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摄影小白,刚学摄影,有哪些基础知识要掌握?

柳侍墨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对于一张白纸的小白是最好教的,反倒有了许多自己“独到”见解的人,东拼西凑学的杂乱无章的人,是很难带入行的。初学摄影,哪些知识是小白需要掌握的呢?

鉴赏与审美

想学摄影,首先要会看什么是好的,什么是美的,才能知道,怎样拍才是好的。很多人说:“不就是看照片吗?有什么难?好看就是好看,不好看就是不好看。”其实可真不是这样,作为摄影师,更要透过画面看见里面的门道,具体包括摄影技术基础知识的运用、摄影艺术语言的解读和对摄影作品内涵的探索。而想学好摄影,首先就要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即审美能力,这会给你在拍摄中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创意,同时,吸取别人的经验,是任何学习当中成长最快的捷径。

对以上两张人像作品进行分析,你能说出哪些问题呢?

摄影器械的了解

我见过许多拿起单反仿佛得到了主角光环加持、拿起手机却拍不出照的单反摄影师,也见过很多自以为手机已经可以代替相机的手机摄影师,甚至不愿意或是不敢去拿起相机,都是不熟悉摄影器材的原因,起码要知道各种摄影器械的工作原理,更重要的懂得摄影的原理,而不是只能依托某个设备才能得到一张摄影作品。

了解摄影类别

很多人都说,我是拍风光的,拍不了人像,或是我是拍广告的,不拍风光之类的话,这也是新手常陷入的误区。对于新手而言,广泛涉猎摄影类别,抓住各种拍摄机会,是帮助自己了解摄影、积累经验、快速成长的最佳途径。

摄影技术基本知识

在进行摄影活动中,一定要了解摄影的基本技术,如曝光三要素、焦段的作用等,尽量减少使用自动挡,多使用手动挡,更容易提高对摄影基本知识的了解。

光线和阴影

摄影是光和影的艺术,对于光线和阴影的作用,是新手学习摄影不可或缺的,很多没有系统学习过摄影的爱好者常常忽略这一点,认为这是无关紧要的因素,实则恰好相反,不同的光影效果作用于同一被摄体,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

测光方式的选择

不同的场景、光效下,要选择合适的测光方式,才能得到精准的曝光,以下图为例,需要使用点测光或中央重点测光进行测光,若是使用评价测光便会造成中间射灯下的主体过曝的情况。

影调是什么?

学习如何运用光线之后,就要了解影调的知识了。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影调分为很多种,如按照色温可以分为冷色调和暖色调,按照亮度可以分为高调和底调等,需要注意的是,同一幅摄影作品可以是很多种影调,比如说下图中右侧图片可以说是软调、亮调、高调、暖色调等。

景别的运用

景别不同,镜头语言不同,透视效果也不同。对不同的摄影题材,有着各自适合的景别,比如较大的景别适合拍摄风光、较小的景别适合拍摄人像特写等,熟练运用景别,可以达到用镜头说话的目的:下图中对人物眼部进行特写,一个眼神就足以表达很多内心活动。

景深

对于小白和外行人来说,景深就是所谓的背景虚化或清晰,对于摄影师而言,就是指景深的浅与深。景深的深浅与镜头的光圈、焦距、与被摄的距离息息相关,深景深的画面质感较为强硬,画面空间感强,适合拍摄风光等较大的被摄体;浅景深则压缩了前景和背景,画面较为柔软,适合拍摄人像写真或小品静物等。

构图

构图是老生常谈的摄影问题,在日常拍摄过程中,抛开一切外界因素(如器材的好坏等),构图是最直接影响作品观感的操作,常见的构图有很多种,各有所长,但并没有特定的规则,指出某种题材必须要用哪一个构图方式。

结语

对于小白而言,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并不能一一列举出来,建议选择一本合适的摄影教科书,系统的对摄影进行学习,另外,摄影既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项技术,免不了熟能生巧,勤能补拙,不要吝啬你的快门,在实际摄影操作中得到成长,培养出自己独特的摄影风格。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拍点PAIDIAN


学摄影最重要的就是多拍、多思考、勤奋练习,累计经验。

首先要给新手摄影的小伙伴一个建议,不要头脑发热的先买相机,可以先用手机去试着练习拍摄,其实现在用手机拍摄出来的照片效果也是很不错的,手机基本的拍摄界面、功能、镜头焦距、逆光下的表现等情况一定要搞明白,而且,手机摄影配件也要根据拍摄场景,配合使用比如:三脚架、外接镜头等等....

