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為什麼父母和孩子的關係不能“太好”?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一起聊聊育兒乾貨,陪你成長哦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為什麼父母和孩子的關係不能“太好”?

親子關係一直是育兒界的熱門話題,甚至有人說,親子關係比教育重要一萬倍。

在前段時間熱播綜藝《媽媽是超人》中,黃聖依也遇到過這樣的困境:不知道該如何管教孩子?

育兒專家告訴他:“親子關係沒建立好,他不會聽你的話。”

一旦當我們和孩子建立起了好的親子關係後,我們就成孩子“重要的人”,他們會考慮我們的感受,並通過約束自己的行為來維持這種關係。

但是很多父母體會到這種“好處”後,往往很容易發展出超過界限的親子關係。

月滿則虧,水滿則溢。超出界限的親子關係,對孩子的未來的影響是毀滅性的。所以,父母和孩子的關係不能“太好”!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為什麼父母和孩子的關係不能“太好”?

心理學家認為:每個孩子都有獨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但是想要獲得這份精彩,就必須從父母的舒適圈中跳出來,打破這種和諧的關係,“背叛”或者“拋棄”父母加在你身上的很多東西,包括父母的意志力。

而如果孩子和父母關係“太好”,往往說明他們的親子關係越界了,甚至可能處於“共生”的狀態中,無形中對孩子進行了道德綁架,這非常不利於孩子的自我發展。在這種關係下,孩子有太多的束縛和壓力,自然也就很難有出息。

1.父母和孩子“共生”在一起,孩子將來很難發展得很好。

有一個心理學術語叫依賴共生關係(Codependent Relationships)。指過度付出又不敢/不願表達自己需求的人,往往又會吸引那些不願付出,只求索取的人。他們之間所發展出的關係,就被稱為依賴共生關係。

一方依賴對方,另一方則依賴“對方對自己的依賴”,慢慢的就會發展成不分你我,相互依存。在一段“共生”關係中,往往雙方都既是受害者,又是同謀者。

比如:小李是單親家庭,和媽媽的關係一直很好,媽媽對他的照顧可以說是無微不至,從小學,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學,媽媽都跟隨小李的腳步,到他所在學校的附近租房子照顧他。

還經常對小李說:你是媽媽唯一的希望,為了你,媽媽做什麼都願意。

而小李也一直很聽媽媽的話,從沒讓媽媽失望過。但是媽媽這份“無私”的愛,卻沒有讓小李過的很好。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為什麼父母和孩子的關係不能“太好”?

相反,小李每天都處在巨大的壓力中,只能用拼命的學習來回報媽媽,平時和同學的關係也不好,甚至有些孤僻,而且生活自理能力也很差,一旦離開了媽媽,他根本無法獨立生活。

最後的結果就是,媽媽離不開他,他也離不開媽媽。他們母子倆”共生“在一起了。

在一段“共生”關係中,當它對你好的時候,你就會依賴它,當它不合你意的時候,你就想拋棄它。但是長期以來它已經內化於你心中,你很難擺脫它。

試問這樣的孩子,將來又怎能發展得好呢?

2.孩子的每一步成長都伴隨著分離,沒有分離,就沒有成長。

恰巧,前些天讀到龍應臺的《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其實,我們和父母的關係就是在不斷的分離,即使難過也不必追,因為彼此已經走上了不同的路。我們不得不面對和父母,朋友,學校,家鄉的分離.....

正是在各種分離中,我們成長了,終於明白: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如果你接受不了分離,那你就無法成長。

孩子的每一步成長都伴隨著分離。

小時候,我們依賴父母,父母就是我們的天地,但是後來,我們結交了朋友,我們有了自己的另一半,慢慢的,我們工作了,結婚了,有了自己的家庭,而和父母的距離卻越來越遠了。

小時候你聽媽媽的話,但是青春期你開始叛逆了,因為青春期的你有很多想法,但是大部分只能想,你說了不算。後來你長大了,你有了更多的想法和主意,你可以自己說了算,因為這是你的人生。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為什麼父母和孩子的關係不能“太好”?

大部分父母只希望孩子能聽他們的話,做一個乖孩子。但孩子終究要長大,要有自己的獨立的生活,如果父母干預太多,一味的給孩子施加自以為是的愛,那最後只能毀了孩子。

作為一個好父母,不應該把愛建立在讓孩子乖乖聽話上,而是把愛建立在讓孩子更好的離開,更好的獨立上。

3.“一切為了孩子”,是父母給孩子最可怕的禮物!

小姨的女兒歡歡是一個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 ,家裡人只要一提到她,都是讚不絕口。

她不僅學習成績永遠位列前茅,待人友善懂禮貌,在家裡也是爸媽貼心的小棉襖,小時候我調皮不聽話,我媽說的最多話就是:你能不能學學人家歡歡,聽爸媽的話,讓我們省點心。

有人說,我們小時候都會有一個共同的宿敵:別人家的孩子。而歡歡理所當然的成了我童年的宿敵。

但是我這位優秀的“宿敵”,卻在經歷了兩次高考失利後,完全變了。我至今還記得高考後她的樣子,眼神裡充滿了愧疚和自責,她說:我媽媽為我放棄工作陪讀四年,爸爸平時連說話都不敢大聲怕打擾到我學習,但是我卻辜負了他們。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為什麼父母和孩子的關係不能“太好”?

雖然我小姨對她說,考不好也沒關係的,但歡歡卻一直無法釋懷。

大部分中國父母都有“一切為了孩子”的觀念,不管做什麼,都把孩子放在首位,在他們看來,為孩子犧牲是理所當然的,但孩子卻被這“無私關愛”壓得喘不過氣來。

與其說是“一切為了孩子”,不如說是以“犧牲自我”作為對孩子要挾的籌碼。

中國父母看似最無私,實則最自私。

有時候,你的“一切為了孩子”,到頭來可能會變成“一切毀了孩子”。

馬卡連柯說過︰“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親所能給予孩子最可怕的禮物。”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為什麼父母和孩子的關係不能“太好”?

說了這麼多,你可能會問:那麼到底什麼是好的親子關係?

其實,父母和孩子,是兩個獨立不同的個體,就像不同的細胞,共生是不可能發展成組織的,如果靠的太近,關係太好,往往就會相互擠壓,相互消耗,這對雙方的發展都是不利的。

孩子有足夠的自我空間,父母也有自己的生活,這才是最好的親子關係。

有這樣一個真實事件:一位名牌學校畢業,在一家上市公司擔任高管的媽媽。為了陪讀,辭職應聘女兒學校的宿舍管理員。

我不知道當女兒看到媽媽從“老總”變成“宿管大媽”的時候,心裡是怎麼想的。

於是有網友在新聞下面腦補這樣的畫面: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為什麼父母和孩子的關係不能“太好”?

媽媽:我為了你犧牲了這麼多,你一定要好好學習。

女兒:為什麼要好好學習?

媽媽:將來可以考上好的大學。

女兒:為什麼要考好大學?

媽媽:找到好的工作,將來能賺很多錢

女兒:那又怎樣,當我有了孩子,不就要放棄一切了嗎?

......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為什麼父母和孩子的關係不能“太好”?

所以,父母和孩子的關係,不應該是犧牲和將就,也不是束縛和羈絆,而是雙方都各退一步,過好自己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