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主持人董卿談閱讀習慣:狠心的父母才能養出自覺的孩子


主持人董卿談閱讀習慣:狠心的父母才能養出自覺的孩子

受疫情影響,3 月 3 日,五萬餘北京高考生首次嘗試“雲測試”。

主持人董卿談閱讀習慣:狠心的父母才能養出自覺的孩子

不僅有“雲測試”,中小學還有很多“雲項目”出現:雲自習、雲默寫、雲閱讀等等。

很多家長抱怨,沒有了學校老師的督促,孩子們在家學習太缺乏自覺性了,每次催他學習,都被氣死。

如何才能讓孩子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一 孩子學習自覺不能完全依賴於老師

鄰居家的孩子剛上小學二年級,每天放學就去上各種輔導班。每次我八九點下班回家,經常看到鄰居也才剛帶著孩子回來。

我心裡納悶,這才二年級就要開始上輔導班?而且鄰居家夫妻都是本科學歷,親自輔導孩子的學習都綽綽有餘。

我隨口把我的疑問說出來,沒想到鄰居無奈地說:

“我這也是逼不得已,孩子在家寫作業總是拖拖拉拉,每天放學都要我一直在催促,寫作業時我一定得陪在身邊……更心累的是,孩子一遇到不懂的就來問我,自己也不思考。我實在是沒有辦法了,才讓他去輔導班,有老師督促著也比較好。”


主持人董卿談閱讀習慣:狠心的父母才能養出自覺的孩子

很多送孩子去輔導班的家長都出現類似的情況,在家裡無法解決的問題便拋給輔導班,讓輔導老師繼續陪孩子做作業。

即使孩子在老師的監督下完成了作業,但是依然沒有形成自主完成作業的習慣。

孩子一旦在寫作業時形成等、靠、要的思想,學習時便會產生依賴思想,更別談學習自覺了。

二孩子學習自覺少不了父母的督促與管束

心理學研究調查發現,有30%的孩子到了學齡仍然做不到自覺,總要父母不斷督促,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搞小動作,邊寫作業邊玩耍等等。

孩子的理性與意志力尚未完全,當你看到一個“自覺”的孩子,那多半是家長長期管教與嚴格督促的結果。

前段時間,在央視節目《主持人大賽》中,點評人董卿頻頻上熱搜。

主持人董卿談閱讀習慣:狠心的父母才能養出自覺的孩子

不僅作為點評人時,董卿溫柔又犀利,在每一個鏡頭前面,她永遠溫文爾雅,談吐從容、智慧。

在一次採訪中,董卿曾透露她的父母從小對她的教育十分嚴苛:

從她開始識字起,父親就督促她每天抄古詩詞、成語,然後背下來檢查;上了小學,父親會給她列很多書單,要求她必須讀完多少名著,並摘抄書中精彩的句子……

有遠見的父母,對孩子都比較“狠心”。

董卿坦言,正是因為當年父親的嚴格要求,讓她養成了堅持閱讀的好習慣。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自覺的行動,需要適當的培養而後實現。

孩子的學習自覺少不了父母的嚴厲要求和管束。

三 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自覺

01 定下目標

著名教育企業家俞敏洪在《開學第一課》中的演講打動了在場的所有人。

主持人董卿談閱讀習慣:狠心的父母才能養出自覺的孩子

俞敏洪

他三度高考,最終入讀北大,收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他還在地裡種菜。

他說,奮鬥的核心就是兩件事,一個是定下目標,二是為之努力。

當時他的目標就是“考上大學,離開農村”。

凡是預則立,不立則廢。

家長們可以幫助孩子規劃學習目標,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02 過程比結果更加重要

當家長越把家庭作業當成你的職責,孩子們就越不會將其看成是自己的事情。

家長在輔導孩子的過程中,應該適當放手,讓孩子學會自主思考。

引導並鼓勵孩子提出問題,當孩子提出問題時,要十分重視並認真查資料回答,而不是隻看重孩子的作業是否完成了。

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要靠家長或者老師的盯著,而是要有自主參與感,這樣子才能培養學習自覺。

03 成為孩子的榜樣

在節目《令人心動的offer》中,神仙學霸李浩源,其知識儲備量遠遠高於同齡人。

主持人董卿談閱讀習慣:狠心的父母才能養出自覺的孩子

李浩源

他並不是天生的神童,他在節目中表示從小深受父親的影響。

父親很愛看書,一有空就帶著他往圖書館裡鑽,他也就養成了閱讀的習慣並堅持到現在。

想讓孩子學習自覺,父母首先要形成表率,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

自覺的孩子需要父母的付出與教育。學習自覺並不是生來就有的,需要父母的引導和幫助,為孩子做到自律,孩子才能學會自覺。

優秀的教育,需要方法;優秀的父母,學會自覺!


主持人董卿談閱讀習慣:狠心的父母才能養出自覺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