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如何实事求是的评价二田的正楷字水平?

字画娱乐圈


对于这个问题,我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欢迎大家提出不同的观点,我们共同讨论!

“二田”的话题我们讨论了很多次了,也是大家乐于讨论的一个话题,关于他们的褒贬评价也一直没有一个定论。



我们通常所说的“二田”就是指田蕴章,田英章两兄弟,把他们的正楷称为“田楷”。

“二田”是指他们兄弟两人,而“田楷”的范围则很广了,在当今书法界来说学习的人是多而且多。人们常常用来说明问题的是,学习田楷者多达几千万,田楷每年产生的经济价值达到240亿。



对于这些数字,我没有考查过,也觉得有些惊人,所以我们姑且不谈这个问题。

那么如何评价二田的正楷字呢?二田以楷书名世,他们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也是他们的正楷,田英章老师本人也说过,就书法而言,他所擅长的也就是楷书。在行草书方面,田蕴章则更胜一筹!

他们的正楷字取法欧体,然而不是直接取法欧体,而是从学习近代人的欧体字入手。

虽然学的欧体,但是他们却并没有亦步亦趋地跟着欧阳询的书体风格走,而是加入了自己的理解,例如田英章在欧体字的结构方面做了很大的调整,虽不能直接说对错与否,但是它确实符合当代人的审美。

在书法教学方面,田蕴章老师不说了,他做书法教师二十多年,培养了大批人才,而田英章的办学规模则更大,遍布全国各地的书院和面授班促使大批人选择学习他的书法。

很多人说他们教出来的学生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其实这个问题要是放在他自己身上,估计他就不会这么说了。

因为书法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大部分还是要靠自己自学,而田英章在教学过程中,肯定讲的是自己的字,至于你后来的发展,那是要靠你自己在书法道路上刻苦钻研,哪个老师在教书法的时候不是教自己的书法或者自己擅长的呢?

况且,学习书法是一种自愿的行为,选择什么字体也是一种自愿的行为,因此,我觉得二田的正楷字唤起了很多人的书法热情,至于对它的褒贬评价也是随之而来的事情了!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大家留言,感谢关注!


存希斋书法


实事求是的说,田二的正楷水平,被人贬高了。

我没有写错字。因为贬的人太多,把一个平庸的人贬到了尽人皆知的地步,以致于让他自己都产生了幻觉,以为自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天纵之材。我们结合他的字来说事吧。

下图中的“雨”字,结构比例明显不称。这个不说也罢。我们看上面的那个“一”画,软弱无力,行笔犹豫。
再来看看下面的这个“展”,最后的反捺莫名其妙的伸出去那么长,难道“展”就一定要把脚伸出去很长才叫“展”?而这个反捺的质量,也就是初学者的水平。

再来看看下面的这个“英”,这个字对田英章来讲,应该最拿手的吧!自己的名字,没理由写不好,对吧。但看着这个“英”感觉怪怪的。毛病在哪里?这就是枕腕写的横画,又粗又呆加笨拙。


当你近距离的观看,他的字没有大家说的那么神。有人甚至说,田英章的缺点,就是好到了没有缺点。如印刷机一样标准。如果你有机会,近距离的观看到他的作品时,所谓的“好到没有缺点”,完全是无稽之谈。


子衿书法


二田的正楷,以正闻名当代,影响深远,学习者众。

本人是田英章欧楷教材的学生,初学艺,本不敢评论老师书艺。

以下看法可能超出学徒谈艺,应为斗胆。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历史上产生过许多大家,水平极高,正是他们成就了中国书法这一文化艺术瑰宝,代表了人类手书语言艺术的最高成就。

同时,书法传习有独特性,老师的直接指导是非常关键的因素,所以,两位活跃在书法传播、教育领域的老师为传承、普及高水平楷书书法艺术做出了新贡献。

田体欧楷严谨规整、以正见长,笔画结构有所创新,把笔画的力度带到了新高度,却不失清秀。书法作品自成一家,体现出欧楷特有的力度美感、结构意韵。

不足之处:笔画碑体痕迹明显,且偶有细部处理拘泥于刻画、运笔过于挨板的毛病,有画字之嫌;字体不时拘于异体、古体、怪字,与时代书法传艺格格不入。

瑕不掩瑜,二田,特别是田英章老师的影响,对当代楷书书法的传承不可或缺。





糊涂宇宙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评价二田的正楷字也要客观看待,切勿带有主观情绪,先入为主的去看。田楷有其优秀的地方,也有不足的地方,二田老师在书法方面有其贡献也有争议,客观来说都很正常。

唐代的颜真卿、柳公权那是唐楷的两座高峰,而却被宋朝的米芾评价为“丑书恶札”之始,这话你找谁说理去啊。赵孟頫身为元代书法执牛耳者,后世的董其昌评价他是媚俗,傅山评价赵的书法是没有骨气,还严禁儿孙学习。这些事又找谁说理去啊。

我们今天知道,上述这些名人的评价其实都有其主观情绪、思想在里面,都是不够客观的。例如蔡京的书法,古时候那是被人唾弃的,但是今天的我们已经能够客观看待了,不再因人废书了。

