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8-10年后,买新房的购房者会发现销售真没坑你。

二手房新房各有优缺,其中占据黄金地段的多是些二手房,大家都知道买房最重要的就是地段,钢筋混凝土能值几个钱?

8-10年后,买新房的购房者会发现销售真没坑你。

因此一个城市市中心的“老破小”哪怕只剩下了40年产权,也会让许多购房者趋之如骛,在他们看来,一个城市中心的房屋无疑是最保值的,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市中心的房屋将来很可能丧失市场,不被购房者看好,甚至无人接盘,以下几点特别重要

01

市中心老房屋的归宿

只要是物件,它就有寿命,房子同样不例外,房子老旧没法到没法住人,最终彻底沦落为“市中心的贫民区”,中心城区高消费又时刻挑战着来接盘的购房者承受能力。

居住不舒适,消费又高,干嘛非要挤到这里呢?最终房子卖不出去,只能等待动迁

动迁赔偿低,宁愿继续僵着

动迁赔偿高,开发商不愿意

由此,老破小成了很多城市中心城区的一道独有风景线

8-10年后,买新房的购房者会发现销售真没坑你。


02

蓬勃发展的郊区

郊区有大量的地块,对开发商讲,在这里开发一个项目要容易的多

“开发商+开发商+政府+政策”

这样联合打造的地块上,一个新城应运而生这里会吸引人流量,人一多,商业,交通顺势成就

郊区新城意味着:

1.基础设施先进,更符合现代审美

2.将来30年不会淘汰

3.房子新,价格低,容易出手,有潜力

4.环境好,能吸引年轻人

8-10年后,买新房的购房者会发现销售真没坑你。


03

市中心的概念在模糊

如上海为例,市中心为人民广场。但其余明星商圈各类设施也不差,如徐家汇,五角场,大虹桥等等,甚至很多城市出现了“新城更胜老城”的情况,在城市副中心概念下,要的就是百花齐放

很多文章比较区域房价总是以传统意义上的“市中心”来比较,比如上海的楼盘,区位地段好坏是以距离人民广场的距离来计算的,楼盘均价是以人民广场为圆心向四周辐射。但这样是没有意义的,如今的上海滩,早就扩张了百倍。房价同样有超过黄埔区的地方。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上海虽大,不过居百十平而已”

正如万科在太原打的广告

“万科造了一座城!”

意义应该是城的概念在变小,要“市中心”?那就造一个“市中心”

8-10年后,买新房的购房者会发现销售真没坑你。

04

买房的重要依据

现在的购房者买房只有两点

“学区”和“通勤时间”

国家提高了教师的工资水平,不低于一般公务员。体现的就是国家对教育这一方面的重视,而它又与房价相关,郊区的教育配套是重中之重,看一个板块的规划,看学校的水平很能说明问题

通勤时间是硬伤,但郊区的配套不都在进一步完善吗?工作地点在郊区的朋友太幸福了,如浦东张江,临港新城,就近买房目前价格还不算高,压力小很多。

8-10年后,买新房的购房者会发现销售真没坑你。

谈到区位图,沙盘规划,很多购房者的印象是“忽悠”,这种观念先入为主

“你不信我的话,我说一万句也没有用”

但人们通常低估了一个板块崛起的“决心”,销售讲解的随意,但我们理解可不能随意,正如我们的“真如城市副中心”,现在空前严格的房产行业,注定每一句话都不是空穴来风。

人气引领商业,相比较各个城市都有的“老城”,年轻人怕是更喜欢繁华现代的“陆家嘴”吧!假如10年前......

8-10年后,买新房的购房者会发现销售真没坑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