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8 防治根腐病时,用过几遍药,为啥根腐病还是好不了?

根腐病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病害,发病以后造成蔬菜、果树等作物根系腐烂,轻者影响作物长势,造成落花落果,严重的会造成作物直接死亡,形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在进行农业生产时,特别是一些经济作物种植,都会着重预防根腐病。但是一些农户在进行根腐病的防治时,有时候会出现连续多次用药,但是根腐病还是好不了的情况,这真让种植户头疼。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以及根腐病的防治策略!

防治根腐病时,用过几遍药,为啥根腐病还是好不了?


为什么多次用药根腐病却治不好?

连续多次用药,却无法控制根腐病发展,确实让人很无奈。出现这种情况,我认为可能是因为种植户不了解引起根腐病的原因、用药方式不科学、选择药剂不合理导致的!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首先,种植户没有搞清发病原因是导致无法快速控制病害的主要因素。引起根腐病的病原菌可不仅仅是真菌,一些细菌也能够引起根腐病,比如聚合草细菌性根腐病、胡萝卜根腐,都属于细菌性病害,那么这种情况下,用药就需要选择细菌性杀菌剂。

第二,在选择药剂时,品种选择失误。有时候根腐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有时候根腐病是由细菌引起的,还有一些情况属于真菌细菌混发的病害。所以在用药时,如何搭配药剂就显得很关键了,如果错把细菌性病害当作真菌病害用药,那么效果肯定不好。

防治根腐病时,用过几遍药,为啥根腐病还是好不了?


第三,错把一些环境问题引起的沤根当作病害治疗。沤根是由两种原因引起的,第一种,土壤长时间湿度过大,土壤透气性差,易发生沤根;第二种,在种植过程中,地温长时间过低(6℃以下),作物根系易发生沤根情况。作物沤根表现症状是根皮发锈后腐烂,最终作物死亡。

第四,防治根腐病的方式不恰当。对于一些蔬菜类作物,根系本来就比较柔弱,在发生根腐病以后,长势就更差了,如果这时候用药采用冲施的方式,可能不仅不利于根腐病的恢复,甚至会加重病害;还有一些果树的根腐病,采用灌根的方法,有时候药剂根本无法直接接触病部,所以用药以后效果差。

如何科学防治根腐病?

防治根腐病,最好在种植前就采取一些措施,降低该病害的发生几率。在生长期要通过合理灌溉,补充营养等方式提高作物根系的抗病能力。下面来说一说如何科学防治根腐?

首先,建议农户在种植前对土壤以及作物的幼苗进行一些处理。可以使用药剂对土壤进行消毒,比如威百亩、棉隆、五氯硝基苯等化学成分;其次,在作物进行移栽前,可以使用一些药剂进行蘸根,既能够预防病害,又可以强根壮苗,一般我推荐使用30%的噁霉灵500倍液搭配0.01%的芸苔素内酯1500倍蘸根。在种植结束以后,要及时清理田间的病残植株,降低土壤中的病原菌数量。

防治根腐病时,用过几遍药,为啥根腐病还是好不了?


第二,要做好相关预防措施。在作物出苗以后或者正常生长期,可以通过营养药剂搭配杀菌剂进行防病。推荐使用25克/升的咯菌腈1500倍搭配氨基酸液肥喷淋或者冲施。也可以冲施一些菌剂,比如枯草芽孢杆菌等,这些有益菌在调节土壤以及预防病害方面有不错的效果。

第三,要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针对真菌性的根腐病,种植户可以选择嘧菌酯、咯菌腈、噁霉灵、甲霜灵等药剂及其复配成分;针对细菌性根腐病,种植户可以选择氢氧化铜、噻菌铜等铜制剂防治(铜制剂对真菌细菌性病害都有效);当然还有一些优秀的复配制剂,比如47%的春雷.王铜、4%的中生.春雷、45%春雷.喹啉铜等,对真菌细菌性根腐病都有非常好的效果。

第四,在日常管理时,要科学灌溉。土壤中湿度过大,是导致根腐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种植户要注意对湿度的把控,在苗期浇水时,最好采用喷淋的方法,可以避免土壤湿度过大;在作物正常生长期浇水,尽量不要经常大水漫灌,可以通过少量浇水,多次勤浇的方法灌溉;特别是夏季多雨的季节,要及时的排除田间积水,为根系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防治根腐病时,用过几遍药,为啥根腐病还是好不了?


第五,要开展一些养根的工作,根系长得好,发病的几率自然低。在生长期可以随水冲施氨基酸叶面肥、胺鲜酯调节剂、鱼蛋白肥料等,都有很好的生根效果;除此以外,日常管理时也可以通过中耕除草,来促进作物生长。

第六,对于一些果树根腐病的防治,最好的方法是,扒开根系附近的土壤,找到发病部位,刮除病斑以后再喷施一些药剂,比如47%的春雷.王铜750倍液、溃腐灵100倍液等,间隔一周,连续用药两遍,效果更好。除了药剂防治以外,在扒出根系以后,能够进行一段时间晾根,对于根系的恢复也有不错的效果。

防治根腐病时,用过几遍药,为啥根腐病还是好不了?


最后,对于有根腐病发生的田块,建议种植户要及早对一些发病严重的植株进行清除,这样能够降低田间病原菌数量,同时再冲施一些杀菌营养药剂,消灭病害提高长势,促进作物尽快恢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