如果你已经买好了相机,那就要先学会用相机,看一看相机的说明书,了解你买到的这个相机功能和参数,而对于新手来说,最基本的知识就是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门、感光度。要学会利用这三元素的不同组合,更好的控制曝光。

然后就是在拍摄中要注意,对焦准确是拍摄任何一张照片的基础,一定要懂得利用测光点控制画面曝光和曝光补偿,拍摄追焦、虚焦等照片效果,这是最基础的,也是必须掌握的。

除了对焦曝光这种基础知识,摄影中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取景构图和后期修图,而这些都可以慢慢看,慢慢理解和学习的,最后还是建议各位摄影新手们,多拍不一样的场景多找角度多练习,或者同一个场景可以一直找方法去练习拍摄。






火元素手机摄影


总体来讲,包括下面几点:


光圈,快门,ISO 这三是重点,互相牵制和影响画面的亮度。


光圈:控制进光量多少,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大。


快门:决定一张照片凝固时间,以及控制光打在传感器上的时间


ISO:简单粗暴理解就是画质,ISO越高画质越差画面越亮,ISO越低画质越好画面越低。


快门越慢画面越亮,ISO越高画面越亮,光圈越大画面越亮。想要得到一副正常曝光的摄影作品,就要同时控制好这三个因素,这个东西讲是没啥用的,上手了你就懂了,多练练吧。


然后就是变焦,定焦这两个概念

定焦就是画面固定不能通过转动镜头来改变画面大小

变焦就是不用移动身体,可以转动镜头来改变画面大小


定焦优点:画质好,光圈大,畸变小,重量低。 缺点:不适合新手使用,复杂场景使用不方便切换,视角单一


变焦优点:方便,花少钱玩多视角,上手快缺点:画质一般都不是很好,暗光环境使用不便,价格高。


基本上这几点是基础知识了,构图,调色啥的,审美级别的东西,就靠自己领悟吧


美女图片啊


入门基础  光圈:

  光圈的大小是相机镜头中控制光线的参数。说得直白一些,光圈的大小将决定光线穿过镜头的强弱。因此大家可以很容易地想像到,光圈越大其透过镜头投影到数码相机CCD感光器上的光线也就越强,反之则越弱。那么它的大小也将直接影响到我们拍摄出的数码照片的成像质量。

  比如在快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光圈越大则相片越亮,假如光圈过大的话,则会出现曝光过度的情况。无论对于传统相机还是数码相机,光圈都使用字母“f”来表示,而光圈中心孔径的大小则用相应的数值来表示,即“f+数值”。在使用中,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光圈的数值越小,代表光圈的孔径越大,进光量越多,反之则进光量越少。所以,通常在拍摄时所说的“加大光圈”是指把光圈的数值调小,将光孔加大的意思。比如从f5.6调大一级到f4、或更大一级的f2.8等。

  光圈从关闭到打开的差异,以及使用不同光圈数值所对光圈大小产生的影响。从图左上至右下分别是光圈处于关闭、f11、f8及f4不同状态下的光圈大小。由此,我们也可以理解光圈越大,投影到数码相机CCD感光器上的光线也就越强的道理。

  快门:

  快门的速度也是拍摄照片时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参数。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们也可以把快门说成是让相机保持当前设定光圈大小的控制时间。对于快门速度的表示方法,也是使用相应的数字来进行设定,比如1/4秒、1/60秒等。它们分别表示让当前设定的光圈孔径大小保持1/30秒、1/60秒的时间。因此,大家也从中不难看出,使用不同的快门参数来保持单位光圈孔径的时间长短,也同样可以控制拍摄时的进光量,即曝光度。而上面提到的1/30秒便是1/60秒的两倍时间,而此时它们通过单位光圈孔径的光量也是成两倍的关系,那么反过来1/30秒则是1/15秒的二分之一时间,通过单位光圈孔径的光量则将会缩减一半。

  在实际拍摄中,我们可以通过对快门速度的调节来实现不同的效果,比如看起来流动的“车河”或凝固的水滴等,它们便分别是使用慢速快门和高(快)速快门来实现的。当然,在使用时还要注意快门与光圈的合理配合,这点我们以后将要向大家重点介绍的。

  快门与光圈的搭配:

  下面讲一下在实际应用中应该如何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来更好地达到照片最佳的曝光效果.

