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魚類養殖不得不知道的初春管理技巧——初春用藥(4)

為了預防病毒連續投餵27天免疫多糖,是在往塘裡扔錢,用藥太多會虧死。本想一笑了之,轉念一想,或許是我在表達時出了問題,當養殖戶一看要用27天,難免會想那得用多少錢?

其實一噸料也就增加一百多元的成本,從營養吸收的角度,免疫增強,疾病減少,對生長的促進作用,就已經把這個成本拿回來了,哪來虧死的用藥成本?倒是一旦發生病毒性疾病,無法醫治,那才是虧死的節奏!

像去年我去新疆烏魯木齊賴老闆那裡,那家的鯉魚餵了免疫多糖,魚沒事;相臨的魚塘沒有預防,一個皰疹病毒,其他魚都不死,就死鯉魚,最後偌大一口魚塘,沒剩下幾條。好了,言歸正傳,今天接著寫肥水。

魚類養殖不得不知道的初春管理技巧——初春用藥(4)

肥水也是初春預防魚病的一種手段。瘦水中的藻類偏少,其自淨能力和緩衝能力相對更差,而且水體中的溶氧主要來源於藻類的光合作用,在以往的寫作中,我都經常引用這張表,這裡再放在文中給大家分享下。

從中可以看出,當把藻類問題解決了,那溶氧問題也就解決了;養殖過程中,溶氧管理好了,那就是把水質管理的大問題解決了。所以水質管理的實質就是培育水體中足夠的、多樣性有益的穩定藻類。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其實包含四個方面的內容:藻類的種子;且是有益的藻類;怎樣才能穩定;應該補充什麼樣的營養物質。

說到藻類種子,我去年也做了不少試驗。比如小球藻的習性,高溫不適宜其生長,低溫又長不好,所以適合其生長的時間段就是春秋兩季的一段時間。今年我試著搞了一些濃縮的,還有一些液體中,準備再做些試驗,如果在生產中效果得到認可,到時再把試驗結果分享給大家。而現在市場上有許多幹粉的藻種,其實質也不是什麼真正的藻種,就目前來說,國內還真沒有進行藻類種子乾粉化加工的企業;大多都是一些促進微藻生長的微量元素和營養鹽。

魚類養殖不得不知道的初春管理技巧——初春用藥(4)

如果要真正的引種,還不如把相臨肥水魚塘的表層水引入過來。像我們公司有一款產品——活藻素,當溫度達到適合藻類繁殖的二十攝氏度時,養殖戶上午用下去,下午或是第二天就看水色變綠,用戶就感到很神奇,有人還懷疑是不是添加了染料,像這種情況,撈兩條花白鰱,只要看下腸道食物,養殖戶的疑慮自然就沒有了。

魚類養殖不得不知道的初春管理技巧——初春用藥(4)

至於有益的藻類,那就是看水色了。水色反映的是藻種的種類與質量,而透明度則是反映藻類的數量。藻類的種類極其繁多。當我遇到一些不認識藻類,有時也得拿起書來比對。所以當看到有些技術員,池塘邊一站,就判斷出什麼藻,那其實都是經驗判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