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疫情期间,孩子在家学习写作,要让他了解这三个写作意识

在放假考试前,很多同学们都会努力复习。一些科目可以靠死记硬背来掌握,另一些科目靠多刷题就可以掌握答题技巧。不过,语文的考试题目灵活性很大,特别是作文,很容易丢分。想要考好语文并不是那么容易。

有很多家长向我反应,孩子在家里写作文时要花很长的时间,想了半天都还不知道怎样下笔。到了考语文时,就会感到很焦虑。有孩子说:他最担心的就是写作文,每次一写作文就感到没有素材可写,也不知道如何写,可谓是绞尽脑汁,像挤牙膏式的一点一点往外挤,最后拼凑出一篇考场作文。

像这种情况是非常多见的。考试分数出来以后,发现扣了很多分。这些孩子感到非常沮丧,但是又找不到方法。父母看到孩子的老师情况,也非常焦虑。给孩子在外面也补过课,可是效果并不大。因为孩子在写作文时存在的问题太多了。


疫情期间,孩子在家学习写作,要让他了解这三个写作意识

孩子写作文总要想很久。


一、孩子在写作文时会出现哪些问题。

孩子在写作文时会出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会导致他们在写的时候需要花很多时间去构思,而且还很难拿到高分。概括来说,主要存在这些问题:

1.没有抓住题目的中心,容易偏题。

有的孩子在审题时不细心,没有抓住题目的中心就开始写,最后会导致写偏题,这是很容易扣分的。

2.没有素材可写,不能描述细节。

孩子在写作文时,很多素材是来源于生活。如果孩子平常缺乏观察的话,很多细节孩子就写不出来。

3.平时积累太少,不能运用一些好的词句来写。

想要写好一篇文章,平时的积累是不可少的。有一句话叫:书到用时方恨少。平常阅读少,一些好的诗词也背不出来,作文就不能出彩。

4.写作时面面俱到,没有详略之分。

有的孩子在写作文时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都写,没有详略之分。也就没有出彩的地方。


疫情期间,孩子在家学习写作,要让他了解这三个写作意识

孩子在写作文时会遇到很多问题。


二、为什么孩子写不出一篇好作文?

想要写出一篇好的作文,真的很难吗?其实找到原因后,就可以避开那些坑。写不好作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孩子粗心。

很多孩子在写作文时,没有仔细理解作文题目的意思,因此在写的时候没有触及作文的本质问题,仅仅停留在表面。甚至是本末倒置的,作文的基本要求都是无法完成,导致后果是灾难性的。

2.不爱阅读。

阅读能丰富孩子的知识,能为孩子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还能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如果一个孩子阅读量太少,那么写出来的作文也会缺乏深度,平淡无奇。

3.缺乏写作技巧。

如果一个孩子有了丰富的知识积累,却没有写作技巧的话,也是不行的。写作技巧可以让孩子的作文锦上添花。


疫情期间,孩子在家学习写作,要让他了解这三个写作意识

孩子写不出一篇好作文有多方面原因。


三、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作文。

写好一篇作文要具备三个意识:即中心意识、详略意识和细节意识。

我们要明确考场作文的特征。考场作文,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学创作。它有规定的时间、有规定的字数要求,最关键的是它有着明确的写作范围与目标。所以,牢牢地把握住三个意识,才能到写作优秀作文的关键点。

1.要有中心意识:

考场作文与文学创作最大的不同就是作文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并且这个中心必须要与试题的要求相一致。因此,拿到一篇作文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先想好,这篇作文的中心是什么。这个中心必须集中,也就是中心只能有一个,不能分散。

所以,并非作文的篇幅越长越好,因为如果你写得过长,往往会导致中心分散。而确定了中心之后,我们还要做到入题快、切题准、扣题紧,点题巧。


疫情期间,孩子在家学习写作,要让他了解这三个写作意识

写作文要有中心意识。


【入题快】

入题快是指文章最好开门见山,走入主题。

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文章的开头第1段就以三组对比,让你感受到了济南冬天的“温晴”。而通过这三组对比,我们就明白了这里的“温晴”指的就是温暖、温和及晴朗,这就是入题。