  首先,这要取决于我们的创作思路。比如我们打算抓拍动作较快的瞬间,那么第一个要保证的因素便是快门,比如1/125秒的快门速度便基本可以抓拍到行人的步行动作,而不会使人物变虚。在确定了快门的速度后,再根据当前的光线和想要达到的景深效果来选择光圈的大小。事实上,通过不同快门和光圈的组合,其所达到的曝光量是相同的,只是它们所适合的拍摄环境及拍摄出的效果不同而以。比如在充足的阳光下使用1/125秒快门和f11的光圈,其获得曝光量与快门和光圈分别为1/250秒、f8是相同的。

  景深,在上面一段中我们提到了“景深”的概念,在拍摄中合理地利用景深的效果可以为我们拍摄的照片起到不可轻视的作用,因为它可以更加突出你所要拍摄的对象。景深是指在一次镜头聚焦调节中,所成影像最远部分和最近部分之间的距离,而这部分画面应该具有可以接受的清晰细节。在实际操作中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反之,光圈越小,景深越大。此外,景深还有两个重要的效应:1、微距拍摄时的景深比被摄体在较远的位置的时候要小;2、如果在光圈和景物距离都相同的情况下,镜头的焦距越长,得到的景深越小。所以大家现在便可以得知,景深大小(也被称为深浅)的控制其实也就是对光圈大小的控制。

  关于ISO

  首先说说ISO的调节,ISO的设置调整主要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第一是光线不足的困扰,第二是快门速度过慢的问题,在这种状况下,如果有三脚架或者可以保证数码相机固定拍摄的话,可以通过增大光圈快门或者慢速快门来进行拍摄,但是在缺乏三脚架支持或者手持数码相机无法保证稳定拍摄的情况下,就只得选择较高的ISO来解决这个问题。

  请记住,如果要获得画面清爽的照片就尽量采用低ISO设置进行拍摄 , 例如,如果要拍摄阴天或者日落时候的运动对象,快门速度设定最好为1/125s。不过如果在ISO50或者ISO100的设置下,即使在最大光圈设定下数码相机也不会达到这个快门速度,而是更慢的快门进行拍摄,这时候只能够采用提高ISO设置来获得快速快门,这样才能够捕捉到快速运动的对象。

  不过对于ISO的调节应该是一步一步的进行,先调高到最近的一挡,看看是否能够实现拍摄意图,如果还不理想就再提高一挡,这样就可以保证获得最佳的ISO设置进行拍摄,当然无论如何,ISO的升高都会导致噪点的增加,因此我们得了解ISO变化的优点和缺点。

  简而言之,ISO的设置升高会带来噪点的增加,当然在光线条件不好的时候,ISO增加可以提高快门速度,实现拍摄的可靠性。

  要记住,在照片的阴暗部分或者单色区域的表征会比较突出,噪点色斑现象会比较明显, 低ISO下拍摄的画面干净利索,不过在低光照的时候最好能够使用三脚架进行辅助拍摄。

  关于白平衡

  在荧光灯的房间里拍摄的照片会显得发绿,而在日光阴影处拍摄到的照片则莫名其妙地偏蓝,我想刚玩数码相机的朋友大概碰到过这种情况吧,其原因就在于“白平衡”的设置上。能够对这一现象进行补偿的功能就是“白平衡”。你如果不想在拍摄的时候让皮肤变得怪里怪气,就跟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白平衡为何物?

