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构建国土空间的“三大战略格局”

主体功能区规划,就是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并据此明确开发方向,完善开发政策,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将构建我国国土空间的“三大战略格局”:

——构建“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

构建以陆桥通道(注:陆桥通道为东起连云港、西至阿拉山口的运输大通道,是亚欧大陆桥的组成部分。)、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国家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的城市化地区为主要支撑,以轴线上其他城市化地区为重要组成的城市化战略格局。

  • 推进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优化开发,形成3个特大城市群;
  • 推进哈长、江淮、海峡西岸、中原、长江中游、北部湾、成渝、关中—天水等地区的重点开发,形成若干新的大城市群和区域性的城市群。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构建国土空间的“三大战略格局”


——构建“七区二十三带”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

构建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等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以基本农田为基础,以其他农业地区为重要组成的农业战略格局。

  • 东北平原农产品主产区,要建设优质水稻、专用玉米、大豆和畜产品产业带;
  • 黄淮海平原农产品主产区,要建设优质专用小麦、优质棉花、专用玉米、大豆和畜产品产业带;
  • 长江流域农产品主产区,要建设优质水稻、优质专用小麦、优质棉花、油菜、畜产品和水产品产业带;
  • 汾渭平原农产品主产区,要建设优质专用小麦和专用玉米产业带;
  • 河套灌区农产品主产区,要建设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
  • 华南农产品主产区,要建设优质水稻、甘蔗和水产品产业带;
  • 甘肃新疆农产品主产区,要建设优质专用小麦和优质棉花产业带。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构建国土空间的“三大战略格局”


——构建“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构建以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和南方丘陵山地带以及大江大河重要水系为骨架,以其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重要支撑,以点状分布的国家禁止开发区域为重要组成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 青藏高原生态屏障,要重点保护好多样、独特的生态系统,发挥涵养大江大河水源和调节气候的作用;
  • 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要重点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和天然植被保护,发挥保障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的作用;
  • 东北森林带,要重点保护好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发挥东北平原生态安全屏障的作用;
  • 北方防沙带,要重点加强防护林建设、草原保护和防风固沙,对暂不具备治理条件的沙化土地实行封禁保护,发挥“三北”地区生态安全屏障的作用;
  • 南方丘陵山地带,要重点加强植被修复和水土流失防治,发挥华南和西南地区生态安全屏障的作用。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构建国土空间的“三大战略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