切题准】

切题准是指你在后面的文段中,始终贴近主题来写,而不是将铺垫与过渡洋洋洒洒写上许多。

有一段写济南冬天的“暖和安适”,直接切题,让这种“温晴”中的温暖、温和具体化。而且第5段虽短,也呼应了前面“摇篮”的比喻,表现出一种安适的感觉。

【扣题紧】

扣题紧是指在关键段落的描写中,始终围绕主题展开,而不是以固定的模式来套用所有的题目。

在作文选择的素材上,这些素材都是为了这个主题而选用的。要紧密的围绕主题,不相关的素材就不要用上去。

【点题巧】

点题巧是指在文章结尾的点题中,不仅能够呼应开头、归纳上文内容,还能在拓展升华主题,使之意味深长。

在写济南的水时,文中写到不仅包裹住了济南城,也与蓝天白云联为一体。这里不仅与开头的“温晴”呼应,也让包含了前面所说的济南的一切美,这就是一种拓展升华,巧妙地点明了主题。


疫情期间,孩子在家学习写作,要让他了解这三个写作意识

中心意识要做到这四点。


在2019年,南京有一篇中考作文是这样的:

题目要求:端午节,奶奶像往年一样送来了端午食品一一绿豆糕,你却不领情,对奶奶说:“这是你喜欢的,不是我喜欢的。”事后,这引起了你的联想和深思……你以“你的和我的”为题写一篇文章,向校刊投稿。

我们常常遇到材料+命题这类作文题。而材料与题目的关系是什么?就是材料给题目提出了限制条件。只能写长辈与晚辈之间,并且“你的”与“我的”是不相同的,两者之间存在着矛盾,所以文章的重点就是如何表现两者之间的关系。

如果大量的篇幅都用来描写奶奶对她的爱,这就让文章有了几个中心——奶奶对她的爱,如何尊重长辈以及你的和我的之间的关系。这让文章的内容显得分散、中心不够突出。要有中心意识就是只写一个中心,并围绕着这个中心来写。


疫情期间,孩子在家学习写作,要让他了解这三个写作意识

2019年南京中考作文。


2.要有详略意识。

现在大多数学生的问题就是看到题目后,把自己能想到的东西一股脑全写上去,最后发现字数太多,就草草收场。这样的作文导致的问题就是头重脚轻,让人一见生厌。

树立详略意识,从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开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转变写作思路

以一篇记叙文为例,确定中心后,我们如果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思考如何来写,就往往会犯我刚刚提到的头重脚轻的毛病。实际上,我们应先明确哪些部分要详写,哪些部分要略写,然后再来动笔。

以文章中心为起点,先思考用什么材料突出中心,在运用材料时可以用哪些方法来突出中心,再去思考如何开头、如何铺垫、如何呼应、如何结尾。

这样思考,与上面提到的思路相比,优势显而易见。

如果要写一篇议论文,思路是否明确是必须的,因此写议论文必须列好提纲。我们可以采取“总——分”的形式,也可以采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形式来写。但采取前一种形式,一定要把几个分论点想好,保证有明确顺序、不重复;采取后一种形式,就要想好哪一个是议论的重点,其它两者如何与之呼应,同样也不能详略不分、面面俱道。


疫情期间,孩子在家学习写作,要让他了解这三个写作意识

要转变写作思路。


详略得当】

在朱自清的《背影》中,一共有四次写到背影,但只有第二次背影详写,其它均为一点而过。

但开头写背影与第三次写背影都只是点出背影,唯有最后一次写背影补上了相关的衣着描写。这就与文章开头部分低沉阴郁的氛围对应,同时也点出了背影包含的悲凉气息。

文中在第6段详写背影,主要就是为了表现父亲的艰难与努力。这种艰难不仅是因为父亲年纪大了行动不变,也还包含了他所承受的家庭的、生活的重担。但当时年轻的作者并不能理解。所以当父子齐到南京时,他还在城中游逛。