  白平衡控制就是通过图像调整,使在各种光线条件下拍摄出的照片色彩和人眼所看到的景物色彩完全相同。简单地说,白平衡就是无论环境光线如何,仍然把“白”定义为“白”的一种功能,这样可以保证色彩还原的准确性。一般而言,采用全自动方式时,我们的易用性数码相机也会采用自动白平衡,在特殊环境下很容易失误。此时,建议大家调用数码相机中的预设白平衡值,其中包括室内白炽灯、户外晴天、酒店等多种常见的环境。正确设置白平衡之后,色彩表现比右图更加自然。

  不过白平衡还有很多另类的用法,比如不同的白平衡值会使得照片产生偏色,而利用这一特性,我们可以使作品产生一些特殊效果,这往往比使用滤色镜之类的小附件更加自然,而且十分方便。利用黄色的自定义白平衡产生蓝色光,淡蓝色自定义白平衡产生暖调的橙红色光,我们可以人为控制照片的偏色。为了令照片更加柔和,采用淡蓝色物体来自定义白平衡即可;为了令照片更加深邃,采用黄色来自定义白平衡即可。

  在某些拍摄环境下,数码相机预设的白平衡值可能不够用,而白平衡又是十分抽象的概念,难以用简单的数值来描述。此外,我们可以利用数码相机的白平衡捕获功能,这也是最为准确的方式,不过使用时相对繁琐。首先找一张你认为最标准的白色物体,一般是白纸或者白色的石膏雕塑。随后打开数码相机的白平衡捕获功能,将镜头对准标准的白色物体,此时数码相机可以准确地捕获当时环境下的白平衡参数。

  掌握了白平衡,拍摄出的照片就会有准确的色彩表现。

  相机的基本操作模式:

  除去自动拍摄模式(AUTO)外(光圈、快门均由相机自动调配),对光圈和快门的使用共有三种操作方式:光圈优先(A)、快门优先(S)和手动模式(M)。

  光圈优先:顾名思义,光圈优先便是以我们自行手动设定的光圈数值为准,再由数码相机根据当时的环境及光线自动给出快门参数加以配合。当在同一环境内,光圈越小所进入的光线也越少,此时相机便会延长快门的曝光时间。光圈优先在数码相机上一般用“A”来表示。

  快门优先:同光圈优先的类似,快门优先便是由我们手动来设定快门的速度,而光圈的大小则由相机自动加以配合。一般情况下,如果手持拍摄,快门的速度最好不要低于1/60秒,不然很容易出现握不稳相机,而使画面模糊的情况。当然,假如定力足够或使用脚架,便不用担心稳定的问题了。快门优先在数码相机上一般用“S”来表示。

  手动模式:相机的光圈、快门全交由我们自己来进行设定,这就是全手动模式。不过这对使用者的水平和要求就要相对较高了,但好在数码相机的拍摄照片不计成本,并且还能够即拍即现,所以有时也不妨用它来试试手。手动模式在数码相机上一般用“M”来表示。

  当然,除了以上列举出来的几种模式之外,各款不同的相机也有一些其他的操作模式,比如最常见的有程序模式、场景模式等,这些就要根据不同的相机而有不同的操作。

  关于曝光补偿

  曝光补偿(EV)的概念:摄影其实就是摄影者运用自已掌握的摄影技术通过摄影器材对环境光线的计算、捕捉景物成像的过程。这个过程与设备的光圈值(控制单位时间进入相机的光通量)、快门速度(曝光时间)以及ISO(感光度,对光线的敏感程度)有关。如今的传统设备以及DC都会通过自己的内部程序,对环境光线进行计算,自动调整光圈、快门甚至ISO值。但在复杂的光线及强对比高反差环境下,P(程序自动曝光)挡拍出的照片往往差强人意,效果不是最佳。这时就需要拍摄者手工对设备进行相应的曝光参数调整,这就是曝光补偿EV(expose value)。

  光的补偿、调整的手段很多,一般的有闪光灯、摄影灯、反光板的外源光线补偿;调整光圈值、曝光时间的光通量参数补偿。上面这几种补偿的方法,从严格意义上讲应该分类到“光线补偿或曝光控制”的概念中去。还有就是数码相机特有的EV的调整补偿。

  外源光线类的闪光灯光线补偿,在缺乏其他补光光源情况下补光偏硬,往往会在被摄对象的背景上留下明显的阴影,同时会使被摄主体高反射部分失去层次,失真严重,所以一般很少采用。

