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7 莫奈故居,法国小镇吉维尼

品名篇佳作,观世间百态,享人文情怀

去莫奈故居是我在法国的一次深度游,吉维尼小镇是法国西海岸诺曼底地区极有特色的农村,也是法国19世纪印象派画家莫奈迁居的地方。

莫奈故居,法国小镇吉维尼

二月的法国天亮得很晚,那天早上,我们从巴黎出发去吉维尼小镇克劳德·莫奈故居。出巴黎城大约8点来钟,天边一片漆黑。天色渐亮,我看着郊外之景,漫不经心地这么想着,莫奈肯定个性非常强之人,而且喜欢亲近大自然,要不然,他不会逃离巴黎城来到这个偏僻的乡村。

莫奈故居,法国小镇吉维尼

约莫一个小时就到了这个村子,从村口进到莫奈住过的地方,不过几百米。大队人马急急忙忙地朝前走,我却放慢脚步,独自领略周边之景。大地尚未开春,百合已在花丛中冒出来了,还有一些蓝色、紫色、黄色、白色的小花,似乎四季的花儿都在这里盛开着。不远处有一条河,山上还有几头牛在吃草,远远近近,光影下的景物自然、恬静。眼前之景使我想起几十年前昆明大观楼附近的景致和那些油画写生,可是,那样的景致后来再也看不到了。莫奈是幸运的,自从他43岁迁居到这个地方,住了40多年,他过世之后百年时间,这里还保留着原貌。原住居民的房子,没有一户拆迁。

莫奈故居,法国小镇吉维尼

莫奈故居就像房子主人一样彰显着个性,粉红色墙面、翠绿的门窗,墙上爬满了长春藤和绿色植物。进到院落,绿茵坡地,杂花野草,没有刻意修剪的花草树木,也见不到一个花盆,呈现出自然天成的闲适、野趣。后院水园,一池清水,一滩滩睡莲和一片片水生植物浮在水面,池边的黄水仙、红杜鹃、紫藤、垂柳、蒲草,在波光树影中摇曳,满园小景就像一幅幅西洋油画,又似莫奈的《睡莲》在眼前晃动。

莫奈故居,法国小镇吉维尼

我最想看的是他的画室。画室在底层,墙上挂着大小画作,都是复制品。那幅照原作尺寸(48cm×64cm)复制的《日出·印象》很抢眼,原作被法国巴黎马尔莫坦美术馆收藏。还有一大幅《睡莲》让人看到画家笔触下色彩的丰富,水照见了世界上一切可能出现的色彩,马奈称它是“水的拉斐尔”。这幅画过去80多年来一直由私人收藏,后来被一位中国人以2700万美元拍走。

在这间不算大的画室,莫奈用过的画架、调色板和桌椅依旧摆放在原地,桌上摆着几幅莫奈的生活照和朋友为他做的雕塑,莫奈后半生的许多作品就是在这里完成的。画室旁边的餐厅格调是淡黄色,桌椅与鹅黄色墙布看上去很雅致,与白色空花刺绣窗帘很搭调。湖蓝色的厨房,还保留着他招待罗丹的菜单。上到二楼,是宽敞明亮的卧室和客厅,落地木窗,开窗即景。

莫奈故居,法国小镇吉维尼

莫奈从1883年定居在这里,直到1926年去世。很巧合的是他43岁住进这里,在这里度过了43年,而这43年又是他创作的黄金时期。莫奈在1873年法国阿弗尔港口画的这幅写生画《日出·印象》,后来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20幅经典画作之一。 历史曾经戏弄过这位画家。1874年这幅画在一次画展上一亮相,就引来了争议,看惯了学院派作品的人们无法接受这种画风。整个画展期间,他没有卖出去一张画,还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猛烈抨击,人们在画前指指点点、污辱笑骂,甚至向画布吐唾沫。

莫奈故居,法国小镇吉维尼

《喧哗》周刊的记者路易·勒鲁瓦还发文指责莫奈等人是对“美和真实的否定”,并借《日出·印象》这幅画的题目,称此次画展为“印象主义者的展览会”……固执的莫奈没有被骂声所淹没,他和朋友们一商量,定下来每两年举办一次画展,就用这位评论家说的“印象主义”作为画派之名,“印象派”由这幅画而得名。

莫奈故居,法国小镇吉维尼

随后,跟来了一大批莫奈的崇拜者。1887年至20世纪初,大约有100多位画家(其中美国画家占多数),先后搬到这里,莫奈故居成了有名的画家村。二战期间,莫奈故居严重荒废,莫奈的儿子米歇尔无力修复,1966年将其捐赠给国家美术学院,后来美国人捐资,照原样修复了莫奈故居。

莫奈故居,法国小镇吉维尼

李刚,笔名豁达,云南政协报原副总编、高级编辑,云南省作家协会摄影家协会会员。出版专著《云南揽胜》《不识巍山》,合著《纳楼土司》《发现巍山》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