当父亲与脚夫讲价钱时、叮嘱茶房他都觉得父亲说话不漂亮、迂。但这些内容在文章中都是一笔带过,并没有展开描写,这就是为了烘托父亲后面的形象。虽然当时的作者并不能完全理解父亲,但他从父亲的背影中看到了艰难还有努力。为谁努力?为他。正是父亲对他的全心付出,让他在那一刻被感动。

在最后一次写背影时,他也与当年的父亲一样,独自支持着一个大家庭,“东奔西走”,光景惨淡。但父亲依然挂念着他,一面说“身体平安”,一面又说“大去之期不远”,其实心里还是放不下他,想着能与他相见。他这时才真正感到了当年父亲的艰难,而此刻再回想起背影,加上衣着,就更能表现出悲伤的气氛。


疫情期间,孩子在家学习写作,要让他了解这三个写作意识

朱自清的《背影》


3.细节意识。

细节是描写的灵魂。细节类似电影中的特定镜头,电影的精华由此表现而出。同样,作文的主题、你的积累也是由细节展现的。但是,并非只有详写才是细节。要注意几个问题:

细节要相互呼应】

细节要相互呼应,最终共同突出文章的主题细节可以是一个长镜头,包涵进许多景与人,以此来丰富文章的内容,表达情感。细节也可以是一个特写的场景,通过对一个主要人物的塑造,或者表现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现来展现情感、突出中心。

同时,并非只有详写需要细节描写,略写也要有细节,相互呼应,共同构成文章的主体。例如,我前面提到的《济南的冬天》中的围绕“温晴”,老舍先生用“暖和安适”、“小摇篮”、“看护妇”、“秀气”、“卧着”、“清亮”等一系列描写来表现。这里有详有略,但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济南冬天的特色。

而《背影》中四次背影的出现,同样是有详有略,但以不同的描写,传达出不同的感受,共同表达了对父亲的思念及悲伤的情绪,这是贯穿于整篇文章的。


疫情期间,孩子在家学习写作,要让他了解这三个写作意识


细节要写特定的画面】

在《昆明的雨》这篇课文中,汪先生可以说把散文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开头写画,寥寥几笔,但表现出了色彩,“浓绿”“金黄色”与后面的“明亮”是对应的。下文就直接写了“肥大”的仙人掌,这就让杜甫诗中“城春草木深”从原来的幽暗转变成了旺盛。这几处细节描写,并不是详写,但特定了几个画面,就让人感受到了昆明雨季的特点。

在写菌子的这一节中,不仅呼应了开头那一笔带过的青头菌、牛肝菌,而且连写五种菌子,恰如一个长镜头。开头写牛肝菌之“多”,“滑,嫩,鲜,香”,与前面随处可见的仙人掌一样,都显得“丰满”丰富。一个“浓”字点出了其旺盛,于是下面写其“随处可见”,就从味道转移到生命力。

这段描写也是细节描写。

最后写鸡油菌,没甚味道,但颜色“浅黄”,带出色彩,说明菌子有味美的,也有色美的,相互补充。同时也呼应了开头“金黄色”的仙人掌花,为下文表现昆明雨季中黑红的火炭梅、白色的缅桂花埋下了伏笔。

五种菌子,细节描写有详有略,详写的牛肝菌、鸡枞菌、干巴菌,不仅呼应前文,而且重点表现出昆明雨季生命力的旺盛。而略写的两种菌,都补充了色彩,让这里的描写更加完整。


疫情期间,孩子在家学习写作,要让他了解这三个写作意识

《昆明的雨》


结束语:父母在家里教孩子在写作文的时候,一定要提醒孩子在落笔之前,要有一个整体思考。这个思考一定要有中心意识、详略意识、细节意识。当然,想要把一篇作文写好,写得生动,平常还需要大量的阅读才行。否则,孩子的作文,便会如同“脚踩西瓜皮——滑到哪,走到哪”!

我是姑苏讲堂,讲述教育故事,分享教育知识。感谢您关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