  摄影灯可以营造出很好的拍摄效果,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往往局限于摄影棚之内。

  补光效果柔和的反光板对于小场景人像类摄影应用广泛,常用于主体面部补光,其局限性不言而喻。

  光圈以及快门的光通量参数调整,往往由于拍摄过程中需要考虑景深,以及运动物体因素影响,实际运用中会有捉襟见肘的感觉。

  对于现在普及的数码相机来说,最常用到的手法是进行EV的调整,以期达到曝光补偿的目的。

  消费级数码相机大多具备±2.0EV调节范围,高档些的DC可达可达±3.0EV。考验一台DC的指标之一就是它的手动调节功能,而在EV调整中调整精度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一般的以0.3或0.5为级别。级差越小越能满足拍摄者的创作意图。

  对于初学者来讲,曝光补偿一般用于静物、景物拍摄的场合。这个场合适合你从容进行参数调整,用不同的补偿值拍摄多张片子,从中选择最佳作品出来。

  正确调整EV值:在典型欠曝场景(物体亮部的区域较多,如逆光、强光下的水面、雪景、日出日落场景等)使用EV+,在典型过曝场景(物体暗部的区域较多,如密林、阴影中物体、黑色物体的特写等)使用EV-。简单通俗地说就是“白加黑减、亮加暗减”。

  需要注意的是DC无论在P挡还是S/A挡下,当对EV值进行调整时,相机的光圈/快门参数也会有相应的变化:P挡下EV调整时,相机光圈、快门都会做出自动调整;A挡下光圈固定、EV调整会联动使快门的速度变化;S挡下快门固定、EV调整会联动使光圈大小变化。但是这些光圈、快门的变化不会影响到最终成像后的曝光补偿效果。

  如果掌握好了ISO调节和曝光补偿的调节,那么数码相机使用起来就会比较得心应手了。玩熟了数码相机,我们就会更熟练的拍摄出优秀好看的摄影作品了。



琴岛掠影


对于一张白纸的小白是最好教的,反倒有了许多自己“独到”见解的人,东拼西凑学的杂乱无章的人,是很难带入行的。初学摄影,哪些知识是小白需要掌握的呢?

鉴赏与审美

想学摄影,首先要会看什么是好的,什么是美的,才能知道,怎样拍才是好的。很多人说:“不就是看照片吗?有什么难?好看就是好看,不好看就是不好看。”其实可真不是这样,作为摄影师,更要透过画面看见里面的门道,具体包括摄影技术基础知识的运用、摄影艺术语言的解读和对摄影作品内涵的探索。而想学好摄影,首先就要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即审美能力,这会给你在拍摄中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创意,同时,吸取别人的经验,是任何学习当中成长最快的捷径。


对以上两张人像作品进行分析,你能说出哪些问题呢?

摄影器械的了解

我见过许多拿起单反仿佛得到了主角光环加持、拿起手机却拍不出照的单反摄影师,也见过很多自以为手机已经可以代替相机的手机摄影师,甚至不愿意或是不敢去拿起相机,都是不熟悉摄影器材的原因,起码要知道各种摄影器械的工作原理,更重要的懂得摄影的原理,而不是只能依托某个设备才能得到一张摄影作品。


了解摄影类别

很多人都说,我是拍风光的,拍不了人像,或是我是拍广告的,不拍风光之类的话,这也是新手常陷入的误区。对于新手而言,广泛涉猎摄影类别,抓住各种拍摄机会,是帮助自己了解摄影、积累经验、快速成长的最佳途径。

摄影技术基本知识

在进行摄影活动中,一定要了解摄影的基本技术,如曝光三要素、焦段的作用等,尽量减少使用自动挡,多使用手动挡,更容易提高对摄影基本知识的了解。

光线和阴影

摄影是光和影的艺术,对于光线和阴影的作用,是新手学习摄影不可或缺的,很多没有系统学习过摄影的爱好者常常忽略这一点,认为这是无关紧要的因素,实则恰好相反,不同的光影效果作用于同一被摄体,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

测光方式的选择

不同的场景、光效下,要选择合适的测光方式,才能得到精准的曝光,以下图为例,需要使用点测光或中央重点测光进行测光,若是使用评价测光便会造成中间射灯下的主体过曝的情况。

影调是什么?

