的修復。

李躍兒育兒經歷:驚天大案驚醒夢中人,果斷讓13歲兒子休學一年

她馬上採取應對措施,每當孩子撒嬌時,她就把他攬在懷裡,親他,撫摸他的脊背,邊撫摸邊跟他說話,直到他安全為止。

通過努力,一年之後,孩子基本上恢復到10歲左右的狀態。因為不想孩子繼續停學,只好讓孩子入學了。但她和先生努力的步伐並沒有停止。

他先生有3、4個月什麼也不幹,一心撲在孩子的教育上。兒子從學校回來就跟他一起玩、一起聊天,並把這些事情都詳細的記錄下來,一邊記一邊反思,常常寫到半夜,最長一次是凌晨4:00多。

而且那些天每天早晨爬起來給兒子做早餐。結婚20年,李躍兒都沒有享受過這個待遇。

吃完早餐把孩子送到門口,擁抱告別,兒子嬌嬌地用腳後跟倒著,假裝不會走路了,一搖一擺的下到樓道中間還要再喊一聲”嬌“,他的爸爸在上面等著,也回應一聲,有時候乾脆就送兒子到樓下或者小區門口再送過馬路。

孩子走後,爸爸喊一聲,孩子立馬就會掉過頭來看爸爸,然後再撒腿往學校跑去。

整個過程兩人情意綿綿,似乎有點煽情,但在修復和孩子關係的過程中,這是一個必然過程。父母需要真正能夠融入到孩子的心裡去,才能和孩子建立心與心的親密連接。

李躍兒育兒經歷:驚天大案驚醒夢中人,果斷讓13歲兒子休學一年

當然,這個用心陪伴的過程,不光是跟兒子玩,也包括很多內容:

比如每天創意比賽,一起讀書討論,一起討論兒子喜歡的話題等。

對於孩子,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語言對他們已經沒有太多作用,甚至會讓他們反感。但如果父母和他們一起做他們喜歡的事情,就比較容易走進他們的內心。

除此外,李躍兒的先生也會想辦法和孩子做他不喜歡的數學。

兒子數學很差,沒一點興趣,她先生就跟兒子一起做題,做的時候故意做錯讓兒子做對,然後當馬給兒子騎上一場。下一次找一道難題他做對,他就把兒子當馬騎一圈。這是在建立平等的人格關係。有平等,有競爭的狀態讓他兒子逐漸堅強起來。

當然,這個度,要根據父母和孩子的具體情況來定,切忌生搬硬套。

再後來,她先生也會朝兒子喊,但和過去不一樣,過去是胡亂發火的喊叫,現在的喊叫是堅持原則;以前喊時兒子也會衝著爸爸喊,現在孩子十分順從,性質完全變了。

兒子小時很恨他爸爸,看電視有人長得像他爸,都要趕緊關掉;現在孩子放學回來,如果爸爸不在家就心慌意亂,在屋裡轉來轉去,直到爸爸回來。

妥妥的鐵哥們的關係,父子的心完全融到了一起。

李躍兒育兒經歷:驚天大案驚醒夢中人,果斷讓13歲兒子休學一年

04 一切都是為了“愛”啊

李躍兒夫婦對於孩子“拯救”的系列背後,有個強大的支撐點,那就是強大的有智慧的愛,而不是愚昧的愛。

李躍兒說:“我們說愛是教育的前提,指的是不管父母對孩子付出如何多,要是沒有愛,或者說不能讓孩子感受到愛,那麼他所有的努力就會大打折扣甚至無效。但這隻說了問題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只有愛是不夠的,他的愛必須是智慧的而不是愚昧的。”

智慧的愛能使孩子優秀,愚昧的愛只能毀滅孩子,比如前面大案中楊威父親和母親一樣的愛。

李躍兒老師的育兒經歷給了我很大的震撼,第一時間把相關信息發家長班上的一個學員。

之前她說,這次疫情完全讓她崩潰了,孩子根本沒有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

每天上午睡覺,下午追劇,完成作業拖到最後胡亂做一下,晚上12點左右睡覺,沒有閱讀和畫畫。

如果她說“能不能早一點完成作業再好好玩”,或是“能不能早點睡覺”之類的話,孩子就會很煩躁,說“你不要再說了”,然後就不理人了。

在家的這一個月,她多次心力憔悴痛哭到不行,她甚至懷疑還會再好起來嗎?感覺一切都晚了。

看了李躍兒老師的案例後她感同身受,才發現原來也有人是這樣。她女兒現在也是每天都要愛,11歲了還老撒嬌。

李躍兒育兒經歷:驚天大案驚醒夢中人,果斷讓13歲兒子休學一年

還記得之前一個講家族序列的老師講過一句話,大意是家族當中所有人表現出來的各種所謂“問題行為”,他們心心念唸的其實都是在呼喚愛呀!孩子又何嘗不是呢!

大衛·梭羅斷言:愛是一種永遠無法消除的飢渴。醫生與精神病學家早就認識到愛與缺愛都將對身心疾病形成重大影響。

蒙太古說:把一個殺人犯、一個不可救藥的刑事犯、一個行為不良的青少年、一個精神變態者或一個冷血的傢伙弄到我這兒來,在幾乎每一種情況裡,我都能讓你看到童年沒有得到適當的愛所造成的悲劇。

李躍兒育兒經歷:驚天大案驚醒夢中人,果斷讓13歲兒子休學一年

05 我們能做什麼?

李躍兒老師說:“為什麼我要把教育家長看得比教育孩子還重,就因為這個體會我是從那個誤區裡走出來的,我知道孩子的狀態就是父母的狀態,孩子的原因就是父母的原因。”

這個經歷和我的何其相似!因為深感只有父母改變,孩子才能改變的道理,所以決定從事家庭教育工作,致力於父母們的成長。

通過李躍兒夫婦陪伴孩子的方式,也讓我意識到目前自己做的還有太多不足。

在和孩子修復關係的過程中,發現自己並沒有真正揉到孩子的世界裡去,沒有完全從她的興趣點出發,很多時候還是以自己想法為主。

比如希望她做這件事情,希望她讀這本書,希望她做這種運動……孩子感興趣自己不懂或者不感興趣的,就比較敷衍……

李躍兒育兒經歷:驚天大案驚醒夢中人,果斷讓13歲兒子休學一年

看別人的故事,悟自己的人生!

謝謝李躍兒老師把她的育兒經歷分享出來,讓我們看到育兒專家曾經也走過那麼多彎路,同時也讓我們知道,即使孩子13歲了,即使曾經受過那麼多的傷害,但只要父母願意改,孩子就一定可以改變!

這篇文章有點長,因為不想把李躍兒育兒的過程精簡,希望你能更清楚瞭解細節,因為很多改變都在細節裡……

此外,我非常推薦這本書。

裡面非常多讓人心驚膽戰的案例,會讓我們從旁觀者的角度看清楚,父母愚昧的教育方式是怎樣一點點毒害孩子,而孩子又是怎樣在這樣的毒害中,去反控制父母的。而且,李躍兒老師的很多觀點,也值得一讀。

這是一種學習,也算是敲警鐘吧。

與君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