对于二田的正楷,首先我先给予的是正面的评价,因为说句实在话,如果没有水平,人家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名气,没有这么大的名气,也就不会有这么多的争议了。所以,有争议也是好事情,至少证明你是一个有影响力的人。

当今书法文化还是比较开放的,因此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种风格类型比较多,于是也出来了很多的牛鬼蛇神,什么丑书、射书、渔网书等等。这些丑书的出现打破了中国传统文化审美的范畴,因此被广大人民群众深恶痛绝。

这个时候二田的正楷字就显得难能可贵了,二田可谓是写了一辈子的楷书,楷书功力当然深厚,能比肩者确实不多。特别是田楷,端庄秀美,法度整饬,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观。那是不是说它已经达到顶峰了吗?

当然不是,前面说的是其好的地方,下面再说说不足。

首先,田楷虽然号称“田楷”但是还没有跳出欧楷的藩篱,就像清代的黄自元、姚孟起一样,楷书写得好吧,但是在书法史上名气确实一般,因为他们也并没有形成自己的风貌,田楷也是这个问题。

第二,田楷的问题在于所有的笔画近乎标准件,这个问题既反映了他们的功力深厚的一面,同时从书法的角度来说也过于板滞,不符合书法的审美需求。一篇书法作品中,不同的字之间,相同的点画形态一样,那么作品中就会出现众多雷同的元素,这样的作品确实缺少生命力。

很多人可能会有疑问,田楷能不能学?我想说的是,田楷当然能学,但是看你怎么学。举个我自己的例子,我写硬笔书法的时候主要以临古帖为主,但是有时候要写一些东西的时候,某些字古帖没有,自己有时候也老写不好,怎么办?我也会从田楷取经,因为我认为田楷的结字是很严谨的,值得效法,这是我的一种学习方法。

所以,对于田楷要客观看待,过于夸大或者过于贬低都不够实事求是。


翰墨今香


这已经是书法界老生长谈的话题了,既然书法艺术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东西,那么,任何人出来都有发表自己言论的理由,但我们没有评头论足的资本,毕竟,人家是一代大家,没有两刷子,人家也待不住。有人就会问,自己写的怎么样,还来评价别人的东西,如果你还问这样的问题,那就回家再去上学吧,三分球你也不会投,天天还评论NBA了。

自从田楷书风兴起,真是势如破竹,瞬间霸占了大多数人的芳心,所以,它有了很大的影响,再加之前赴后继的各种培训班的兴起,对田楷的书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影响力的传播也是有利的。

记得有一次,我家小朋友还在上幼儿园,我给他兰亭集序的图片,和一副田楷作品图片,问他那个好看,他看了看选的是田楷。之所以说这件事,我想,这事也就说明了很多的问题,田楷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为田楷的大众化影响力很强,连不识字的小朋友都喜欢,我想这就是普及面大的原因,会不会写,看着舒服,这是大多数人的评价,为什么只要有儿田的东西,评论区最为激烈,这就说明不管你是干嘛的,谁都能来说上两句,你感觉是不是。

但是,书法艺术终归不是阿拉伯数字,也不需要所有人都去学习,也不需要所有人都能指点一番,虽说书法是中国的一大艺术,但他和我们现在相距甚远,更何况他已经脱离了实用,完全走向了艺术的高度,试想,如果进行一次大面积的田楷作品展,那个场面是一个什么场面了,当你看完第五副作品以后,你还继续往下看嘛。当然,这么说并没有丝毫个人感情的东西在里边,只是就是论事。

有人问田楷能不能,答案是肯定的,有什么不能学的了,这个看你要学什么,干什么学,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这里自然也就没有唯一的答案,现在网上有人将仿宋宇练成了手写,这错了嘛,当然没错。为什么千万反驳或者赞同了,难道就为了评论区激烈点吗。





壹庸诗书文


二田,客观来讲,对目前国人审美角度来说,是符合标准的,方方正正,笔画严谨,笔笔到位,表现的淋漓尽致,让普通大众和初学者眼前一亮,在楷书教育和推广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追捧者很多!很多人都知道,二田楷书学欧,在此基础上,对结构和笔画作出改良,避开了欧楷难以突破的险峻,让人易临学,更容易入门。但就是因为二田楷书避开了欧楷的险峻,在后来的作品表现出来的问题,受到很多书法家和爱好者的诟病,也就是后来被人划入“田楷”,跟欧楷原有的味道基本脱离,在二田众多的弟子的书法作品里,不难看出,几乎是千人一面,不看落款,几乎傻傻分不清楚,无法对号入座,田楷看似笔画严谨,笔笔到位,可事实证明,已经落入俗套,对书法技艺的传承和提升上,始终走不出来,缺少书法原有的美,笔画缺少变化,万变不离其中,大家可以翻阅一下唐楷,宋四家等留名千古的书法大家的作品,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我不是在这里去抨击田老师,只是说点自己内心真正的感受,因为我也是书法爱好者,也曾学过二田,初始接触的时候,感觉美轮美奂,叹为观止,可是,时间久了,感觉越看越别扭,并不是自己有多高尚,只是在学书的过程中,接触了二王,宋四家,赵孟頫,文征明等大家的作品,他们的字,越学越觉得高深莫测,包括技法的变化,笔画的表现力,无不深深打动自己的心,越挖越觉得意犹未尽。可田楷,几乎是有点基础的人,基本上一眼望穿,那些笔画感觉就是公式化的套用,这就是为什么千人一面的原因吧,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斌少追梦