学习如何运用光线之后,就要了解影调的知识了。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影调分为很多种,如按照色温可以分为冷色调和暖色调,按照亮度可以分为高调和底调等,需要注意的是,同一幅摄影作品可以是很多种影调,比如说下图中右侧图片可以说是软调、亮调、高调、暖色调等。

景别的运用

景别不同,镜头语言不同,透视效果也不同。对不同的摄影题材,有着各自适合的景别,比如较大的景别适合拍摄风光、较小的景别适合拍摄人像特写等,熟练运用景别,可以达到用镜头说话的目的:下图中对人物眼部进行特写,一个眼神就足以表达很多内心活动。

景深

对于小白和外行人来说,景深就是所谓的背景虚化或清晰,对于摄影师而言,就是指景深的浅与深。景深的深浅与镜头的光圈、焦距、与被摄的距离息息相关,深景深的画面质感较为强硬,画面空间感强,适合拍摄风光等较大的被摄体;浅景深则压缩了前景和背景,画面较为柔软,适合拍摄人像写真或小品静物等。

构图

构图是老生常谈的摄影问题,在日常拍摄过程中,抛开一切外界因素(如器材的好坏等),构图是最直接影响作品观感的操作,常见的构图有很多种,各有所长,但并没有特定的规则,指出某种题材必须要用哪一个构图方式。

结语

对于小白而言,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并不能一一列举出来,建议选择一本合适的摄影教科书,系统的对摄影进行学习,另外,摄影既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项技术,免不了熟能生巧,勤能补拙,不要吝啬你的快门,在实际摄影操作中得到成长,培养出自己独特的摄影风格。


久相摄影自习室


题主在问,新手学摄影,需要了解的知识。

在我看来,新手学院需要了解的知识如下。

第一,相机操作理论。新人在买到第一款相机之后,往往直接上手就拍。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拍出来的片子也差强人意。就是因为新人往往连相机的操作都不会。不明白关键的几个档位,比如A档,M档,P档,S档到底代表什么意思,在什么情况下用那些档位。光圈快门iso到底代表什么意思,我想要拍出来的效果到底需要用什么样的参数实现。对焦测光到底是什么,什么叫对焦,什么叫测光,我手里的相机有几种对焦模式和测光模式等等。

第二后期理论。理解一下数码时代为什么一定要后期,数码时代为什么说raw格式是数码时代的底片。我用ps到底在调整什么。这些是新手需要了解的知识。

第三。我拍摄的题材有什么特殊要求。比如拍摄人像,模特怎么指引,需不需要反光板,闪光灯,反光伞。我拍风光,时间如何选择,地点如何选择等等。

在我看来,摄影是一个系统的工作,从踩点,拍摄,后期是一个完整的工序,任何步骤缺一不可。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要有较深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才会有较好的作品呈现出来。

一丝拙见,望采纳。


云泽笔记


接触摄影了好些年,也算了解了一点摄影知识,给你讲讲我的心得吧!

1,“摄影”与“拍照片”这两件事的区别---这是你应该最先搞清楚的问题。这是一个基本概念的问题,想了解摄影,起码要知道“摄影”这件事到底指什么,尤其是,它和我们一般拍照片有什么本质不同。先牢牢在脑海里树立起摄影的目的,然后再学其他。这个基本问题没体会清楚,其他的免谈。

2,摄影作品的灵魂是什么---一张摄影作品,为什么让看到他的人会有所感触?优秀的摄影作品甚至可以带给人心灵的震撼。为什么一般的照片你看了之后没啥感觉或根本没有感觉?是因为它的绚丽色彩?还是因为它巧妙的光线?还是因为摄影师用的相机比你高级?。。其实都不是,一个摄影作品的灵魂是它的主题--也就是说,摄影师想通过这张照片,想向读者传达出什么东西?这可能是一种思想,也可能是一种感悟,或者是一种见解。。。但不管怎样,“明确的主题”正是摄影作品的灵魂。没有主题或目的,摄影就没有灵魂。这个原则也应该时刻牢记。

