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1 2歲寶寶總愛“嘟嘴”,奶奶瞧見後抱起娃直奔醫院,醫生:很及時

2歲寶寶總愛“嘟嘴”,奶奶瞧見後抱起娃直奔醫院,醫生:很及時

孩子出生之後,媽媽們會付出無微不至的關注,甚至一舉一動都要用相機記錄下來,定格孩子的美好瞬間。

2歲寶寶總愛“嘟嘴”,奶奶瞧見後抱起娃直奔醫院,醫生:很及時

王女士是一位90後辣媽,因為沒有帶娃的經驗,所以經常會從網上查看一些育兒常識,兩歲的兒子現在也長得白白胖胖,王女士很是驕傲。一天鄉下的奶奶到城裡來看孫子,王女士就向婆婆炫耀自己把孩子帶得很好,她告訴婆婆孩子很愛嘟嘴,非常可愛,自己還將寶寶的可愛瞬間都記錄了下來。婆婆看完孩子的照片之後,發現每一張照片孩子都在嘟嘴,婆婆覺得不太對勁。

2歲寶寶總愛“嘟嘴”,奶奶瞧見後抱起娃直奔醫院,醫生:很及時

婆婆讓兒媳把孩子抱過來,她撥開兒子的嘴巴一看,臉色瞬間就變了。抱起孫子對兒媳婦說:"快帶孩子去醫院,別問為什麼"。奶奶抱起孩子就直奔醫院,王女士看著婆婆一臉的認真的表情,也不敢問發生了什麼事,但他確定孩子一定是出事了,心裡一陣不安。

2歲寶寶總愛“嘟嘴”,奶奶瞧見後抱起娃直奔醫院,醫生:很及時

到了醫院之後,老人將自己的顧慮告訴了醫生,醫生詢問王女士是否經常給孩子使用安撫奶嘴,王女士一臉茫然回答是。醫生搖了搖頭說:"幸好你婆婆發現得很及時,孩子的牙床有變形的跡象,應該是因為安撫奶嘴引起的"。原來王女士從網上看到,使用安撫奶嘴可以安撫孩子的情緒,王女士便經常給孩子使用,卻沒有想到一個小小的安撫奶嘴會讓孩子的牙床變形。

2歲寶寶總愛“嘟嘴”,奶奶瞧見後抱起娃直奔醫院,醫生:很及時

安撫奶的確實是一個好東西,可是孩子經過長期的咀嚼,牙床會慢慢被安撫奶嘴影響,從而導致變形。育兒是一件非常苦惱的事情,父母經常會不知不覺地走入誤區而不自知。缺乏育兒經驗的寶媽們更要注意,孩子們在生活中的一舉一動,讓寶寶得到更好的照顧。

那麼為了更好地照顧寶寶,家長們可以怎麼做?

1、多學習

2歲寶寶總愛“嘟嘴”,奶奶瞧見後抱起娃直奔醫院,醫生:很及時

其實一些重視孩子教育的寶媽在懷孕期間就已經開始閱讀各類育兒書籍,為了寶寶出生後能夠給他們更好的教育。特別是現在的年輕人,因為育兒知識的匱乏,在處理孩子的突發事件時,經常會手足無措。所以,平常有空的時候一定要自主學習,多"充充電",多學一些育兒技巧,這樣一來,當孩子發生各類突發情況時,媽媽才有能力應對。

2、及時詢問身邊的老人

2歲寶寶總愛“嘟嘴”,奶奶瞧見後抱起娃直奔醫院,醫生:很及時

現在的年輕父母都喜歡自己帶娃,不是嫌棄老人溺愛孩子,就是嫌棄老人不衛生。這些年輕人只看到部分老人帶娃的弊端,其實老人帶娃也有優點,他們有豐富的生活經驗,能夠更好地應對孩子遇到的各種問題。如果父母遇到一些棘手的困難,或者遇到一些困惑的時候,不妨及時詢問身邊的老人,徵求老人的建議。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途徑,畢竟老人們懂得的比年輕人多。所以父母不要再對老人有所偏見,其實他們才是一本豐富的育兒經書。

3、孩子身體不適要及時送醫

2歲寶寶總愛“嘟嘴”,奶奶瞧見後抱起娃直奔醫院,醫生:很及時

當孩子的身體出現一些不正常的狀況,或者哭鬧不止時,家人不要擅自給孩子使用一些民間偏方,很多偏方都是沒有科學根據的,所以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帶孩子及時到醫院去檢查。醫生的專業能夠儘快,診斷出孩子的病因,並且給出最科學的治療方案。只有這樣才能讓寶寶更快痊癒,恢復健康。

4、細心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

2歲寶寶總愛“嘟嘴”,奶奶瞧見後抱起娃直奔醫院,醫生:很及時

因為孩子很小,在還沒學會說話之前,他們只能通過一些小動作和哭聲來表達自己的身體狀態,每種不同的動作都代表著不同心情。家長的責任就是通過孩子不同的表達方式來發現孩子存在的問題,然後及時做出應對的措施,解決孩子們的苦惱。

所以平常的細心觀察是非常重要的,想要更好地照顧孩子,就要從他們的細微舉動中入手。

孩子的到來讓我們喜悅,但是這份喜悅給我們帶來的苦惱會更多,所以家長一定要積極樂觀面對,擺正自己的心態,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