“二田”指的是田英章和田蕴章兄弟,二人擅长书法,尤其是欧体楷书,出版字帖无数,开班授课,影响了很多书法初学者,在当今有无数粉丝,无论专业还是非专业人士,对其书法有赞不绝口,把他们奉为“当代第一”的,也有骂他们的书法为新型丑书,俗不可耐的。

不管别人如何评价,二田的书法在当今的影响都不容小觑,成了书法界一个现象界别的书法家,拥田或者反田甚至成了两个派别,为此争论不休、口水不断,甚至还有人在网上成立了专门的反田联盟,对其进行攻击,更有甚者达到了因田断交的地步。有的书法爱好者,把二田的书法作为标准,不与喜欢二田一路风格的人为友。



而在我看来,学习书法就是为了兴趣,以达其性情,形其哀乐,用书法来表达自己的志趣,抒发自己的情感,以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完全没有必要弄到非此即彼的地步,其实我们都需要包容。


对于二田的正楷书法,我觉得其二人的硬笔书法是非常好的,结构优美、无可挑剔。其毛笔书法虽然俗,但仍有很多的过人之处,非一般书法家可比。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写出一种新的楷书风格,已然已经很成功了。

但是这种成功是二田的,对于二田毛笔书法的学习者,我还是觉得快点转学欧阳询吧,这个道理就不用再说了,学习书法一定要学习古人,这是历代书法家的共识。没有这一点常识,我觉得还是不要学习书法了,学了也学不出什么名堂来。


你觉得呢?你觉得二田的正楷书法写的怎么样?


不二斋


田英章的楷书虽然颇多争论,实际上,也并不是一无是处。我们如果将现代国展和田英章的楷书比较一下就能够说明问题。

国展楷书对非常生动畅达,气韵格调儒雅见风骨,且对书法史上的经典作品继承已经创新能力半分天下。不过在灵动有余地情况下,有有一个问题不可忽略,就是法度森严方面有所欠缺所谓的法度森严犹如唐楷般的森严法度和气象,确实有些弱或许是没有见到大字作品吧。在媒体是所见田英章的楷书均以大字作品为多 。

通过比较不难发现,田英章的楷书在法度严谨上确实有独到之处。法度森严方面,如唐楷,并不为过,但在点画形质与气韵方面却与唐楷有非常大的距离。

就结构方面,田英章的楷书有还有到那种和谐舒畅的最佳境界,仍然有需要提升的地方。整体看就是田氏楷书灵动不足,法度有余,而现代国展楷书作品气韵格调丰沛,法度森严方面略欠严谨,多见潇洒疏散气。不过从整体上看现代的楷书,仍然是以国展楷书艺术境界稍胜一筹。虽然田英章的楷书在气度上有不凡气象,但精气神方面厚度不够。内略见单薄。

最大问题在于点画的起笔收笔,给人的感觉笔笔如见芒刺,归于尖锐刻厉。在一个问题是点画线条的形质也有些单薄,始终感觉运笔方面,中锋运笔的点画线条偏少,立体的骨感不足。

从点画布局的横平竖直上看,田英章的楷书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确实写出了新时代的特色这是可以圈点之处。


翰墨书道


懂点书法的都知道,二田的字太不叫玩意,把欧字的精气神全整没了。写字笔病之一蜜腰,田字常出现。在田看來字只有一种正整之美。无耻地是不教学生写好欧字而学他的田楷!这不坑人吗!你依为你超过欧阳询了!经卖弄行书,以为自己超过王義之了!




云雪书画


每当看到荊霄鹏、魏云杰、夏梁等等"田楷"门下的这些好书法,让自幼酷爱颜楷、张旭、怀素、鲜于枢、沈尹默等等优秀中国传统书法的大爷我自叹弗如,总感觉到底要不要学习欧楷和田楷?真是羡慕嫉妒恨啊!大爷我鄙视丑书,更加鄙视那些为丑书大师抬轿子吹喇叭的小喽啰们,他们成天忽悠大众、指鹿为马、结党营私,他们恶意对待那些批评丑书的,将其标签为"田粉"、"田奴",成天用所谓的印刷体、馆阁体排斥中国传统书法,成天不厌其烦的宣传什么线条、线质,无聊透顶。楷法无欺,行草有道,中国传统书法讲究"童子功",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离开传统书法的基本功去强调所谓的线条、线质,都是耍流氓,实在看不下去了!顺手在水洗布上写上几笔,直接挑战沈鹏、王镛、曾翔、沃兴华、刘洪彪、王冬龄等等"中书协"十六丑书臭匠,不服来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