3,摄影作品的构图---一张摄影作品,你可以看作是一副画,就和油画、国画是一样的。很重要一点是构图。主题你可以选择的不成功,光线也许你处理的不算太好,其他技术细节也许你也没弄好。。但是最最起码,你的构图起码得说得过去吧?说白点,就是这张作品往那一摆,最起码得看起来里面得东西排列的合理,有序,重点突出,看起来比较顺眼吧。练习构图其实方法很多的,比如日常生活中随便见到一个图画,你都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这张图的构图怎么样?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如果是我我能不能想到这样构图?特别是街上的一些广告牌,他们的构图都是很不错的,可以随时留心琢磨琢磨

4,照相机的结构---照相机是怎么成像的?(不用了解技术细节,要知道原理)有那些重要部件?什么是单反相机?单反有那些优点?(很重要)数码相机胶片相机的区别?

5,相机成像的三大关键要素--焦距,光圈,快门(对数码相机同样适用)什么是焦距?焦距对一张照片的作用?焦距怎么调的?什么是光圈?光圈对一张照片的影响?光圈怎么调?什么是快门速度?快门速度对一张照片的影响?最后,最重要的:焦距、光圈、快门三者之间的数学关系呵呵这5个问题了解一下,摄影知识基本就算入门了

其中前两个问题属于宏观的概念问题,也是最重要的两个问题后3个问题是属于技术细节问题,其中问题3属于长期问题,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学通的,要靠你长期的经验积累和体会,很多专业摄影师仍然在不断地提高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它是值得你永远去琢磨体会的,问题5应该是最容易让人糊涂的问题,开始有点绕,但是一旦搞清楚了以后就明白了。


COLDSAND寒沙


摄影新手小白需要哪些掌握哪些基础知识,在这里不管是兴趣爱好还是进入摄影这个行业,个人觉得有以下几个基础方面是需要牢固掌握的:

1,摄影器材,肯定是包括且不限于手机的,其中的各种功能按键,

需要了解基本操作,如曝光补偿,光圈值,快门值,感光度值等基础按键知识。

2,成像原理,如果是准备深入了解摄影,成像原理是必学基础。

3,色彩知识,基础的冷暖色调,三原色等基础有利于你对色彩的把控和后期图片色彩的处理。

4,画面构图,这个基础的空间美感知识对照片的质量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照片中的空间设计布局是对照片质量的重要标准。

5,光影的运用,很多大师都称摄影师光影艺术,基础的光影知识能让您快速的认识摄影。

希望能对您的学习有帮助。


小乌学摄影


摄影绕不开的第一个问题是,必须熟悉相机和镜头的基本常识,如果你是用单反或微单而不是用手机摄影的话。相机和镜头上的每个按钮每个标识是什么意思,对照说明书都熟悉一下。而光圈、快门、感光度、白平衡这些核心问题要非常熟悉,尤其对于抓拍,这几个变量有可能随时需要调整,所以要理解透彻。而理解透彻的最好办法不是反复看书或看视频,多练习才是最重要的,不管拍人拍物,各种变量组合都试一下,基本就有些概念了。

第二步,在自己选定的领域,大量搜集优秀的作品反复观摩,尽量试着去模仿,发现问题之后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认真练习几个月,基础知识就问题不大了。

需要补充的是,太多的人以为是个摄影师就什么都能拍,其实不是。摄影领域现在已经很细分了,擅长拍人的不一定擅长拍物,擅长拍成人的不一定擅长拍儿童,擅长拍新闻人像的不一定拍得了商业人像,比如说,拍新闻拍人文的可能构图光影都完美,可是对于商业人像来说,客人有可能更在意服装造型,或者更在意摄影师的亲和力是否足够让自己放松或者让自己家的孩子放松。因此,结合到具体的拍摄题材,基本功就有些变化了。比如说你拍风光,了解目的地的气候交通就是基本功。拍商业儿童人像,安全意识就是基础知识。


酷米爱家


首先要熟悉机器,了解各个按钮的功能和用途。

第二是了解光圈的运用;

第三是了解快门的运用;

第三是了解感光度iso的运用;

第四是熟悉快门、光圈、iso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五是熟悉各种镜头的特点(比如大家口中的长焦、定焦、广角、超广角镜头等);

第六就是多实践,多拍、多感悟。

第七就是将自己的作品拿给专业的摄影师看,让他指导你,多接受别人的批评和指导意见。

以上均属个人意见和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